江苏省南京市九年级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南京市九年级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9题;共38分)
1. (2分)(2017·安徽模拟)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的名字叫“海宝(HAIBAO)”,意即“四海之宝”.制作它的外部材料为纯羊毛绒,内充物为无毒的合成纤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制作海宝的内充物是引起白色污染的主要物质
B . 纯羊毛和合成纤维可用燃烧法区别
C . 制作海宝的外部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 . 合成纤维的吸水性和透气性比纯羊毛好
2. (2分)(2014·贺州)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加试剂或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待区分的物质鉴别方法
A合成纤维和纯羊毛分别取少量灼烧,并闻气味
B CaCl2溶液和NaCl溶液分别取少量溶液,加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
C酒精和水闻气味
D碳粉和氧化铜分别取少量加入稀硫酸,观察现象
A . A
B . B
C . C
D . D
3. (2分)(2018·吉林模拟) 分析推理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离子是带电的微粒,则带电的微粒都是离子
B . 化合物含有多种元素,则含多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 . 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但具有均一稳定性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
D . 铜与稀硫酸不能发生化学反应,则氧化铜与稀硫酸也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4. (2分)在烧杯中加入10mLNaOH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恰好由红色变成无色为止,则所得溶液的pH为()
A . 0
B . 3
C . 7
D . 10
5. (2分)(2017·枣庄) 在毕业联欢晚会上,某同学表演了精彩魔术﹣“烧不坏的布手帕”,他先将布手帕放入白酒中浸透,后取出轻轻挤干,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布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 . 空气不充足,布手帕不会燃烧
C . 布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D . 白酒中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布手帕着火点
6. (2分)制作精美的玻璃花瓶,常用到氢氟酸,氢氟酸的化学式为HF,其中氟元素化合价为()
A . -1
B . +1
C . +2
D . +7
7. (2分) (2016九上·明水期中)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生活中放弃的铁锅,铝质易拉罐、铜导线等可以归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A . 有机物
B . 金属或合金
C . 氧化物
D . 矿物
8. (2分) (2019九下·中山月考)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A . 混合物:煤、石油、冰水共存物
B . 有机物:甲烷、乙醇、葡萄糖
C . 氧化物:水、干冰、熟石灰
D . 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9. (2分)生活中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食物是()
A . 柠檬汁(2.0~3.0)
B . 苹果汁(2.9~3.3)
C . 牛奶(6.3~6.6)
D . 鸡蛋清(7.6~8.0)
10. (2分)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表述错误的是()
A . 铝可用作导线
B . 医用酒精可用杀菌消毒
C . 氢氧化钠可用作调味品
D . 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11. (2分)(2019·道里模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大量节约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B . 生活中利用活性炭来吸附装修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气体
C . 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根本对策是全球参与控制一氧化碳的排放量
D . 氢氧化钠曝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而潮解
12. (2分)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食物腐败,铜在空气中生成“铜绿”.三种现象变化的共同点是()
①有热量放出②能发出光③有氧气参与反应④反应速率很大.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②③
13. (2分)(2016·岳阳模拟) 据报道,日本科学家确认世界上存在一种与C60的结构非常相似的具有空心且类似足球结构的分子N60 ,它在高温下其积蓄的巨大能量会在一瞬间释放出来.N60的发现,开辟了世界能源的新领域,它可能成为一种最好的火箭燃料,N60属于()
A . 单质
B . 混合物
C . 化合物
D . 无机物
14. (2分)在下列实验操作(或措施)与理由的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 . 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加快分解速度
B . 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防止发生爆炸
C . 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用橡皮塞而不用玻璃塞——防止溶液变质
D . 实验室贮存白磷时,将其浸没在冷水中——防止发生自燃
15. (2分) (2018九上·运城期中)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B .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C . 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D . 原子间没有间隔
16. (2分)(2018·鼓楼模拟)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 Na+、H+、NO3 ﹣、OH﹣
B . H+、K+、Cl﹣、HCO3-
C . H+、NH4+ 、NO3﹣、SO42﹣
D . Na+、K+、MnO4﹣、NO3﹣
17. (2分)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两种物质各10g,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容器中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 . X=5.3
C . 该反应中甲和乙的质量比为84:53
D . 丙、丁一定是单质
18. (2分)下列做法或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 . 硬水易生水垢,日常生活中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B . 人体缺少必需微量元素会得病,因此应尽可能多吃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
C . 废旧报纸、废弃铝制品易拉罐和塑料饮料瓶应该放入可回收垃圾箱,以利于资源再利用
D . 将10g98%的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90g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即可配得9.8%的稀硫酸
19. (2分)(2012·深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18克水中含有氢气的质量为2克
B . 2克H2和32克O2充分反应后生成34克H2O
C . 4m个H2O分子和m个H2SO4分子所含氧原子个数相等
D . 酒精(C2H6O)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6:1
二、填空题 (共5题;共31分)
20. (4分)写出与下列物质的用途相对应的性质
(1)石墨做干电池电极:________;
(2)焦炭冶炼金属:________;
(3)金刚石裁玻璃:________;
(4)活性炭除异味:________.
21. (8分)(2017·个旧模拟) 根据问题填空:
(1)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以上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②以上四种粒子中,能得到电子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③D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D中x=________.
(2)化学与社会密切相关
①人体缺________(填元素名称)可能会得佝偻病.目前市场上有“补血口服液”“高钙奶粉”“加碘食盐”等,这些铁、钙、碘应理解为________(填序号).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②市售的麦片中含有极微量很细的还原铁粉,食用这样的麦片后,铁在胃里溶解的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③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下列四种物质,不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尼龙绳
B、家用保鲜膜
C、橡皮擦
D、钢材.
22. (6分) (2016九下·湘潭月考) 某化工厂用氨碱法生产的纯碱产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其产品包装袋上注明:碳酸钠≥96%.为测定该产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取11.0g纯碱样品放入烧杯中,称得烧杯及所盛纯碱样品的总质量为158.0g,在把100g稀盐酸平均分成四份依次放入样品中,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所加盐酸的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盐酸的质量/g2*******
烧杯及所盛物质总质量/g181.2204.4228.6253.6
请你据此分析计算:
(1)
第一次加入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g.
(2)
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否合格?(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23. (10分)(2018·河东模拟) 一定条件下,某物质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序号温度/℃水的质量/g所加物质质量/g溶液质量/g
①2010212
②2015 2.5a
③2020726
④3020727
(1)表中a=________。
(2)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
(3)下图中,能表示该物质溶解度的曲线是(填字母)。
(4)所得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填实验序号,下同);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_。
(5)温度不变,将①、②所得溶液混合后,向其中再加入________g该物质,能使溶液恰好达到饱和。
24. (3分)小明同学去黄山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过程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
(2)
实验过程中使用了过滤操作.操作过程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_ .
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D.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
(3)
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__ 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三、简答题 (共2题;共9分)
25. (5分) (2015九上·昭觉期末) 如图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的条件(夹持固定装置略去).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图1的实验中,分别用玻璃棒蘸取酒精和水,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后移开,实验现象如下:实验用品实验现象
蘸有酒精的玻璃棒产生火焰
蘸有水的玻璃棒无明显变化
此现象能够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图2的实验中,a、b处放有少量白磷,c处放有少量红磷.观察到a处白磷燃烧、c处红磷不燃烧,此现象能够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观察到a处白磷燃烧、b处白磷不燃烧,此现象能够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
(3)相比于教材中的实验装置(图3),图2实验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
26. (4分)在一次化学课上,老师提供了以下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方法.
请回答:
(1)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A . ①与③
B . ①与④
C . ②与③
D . ②与④
(2)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利用装置③收集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7分)
27. (7分)(2013·河池) 某校化学课堂围绕课本《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开展自主探究活动,以下是探究片段,请你参与学习.
(1)向装有生锈铁钉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因此盐酸常用于金属表面除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在进行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实验时,某一小组忘记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因此未观察到明显现象.该小组同学对此时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成分产生疑问.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第一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Cl 猜想二:有NaCl和HCl
猜想三:有NaCl和NaOH 猜想四:有NaCl、HCl和NaOH
第二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你认为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____.
【实验探究】
①第三组同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_溶液,无明显变化,则溶液中一定没有氢氧化钠.
②为验证其余猜想,第四组同学分别取该溶液样品按下列方案探究:
(3)【得出结论】通过比较分析,同学们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①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给予肯定,同时指出方案二是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
②小明发现,排除不合理猜想后,只做一次实验就能同时验证其余猜想,此实验方法是:________.
(4)【交流讨论】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请你举一个实例说明: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6分)
28. (6分) (2015九上·青冈县期末) 取10.9g纯碱样品(含少量氯化钠杂质)完全溶于108.8g水中,再向其中逐滴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8%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
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8%的氯化钡溶液中氯化钡的质量为________g;
(2)
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9题;共3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二、填空题 (共5题;共31分)
20-1、
20-2、20-3、20-4、
21-1、
21-2、22-1、
22-2、23-1、23-2、23-3、23-4、23-5、
24-1、
24-2、
24-3、
三、简答题 (共2题;共9分)
25-1、
25-2、
25-3、
26-1、
26-2、
26-3、
四、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7分)
27-1、
27-2、
27-3、
27-4、
五、综合题 (共1题;共6分)
28-1、
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