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的原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的江南水乡美景,两 侧粉墙黛瓦的民居倒映在水中 ,远处的石桥遥遥相望,静谧 而深远。
坛等。
41
41
42
42
2. 动观的对景是在道路端头或转弯的地方安排简 单有趣的景物,使人在路上移动时受到它的吸引, 感到有景可赏。规整式园林中,经常在道路的交 叉口放置一些景物,如雕塑、喷泉、日晷、花坛 等,称为“视心”。而在自然式园林中道路曲折 多变,一般在弯曲处、交叉处等适当安排灌木丛、 山石等。日本式园林中尤其善于点缀一些小型对 景,如石灯笼、洗 手钵等。
5
北京北海公园的白塔
运用轴线和风景视线的焦点:
园林中常把主景放在视线的焦点处,或放在风景透视线的焦点上 来突出主景
6
中轴对称:
在规则式园林和园林建筑布局中,常把主景放在总体布局中轴 线的终点。而在主体建筑两侧,配置一对或一对以上的配体。 中轴对称强调主景的艺术效果是宏伟、庄严和壮丽的。
7
一些纪念性公园也常采用这种方法来突出主体
2
常用的突出主景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主景升高 2、运用轴线和风景视线的焦点 3、中轴对称 4、对比与调和 5、重心处理 6、动势集中 7、抑景
3
主景升高:
为了使构图主题鲜明,常把主景在高位上加以突出。
北京北海公园的白塔
升高的主景一般可以蓝天或远山作背景,使主体的造型、轮廓鲜明突出。
4
广州越秀公园的 五羊雕塑,以升 高主体,降低视 线法来突出主体
颐 和 园 邻 借 玉 泉 山
33
仰借:
利用仰视来借景,借到的景物一般要求较高大,如山峰 、瀑布、高阁等。
34
俯借:
指利用俯视所借景物,一般在视点位置较高的场所才适 合于俯借。
俯 借 黄 龙 五 彩 池
35
沧浪亭俯借水中倒影
36
对景: 对景是指静观或动观时安排在游人正前方的一些景物, 借以免除视觉中的寂寞感。对景不是园中的主要景物,但是散置 在园内点缀烘托、陪衬其他景物却是不可少的。
13
苏州环秀山庄山障 曲直、明暗对比
14
东、西两峰 之间,露出 屋顶一角, 这是另一种 半遮半露的 手法。
15
拙政园中园的以山障景
16
故宫宁寿宫叠石障景
17
北海澄观堂后园叠石障景
18
曲障
景物隐约可见,虚实变化
19
院落障
抑制视线、屏障景物
20
影壁障
21
拙政园西园的以亭障景
塔影亭屋檐之下,可以看见 留听阁局部。
对比与调和:
配景经常通过对比的形式来突出主景,这种对比可以是体量上的对 比,也可以是色彩上的对比、形体上的对比等等。
释迦牟尼青铜像
园林中常用蓝天作为青铜像的背景
8
重心处理:
在园林构图中,常把主景放在整个构图的重心上,例如中国传统假山,就是 把主峰放在偏于某一侧的位置,主峰切忌居中。规则式园林,主景放在几何 中心上,例如天安门广场的纪念碑就是放在广场的几何中心上。
11 11
(二)分景
划分园林空间、隔断视线的景物称为分 景。分景可创造园中园、湖中岛、岛中 湖、景中景的境界,使园景虚实变换, 层次丰富。其手法有障景、隔景两种。
12
⒈障景
在园林绿地中,凡是抑制视线,引导空间屏 障景物的手法叫做障景。
欲扬先抑,增强空间景物感染力。有山 石障、曲障 (院落障、影壁障) 、树 (树丛或树群)障等形式。
37
留园中的明瑟楼与曲廊
拙政园中的倚玉轩 与荷风四面亭
38
拙政园中的别有洞 天与荷风四面亭
39
颐和园昆明湖湖心岛和万寿山对景
40
下面举例说明两类不同的对景:
1. 静观的对景是指建筑物附近的附属景物,如
在休息建筑的附近安排景物,使人不但可以休息,
而且有景可赏。例如一般在门与窗的外面,经常会
有意地安排小水池、雕塑小品、树丛、孤赏石、花
9
动势集中:
一般四面环抱的空间,例如水面、广场、庭院等周围次要的景色要有动势, 趋向一个视线的焦点上,例如西湖中央的主景“孤山”就是放在园林构图的 中心上。
10
抑景:
中国传统园林的特色是反对一览无余的景色,主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 村”的先藏后露的造园方法,这种方法与欧洲园林的“一览无余”形式形成鲜明的对 比,苏州的拙政园就是典型的例子,进了腰门以后,对面布置一假山,把园内景观屏 障起来,通过曲折的山洞,便有豁然开朗之感、别有洞天之界,大大提高了园内风景 的感染力。
第四章 园林设计的原理
重点:园林造景手法
1
造景方法:
(一)主景与配景 (突出主景)
⒈主景,也称中景。是园林绿地的核心,一般一 个园林由若干个景区组成,每个景区都有各自的 主景,但各景区中,有主景区与次景区之分,而 位于主景区中的主景是园林中的题和重点;
⒉配景,起衬托作用,像绿叶与红花的关系一样。 主景必须要突出,配景则必不可少,但配景不能 喧宾夺主,能够对主景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
24
园漏窗隔景(虚隔)
景物若隐若现、千变万化
25
隔景(虚隔)
26
隔景(实隔、虚隔)
27
(三)借景与对景
一、借景 根据园林周围环境特点和造景需要,把
园外的风景组织到园内,成为园内风景的 一部分,称为借景。
二、对景 位于园林轴线及风景线端点的景物叫
对景。
28
借景能扩大空间,丰富园景,一般借景的方法 有以下几种方式:
22
作用:
● 激发审美情趣,增加空间乐趣 ● 障丑显美 ● 增加园林层次,丰富园林景观
23
⒉隔景
以虚隔、实隔等形式将园林绿地分隔为若干空 间的景物,称为隔景。可用花廊、花架、花墙、 疏林进行虚隔,也可用实墙、山石、建筑等进 行实隔,避免各景区相互干扰,丰富园景,使 景区富有特色,使空间小中见大。
1、远借 2、邻借(近借) 3、仰借 4、俯借
29
远借:
把远处的园外风景借到园内,一般是山、水、树林、建 筑等大的风景。
承德避暑山庄 远借磬qìng 锤峰一带山峦 的景色
30
拙政园远借北寺塔
31
故宫借景白塔
白塔借景
32
邻借(近借):
把邻近园子的风景组织到园内,一般的景物均可作为借 景的内容。
43
43
44
44
45
45
(三)夹景、框景与漏景
在人的观景视线前,设障碍左右夹峙为夹景,四 方围框为框景。常利用山石峡谷、林木树干、门 窗洞口等限定视景点和赏景范围,从而达到深远 层次的美感,也是在大环境中摘取局部景点加以 观赏的手法。
46
夹景
雄浑壮阔的三峡,正是大 自然缔造的绝妙夹景。夹岸 青山对峙,中间一江碧水东 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