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预算管理的基础讲义(ppt87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港澳台侨事务、档案事务、共产党事务、民主党派及工商联事务、
群众团体事务、彩票事务、国债事务、其他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2.外交。分设8款:
外交管理事务、驻外机构、对外援助、国际组
织、对外合作与交流、对外宣传、边界勘界联 检、其他外交支出。
3.国防。分设3款:
现役部队及国防后备力量、国防动
告;改变或者撤销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撤销本级 政府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监督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 调整方案;审查和批准中央决算;撤销国务院制定的 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关于预算、决算的行政法规、 决定和命令;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 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 触的关于预算、决算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政府预算收支的管理机构——各预算部门和单位
政府预算的监督管理机构——各级立法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
行情况的报告;批准中央预算和中央预算执行 情况的报告;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审查本级总预算草案及本级总预算执行情况的 报告;批准本级预算和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监督本级总预算的执行;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 的调整方案;审查和批准本级政府决算(以下
简称本级决算);撤销本级政府和下一级人民
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 适当的决定、命令和决议
政府预算的组织领导机构——各级政府
国务院
编制中央预算、决算草案;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 关于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将省、自治区、 直辖市政府报送备案的预算汇总后报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组织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 决定中央预算预备费的动用;编制中央预算调整方 案;监督中央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预算执行;改变 或者撤销中央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关于预算、决算的 不适当的决定、命令;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 行情况。
政府预算的主管职能部门——各级财政部门
财政部
具体编制中央预算、决算草案;具体组
织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提出中央预 算预备费动用方案;具体编制中央预算 的调整方案;定期向国务院报告中央和
地方预算的执行情况具体组织本级 总预算的执行;提出本级预算预备费动用方案
地方各级政府
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向本级人民代表 大会作关于本级总预算草案的报告;将下一 级政府报送备案的预算汇总后报本级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组织本级总预算的 执行;决定本级预算预备费的动用;编制本 级预算的调整方案;监督本级各部门和下级 政府的预算执行;改变或者撤销本级各部门 和下级政府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 命令;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本级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本级总预算的执行情况。
预算执行与决算
预算年度
预算年度也称财政年度或会计
年度,是编制政府预算时规定的收 支起止期限。
预算年度的类型
历年制—从每年的1月1日起至同年12月31日止。包括中国、法国、 德国、比利时、奥地利、丹麦、芬兰、西班牙、葡萄牙、挪威、瑞士
等
四月制——从4月1日至次年的3月31日止。如英国、日本、加拿大、 新加坡、印度等 七月制——从7月1日至次年的6月30日止。主要有:瑞典、澳大利亚、 孟加拉国、巴基斯坦、苏丹等。
转移收入、预算外转移收入、上年结余收入、
调入资金。
收入科目设置 类 款 项 目
税 收 社 收 会 非 入 保 税 贷 险 收 款 基 入 转 金 债 贷
增 值 消 税 费 基 税 失 本 业 政 养 保 府 老 行 险 国 性 保 政 基 内 国 险 事 国 贷 金 外 基 业
国 内 进 增 口 保 值 增 险 财 税 值 费 政 养 税 收 补 路 交 入 贴 费 通 外 收 收 行 国 国 入 入 政
所谓“标准预算周期”,是将每一个预算
周期从时间序列上划分为三个标准阶段,
即“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 与绩效评价”。
“预算编制”从每年年初开始,在对上年预
算执行结果进行绩效评价的基础上,测算
下一年度预算收支规模和增长速度,编制 下一年度预算草案,期限为12 个月。
“预算执行”从转年年初开始,组织执行该
等构成
基础地位
是政府财政收支的全面反映
基本手段
预算形式上是财政收支计划,本质上是一种财政宏观控制手段
三、预算管理的要素
预算管理主体 预算管理对象
预算管理目标
预算管理范围 预算管理手段
第二节 政府预算管理的流程与周期 预算规划与决策
预算编制与审批
预算控制与监督
预算审计与评价
2.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分设6款: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失业保险基金收入、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工伤保险基金收入、
生育保险基金收入、其他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3.非税收入。分设8款:
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收入、彩票公益金收入、行政 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 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其他收入。
员、其他国防支出。
4.公共安全。分设11款:
武装警察、公安、国家安全、检察、
法院、司法、监狱、劳教、国家保
密、缉私警察、其他公共安全支出。
5.教育。分设10款:
教育管理事务、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
育、广播电视教育、留学教育、特殊教育、教 师进修及干部继续教育、教育附加及教育基金 支出、其他教育支出。
07年 收支
收入 分类 支 出 功 支 能 出 分 经 类 济
问题一 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
企业挖 潜改造 支出
基 本 建 原预算 设 科目 支 出 科 技 三
··· ···
流动 资金 行 政 管 理
问题二:支出不能直观、明晰地反映政府职能活动
基本 建设 支出 科技 三项 费用 企业 挖革 改造 资金 外交 外事 支出 教育事业费
政府收入分为类、款、项、目四级。
《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收入共6类。
1.税收收入。分设20款: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 退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 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 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船舶吨税、车辆购置税、 关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其他税收收入。
支出功能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活动的不同功
能和政策目标。说明政府做什么。
支出功能分类设类、款、项三级。 类级科目有17类。
1.一般公共服务。分设32款:
人大事务、政协事务、政府办公厅(室)及相关机构事务、发展
与改革事务、统计信息事务、财政事务、税收事务、审计事务、
海关事务、人事事务、纪检监察事务、人口与计划生育事务、商 贸事务、知识产权事务、工商行政管理事务、食品和药品监督管 理事务、质量技术监督与检验检疫事务、国土资源事务、海洋管 理事务、测绘事务、地震事务、气象事务、民族事务、宗教事务、
教育支出
行政 管理 费
问题三:不能准确反映政府收支活动全貌
原科目 涵盖范围 预 算 内 收 支
预算外 资金收支
社保基金 收支等
问题四:统计口径与国际通行做法有较大差别
不利于分析决策和比较交流
每年要做口径调整和数据转换
三、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原则
1、要有利于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 2、要有利于预算的公正、公开、细化、透明
十月制——从10月1日起至次年9月30日止。主要有美国、泰国等。
决定预算年度起止日期的因素
立法机构召开会议的日期 保持统计资料汇编年度的一致性 收入旺季 历史原因 风俗习惯
思考:我国的预算年度是因何决定的?
预算周期
预算周期是指从预算编制、执行到决算
的完整过程。
标准预算周期
2.调整预算年度的起止日期
3.调整预算审批时间 4.编制临时预算
第三节 政府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
政府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是指为政
府预算服务的各种组织、机构、程 序、活动等
政府预算的监督管理机构——各级立法机关 政府预算的组织领导机构——各级政府 政府预算的主管职能部门——各级财政部门
6.科学技术。分设9款:
科学技术管理事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
术研究与开发、科技条件与服务、社会科学、 科学技术普及、科技交流与合作、其他科学技 术支出。
7.文化体育与传媒。分设6款:
文化、文物、体育、广播影视、新闻出
国 有 集 企 体 业 企 预 增 业 算 值 增 船 内 税 值 舶 车 收 税 登 辆 费 预 记 通
支出功能分类 联合国《政府职能分类》,一国财政支出的职能 分类大体包括四个部分。 一般政府服务,包括一般公共管理、国防、公 共秩序与安全等 社会服务,政府直接向社会、家庭和个人提供 的服务,如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 经济服务,主要反映政府经济管理、提高运行 效率的支出,如交通、电力、农业和工业等 其他支出,如利息,政府间的转移支付。
4.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分设4款:
国内贷款回收本金收入、国外贷款回收本金收入、国 内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国外转贷回收本金收入。
5.债务收入。分设2款:
国内债务收入、国外债务收入。
6.转移性收入。分设8款:
返还性收入、财力性转移支付收入、专项转移 支付收入、政府性基金转移收入、彩票公益金
三个阶段同时并存。
关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10年3月5日) 关于编制2011年中央部门预算的通知(2010年6月) 关于2009年中央决算的报告(2010年6月23日 ) 思考: 我国的预算周期几个月? 我国的预算周期有何问题?
1.延长预算编制时间
1999年底,财政部开始启动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
研究工作。
经国务院领导批准,财政部决定实行政府收支分
类改革,并于200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政府收
支分类改革方案》。
二、收支分类改革的必要性
06 年 收 支
一般 预算 基金 收支 预算 债务 收支 预算 预算 收支 外收 社保 支 基金 收支
;具体编制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定期向本级
政府和上一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本级总预算的 执行情况。
政府预算收支的管理机构
各预算部门和单位
各参与预算执行的部门 组织预算收入的有税务机关和海关 组织预算支出的有中央银行、国家开发 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 组织预算收支的是国家金库,由中国人 民银行代理
3、要有利于加强财政经济分析与决策
4、要有利于国际比较与交流
四、政府收支分类的主要内容
政府收支分类
收入分类
完整反映政府 收入的来源和 性质。
支出 功能分类
完整反映政府各 项职能。如:国 防、教育……
支出 经济分类
明细反映各项支出 具体用途。如:工 资、会议费……
收入分类
收入分类主要反映收入的性质和来源。
预算,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办理预算调整,
期限为12 个月。
“决算与绩效评价”阶段从第三年年初开始,
组织编制本级和汇总下一级决算草案,并
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和绩效评价, 作为编制下一年度预算的依据,期限约为6
个月。
从预算编制开始到决算完成,大约为30 个月
的标准周期。
就每一预算年度而言,不同预算周期的上述
第四节 政府预算收支分类
政府收支分类是按照一定的原则、方
法对政府收入和支出项目进行类别和
层次划分,以全面、准确、清晰地反 映政府收支活动。
一、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背景 1999年,国务院有关领导提出:“要着手进行政 府收支分类改革,为细化预算编制、推行国库集
中收付和政府采购制度创造有利条件。”
政府预算
第二章:政府预算管理的基础
第二章
政府预算管理的基础
1
政府预算管理概述
2
政府预算管理的流程与周期
政府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 政府预算收支分类
3
4
第一节
政府预算管理概述
预算管理是政府依据法律法规和对预算资
金的筹集、分配、使用进行的组织、协调
和监督等活动。
二、预算管理的地位
主导地位
财政管理由预算管理、税收管理、国家金库管理、政府采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