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实录数学广角排列组合_人教新课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实录数学广角排列组合_人教
新课标
一、情境导入,展开教学
师:小朋友们,今天是敏敏的生日。
妈妈第一来到了童装柜预备买一套服装送给敏敏,请你帮忙参考一下,选择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共有几种方法?同时,用你自己喜爱的方法在纸上表示出来。
师:通过大伙儿的积极摸索,现在我们一起来倾听一下几位同学的表示方法。
生1:我觉得有2种方法(如下图所示)。
生2:我觉得画图太苦恼。
我是用○来表示衣服,用△表示裤子,共有四种方法(如下图),因为每一件衣服能够和两条裤子搭配。
生3:我也觉得有四种方法(如下图),①表示第一件衣服,②表示第二件衣服,③表示第一条裤子,④表示第二条裤子。
……
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汇报,现在你们觉得有几种方法呢?(全体学生都认同有4种方法)
[评析: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这是新课标提出的要求。
通过创设情境,引出问题,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的有效途径。
以学生熟悉的生日为主题,将整个“搭配”的探究活动置身于设计好的情境中,能让学生保持探究的爱好,使学生在操作与实践中经历搭配的过程和感悟搭配的方法。
在这一过程中,制造简单、有序的记录方法,则是从具体到抽象的一个升华,同时又初步渗透了“符号化”与“优化”的重要思想。
] 二、变式活动,体验新知
师:接着妈妈预备给敏敏买1束鲜花和1个蛋糕,同学们也来参谋一
下,看有几种选法。
生1:3种。
生2:5种。
生3:6种。
师:怎么说有几种选法呢?让我们用简便的方法在纸上表示出来吧。
生4:第1束鲜花能够和2个蛋糕搭配成2种情形,第2束鲜花也能够和2个蛋糕搭配成2种情形,第3束鲜花也能够和2个蛋糕搭配成2种情形,因此一共有6种方法。
(如下图)
生5:我是如此明白得的,3束鲜花分别能够和第1个蛋糕搭配成3种情形,也能够和第2个蛋糕分别搭配成3种情形,因此一共有6种方法。
(如下图)
①—①①—②
②—①②—②
③—①③—②
生6:我觉得鲜花和蛋糕都用①来表示有时会搞糊涂,我是用①、②、③来表示鲜花,④、⑤来表示蛋糕。
(如下图)
①—④①—⑤
②—④②—⑤
③—④③—⑤
生7:我是如此画图明白得的:
生8:我觉得以上四种方法事实上是一样的,因为每1束鲜花和2个蛋糕搭配有2种方法,因此一共有2+2+2=6(种)方法。
生9:2+2+2=6也能够用3×2=6来表示。
生10:我觉得衣服和裤子搭配能够用2×2来表示,鲜花和蛋糕搭配能够用3×2来表示。
师:那你对2×2和3×2又是如何样明白得的呢?
生10:每1件上衣和2条裤子有2种搭配方法,那么2件上衣和2条裤子就有2×2种搭配方法;每1束鲜花和2个蛋糕有2种搭配方法,那么3束鲜花和2个蛋糕就有3×2种搭配方法。
[评析:从学生推测到用简便的方法表示,使学生的思维由直观操作上升为用“符号”进行理性摸索。
有了较丰富的感性积存后,学生能够深入地抓住本质,因此“乘法原理”的概括便水到渠成。
经历了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探究、体验活动后,学生从中体验到了探究的乐趣,感悟到了数学思想方法,从而使课堂充满了活力。
] 师:为了祝贺敏敏的生日,欢欢和迎迎也来参加生日聚会。
假如每两个人要握一次手,你觉得三个人要握几次手?
生11:这太简单了,一共握3次手。
我用○来表示这三个小朋友,如下图:
师:假如有1、2、3三个数字,让你摆出不同的两位数,你觉得能够摆出几个?
生12:12、23、32、13、21。
生13:12、21、23、32、13、31。
生14:12、13、21、23、31、32。
……
师:关于这些摆法,你比较喜爱谁的方法?什么缘故?
生15:我比较喜爱第二种方法,因为他的摆法是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相交换所组成的两位数,而第一种方法漏了一个31。
生16:我比较喜爱第三种方法。
因为他是先确定十位上的数字为1,然后确定个位上的数字为2和3;再把十位上的数字换成2,个位分别确定为1和3;最后把十位上的数字换成3,个位分别确定为1和2。
那个过程,从小到大,一目了然。
师:同学们,这两种方法的确都专门好。
因为如此写既不遗漏也不重
复,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的。
师:下面,我们把两道题比较一下:握手时是3个学生,排数时用了3个数字,差不多上3,什么缘故结果不一样?
生17:数字能够交换。
生18:两个数字能够交换,但两个人握手交换了依旧一样。
师:看来,不同的意思我们要有不同的明白得。
[评析:从画到想,思维层次逐步提高。
由直观到表象再到抽象,学生在想的过程中,能借助头脑中的表象进行摸索,因此能顺利地解决问题。
在想与说的过程中,又一次感悟到了有序排列的重要性,同时进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往往要经历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
教师在每节课上,应自觉地、及时地、适当地向学生渗透有关的数学思想方法。
本课在导入时期,通过创设庆贺生日的现实情境,抓住了有效的生成性课堂教学资源,及时向学生渗透“有序”、“全面”摸索问题的思想方法。
在探究时期,通过“画一画”、“想一想”等环节,一方面使学生经历了“直观——表象——抽象”的过程,问题层层推进,思维要求逐步提高。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把握了搭配的方法,而且加深了对“有序”、“全面”思想方法的明白得。
另一方面,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会了用“符号”表示搭配情形的方法,教师巧妙地完成了渗透“符号化”数学思想的任务,加深了学生对上述数学思想方法的领会。
最后,通过比较,在解答中强化知识、明白得知识,在相互讨论中回味知识的形成与区别。
]
三、灵活运用,感悟价值
师:星期四上午有3节课,分别为语文、数学、体育,假如你是老师,你会如何样安排这三节课的上课顺序?
生1:我觉得有6种上课顺序。
生2:我也觉得有6种上课顺序,方法和用3个数字摆两位数差不多。
生3:我觉得有6种上课顺序,只是第一节安排体育课不太好。
师:什么缘故?
生3:因为体育课排在第一节,会对后面上的课有阻碍。
师:这位同学说得真好!能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真正做到了活学活用。
[评析:让学生安排三节课的上课顺序,这一情境不仅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而且能使学生在摸索、研究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明白得、感悟,进展综合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