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器材管理制度范文(2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爆炸器材管理制度范文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矿山分厂内部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预防涉爆事故和各类案(事)件发生,保障公司生产建设、经营安全和职工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结合矿山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三条在矿山区域范围内储存、购销、使用民用爆炸物品的单位,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本规定所称民用爆炸物品,是指在公司范围内使用、储存的各类炸药、雷管、导火索、导爆索、非电导爆系统、起爆药和爆破剂,公安机关规定的其他爆炸物品。
第五条由公司安全保卫部负责对公司区域内民用爆炸物品的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第六条公司内储存爆炸物品的仓库在落实“三防”(人防、技防、犬防)措施的基础上,必须建立以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建立出入库检查、登记制度。
收存和发放物品必须进行登记,做到帐目清楚、帐物相符。
(二)库房储存的爆炸物品数量不得超过设计容量,性质相抵触的爆炸器材必须分库储存,库内严禁存放其它物品。
(三)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库区。
严禁在库区吸烟和用火。
严禁把其它容易引起燃烧、爆炸的物品带入仓库。
(四)爆炸物品发生丢失、被盗和其他事故的,必须报公司安全保卫部和当地公安机关。
第七条采剥组应按规定到沾益县民用爆破器材有限公司购买,严禁私自买卖民用爆炸物品。
第八条使用民用爆炸物品进行爆破作业时,必须由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
1《爆破员作业证》及其以上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操作爆破。
第九条进行爆破作业的单位进行爆破作业时,必须遵守爆破安全操作规程,要有专人负责指挥;在危险区的边界设置安全警戒岗哨和标志;在爆破前发出信号,待危险区的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后,始准爆破。
爆破后,必须对现场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才能解除警戒信号。
第十条进行大型爆破作业,必须按规定事先将爆破作业方案报县级以上主管部门批准,并经当地公安机关同意,方准爆破作业。
第十一条使用民用爆炸物品的单位,必须建立严格的领取、清退制度,领取的数量不得超过当天使用量,剩余的要当天返回仓库储存。
第十二条严禁公司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公司范围内私藏、转让、转卖、转借民爆物品。
第十三条凡在矿山分厂范围内使用民爆物品的单位和个人违反本规定的,视情节轻重,矿山分厂有权对直接责任人进行处理;触犯国家法律法规的,按国家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使用民爆物品的单位,因岗位人员不负责任,忽视安全管理而造成安全事故的,由矿山分厂上报公司对其追究领导责任;触犯国家法律法规的,按国家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本制度由矿山分厂安全生产管理部负责解释。
爆炸器材管理制度范文(2)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1.1 目的:为了确保爆炸器材的安全管理,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制定本管理制度。
1.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爆炸器材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和使用等环节。
二、管理责任
2.1 公司负责人:负责制定和审查本管理制度,并对全公司的爆炸器材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2.2 相关部门负责人:负责监管和管理本部门涉及的爆炸器材的安全使用,确保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3 员工:按照公司制定的爆炸器材使用规定和操作流程进行操作,积极配合安全监管工作。
三、爆炸器材管理流程
3.1 采购和入库管理:爆炸器材的采购必须经过合法渠道,同时需严格按照公司的采购程序进行,入库时需要进行清点并填写相关入库记录,确保爆炸器材的来源和数量与采购订单一致。
3.2 储存管理:爆炸器材的储存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储存区域需设立标识,并采取防火、防潮、防盗等措施,禁止与易燃易爆物品混放。
3.3 运输管理:爆炸器材的运输必须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必须由经过培训和持证人员进行操作,运输过程中需保持器材的稳定性,防止碰撞、摔落等情况的发生。
3.4 使用管理:爆炸器材的使用必须符合公司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员工需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关证书后方可操作,严禁私自组装、修改或尝试未经授权的操作。
3.5 废弃物管理:爆炸器材废弃物必须进行安全处理,禁止乱扔或随意处理。
废弃物应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分类、包装,并交由专职人员进行处理或销毁。
四、安全教育和培训
4.1 员工入职时需进行爆炸器材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并通过相关考核后方可上岗。
4.2 定期组织爆炸器材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员工具备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
4.3 对重点岗位员工进行定期考核,确保其安全操作技能的有效应用。
五、违规处理
5.1 对于违反本管理制度的行为,将依法依规予以相应的处罚,包括但不限于纪律处分、经济处罚和法律追责等。
5.2 对于因违规操作导致的安全事故,将依法依规追究相应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六、附则
6.1 本管理制度需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以适应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的变化。
6.2 所有员工必须遵守本管理制度,并对其内容进行认真理解和遵守。
6.3 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适用于全公司。
以上是爆炸器材管理制度的一个范本,具体制度应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进行制定和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