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经济学教程PPT讲义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一、旧福利经济学
▪ 客观的效用具有可度量性,能够进行人际比较,即基 数效用论;
▪ 收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有利于穷人的分配能够提 高整个社会的福利,国家应使整体社会福利之和达到 最大化。
▪ 1.3对旧福利经济学的批判
▪ 旧福利经济学的基数效用论受到许多西方经济学家的 责难,其分配价值观也受到严重的批评。但无论如何,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具有里程碑意义。
组各自独立决定自己的偏好。 ▪ 任何人都有由自由作自己喜欢的事。
23
五、帕累托标准的特点
▪ 5.1帕累托标准以序数效用论为基础,以建立 “价值中立”的理论;
▪ 5.2帕累托标准是一个关于效率方面的标准, 可以评价自边际革命以来的经济学问题;
▪ 5.3帕累托标准不能得出完全的社会排序; ▪ 5.4帕累托标准与自由等非效率标准相冲突。
6
三、福利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 3.219世纪30年代的争论
▪ 罗宾斯(1932)认为:①经济学和伦理学的结合在逻 辑上是不可能的;②经济学不需要以价值判断为主的 规范分析,避免使用技术效用。
▪ 帕累托把无差异曲线引进福利经济学的研究中,并由 此发展起序数效用论,提出帕累托标准。
▪ 希克斯和艾伦根据帕累托标准发展了新福利经济学, 在历史上被称为“希克斯-艾伦革命”。图2:弱帕累托标准来自17三、帕累托标准
▪ 3.3帕累托标准的特点
▪ 特点1:帕累托标准的“外部效应” ▪ 例:一项政策使富人的钱更多而穷人的钱没变,按照
帕累托标准,这项政策是可取的。实际上,穷人会都 相对差距的增加而不满,会降低福利,这不符合帕累 托标准。这被称为“外部效应”。 ▪ 特点2:帕累托标准忽略了分配问题 ▪ 例:A和B的福利都增加了,但两人的福利相差极大, 按照帕累托标准社会福利增加了,但却存在严重的分 配不平等。帕累托标准假定分配状态是给定的。
▪ 森的研究结果,标志着福利经济学的研究向功利主义 和基数效用理论回归的趋势。
9
四、福利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 庇古 ▪ 罗宾斯、帕累托、希克斯 ▪ 卡尔多、希托夫斯基、李特尔 ▪ 伯格森、萨缪尔森 ▪ 阿罗 ▪ 阿马蒂亚·森、黄有光
10
福利经济学教程
第二讲帕累托标准
一、旧福利经济学
▪ 1.1旧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3
一、什么是福利经济学
▪ 1.3定义3
▪ 福利经济学是关于政策建议的,包含三部分内容(森, 1970):
▪ 1.严密的逻辑推理; ▪ 2.经济、价值的判断标准; ▪ 3.经济和价值标准的统一。
4
二、福利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2.1福利的分类
▪ 个人福利和社会福利 ▪ 在社会福利中能够直接或间接用用货币来衡量的那部
▪ 布劳格把序数效用取代基数效用的变革成为“希克斯埃伦革命”。
▪ 2.4序数效用论的内容
▪ 效用是主观的,不可计量,但具有等级。
15
三、帕累托标准
▪ 3.1帕累托标准
▪ 严格的帕累托标准:对于任意的两种社会状态x、y, 如果对于所有的社会成员i都有xRiy(x不差于y),并 且,对于某些社会成员j有xPjy(x优于y),那么对于 整个社会就有xPy(x优于y)。
21
四、森的帕累托自由悖论
▪ 4.3帕累托自由悖论的内容
▪ 满足下列条件的集体决策规则是不存在的: ▪ 1.排序的理性条件:排序具有自反性、相关性、偏好
关系是不循环的。 ▪ (1)自反性:对于任意一个选择x都有xRx,即任何
选择都至少和自身一样好。 ▪ (2)相关性:对于任意两种选择必须由xRy或者yRx
26
二、经济学家对帕累托标准的弥补
▪ 2.1帕累托标准的重要缺陷
▪ 帕累托标准的重要缺陷是不能完全排序,尤其是对于 一部分人福利增加而另一部分人减少的情况无法判断。
▪ 2.2对帕累托标准的弥补
▪ 卡尔多-希克斯标准 ▪ 希托夫斯基标准 ▪ 李特尔标准 ▪ 黄有光分组检验标准
27
三、卡尔多-希克斯标准
▪ 旧福利经济学也被称为物质福利学,主要代表人物是 庇古,其代表作为《福利经济学》(1920)。
▪ 1.2旧福利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 社会福利等于所有社会成员效用之和,个人效用可以 使用物质福利或效用表示,经济学就是解决物质福利 的;
▪ 满足人们的物品可以分为不同层次:物质层次(满足 生存和健康,如食品、衣服、住房等)、含有部分物 质的物品(注重奢华、舒适、品牌等)、精神或文化 (非物质),由此可知,庇古的效用是客观的;
标准或命题。
2
一、什么是福利经济学
▪ 1.2定义2
▪ 福利经济学为某项政策的评价提供较为明确伦理标准 框架,而不是提供个人标准。(Boadway and Bruce, 1984)
▪ 含义1:福利经济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经济状态; ▪ 含义2:福利经济学对各种社会经济状态进行排序; ▪ 含义3:福利经济学提供评价的伦理标准框架。
▪ 弱帕累托标准:对于任意的两种社会状态x、y,如果 对于所有的社会成员i都有xPiy(x优于y),那么对于 整个社会就有xPy(x优于y)。
16
三、帕累托标准
▪ 3.2帕累托标准的图解
UB
s3 b3 s4
b2
s2
s1
s5
O
a2
UA
图1:严格帕累托标准
UB
s3 b3 s4
b2
s2
s1
s5
O
a2
UA
▪ 2.2帕累托与序数效用论
▪ 希克斯认为,帕累托是序数效用论之父:帕累托第一 次运用等级的观念来描述福利。
14
二、序数效用论
▪ 2.3序数主义革命
▪ 1934年,希克斯和埃伦运用序数效用论对消费理论重 新构建,形成行为主义的消费者行为理论;
▪ 1939年,希克斯借用埃奇沃斯的无差异曲线,建立了 以序数效用论为基础的一般均衡理论。
18
三、帕累托标准
▪ 特点3:帕累托标准不能获得完全排序 ▪ 例:在帕累托标准的图解中,从S2S4或者从S2S5,
按照帕累托标准无法排序,也就说,帕累托标准只能 对部分社会状态排序。 ▪ 特点4:帕累托标准所涉及的可以是“虚拟的变化” ▪ 特点5:帕累托标准涉及的变动是较小的 ▪ 例:帕累托原文强调“很小的变动”、“微小的改 变”,所以,巨大的改变,帕累托认为他的标准是不 适用的。 ▪ 特点6:帕累托标准的自由悖论
19
四、森的帕累托自由悖论
▪ 4.1森的自由主义的含义
▪ 阿马迪亚森的自由主义含义较为细致,主要是说明, 社会的选择并不能代表个人的选择,因为个人的自由 在社会中被淹没。
▪ 4.2森的帕累托自由悖论
▪ 弱的帕累托标准和自由主义不相容 ▪ 例:A和B对读《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们》,有三种选择:
A读(x);B读(y);都不读(z)。 A的偏好:zPxPy B的偏好:xPyPz
或二者兼有。 ▪ 2.弱的帕累托标准:对于任意两种选择x、y,如果对
于所有人i都有xPiy(x优于y),那么对于整个社会就 有xPy(x优于y)。
22
四、森的帕累托自由悖论
▪ 3.最低限度的自由主义 ▪ 假设存在两个小组G1和G2,两个小组是两个非空、不
相交的子集。 ▪ 两个小组有不同的选择(a,b)和(c,d),两个小
福利经济学教程
第一讲 概论
一、什么是福利经济学
▪ 1.1定义1
▪ 福利经济学是一系列命题的研究,经济学家根据这些 命题来比较不同经济状态的社会福利,并判断不同经 济状态社会福利的高低。(黄有光,1983)
▪ 含义1:福利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判断社会福利的高低; ▪ 含义2:福利经济学提高判断福利高低的标准或命题; ▪ 含义3:福利经济学试图明确地表达出汾河比较福利的
8
三、福利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 3.4对新福利经济学的质疑和发展
▪ 20世纪50-60年代,阿罗不可能定理的提出,新福利 经济学的理论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 20世纪70年代,阿马蒂亚·森对阿罗不可能定理的原因 进行了研究,指出:在缺乏其他信息情况下,只使用 序数效用提供的信息进行社会排序是不可能的,因为 序数效用无法提供相对充分的人际间效用比较的信息; 而使用基数效用却可以获得人际间效用比较得宠分信 息,可以得出社会排序。
24
福利经济学
第三讲补偿检验理论
一、对帕累托标准的回顾
▪ 1.1帕累托标准以序数效用论为基础,以建立 “价值中立”的理论;
▪ 1.2帕累托标准是一个关于效率方面的标准, 可以评价自边际革命以来的经济学问题;
▪ 1.3帕累托标准不能得出完全的社会排序; ▪ 1.4帕累托标准与自由等非效率标准相冲突。
13
二、序数效用论
▪ 2.1罗宾斯和新福利经济学
▪ 经济学和伦理学的结合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经济学 不能涉及伦理或价值的判断;
▪ 经济学中具有规范性质的结论都来自己数效用论的分 析结果,经济学应该避免使用基数效用论。
▪ 以上观点来自罗宾斯《论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 (1932),这促进了新福经济学的产生。
7
三、福利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 3.3新福利经济学
▪ 主要特征:①经济学是解决稀缺性问题;②用偏好来 表示效用,趋向主观;③采用序数效用论,不免人际 间的比较;④普遍使用帕累托标准和边际技术;⑤补 偿性检验;⑥社会福利函数。
▪ 主要缺陷:①帕累托标准只涉及到了效率,根本不能 涉及分配问题,但福利问题不能避开对分配问题的研 究;②序数效用论不进行人际间效用的比较,这导致 了新福利经济学的根本缺陷。
29
偿了B的损失之后还有剩余,这种改革就是有效率的。
28
三、卡尔多-希克斯标准
▪ 3.2卡尔多-希克斯标准的定义
▪ 对于任意两种社会状态x、y:
xPy Z : z S x & i : zRi y & i : zPi y
即:x优于y等价于另外一种状态z,它表示从x状态出 发,通过一项政策的实施,达到另外一个状态z (z∈S(x) ),任何人都认为z不比y差(zRiy),并且 至少有一个人认为z好于y( zPiy )。
▪ 3.1标准的提出
▪ 卡尔多《经济学的福利命题和人际间的效用比较》 (1939)
▪ 卡尔多标准的内容:当一项政策实施,使社会中一部 分人的福利受到损失,但如果这部分损失能够得到补 偿,而且社会上其他人福利增加,这项政策是可以实 施的。
▪ 希克斯《消费者剩余的复兴》(1941) ▪ 希克斯标准的内容:一次改革,如果A获得的好处在补
20
四、森的帕累托自由悖论
按照森的自由主义观点,A读书是A自己的事,B读书 是B自己的事,可以自己决定偏好。对于A来说,社会 偏好应该和A的偏好相同:zPx;对于B来说,也是如 此:yPz。根据偏好的传递性,则有:yPx。但是根据 弱的帕累托标准,社会对x和y的偏好,应该是:xPy, 因为A和B都偏好于xPy。 由此可知,弱的帕累托标准和森的自由主义是不相容 的。
分福利叫做经济福利
▪ 2.2福利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经济福利
5
三、福利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 3.1旧福利经济学
▪ 代表:庇古《福利经济学》(1920 ) ▪ 基本命题:①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社会福利越大;②
国民收入分配越平均,社会福利就越大。 ▪ 主要特征:①经济学是解决物质福利问题的;②使用
物质福利来表示效用的概念,效用基本上等同与经济 效率,具有客观性;③以功利主义为指导思想,认为 效用可以用基数来衡量、比较,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