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伯牙鼓琴》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选:形容时间极短
足:值得。
复:再。
探讨、品味课文:
从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 称伯牙的“知音”。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巍巍乎若太山!”
志在流水 , 钟子期又曰 : “善哉乎鼓琴, 汤汤乎若流水。”
拓展延伸
既然说伯牙善鼓琴,那么他 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高山流水, 除了巍巍太山,汤汤流水,他的 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
伯牙和钟子期地位身份悬殊,音乐让他们 成为( 知音 )
• 文中 伯牙怎样待钟子期?文中话来说。 • 你想到了什么?
深悟绝弦,体味知音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本书中,用 生动形象的笔触描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伯牙曾在 子期的墓前,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 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 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 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 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检查预习
看谁读的准
善哉( shàn zāi ) 巍巍( wēi wēi )乎 汤汤( shāng shāng )乎 少( shǎo )选之间
再读课文 ,熟读成诵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 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 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 琴者。
本文蕴含了什么道理?
知音难觅,知己难求。
巩固练习
一、翻译下列句子
1、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琴,以为世无足 复 为鼓琴者。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伯牙鼓琴( ) 2、善哉乎鼓琴( ) 3、巍巍乎若太山( ) 4、终身不复鼓琴( ) 5、少选之间( ) 6、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
一起想象这样一副画面,伯牙正在鼓 琴,钟子期正在听,当伯牙鼓琴志在杨柳、 志在明月、志在春雨、志在云雾……子期 会怎样感叹,用排比句的形式说句子。
伯牙鼓琴,志在 ,钟子期曰:“ 善哉
乎鼓琴,
!”志在
,钟子
期曰 :“善哉乎鼓琴,
!”
国籍 身份 穿着
伯牙 (楚国)晋 国
上大夫 绸缎
钟子期 楚国 樵夫 布衣
文言文翻译歌
字字落实,准确第一。 单音词语,双音替换。 国年官地,保留不译。 遇有省略,补充整齐。 调整词序,删去无义。 通达完美,翻译完毕。
再读课文,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鼓:弹琴。
方:正,正在。
太山:泛指大山,高山。
志:心志,情志。
若:像。
巍巍:高大的样子。
善哉:好啊。
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以为:认为。
课后小结
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 效率,才会成功。
—— 叶圣陶
谢谢观看
伯牙鼓琴
了解名作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 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 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
题目是什么意思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 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 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 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