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室内给水管安装规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科室内给水管安装规范
篇一:室内给水、排水管道节点图做法大全(万科做法)
室内给水、排水管道节点图做法大全(万科做法)
本做法适用于住宅室内给水排水系统工程。

PP-R长期适用的水温≤70℃,系统工作压力≤0.6Mpa,dn≤100的室内冷热水的安装。

铝塑复合管适用长期的水温≤95℃,系统工作压力≤0.6Mpa,dn≤50的室内冷热水的安装。

U-PVC管道使用温度,室内连续排水温度不大于40℃,而瞬间排水水温不大于80℃。

给水暗装管道沟槽施工大样图
1、埋地管线大样图
说明:在楼板施工时要预留15 *60mm (深*宽的管槽),管道施工完,采用水泥砂浆做保护层,保护层高度不能高于成活地面高。

地面敷设管槽做法之一:
地面敷设标准做法之二:
2、嵌墙内管道施工大样图
说明:管道嵌在卫生间、厨房墙内的管道,深和宽按照本图要求,但是表面不包括装饰层厚度;管道安装完,用水泥砂浆土填充。

如果材料为PP-R管,表面抹灰层内设钢丝网,钢丝网规格为10*10*0.5mm。

管道支架自由臂安装大样图
本图为PP-R管道自由臂安装标准
给水管道穿越楼板及墙大样图
1、管道楼面套管。

PP-R管、铝塑复合管管道穿楼板距地面300mm设固定支架,钢管支架按照规范执行;将套管内壁清理干净,填料选用发泡聚乙烯或聚氨酯等材料,封堵前将套管内壁清理干净。

厨房、卫生间套管高出地面50mm。

穿楼板套管尺寸2.3表
篇二:(万科技术标准)水暖工程施工技术
篇三:(万科技术标准)室外给排水管网工程
室外给排水管网工程
1. 适用范围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万科地产深圳区域所有室外给排水管网工程招投标及现场施工指导。

2. 依据
2.1. 除另有注明外,本工程须符合设计、图纸和相关国家、地方及行业标准,
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2年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室外硬聚氯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ECS 10:90)建筑给水聚乙烯类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98-2003)埋地硬聚氯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7:2000)埋地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22:2001)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2.2. 若承包商对以下要求有任何疑义,应立即向万科地产提出,由万科地产做
最终决定,否则视为接受。

3. 施工质量及技术要求
室外给排水管道施工前,施工单位须详细的进行图纸审查,检查室外给排水管网位置、标高与现状或图纸上的燃气、电气等其它专业的管网(相关图纸由甲方提供)间距是否合理,核对管网与各单体建筑标高及室外环境标高的适宜性。

工程内容涉及与市政管网接驳的,应复核接驳处市政管网管径、标高的可行性。

如发现问题,施工单位须在图纸会审中及时提出解决。

3.1. 沟槽开挖:
3.1.1. 沟槽开挖前,测量人员须根据设计图纸对管线位置进行准确的放线定
位;施工单位应根据现场地下水的情况制定详细的排水措施并将排水设
备准备到位。

3.1.2. 沟槽开挖的边坡坡度由施工单位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决定,但放坡系数
必须在施工方案中明确标注,并采取措施保证边坡稳定,确保施工期间边坡不坍塌。

3.1.3. 一般土壤且地下水位低于沟底时,可开直形槽,但槽深不得超过下列规
定:砂土和砂砾土不得超过1.0m;亚砂土和亚粘土不得超过1.25m。

当沟槽超过上述规定时,槽帮应放坡开挖,当槽沟深度超过2m时宜分层开挖。

3.1.
4. 开挖前应摸清地下障碍物和地面上架设高压线缆位置高度等情况,并采
取严格的防护措施,确定挖土机在工作时的回转半径内有无障碍物。

开挖沟槽土方应置于距沟边0.8m以外处,高度不宜超过1.5m,须按要求放坡堆放,不得随意堆放,而影响到其它工程。

3.1.5. 为使沟底的原土不被扰动,应保证留出比沟底设计标高高出300mm的
原土层,采用人工清挖。

在开沟时测量人员应密切配合,严禁出现超挖现象。

开挖排水管道的土方时,沟底应按设计要求的坡度施工。

3.1.6. 在软土地基、流沙、溶洞等不稳定地层内开槽时,须根据现场情况按规
范要求设置沟槽支撑。

3.2. 管道基础
3.2.1. 室外给水管
1)、用天然地基时,沟底层应是原土层,或是夯实的回填土,沟底应平整,
坡度应顺畅,不得有尖硬的物体、块石等;如沟基为岩石、不易清除的块石或为砾石层时,沟底应下挖100~200mm,填铺细砂或粒径不大于5mm的细土,夯实到沟底标高后,方可进行管道敷设。

2)、当天然地基受到扰动时,需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
当地基为干槽,其超挖深度在150mm以内时,可用原土回填压实,压实密度不低于原天然地基;当干槽超挖大于150mm、小于1m时,
可用石灰土分层压实,相对密度不应低于95%。

槽底有地下水或地基含水量较大时,可满槽填入大块石,块石间用级配砂填实,距沟底设计标高200m范围内须用细砂夯填。

如槽底局部遇到回填的坑、穴、井或挖掉的局部坚硬地基(老房基、
桥基等)可先将其挖除,然后用天然级配砂石、石灰土或可压实的
砂粘土分层压实回填,压实度不应小于95%,处理深度不宜大于1m。

3.2.2.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钢筋混凝土管道须做混凝土带形基础,基础垫层可铺设碎石层或原
土夯实。

覆土深度(H)0.7m≤(H)≤2.0m,应选用90° 混凝土管基;覆土深度(H)2.0m≤(H)≤3.5m,应选用120°混凝土管基;
覆土深度(H)4.0m≤(H),应选用180°混凝土管基;基础和管道之间的管座必须用现浇混凝土填充密实,以减少对地基
的压力和对管子的反力。

3.2.3. 塑料排水管
管道基础可采用砂石基础,对一般土质的地段,基础铺设一层厚为100mm
的砂垫层。

对于软土地基,沟槽底又处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宜铺设砂石
垫层,其厚度为200mm,且用黄砂找平。

3.3. 管沟回填
3.3.1. 施工单位的回填土方案及实施须充分考虑对后续地上工程影响的风险且承
担该风险责任。

3.3.2. 给水管道水压试验前,除接口外,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回填高度不应小于
500mm;水压试验合格后,应及时回填其余部分。

排水管道应在闭水试验合格后及时回填。

3.3.3. 回填前管沟槽内砖、石、木块等杂物应清除干净;沟槽内不得有积水。

3.3.
4. 槽底至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不得含有机物以及大于50mm的砖、石等
硬块;在抹带接口处、防腐绝缘层或电缆周围,应采用细粒土回填。

3.3.5. 沟槽回填土夯实应逐层进行,且不得损伤管道;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0mm
范围内,应采用轻夯压实,管道两侧压实面的高差不应超过300mm。

3.3.6. 分段回填压实时,相邻段的接茬应呈阶梯形,且不得漏夯;
3.3.7. 钢筋混凝土管道两侧回填土的压实度不应小于90%;塑料管两侧回填土的
压实度不应小于95%。

3.3.8. 回填土的每层虚铺厚度,应按采用的压实工具和要求的压实密度确定。

一般压
实工具,铺土厚度按表3.3.8-1中的数值选用。

回填土每层虚铺厚度表3.3.8-1
3.4. 管道安装管道安装敷设应在沟底标高和管道基础质量检查合格后进行。

3.4.1. 室外给水管道
室外给水管道宜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孔网钢带骨架增强复合塑料管(DN50~DN200)、钢丝网骨架增强复合塑料管(DN100~
DN400)或硬聚氯乙烯(PVC-U)管(具体以甲方针对该项目限定
的管材品牌价格为准)。

从水泵房至各楼栋的埋地加压消防管道宜采
用热镀锌钢管,管道外壁做加强级防腐。

给水管道埋地敷设时,管顶的覆土厚度不得小于500mm,穿越道路部位的覆土厚度不得小于700mm。

在室外道路和管网先于主体施工的情况下,穿路基给水管道为各单体建筑物予留的接口宜做出道路外2m,支管标高同接口处主干管标
高,支管末端宜先做盲板封堵,该处地面上做100mm×100mm 宽、
800mm高水泥标志桩,然后以道路中永久保留的实物如检查井作为
参照物,在图纸上标明过路管与相应参照物的距离,以便查找。

市政给水管道阀门公称压力不得低于1.0Mpa,加压给水管道、消防管道阀门公称压力不得低于1.6Mpa。

管道安装和铺设过程中,应随时清扫管中杂物。

暂时中断安装时,应用木塞或其他措施将管口封闭,防止杂物进入。

复合管电热熔连接时应使用电热熔专用工具,应保持电热熔管件和管材的熔合部位不受潮,管材的连接端应切割垂直,并应用洁净棉
布擦净管材和管件连接面上的污物,并标出插入深度,刮除其表皮,
在熔合及冷却过程中,不得移动、转动电热熔管件和熔合的管道,不得在连接件上施加任何外力;孔网钢带骨架增强复合塑料管安装时,切断的端面须封相同材质的塑料封头环做防锈处理;复合管与阀门、室外消火栓等附件的连接,应采用法兰连接。

室外阀门井内主管上宜设置合适口径的放空管,井底宜设置排水管,以防积水并供检修时使用。

阀门安装前必须逐个做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阀门上应悬挂功能标识牌(须防水),管道上应标注水流走向。

消防管道阀门必须采用明杆闸阀。

给水管道必须经过严格的水压试验后方可全部隐蔽。

3.4.2. 室外排水管道
室外排水管道DN200~DN500宜采用聚氯乙烯双壁波纹管、聚氯乙烯环向(或螺旋)肋管、聚氯乙烯加筋管,DN≥600宜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具体以甲方针对该项目限定的管材品牌价格为准)。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车行道下应采用重型管道,其他地方应采用轻型管道。

排水管道管顶最小覆土在车行道下不宜小于700mm;如无法满足,须加设防护钢套管等防受压破损的保护措施。

当管道不受外部荷载影响时,最小覆土厚度不宜小于300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