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草莓的种植生产和进出口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草莓的种植生产和进出口情况
一、我国草莓的种植生产情况
我国于20世纪初大量引进国外品种,现已成为世界草莓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2020年期间,我国草莓种植面积及产量整体均呈上升走势,种植面积由78.1千公顷增加至131.6千公顷,产量由200.9万吨增加至344.9万吨。
其中,东部地区种植面积占比43.4%,中部地区种植面积占比26.4%,西部地区占比19.4%,东北地区占比10.9%。
从2020年产量分布来看,东部地区产量占比50.7%,;其次中部地区占比22.8%,西部地区占比12.8%,东北地区占比13.6%。
从地区来看,2020年,东部、东北地区草莓种植单位面积产量超全国平均值,其中东部地区单位面积产量为30630.5公斤/公顷,
超全国平均值4422.3公斤/公顷;东北地区单位面积产量为32867.1公斤/公顷,超全国平均值6658.9公斤/公顷。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和华南五大草莓主产区。
东北地区主要集中在辽宁省,2018年辽宁草莓产量占全国产量的13%,是全国第三大草莓主产省。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草莓生产区之一,山东、河南、河北草莓总产量约占全国的35%。
长江中下游产区包括江苏、安徽、湖南、湖北、上海等地,长江中下游产区草莓年产量约占全国36%,江苏省是仅次于山东的第二大草莓主产省,湖南、湖北是我国草莓产量增长最快的省份,年均增长率在20%左右。
西南地区是我国新兴的草莓产区,年产量约占全国的7%,西南产区包括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两个分产区。
华南产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地,产量约占全国的2.7%。
我国五大草莓种植基地为:辽宁省丹东市、安徽省长丰县、云南省永仁县莲池乡、上海市青浦区白鹤镇、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
(1)“丹东草莓”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草莓是辽宁省丹东市的农业主导产业,栽培历史悠久,产业基础雄厚,品牌优势突出。
2020年丹东草莓产量为19.2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5.6%。
(2)长丰县草莓是全国设施草莓生产第一大县,是国家无公害草莓生产示范基地,素有“中国草莓之乡”的美誉,2020年安徽省长丰县草莓产量为9.32万吨,占全国的2.7%。
(3)云南省永仁县莲池乡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肥沃的土壤,
优美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宜草莓生长。
2020年,全乡有草莓种植农户608户,种植面积3140亩,其中种植优质草莓1210亩。
(4)上海市青浦区白鹤镇是“中国草莓之乡”,2020年青浦区白鹤镇草莓种植面积为325公顷,产量为6980吨。
(5)“长安草莓”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2021年上半年,西安市长安区草莓种植面积3585亩,产量3235吨。
二、我国草莓的进出口情况
我国草莓以满足国内消费需求为主,进出口量很小,且呈现出进口增加、出口减少的趋势。
2021年我国共进口草莓及草莓制品3.79万吨,其中96.51%的是冷冻草莓,进口总金额4.24亿元,主要进口自摩洛哥、智利、波兰、突尼斯等国。
2017-2021年,我国草莓进口量增长了2.4倍,进口金额增长近3倍。
但草莓进口量仅占我国草莓产量的1%,且进口的冷冻草莓及草莓制品主要用于加工,对我国鲜食草莓市场不构成影响。
2021年,我国草莓及草莓制品出口6070万公斤,约占国内草莓
总产量的1.8%,出口总额8.6亿元,主要出口国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
草莓出口以冷冻草莓为主,占比78.34%,鲜食草莓仅占4.90%。
由于国内市场需求旺盛,我国草莓出口总体呈下降趋势。
2017-2021年,我国草莓及制品出口量减少了35.89%,占国内草莓总产量的比重从3.3%降到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