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宝应县氾水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和经济政策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地区稀 疏出现,缓慢发展
8.乾隆年间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
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
价竞何如”该情景应出现在
A.天津地区
B.上海地区
C.苏杭地区
D.珠三角地区
乾隆时期——清朝——闭关锁国——一口通商——广州
D
知识运用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3/32022/3/3March 3, 2022 •4、享受阅读快乐,提高生活质量。2022/3/32022/3/32022/3/32022/3/3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农业生产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兵源、 财源)。
私人工商业的发展,富裕阶层日益发展壮大,必然导致奢
侈消费,导致大量人口放弃农业,最终导致社会抵御灾荒和战 争的能力的削弱,威胁国家的统治秩序
私人工商业的发展容易形成地方富商豪强,直接威胁国家 的统治
三.从思想文化方面来看,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是为了维护 “重义轻利”观念为代表的传统的伦理思想。
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 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 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 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会馆是异乡商人存货、住宿的场所
B
5.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
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
灯火不绝。
市坊分离,但这种限制有所突破,反映了唐朝后期商品经济
下的千年古酒, 在鸡的肚中塞沙, 往猪肉和鸡肉中注水, 伪造古
董和家谱等。
——选自《明清史散论》
材料三 地方商帮在经营活动中, 总结出许多谚语, 例如,“宁叫
赔折腰,不让客吃亏”, “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
——选自《明清晋商的经营文化》
(1)请你为上述材料确定一个较为恰当的历史主题。(4分) 明清商业诚信问题。
——选自《明清晋商的经营文化》
(3)明清时商帮出现的背景是什么?当时实力最强的商帮 有哪些?(4分)
背景: 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城镇经济空前繁荣。 徽商和晋商。
(4)依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商业经营活动及其理念的认 识。(6分)
商业活动要遵守诚信,奉行商业道德,取信于民; 要重视产品的质量和服务; 要树立顾客至上的思想,持续发展; 要提高文化素质,营造良好的商业气氛。
有利于抵制侵略, 维护主权;
但限制了中外交 流——中国落后
【史论必记】 “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都是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产物,一方面有利于维护
封建统治,同时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2. 《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 宝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 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农抑商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3月3日星期四2022/3/32022/3/32022/3/3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
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3月2022/3/32022/3/32022/3/33/3/2022
D
士农工商,商人最贱,但实际上大商人 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勾结豪门贵族, 提高自身的地位。
7.乾隆《元和县志》“(安徽)歙人阮弼在芜湖创立 染局,招来‘染人’,分工操作,费用省而获利多, 其产品行销于全国各地。”材料说明( )
①地域性商人群体较为活跃 徽商 ②新的生产关系迅速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③长途贸易比较发达 行销全国各地 ④生产的专业化程度提高 染局、染人、分工 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工商食官 盐铁官营 重农抑商 闭关锁国
思考:封建统治着为什么要重农抑商?
一.经济方面来看,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是为了维护统治基础、 满足国家财政收入的需要。
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农业却是古代社会最具 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地租是封建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
二.政治方面来看,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是为了安定社会、稳 定国家的统治秩序。
唐代以前有严格限制,宋代突破限制,出现 “晓市”、“夜市” 逐渐放松,政府宋代不再直接监管
由单纯的商品买卖场所,发展为服务设施 齐全的商业区
2、比较唐宋商业活动。
商业活 动
政府管 理 草市发 展
唐朝
宋朝
有严格的空间、 “市”突破原先空间
时间限制,“市 和时间上的限制,城
坊分离”,“日 市市坊界限打破,沿
2、比较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
名称
相同点
不同点
时间
目的
作用
重农抑 商
闭关锁 国
都是封建统治者实行 的经济政策; 都重视农业、抑制商 品经济的发展; 都促进了传统经济的 发展; 都导致了中国的逐步 衰落
战国—清整 个封建社会
明清时期
促进农业发 初期-促进经济 展,稳固封 后期-阻碍发展 建统治基础
抑制中外交 往,维护封 建专制统治
6.徐光启《农政全书》载,“今北土之吉贝(棉 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 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这说明当时
A.商业是棉纺织发展的前提 B.商人买贱卖贵伤害了农业 C.北方农业生产比南方发达 D.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
北方产棉(原料) 南方产布(产品) 北方为南方提供原料、市场 南方为北方提供手工业产品
3.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 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 计中反映了宋代 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
A
【思维拓展】 1、中国古代“市”的规律性变化
地域 空间
时间
管理 服务 设施
从城市扩展到乡镇和农村 唐代以前有明确的空间限制(市坊分离), 宋代打破限制
材料一 有钱神也怕,无钱鬼亦欺。
——选自明朝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
孙春阳在万历年间(1573~1619年)弃儒经商,——他的商业
信誉极好,明朝灭亡后, “有持万历间所发之钱券, 往易货物, 肆
中人立付之, 不迟疑”。
——选自《明清史散论》
材料二 在繁花似锦的明代商业文化的背后, 隐藏着不容忽视
的虚假性。——如往酒中掺水, 甚至妄称所卖的酒是陶渊明埋
中为市”,唐朝 街开店,形成繁华的
后期出现“夜市” 商业街,夜市、晓市
直接管理市场交易 出交现易。活动不再直接受 政府监管。
草市逐步发展为 草市已经具备较完备
乡村集市
的饮食服务设施。
唐都长安 北宋开封
西汉长安
4、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 会馆碑》记载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 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 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发展。
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 税敛既重,时甚苦之。
政府设置官吏直接管理市场,税赋沉重
C.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 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夜市,早市(市突破了时间限制)——宋
C D.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坊大者
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 市坊分离
(2)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哪两种不同的商业经营现象并从 经济文化方面简要分析其原因。(8分)
经营现象: 诚实守信,注重声誉; 掺假造假,骗取钱财。
原因: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人们追求财富, 一部分人遵守传统道德合法经营, 但有的人为牟取暴利,坑蒙拐骗。
材料三 地方商帮在经营活动中, 总结出许多谚语, 例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 “售货无诀窍,信誉 第一条”。
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也有
燕国货币出土。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有
①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 ②各诸侯国的货
币可以相互流通
③诸侯国之间有商业贸易往来频繁 ④燕国都城是战
国时期唯一的商业中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A
战国时期,商业发展,各国都城都是商业中心, 如齐国临淄、楚国宛、赵国邯郸、魏国大梁
模块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2)
2013考点说明 (3)商业
春秋战国以来的古代商业; “市”的变迁与城市的发展;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4)主要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 “海禁”与“闭关守国”。
一、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商品 商人 货币 交通 市 城市 对外贸易
1.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