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考点15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题组训练)(原卷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
考点15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之问答题原卷版
✬题组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元嘉二十七年六月,上欲伐魏①。
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谏曰:“我步彼骑,其势不敌。
”上曰:“虏所恃者唯马。
比及冬初,城守相接,虏马过河,即成擒也。
”秋七月庚午,诏曰:“比得河朔华戎表疏,诉其困棘,跂望绥拯,潜相纠结,以候王师。
芮芮②亦遣间使远输诚款,誓为掎角,经略之会,实在兹日。
”是时军旅大起。
以兵力不足,
悉发六州三五
..民丁。
有司又奏军用不充,富民家赀满五十万,并四分借一,事息即还。
乙亥,使王玄谟进围滑台。
王玄谟士众甚盛,器械精严,而玄谟贪愎好杀。
攻城数月不下,闻魏救将至,众请发车为营,玄谟不从。
乙丑,魏主渡河,众号百万。
玄谟惧,退走。
魏人追击之,死者万余人,麾下散亡略尽,委弃军资器械山积。
先是,钟离太守垣护之闻魏兵将至,驰书劝玄谟急攻。
玄谟不从。
萧斌遣沈庆之将五千人救玄谟。
会玄谟
遁还,斌将斩之,庆之固谏曰:“佛狸
..威震天下,控弦百万,岂玄谟所能当.。
”斌乃止。
魏永昌王仁攻项城,拔之。
帝恐魏兵至寿阳,召刘康祖还。
仁将八万骑追及康祖于尉武。
康祖有众八千人军副胡盛之欲依山险间行取至康祖怒曰临河求敌遂无所见幸其自送奈
何避之下令军中曰:“顾望者斩首,转步者斩足!”魏人四面攻之,将士皆殊死战。
有流矢贯康祖颈,坠马死,余众遂溃,魏人掩杀殆尽。
十二月庚午,魏主至瓜步,坏民庐
舍,及伐苇为筏,声言欲渡江。
建康震惧,民皆荷担而立。
上登石头城
...,有忧色,谓江湛曰:“今日士民劳怒,不得无惭,所贻之忧,予之过也。
”二十八年春正月丁亥,魏掠居民、焚庐舍而去。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宋文帝图恢复》,有删改)【注】①上:指南朝宋的宋文帝刘义隆。
魏指北魏。
②芮芮:柔然的别称,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
北伐失利,宋文帝为自己的过错感到惭愧。
请简要概括宋文帝的过错主要有哪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楚襄王为太子之时,质于齐。
怀王薨.,太子辞于齐王而归。
齐王隘之:"予我东地五百里,乃归.子。
子不予我,不得归。
”
太子归,即位为王。
齐使车五十乘
...,来取东地于楚。
上柱国子良入见。
子良曰:“王
不可不与也。
王身出玉声,许强万乘之齐而不与,则不信。
后不可以约结诸侯。
请与而复攻之。
与之信,攻之武,臣故曰与之。
”
子良出,昭常入见,曰:“不可与也。
万乘者,以地大为万乘。
今去东地五百里,是去东国之半也,有万乘之号,而无千乘之用也,不可。
臣故曰勿与。
常请守之。
”
昭常出,景鲤入见,曰:“不可与也。
虽然,楚不能独守。
臣请西索救于秦。
”景
鲤出,慎子入。
王以三大夫计告慎子曰:“寡人
..谁用于三子之计?”慎子对曰:“王皆用之!”王怫然作色曰:“何谓也?"慎子曰:"臣请效其说,而王且见其诚然也。
王发上柱国子良车五十乘,而北献地五百里于齐。
发子良之明日,遣昭常为大司马,令往守东地。
遣昭常之明日,遣景鲤车五十乘,西索救于秦。
”王曰:“善。
”
子良至齐,齐使人以甲受东地。
昭常应齐使曰:“我典主东地,且与死生。
悉五尺至六十,三十余万弊甲钝兵,愿承下尘。
"齐王谓子良曰:"大夫来献地,今常守之何如?"子良曰:"臣身受弊邑之王,是常矫也。
王攻之。
”齐王大兴兵,攻东地,伐昭常。
未涉疆,秦以五十万临齐右壤,曰:“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其缩甲则可不然则愿待战”
齐王恐焉,乃请子良南道楚,西使泰,解齐患。
士卒不用,东地复全。
(选自《战国策·楚策》,有删改)阅读文本材料,你认为楚襄王是一个怎样的君王?请简要概括。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初,燕将攻下聊城,人或谗之燕。
燕将惧诛,遂保守聊城,不敢归。
齐田单攻之岁
余,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
鲁仲连乃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曰:“吾闻之,智
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怯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
今公行一朝之忿,不顾燕王
之无臣,非忠也;杀身亡聊城,而威不信于齐,非勇也;功废名灭,后世无称,非知也。
且楚攻南阳,魏攻平陆,齐无南面之心,以为亡南阳之害,不若得济北之利,故定计而
坚守之。
今秦人下兵,魏不敢东面,横秦
..之势合,则楚之形危。
且夫齐之必决于聊城,
公勿再计。
今楚魏交退于齐,而燕救不至。
且燕国大乱,君臣失计,上下迷惑,国敝而
祸多,民无所归心。
今公又以弊聊之民,距全齐之兵,期年不解,是墨翟之守也;食人
炊骨,士无反北之心,是孙膑、吴起之兵也。
能以见于天下矣。
故为公计者,不如罢兵
休士,全车甲,归报燕王,燕王必喜,士民见公,如见父母,交游攘臂而议于世,功业
可明矣。
亡意亦捐燕弃世,东游于齐乎?请裂地定封
....,富比陶卫
..,世世称孤寡,与齐久
存,此亦一计也。
二者显名厚实也,愿公熟计而审处一也。
且吾闻,效小节者不能行大
威,恶小耻者不能立荣名,昔管仲射桓公中钩,篡也;遗公子纠而不能死,怯也;束缚
桎梏,辱身也。
此三行者,乡里不通也,世主不臣也。
使管仲终穷抑,幽囚而不出,惭
耻而不见,穷年没寿
....,不免为辱人贱行矣。
然而管子并三行之过,据齐国之政,一匡天下,九合诸侯,为五伯首,名高天下,光照邻国。
故业与三王争流,名与天壤相敝也。
公其图之!”
燕将见鲁连书,泣三日,犹豫不能自决。
欲归燕已有隙恐诛欲降齐所杀虏于齐甚众恐已降而后见辱喟然叹曰与人刃我宁自刃乃自杀。
聊城乱,田单遂屠聊城。
归而言仲连,欲爵之。
仲连逃隐于海上,曰:“吾与富贵而诎于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六》鲁仲连在信中为燕将分析了内外形势,极力劝说燕将放弃聊城,请简要概括。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
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
何故?则冠服不若手足之贵也。
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
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
争一言①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
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
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
若已。
”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处,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
何故?则食者众而耕者寡也。
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劝我者也,何故止我?”
子墨子南游于楚,见楚献惠王,献惠王以老辞,使穆贺见子墨子。
子墨子说穆贺,
穆贺大说,谓子墨子曰:“子之言,则成善矣!而君王,天下之大王也,毋乃曰‘贱人
之所为’,而不用乎?”子墨子曰:“唯其可行。
譬若药然,草之本,天子食之,以顺其
疾,岂曰‘一草之本’而不食哉?今农夫入其税于大人,大人为酒醴粢盛,以祭上帝鬼
神,岂曰‘贱人之所为’,而不享哉?故虽贱人也,上比之农,下比之药。
曾不若一草之本乎?且主君亦尝闻汤之说乎?昔者汤将往见伊尹。
令彭氏之子御.,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
’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
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
’汤曰:‘非女所知也。
今有药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说而强食之。
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
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
’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
彼苟然.,然后可也。
”
子墨子曰:“世俗之君子,视义士不若负粟者。
今有人于此,负粟息于路侧,欲起
而不能,君子见之,无长少贵贱,必起之。
何故也?曰:义也。
今为义之君子,奉承先
王之道以语之,纵不说而行,又从而非毁之,则是世俗之君子之视义士也,不若视负粟
者也。
”
子墨子曰:“商人之四方,市贾倍蓗②,必为之。
今士坐而言义无关梁之难盗贼之危此为倍蓗不可胜计然而不为则士之计利不若商人之察也。
”
(节选自《墨子·贵义》)【注】①一言:指义。
②倍蓗:五倍的意思。
墨子善辩,长于推理,请结合相关内容说说墨子“说穆贺”的推理过程。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燕攻齐,齐破。
田单守即墨之城,破燕兵,复齐墟。
襄王为太子微.。
齐以破燕,田单之立疑,齐国之众皆以田单为自立也。
襄王立,田单相之。
过淄水,有老人涉淄而寒,出不能行,坐于沙中。
田单见其寒,欲使后车分衣,无可以分者,单解裘而衣之。
襄王恶之,曰:“田单之施,将欲以取我国乎?不早图,恐后之。
”左右顾无人,岩下有贯珠者,襄王呼而问之曰:“女闻吾言乎?”对曰:“闻之。
”王曰:“女以为何若?”对曰:“王不如因以为己善。
王嘉单之善,下令曰:‘寡人忧民之饥也,单收而食之;寡人忧民之寒也,单解裘而衣之;寡人忧劳百姓,而单亦忧之,称寡人之意。
’单有是善而王嘉之,善.单之善,亦王之善已。
”王曰:“善。
”乃赐单牛酒,嘉其行。
后数日,贯珠者复见曰:“王至朝日,宜召田单而揖之于庭,口劳之。
”乃布令求
百姓之饥寒者,收谷之。
乃使人听于闾里
..,闻丈夫之相与语,举曰:“田单之爱人,嗟,乃王之教泽也!”
田单将攻狄,往见鲁仲子。
仲子曰:“将军攻狄,不能下也。
”田单曰臣以五里之城七里之郭破亡余卒破万乘之燕复齐墟攻狄而不下何也上车弗谢而去,遂攻狄,三月而不克之也。
齐婴儿谣曰:“大冠若箕,修剑拄颐,攻狄不能下,垒枯丘。
”田单乃惧,问鲁仲子曰:“先生谓单不能下狄,请闻其说。
”鲁仲子曰:“将军之在即墨,坐而织蒉,立
则丈插,为士卒倡曰:‘无可往矣,宗庙
..亡矣,魂魂惝矣,归于何党矣。
’当此之时,将军有死之心,而士卒无生之气,闻若言,莫不挥泣奋臂而欲战,此所以破燕也。
当今将军东有夜邑之奉,西有淄上之虞,黄金横带而驰乎淄、渑之间,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者也。
”田单曰:“单有心,先生志之矣。
”明日,乃厉气循城,立于矢石之所,及援桴鼓之,狄人乃下。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六》)王安石的诗中曾说:“田单一即墨,扫敌如风旋。
”请结合本文内容,概括田单形象。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稼说送张琥
苏轼
曷①尝观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
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休,而地力得完;其食足而有余,则种之常不后时,而敛②之常及其熟。
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
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
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锄、耰、铚、艾③,相寻于其上者如鱼鳞,而地力竭矣。
种之常不及时,而敛之常不待其熟。
此岂能复有美稼哉?
古之人,其才非有以大过今之人也。
其平居所以自养而不敢轻用以待其成者,闵闵④焉如婴儿之望长也。
弱者养之以至于刚,虚者养之.以至于充,三十而后仕,五十而后爵。
信于久屈之中,而用于至足之后;流于既溢之余,而发于持满之末。
此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而今之君子所以不及也。
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与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吾今虽欲自以为
不足而众已妄推之矣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子归过京师而问焉,有曰辙子由者,吾弟也,其亦以是.语之。
【注】①曷:古同“盍”,何不。
②敛:收拾,文中指收割。
③锄、耰、铚、艾:四种农具。
④闵闵:祈求关爱、忧虑的样子。
作者是如何阐释治学与种庄稼的关系的?请简要回答。
文言文阅读
考点15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之问答题解析版
✬题组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元嘉二十七年六月,上欲伐魏①。
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谏曰:“我步彼骑,其势不敌。
”
上曰:“虏所恃者唯马。
比及冬初,城守相接,虏马过河,即成擒也。
”秋七月庚午,诏曰:“比得河朔华戎表疏,诉其困棘,跂望绥拯,潜相纠结,以候王师。
芮芮②亦遣间使远输诚
款,誓为掎角,经略之会,实在兹日。
”是时军旅大起。
以兵力不足,悉发六州三五
..民丁。
有司又奏军用不充,富民家赀满五十万,并四分借一,事息即还。
乙亥,使王玄谟进围滑台。
王玄谟士众甚盛,器械精严,而玄谟贪愎好杀。
攻城数月不下,闻魏救将至,众请发车为营,玄谟不从。
乙丑,魏主渡河,众号百万。
玄谟惧,退走。
魏人追击之,死者万余人,麾下散亡略尽,委弃军资器械山积。
先是,钟离太守垣护之闻魏兵将至,驰书劝玄谟急攻。
玄谟不
从。
萧斌遣沈庆之将五千人救玄谟。
会玄谟遁还,斌将斩之,庆之固谏曰:“佛狸
..威震天下,控弦百万,岂玄谟所能当.。
”斌乃止。
魏永昌王仁攻项城,拔之。
帝恐魏兵至寿阳,召刘康祖还。
仁将八万骑追及康祖于尉武。
康祖有众八千人军副胡盛之欲依山险间行取至康祖怒曰临河求敌遂无所见幸其自送奈何避之下令军中曰:“顾望者斩首,转步者斩足!”魏人四面攻之,将士皆殊死战。
有流矢贯康祖颈,坠马死,余众遂溃,魏人掩杀殆尽。
十二月庚午,
魏主至瓜步,坏民庐舍,及伐苇为筏,声言欲渡江。
建康震惧,民皆荷担而立。
上登石头城
...,
有忧色,谓江湛曰:“今日士民劳怒,不得无惭,所贻之忧,予之过也。
”二十八年春正月丁亥,魏掠居民、焚庐舍而去。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宋文帝图恢复》,有删改)【注】①上:指南朝宋的宋文帝刘义隆。
魏指北魏。
②芮芮:柔然的别称,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
北伐失利,宋文帝为自己的过错感到惭愧。
请简要概括宋文帝的过错主要有哪些。
【答案】①盲目自信不听劝谏;①用人不当;①准备不足仓促出征。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
由原文“元嘉二十七年六月,上欲伐魏。
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谏曰:‘我步彼骑,其势不敌。
’上曰:‘虏所恃者唯马。
比及冬初,城守相接,虏马过河,即成擒也’”可知,元嘉二十七年六月,宋文帝打算讨伐北魏。
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劝谏说:“我们是步兵,对方是骑兵,这情形我们敌不过对方。
”宋文帝说:“胡虏所依仗的只是马。
等到冬初,我们各城的防守相互连接,胡虏的骑兵越过黄河,就会成为俘虏。
”由此可知,宋文帝盲目自信不听劝谏;
由原文“乙亥,使王玄谟进围滑台。
王玄谟士众甚盛,器械精严,而玄谟贪愎好杀。
攻城数
月不下,闻魏救将至,众请发车为营,玄谟不从”可知,乙亥日,宋文帝派王玄谟进军包围滑台。
王玄谟的军队人数很多,武器、装备精良齐整,而王玄谟本人贪婪、刚愎、好残杀。
围攻滑台城,好几个月攻不下,听说北魏的救兵将要到来,部众请求动用战车构成营垒,王玄谟不听从。
由此可知,宋文帝用人不当;
由原文“是时军旅大起。
以兵力不足,悉发六州三五民丁。
有司又奏军用不充,富民家赀满五十万,并四分借一,事息即还”可知,当时,军队大规模出动。
因为兵力不足,在六州百姓中每家三男抽一、五男抽二。
有关部门又奏报军用物资不充足,富裕民众凡家财满五十万钱的,一并出借四分之一供朝廷军用,战事平息后就偿还。
由此可知,宋文帝准备不足仓促出征。
参考译文:
元嘉二十七年六月,宋文帝打算讨伐北魏。
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劝谏说:“我们是步兵,对方是骑兵,这情形我们敌不过对方。
”宋文帝说:“胡虏所依仗的只是马。
等到冬初,我们各城的防守相互连接,胡虏的骑兵越过黄河,就会成为俘虏。
”秋季七月庚午日,宋文帝下诏说:“近来朝廷得到河朔汉族及少数民族的奏报。
(在奏疏中)他们诉说自己的困苦焦急,踮起脚盼望我们安抚拯救,他们还暗中相互联系,来等待朝廷大军。
柔然也派密使远道而来献上诚心,发誓要同我们互相支援。
收复中原的时机,正在今天。
”当时,军队大规模出动。
因为兵力不足,在六州百姓中每家三男抽一、五男抽二。
有关部门又奏报军用物资不充足,富裕民众凡家财满五十万钱的,一并出借四分之一供朝廷军用,战事平息后就偿还。
乙亥日,宋文帝派王玄谟进军包围滑台。
王玄谟的军队人数很多,武器、装备精良齐整,而王玄谟本人贪婪、刚愎、好残杀。
围攻滑台城,好几个月攻不下,听说北魏的救兵将要到来,部众请求动用战车构成营垒,王玄谟不听从。
乙丑日,魏主拓跋焘渡过黄河,部众号称百万。
王玄谟恐惧,退兵逃走。
魏军追击,王玄谟军被杀死一万多人,部下几乎全部溃散逃亡,丢弃的军用物资器械堆积如山。
此前,钟离太守垣护之听说魏军将到,派人飞马送信劝王玄谟急速攻打滑台。
王玄谟没有听从。
萧斌派沈庆之带领五千人救援王玄谟。
恰巧王玄谟逃了回来,萧斌准备斩杀王玄谟,沈庆之坚决地劝谏说:“拓跋焘威震天下,统帅百万大军,哪里是王玄谟所能抵挡的。
”萧斌这才停止。
北魏永昌王拓跋仁进攻项城,攻克。
宋文帝害怕魏军到寿阳,征召刘康祖回京。
拓跋仁率八万骑兵在尉武追上了刘康祖。
刘康祖有部众八千人,军中副将胡盛之打算依傍山中险要秘密行走到寿阳。
刘康祖发怒说:“我们到黄河边寻找敌人,结果一无所见,幸亏他们自己来送死,为什么要避开他们?”在军中下令说:“回头观望的人斩首,掉转脚步的砍脚!”魏军从四面进攻,宋军将士都拼死作战。
有流箭射穿了刘康祖的脖子,他从马上坠落而死,其余部众于是溃败,魏军冲杀将宋军几乎杀尽。
十二月庚午日,魏主拓跋焘到达瓜步,拆毁百姓房屋,砍伐芦苇做成筏子,声称要渡过长江。
建康城内震惊恐惧,百姓都挑着担子等待逃跑。
文帝登临石头城,面有忧色,对江湛说:“现在军民劳苦怨恨,我不能不惭愧,留给大家的忧患,是我的过错。
”二十八年春正月丁亥日,魏
军劫掠居民,焚毁百姓房屋后离去。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楚襄王为太子之时,质于齐。
怀王薨.,太子辞于齐王而归。
齐王隘之:"予我东地五百里,乃归.子。
子不予我,不得归。
”
太子归,即位为王。
齐使车五十乘
...,来取东地于楚。
上柱国子良入见。
子良曰:“王不可不与也。
王身出玉声,许强万乘之齐而不与,则不信。
后不可以约结诸侯。
请与而复攻之。
与之信,攻之武,臣故曰与之。
”
子良出,昭常入见,曰:“不可与也。
万乘者,以地大为万乘。
今去东地五百里,是去东国之半也,有万乘之号,而无千乘之用也,不可。
臣故曰勿与。
常请守之。
”
昭常出,景鲤入见,曰:“不可与也。
虽然,楚不能独守。
臣请西索救于秦。
”景鲤出,
慎子入。
王以三大夫计告慎子曰:“寡人
..谁用于三子之计?”慎子对曰:“王皆用之!”王怫然作色曰:“何谓也?"慎子曰:"臣请效其说,而王且见其诚然也。
王发上柱国子良车五十乘,而北献地五百里于齐。
发子良之明日,遣昭常为大司马,令往守东地。
遣昭常之明日,遣景鲤车五十乘,西索救于秦。
”王曰:“善。
”
子良至齐,齐使人以甲受东地。
昭常应齐使曰:“我典主东地,且与死生。
悉五尺至六十,三十余万弊甲钝兵,愿承下尘。
"齐王谓子良曰:"大夫来献地,今常守之何如?"子良曰:"臣身受弊邑之王,是常矫也。
王攻之。
”齐王大兴兵,攻东地,伐昭常。
未涉疆,秦以五十万临齐右壤,曰:“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其缩甲则可不然则愿待战”
齐王恐焉,乃请子良南道楚,西使泰,解齐患。
士卒不用,东地复全。
(选自《战国策·楚策》,有删改)阅读文本材料,你认为楚襄王是一个怎样的君王?请简要概括。
【答案】楚襄王是一位集思广益,善于纳谏的有智慧的君王。
楚襄王先后听取了子良、昭常、景鲤等人的建议,三个人的意见是非常的不一样的,接下来又听取了慎子的建议,综合三个人的意见一起办事,使自己不仅仅挽回了颜面,而且还保住了自己国家的领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
由原文“王以三大夫计告慎子”“慎子曰:‘臣请效其说,而王且见其诚然也。
王发上柱国子良车五十乘,而北献地五百里于齐。
发子良之明日,遣昭常为大司马,令往守东地。
遣昭常之明日,遣景鲤车五十乘,西索救于秦。
’王曰:‘善。
’”“齐王恐焉,乃请子良南道楚,西使泰,解齐患。
士卒不用,东地复全”可知,楚襄王先后听取了子良、昭常、景鲤等人的建议,三个人的意见是非常的不一样的,接下来又听取了慎子的建议,综合三个人的意见一起办事,后来事情果然得到了转机不仅仅没有失信于人,而且还把当时给他的五百里地夺了回来,就这样他不仅仅挽回了颜面,而且还保住了自己国家的领土。
综上可见,楚襄王是一位集思广益,善于纳谏的有智慧的君王。
参考译文:
楚襄王为太子的时候,在齐国做人质。
楚怀王去世,太子向齐王辞行,请求回国即位。
齐王阻止说:“给我楚国东部土地五百里,我就放你回去。
你不给我,你就不能回去。
”
楚太子归国后,即位为楚王,齐国派出兵车五十乘,来楚国索取东地。
上柱国子良进言拜见楚王。
子良说:“大王不能不给他。
大王说话一言九鼎,许诺了万乘大国齐国而又不给,这是言而无信,以后也没法跟诸侯订立盟约。
我认为先割让东地,然后再攻打下来。
割让十地,这是讲诚信;攻打齐国。
这是不示弱。
所以我说把东地给齐国。
”
子良出来,昭常进宫拜见楚王,昭常说:“不能给(东地)啊!所谓万乘之国,是因为土地广阔才被称为万乘之国,现在失去了五百里东部土地,是丢失了东部一半的土地。
这样楚国就只有万乘之名,却没有千乘兵车的实力,这样不行所以我说不能给它。
我请求去守卫那里。
”
昭常出来,景鲤进言去见楚王。
景鲤说:“不能给(东地)啊,即使这样,楚国不能独自守住东地,我请求西行向秦国求取救援。
”景鲤出来,慎子进宫拜见楚王。
楚王把三个大臣出的主意都告诉了慎子说:“我用他们三人谁的计策呢?”慎子回答说:“大王都用!”楚王怒容满面地说:“这是什么意思?”慎子说:“请您听我解释,而大王将会看到确实应该这样做。
大王派上柱国子良率领兵车五十乘,向北到齐国进献五百里土地。
在派出子良的第二天,派昭常为大司马,命令他去守卫东地。
在派出昭常的第二天,派景鲤率领五十乘兵车,向西到秦国求救。
”楚王说:“这方法很好。
”
子良到齐国去,齐国派使者率领军队去接收东地,昭常回应齐国使者说:“我的职责是守卫东地,将会与东地共存亡。
我已动员了从小孩到六十岁的老人全部入伍,共三十多万人,虽然我们的铠甲破旧,武器鲁钝,但愿意奉陪到底。
”齐王对子良说:“您来献地,昭常却守卫东地,这是怎么回事呢?”子良说:“我是亲自从我们大王那里接受命令,来向忽讲献东地。
昭常守卫东地,这一定是昭常伪造我们大王的命令,请您攻打他。
”齐王大举兴兵攻打东地,讨伐昭常。
还没有到达东地的边界时,秦国已经派了五十万大军到了齐国西部边境,说:“你们阻止楚国太子不让他归国,这是不仁道德;现在又想夺取楚国五百里东地,这是不正义的。
你们如果收兵则罢,不然,我们等着决战一场。
”
齐王对秦国的举动十分害怕,于是就请子良向南返回楚国讲和,向西派使者到秦国和解,以此来解除齐国的祸果,楚国不费一兵一卒,却保全了东地。
(选自《战国策·楚策》,有删改)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初,燕将攻下聊城,人或谗之燕。
燕将惧诛,遂保守聊城,不敢归。
齐田单攻之岁余,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
鲁仲连乃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曰:“吾闻之,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怯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
今公行一朝之忿,不顾燕王之无臣,非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