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设中钢筋的控制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屋建设中钢筋的控制要点
一、钢筋进场检验
1、主控项目
1、1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1、2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进场复验报告。
1、3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进场复验报告。
2一般项目
2、1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检查数量:进场时和使用前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钢筋进场后,监理人员应督促承建商及时将验收合格的钢材运进堆场,堆放整齐,挂上标签,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钢筋锈蚀或油污。
二、过程中钢筋检验
1、梁、板钢筋验收
1、1在浇注混凝土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至少包括:
(1)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
(2)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数量、接头位置、接头面积百分率等;
(3)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
(4)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1、2对于板筋其主筋可以截取任意一米为单位,通过测量钢筋间距及根数来确定钢筋数量是否满足要求。
板筋的第一根筋的位置应距梁边50mm。
1、3对于单向板要分清楚主筋及分布筋。
主筋在下,分布筋在上;对于双向板,即两个方向均为主筋且主筋规格相同时,应短向主筋在下,长向主筋在上。
重点检查负弯矩筋(盖筋)的长度、锚固长度及间距。
1、4板筋绑扎接头应设置在支座处(即梁中);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时,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超过50%。
1、5主次梁结构钢筋绑扎时,要注意上排筋之间的位置,次梁钢筋应放在主梁钢筋上边;
横纵梁即双向主梁且梁的断面相同时,钢筋在同一标高,一般情况下应将长向梁的主筋放在短向梁的主筋之上;
1、6梁筋受拉区(下排筋)接头应置于支座处(一般为结构柱中),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时,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超过50%。
梁筋受压区(上排筋)接头应设置于跨中,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对梁的负弯矩筋赢重点检查规格、数量、位置及长度。
1、7横纵梁(主次梁)接点处当设计有弯起筋时,要注意检查弯起点应距梁边50mm,其弯起角度为45°或60°,末端平直段应与梁上部筋平直。
1、8检查梁的箍筋应以间距为主,可以任意截取一米范围进行测量,根据箍筋数量判定箍筋间距是否合格。
梁的节点处一般设计有加密箍筋,其第一个加密箍筋的位置应距梁边50mm。
箍筋弯钩平直段应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箍筋开口应设置在梁的受压区。
1、9对于钢筋保护层的检查要特别注意测量梁的保护层,如果
保护层过大则造成梁的实际有效断面减小;梁的主筋如涉及为两排或三排时,其排拒为一个主筋的距离。
1、10钢筋连接方式主要有绑扎、焊机、机械连接。
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并应坚持产品合格证、接头力学性能试验报告;钢筋接头应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应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直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1、11墙柱甩筋的质量控制
墙柱甩筋应保证钢筋位置准确、数量无误、牢固稳定。
主筋可采用绑扎或焊接方式固定,高出楼板部分应设置不少于三道箍筋;墙筋在高出楼板部分应设置不少于三道水平固定筋。
2、墙、柱钢筋验收
2、1在浇注混凝土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至少包括:
(1)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
(2)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数量、接头位置、接头面积百分率等;
(3)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
(4)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2、2对于墙筋其水平及纵向主筋可以截取任意一米为单位,通过测量钢筋间距及根数来确定钢筋数量是否满足要求。
墙筋位置要仔细检查,水平筋的第一根筋的位置应距底板或楼板
50mm.墙的纵向筋的位置应准确,可通过墨线、控制、检查。
2、3墙体水平钢筋接头位置应设置在结构柱中,或者设置在受力最小处;端头锚固长度及弯折应符合设计及规范图集要求;接头型式可以采用搭接绑扎、机械连接。
同一位置接头面积不应大于50%。
2、4在框剪结构中,经常会遇到剪力墙与暗柱截面相同,当墙体水平钢筋与暗柱时,应保证暗柱主筋位置,水平筋应插入暗柱钢筋之内。
2、5两排墙体钢筋之间相互位置主要靠横向筋及S钩固定,主要作用是保证钢筋排拒与钢筋保护层,所以,检查中要特别注意检查S钩数量不能少,并且要与两排主筋绑扎牢固。
2、6柱箍筋弯钩平直段应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箍筋开口应沿柱四周错开设置;箍筋绑扎后弯钩应为135°。
问题:
墙柱钢筋移位
钢筋接头位置错误
绑扎接头、对焊接头未错开
箍筋弯钩不足135°
板的弯起钢筋、负弯矩钢筋被踩到下面
处理措施:
在混凝土浇筑前检查钢筋位置,宜用梯子筋、定位筋和临时箍筋加以固定,浇筑混凝土前再复查一遍,如发生移位,应校正后再浇筑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时注意浇筑振捣操作,尽量不碰到钢筋,浇筑过程中派专人随时检查,及时修正钢筋
梁、柱、墙钢筋接头较多时,翻样配料加工时英根据图纸先画施工简图,注明各号钢筋搭配顺序,并避开受力钢筋的最大弯矩处。
经对焊加工的钢筋,在现场进行绑扎时对焊接头要错开搭接位置,加工下料时,凡据钢筋断头搭接长度范围以内不得有对焊接头。
钢筋加工形成时应注意检查平直长度是否符合要求,现场绑扎操作时,应认真按135°弯钩。
板的钢筋绑扎之后禁止人在钢筋上行走,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负筋被踩到下面,在混凝土浇筑前先整修合格。
房屋建设中模板的控制要点
一、模板进场检验
1、技术性能必须符合相关质量标准(通过收存、检查进场木胶合板出厂合格证和检测报告来检验)。
2、外观质量检查标准(通过观察检验)
任意部位不得有腐朽、霉斑、鼓泡。
不得有板边缺损、起毛。
每平方米单板脱胶不大于0.001m2。
每平方米污染面积不大于0.005m2 。
3、规格尺寸标准
厚度检测方法:用钢卷尺在距板边20mm 处,长短边分别测3 点、1 点,取8 点平均值;各测点与平均值差为偏差。
长、宽检测方法:用钢卷尺在距板边100mm 处分别测量每张板长、宽各2点,取平均值。
对角线差检测方法:用钢卷尺测量两对角线之差。
翘曲度检测方法:用钢直尺量对角线长度,并用楔形塞尺(或钢卷尺)量钢直尺与板面间最大弦高,后者与前者的比值为翘曲度。
2、模板过程中检验
1、墙、柱模板验收
1、1墙柱模板在安装前应将墙柱边缘弹出墨线,监理应对墨线进行检查验收,验收模板时检查模板与墨线是否重合,以确定墙柱位置是否正确。
1、2混凝土墙柱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
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
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性和稳定性,能可靠的承受浇注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1、3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除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搓处。
墙柱模板支设前,监理对墙柱顶端混凝土施工缝处理情况进行仔细检查。
混凝土表面不得有浮浆、松动石子,并应清扫干净。
1、4模板的接缝应严密不得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模板内杂物应清理干净;墙柱模板下端应使用砂浆将缝隙摸严,以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漏浆造成墙柱“烂根”模板拼缝应粘贴密封条,平整度达到规范要求。
1、5墙体模板几何尺寸重点检查模板净宽度及垂直度,检查模板下端是否与墨线重合,再用钢尺测量模板上方净距是否与设计墙厚一致,允许偏差为+4,-5mm。
墙体模板垂直度应通过用线坠挂垂线的方法检查。
可沿模板每间隔3-5米左右,或者一个柱间设置一个检查点。
将线坠悬挂于模板外侧,并与上、中、下三点测量垂线至模板的距离,一判定模板垂直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1、6柱子模板几何尺寸检查应以模板净距、模板方正及垂直度为重点。
1、7在对模板检查验收时,应对模板支撑体系进行检查,特别要把稳定性及刚度作为检查的重点。
浇筑时,应设专人对模板及
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
1、8模板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冬季施工混凝土应在达到受冻临界强度并冷却到5°C后,方可拆模。
同时,要控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差不超过20°C 时方可拆模。
2、梁板模板验收
2、1楼板、梁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
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性和稳定性,能可靠的承受浇注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2、2模板的接缝应严密不得漏浆,节点处不得用碎模拼接;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模板内杂物应清理干净;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除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搓处。
2、3梁模板应重点检查梁底标高,检查梁宽、高尺寸。
当跨度达到或超过4m时,应按照跨度的1/1000-3/1000起拱。
2、4梁模板要特别注意其刚度及稳定性的检查。
2、5楼板模板标高的检查,当跨度达到或超过4m时,应按照跨度的1/1000-3/1000起拱。
2、6 对梁、板模板的检查重点是检查其整体稳定性。
2、7模板支架系统重点检查项目主要是立杆间距、水平杆间距、立杆下垫板、扫地杆设置、剪刀撑设置及立杆上部自由端长度。
同时还要检查扣件及碗扣式脚手架上下碗扣是否拧紧。
2、8浇筑时,应设专人对模板及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
2、9拆模时不应对楼层或基础形成冲击荷载。
所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应分散堆放及时清运。
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底模拆除时混凝土实体强度应达到以下要求:
(1)板的跨度小于等于2m时,应达到或超过设计强度的50%. (2)板的跨度超过2m小于等于8m时,应达到或超过设计强度的75%.
(3)板的跨度超过8m时,应达到或超过设计强度的100%. (4)板的跨度小于等于8m时,应达到或超过设计强度的75%. (5)板的跨度大于8m时,应达到或超过设计强度的100%. (6)悬挑结构不分跨度一律要达到或超过设计强度的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