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2012级模块4考试学生版(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语文必修4模块考核试卷
2013年7月8日
制卷人:陈莲春审卷人:廖昌燕
说明:本试卷共三道大题,24道小题,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在密封线
内填写个人信息。

请将所有选择题(1~13、15~16、18~20)答案对应题号涂在机读卡上;
其余各题在答题纸上(试卷第7页)作答;作文写在作文纸上。

第Ⅰ卷
一、积累与整合(每道小题2分,共20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倨.傲(jù)提.防(tí)卓.越(zhuō)咄.咄逼人(duō)
B. 冠.冕(ɡuān)伺.候(sì)罪愆.(yǎn)归根结蒂.(dì)
C. 揩.油(kāi)昧.心(mèi)巷.道(hànɡ)脍.炙人口(kuài)
D.混.淆(hùn)离间.(jiān)吮.吸(shǔn)阿.谀献媚(ā)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晦气鬼计烦燥运筹帷幄
B. 吝啬箫瑟枷锁无可质疑
C. 辜负篡夺阑姗沓无音信
D. 谛听战栗禀赋前合后偃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今年元旦后,全国34个电视台的综合频道推出了新编排的节目。

这些节目类型丰富合理,富有创意,还体现出一定的文化和审美格调,从而有效了过度娱乐化的倾向。

A. 既又品味遏止
B. 不但而且品位遏止
C. 不但而且品味遏制
D.既又品位遏制
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半年之内,全国发生了五起耸人听闻的校园惨案。

类似的惨案一发再发,实在令人心痛。

人们对凶手深恶痛绝之余,不禁深思:是什么使得残暴的凶手孤注一掷向着豆蔻年华的孩子痛下毒手?我们该如何保护孩子们的人身安全?
A. 耸人听闻
B. 深恶痛绝
C. 孤注一掷
D. 豆蔻年华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城市的规模扩大和人口增加,使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持续增加,许多城市已出现了
不同程度的“垃圾围城”的局面。

B.世界气候异常的现象告诉我们,提高人们保护生存环境的意识,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就
显得更加至关重要了。

C. 虚拟的网络之所以有无尽吸引力,我想,就在于一个主要原因是它能使你隐藏身份,生
活在一个虚幻迷离的世界里。

D. 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
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6. 以下四首绝句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景物,季节判断依次正确的一组是
①胡鹰掣旋北风回,草尽平原使马开。

臂上角弓如却月,当场意气射生来。

②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里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③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④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

无奈人心复有忆,今暝将渠俱不眠。

A.春天、冬天、秋天、夏天
B. 夏天、春天、秋天、冬天
C.冬天、春天、夏天、秋天
D. 秋天、冬天、夏天、春天
(二)课内文言文
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
..的一项是
A.阉竖恐终为其所患,遂共谗.之谗:排挤
B.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遇:招待
C.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行:辈
D.自分.已死久矣分:料想
8.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B.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C.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D.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一致的一项是
A.宣言
..吉凶倚伏,幽微难明
..曰:“我见相如,必辱之B.以为
C.未尝有坚明约束
..而事君者
..者也D.臣所以去亲戚
10.下列各组句子中,与例句加点词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 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C.武能网.纺缴,檠弓弩D.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第Ⅱ卷
二、阅读与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9分)
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人也。

少好学,博涉书记,赡于文辞。

年二十余,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

并州刺史高干,袁绍甥也。

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多归附。

统过.干,干善待遇,访以当时之事。

统谓干曰:“君有雄志而无雄才,好士而不能择人,所以为君深戒也。

”干雅.自多,不纳其言,统遂去之。

无几,干以并州叛,卒至于败。

并、冀之士皆以是异统。

统性俶傥,敢直言,不矜.小节,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

每州郡命召,辄称疾不就。

常以为凡游帝王者,欲以立身扬名耳,而名不常存,人生易灭,优游偃仰,可以自娱,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

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
..的一项是
A.统过.干经过B.干雅.自多一向
C.不矜.小节注重D.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选择
12.下列句中划线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A.博涉书记B.干善待遇
C.访以当时之事D.可以自娱
13.下列各组句子中,与例句加点词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与交友者多异.之
A.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士B.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
C.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D.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
14.文中写仲长统和高干的交往,突出了仲长统哪些个性特点?(3分)
(二)宋词鉴赏(9分)
阅读下面文天祥的《念奴娇》,完成15~16题。

(4分)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

蜀鸟吴花残照里,忽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甲)!堂堂剑气,斗牛空以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

正为鸥盟留醉眼,(乙)。

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

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15.(甲)(乙)两处的文句依次是
A.此恨谁雪细看涛生云灭
B.此恨凭谁雪看涛生云灭
C.此恨谁雪看涛生云灭
D.此恨凭谁雪细看涛生云灭
16.词中的“睨柱吞嬴”,指的是
A.唐睢在秦廷胁迫秦王就范的故事
B.贾谊奋笔著文批评秦皇嬴政的故事
C.蔺相如在秦廷怒斥秦王的故事
D.荆轲行刺嬴政掷匕于柱的故事
17.阅读下面宋词,完成①~②题。

(5分)
临江仙夜归临皋注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注】:这首词是作者元丰五年(1082年)九月在黄州(今湖北黄冈)谪所所作。

①词,又称。

“临江仙”,是这首词的。

(2分)
②词中哪句与《定风波》中的“一蓑烟雨任平生”有异曲同工之妙?流露出词人怎样的思想倾向?
(3分)
(三)阅读《拿来主义》选段,回答18~19题。

(6分)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

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
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

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

“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

看见鱼翅,并不就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18.填入选文第二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2分)
A.抛摔背B.抛摔扛C.摔抛扛D.摔抛背
19.①对选文第二段的理解,错误
..的一项是(2分)
A.第二段运用比喻论证,以小见大、深入浅出地论述了“拿来主义”的内涵和正确做法。

B.“他占有、挑选”,语句简洁,表意明确,阐明了“拿来主义”的基本原则。

C.“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互见
的那些部分;“烟枪和烟灯”,比喻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

D.“姨太太”虽与“烟枪与烟灯”同属一个性质,但它并没有危害,所以作者不赞同“毁灭”,只是让她们各自走散为是。

②为了阐述“拿来主义”这一主张,作者以“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又形象地阐述了对待“大宅子”的三种态度,“孱头”指不敢接触,不敢择取的人。

请你简要说明“昏蛋”和“废物”分别指哪种人?(2分)
昏蛋:
废物: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9分)
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节选)
朱光潜
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部诗看。

诗比别类文字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

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
对于小说戏曲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

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

他们最爱读的小说不是描写内心生活或是社会真相的作品,而是《福尔摩斯探案》之类的东西。

爱好故事本来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如果真能欣赏文学,我们一定要超过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要超过对于《福尔摩斯探案》的爱好,去探求艺术家对于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

第一流小说家不仅是会讲故事的人,第一流小说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树搭成的花架,用处只在撑持住一园锦绣灿烂生气蓬勃的葛藤花卉。

这些故事以外的东西就是小说中的诗。

读小说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就像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

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

能欣赏诗,自然就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

如果只就故事说,陈鸿的《长恨歌传》未必不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和洪升的《长生殿》,无稹的《会真记》未必不如王实甫的《西厢记》,兰姆(Lamb)的《莎氏乐府本事》未必不如莎士比亚的剧本。

但是就文学价值说,《长恨歌》、《西厢记》和莎士比亚的剧本都远非它们所根据的或脱胎的散文故事可比拟。

我们读诗,须在《长恨歌》、《西厢记》和莎士比亚的剧本中寻出《长恨歌传》、《会真记》和《莎士比亚故事集》之中所寻不出来的东西。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比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或是崔颢的《长干行》: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里面也都有故事,但是这两段故事多么简单平凡!两首诗之所以为诗,并不在这两个故事,而在故事后面的情趣,以及抓住这种简朴而隽永的情趣,用一种恰如其分的简朴而隽永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艺术本领。

这两段故事你和我都会说,这两首诗却非你和我所做得出,虽然从表面看起来,它们是那么容易。

读诗就要从此种看来虽似容易而实在不容易做出的地方下功夫,就要学会了解此种地方的佳妙。

对于这种佳妙的了解和爱好就是所谓“趣味”。

20.下列对作者提倡青年读诗的目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2分)
A.消除对于小说戏曲的佳妙处的隔膜。

B.超越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从而达到“真能欣赏文学”的境界。

C.从读诗入手,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

D.能欣赏诗,就能看到小说、戏剧中故事以外的诗。

21.文中划横线的语句是一个比喻句,其中“葛藤花卉”指的是。

(3分)
22.请用简练的语言具体写出贾岛和崔颢两首诗中所表现的“简朴而隽永的情趣”。

(4分)
贾诗用一个的简单平凡故事,在平淡的对话中流露出主人公
之情。

崔诗抓住一个的人生场景,用这最有戏剧性的一幕,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三、默写及表达(47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共7分)
①,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②执手相看泪眼,。

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
③,,。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④楚天千里清秋,。

,,玉簪螺髻。

(辛弃疾《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
⑤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

(李清照《醉花阴》)
⑥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周邦彦《苏幕遮》)
⑦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有人说,人的一生要像金,要刚正,人格要挺立;有人说,人的一生要像木,要充实,内涵须深刻;有人说,人的一生要像水,要灵活,处世须随和;有人说,人的一生要像火,要热情,心灵须赤诚;有人说,人的一生要像土,要本色,作风须朴实。

你对其中的哪一点感受最深呢?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诗歌除外)。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人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语文必修4模块考核答题纸
成绩:
14.文中写仲长统和高干的交往,突出了仲长统哪些个性特点?(3分)
17. ①词,又称。

“临江仙”,是这首词的。

(2分)
②词中哪句与《定风波》中的“一蓑烟雨任平生”有异曲同工之妙?流露出词人怎样的思想倾向?
(3分)
19②.(2分)
昏蛋: 废物:
21.文中划横线的语句是一个比喻句,其中“葛藤花卉”指的是。

(3分)
22. 请用简练的语言具体写出贾岛和崔颢两首诗中所表现的“简朴而隽永的情趣”。

(4分)
贾诗用一个
的简单平凡故事,在平淡的对话中流露出主人公
之情。

崔诗抓住一个
的人生场景,用这最有戏剧性的一幕,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女主人公
的内心世界。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共7分) ①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②执手相看泪眼,。

念去去,千里烟波,。

姓名: 班级: 学号:
(柳永《雨霖铃》)③,,。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④楚天千里清秋,。

,,玉簪螺髻。

(辛弃疾《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⑤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

(李清照《醉花阴》)⑥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周邦彦《苏幕遮》)⑦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