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8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孟 子 》
学习目标
• 诵读经典,读出美感。 • 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理解文意。 • 感悟道理,学会说理。
孟子,名轲,字子舆。是继孔子之 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亚圣” 之 称。著作有《孟子》。
孟子的思想:性本善 施仁政 民贵君轻 孟子主张人应有“四心”: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 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于”的用法: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由于 从,在 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给 困于心,衡于虑 被 征于色,发于声 在
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 2、从哪两个方面来 论证论点? 困 境 造 就 人 才 安 乐 毁 灭 国 家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生 于 忧 患 死 于 安 乐
孟子的名言
•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走进经典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 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 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 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 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 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入则、出则 ( 动词活用为名词,国内、国外 )
走进经典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 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 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 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 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 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自古英雄出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思所以危则安矣(居安思危)
正方:只有逆境才能造就人才 反方:顺境也能成就人才
(引导: 一个人能否成才,关键在于自身的主观愿望和努力 程度,环境只是起辅助作用。)
正 面
3、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பைடு நூலகம்
无法家拂士 无敌国外患 反 面
第一段
列举六位名人事例
(个别) (一般)
第二段
担当重任必先经过一番磨练
(客观)
(主观)
第三段
身处逆境须 (个人) 努力奋发 (正面)
(国家) 国无忧患 (反面)
易灭亡
(中心论点)
第四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拓展延伸
• 学习以后,有何收获?你如何看待“生 • 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及释义
• 畎( quăn )亩 : 田间水沟 傅说(yuè ) • 曾( zēng )益: 增加 胶鬲(gé ) • 拂( bÌ)士: 辅佐君王的贤士 拂( fÚ )乱
二、写出文中三个通假字的本字和意思。
曾: 同“增”,增 衡 : 同“横”,梗塞,不顺 加 拂 : 同“弼”,辅佐,辅弼
三、词类活用。
1、 劳( 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劳累 )其筋骨 2、 饿( 使......饥饿 3、 空乏( ) 其体肤
使.... 穷困缺乏 )
)心
4、 所以动( 使......惊动
5、 忍(
使.......坚韧
)性
6、 行拂乱( 7、 人恒过(
使......颠倒错乱 )其所为 名词活用为动词,犯错误、犯过失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