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调研
新课标·生物·必修三
2.人体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
高考调研
新课标·生物·必修三
、毛细淋巴管
高考调研
3.稳态失调与相关疾病
病状名称 内环境理化性质变化 尿毒症 糖尿病
新课标·生物·必修三
引起疾病的症状
尿素等代谢废物在体内 自身中毒和综合病症 积累
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 多食、多饮、多尿、口渴、 饥饿感强烈,身体消瘦 头痛、乏力、心跳加快
高考调研
新课标·生物·必修三
3.内环境的稳态 器官、系统 (1)含义: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 ________协调 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________ 相对稳定 状态。 成分 理化性质 (2)实质: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种________ 和________ 都处于动态平衡 ________中。 4.稳态调节机制认识的发展 (1)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认识的发展: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内环境的恒定主要 依赖于________ 的调节 神经 体液 美国生理学家坎农:内环境稳态需要________ 和______ 神经 __的共同作用,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 作,协调统一 现代观点: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调 节网络 神经-体液-免疫
高考调研
新课标·生物·必修三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高考调研
• • • • • • • 问题探讨: 血浆生化指标: 1、概念 2、讨论题 (1)、 ( 2)、 (3)、
新课标·生物·必修三
高考调研
新课标·生物·必修三
学前要点预览
知识要点图解
理化性质 的相对稳 定。
高考调研
新课标·生物·必修三
高考调研
新课标·生物·必修三
生物材料
在一定范围内,无论滴加盐 酸还是NaOH溶液,生物材 料的pH均保持________ 相对稳定
结论
自来水 , 生物材料的性质类似于________ 缓冲液 而不同于________ 说明生物材料内含有________,能够维持________ 缓冲物质
高考调研
新课标·生物·必修三
【一题多变】 判断正误: (1)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 ( )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 ) (3)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不存在的。 ( ) (4)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 病的依据。 ( ) (5)稳态的动态变化有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 ( )
高考调研
新课标·生物·必修三
有一定限度的 (2)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________ 。 5.稳态的意义 正常生命活动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________ 的必要条件。 (1)________ 含量和血液中的________ 血糖 含氧量 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保证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 (2)适宜的________ 和________ PH 等条件保证酶正常地发挥 温度 催化作用。
课堂探究 知识点一 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及意义(阅读P7-9) 梳理教材新知 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原因:外界________的变化和体内________活动的进行。 2.动态变化实例——体温变化 (1)正常情况下,不同人的体温会因________、________ 等的不同而存在着微小的差异。 (2)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也有变化,但一般不超过 ________。 (3)尽管周围的气温波动范围较大,但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 近________。
高考调研 掌握核心内容
新课标·生物·必修三
1.内环境稳态概念的理解 (1)内容:组成内环境的各种成分的稳态,如氧气、葡萄糖 等的含量;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的相对平衡,如渗透压、 pH、温度等。 (2)实质: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影响 稳态的因素是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 行。 (3)内环境稳态的功能基础是机体的调节作用,结构基础是 各系统、器官的协调活动。
高考调研
2.方法步骤
新课标·生物·必修三
PH计或PH试纸
一滴
PH
滴数
高考调研
3.结果分析与结论
材料 图示
新课标·生物·必修三
结果 滴加盐酸后,自来水pH逐渐 ________ 减小 ;滴加NaOH溶液 后,自来水pH逐渐________ 增大
自来水
缓冲液
在一定范围内,无论滴加盐 酸还是NaOH溶液,缓冲液的 pH均保持________ 相对稳定
高考调研
新课标·生物·必修三
(6)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温度过高不利于 酶活性的发挥,从而影响体内各种化学反应。 ( ) (7)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后,一定会发生疾病。 ( ) 答案 (1)√ (2)× (3)× (4)√ (5)× (6)√ (7)√
高考调研
新课标·生物·必修三
知识点二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阅读P9-10) 1.实验原理 本实验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向自来水、________ 缓冲液 、 生物材料中加入酸或碱溶液引起pH的变化,定性说明在一定 范围内生物体内________ 液体环境 与________ 缓冲液 相似,从而说明生物 体pH相对稳定的机制。
高考调研
新课标·生物·必修三
【问题导析】 (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在________的调节下, 通过________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2)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在机体的不断调节下保持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状态。 【答案】 (1)神经、体液和免疫 各器官、系统 (2)窄幅波 动变化
高原反应 体内缺氧,血氧过低 感冒发烧
体温过高,影响酶的活 食欲不振、四肢无力 性
严重腹泻 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 疲倦、周身不适、恶心
高考调研
新课标·生物·必修三
高考调研
新课标·生物·必修三
【典例示范1】 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 是 ( ) A.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体液和免疫系统的调节 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 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