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技术与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科护理技术与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摘要】外科护理技术与院内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和研究是目前医学界重点研究
的内容之一,通过外科护理技术与院内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能够有效的找出其
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加以改进和完善,这对于提高患者康复的几率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对外科护理技术与院内感染相关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说明。
【关键词】护理技术;院内感染;相关因素
在进行外科手术的过程中和手术后,发生感染的现象也较为普遍,通常手术
后感染在临床外科中也是一种常见的院内感染,这也是评定外科治疗效果的一项
重要指标。
通过不同角度系统的分析来找出外科手术后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并且加以有效的预防和解决,这样也能够更好的提高院内感染发生的几率,对于
提高医患的康复率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1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外科护理技术与院内感染的主要目的是找出相关的影响因素,通过实际
的病例来进行分析后可以看出,在住院期间的外科手术发生感染的几率为百分之
四左右,并且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都是不同的,其中影响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有
医院的护理技术、感染发生的部位、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使用何种药物抗生
素等等,每个影响因素都会造成院内感染现象的发生,并且对患者顺利康复也都
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外科护理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对相关技术的应用,从
而有效的提高外科护理的质量。
而通过相关案例的分析研究也可以看出,医院的
我可护理技术与院内感染不仅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影响着院内感染的发生几率,因此采用统一规范的外科护理操作也能够最大限度的防止和减少手术后出现
院内感染的几率,下面通过具体的研究对象来详细说明研究方法的应用。
1.1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需要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来进行,通过某医院外科手术质量患者为例,其中男女比例为1,平均年龄也在 (63.13±6.28)岁左右,在实际
治疗的过程中,研究患者都是较为普遍的外科症状,并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2研究方法浅析
1.2.1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进行统一的调查,并且问卷调查的方式要应用单
纯的调查来对不同的患者进行调查,其中每个患者的调查信息都要做好相应的记录,并且调查的结果也要保证真实性。
1.2.2在进行术后护理的过程中,每一位患者所采用的护理方式都应该是常规
护理,并且在入院过程中要尽快的对患者的入院情况进行评估,其中要按照不同
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采用合理有效的护理计划,同时要积极的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还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实时的观察。
1.3术后护理
1.3.1在术后护理的过程中,要保证康复护理患者在手术后再进入监护室,要
对患者进行心电、血压以及血氧的监护,保证对患者身体的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的
观察,同时,患者术后的切口渗血、渗液等请也要实时进行观察,如果出现需要
处理的情况,还哎哟对切口进行有效的清洁和干燥操作,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证
患者术后避免出现感染的情况。
而在术后护理时也要注意对患者身体其他各项指
标的观察,在发现有存在感染可能性的情况下要及时的进行处理,并且认真的做
好护理的各项操作。
另外,还要对患者进行定期的引流管护理,患者在手术后麻
醉苏醒并有引流管的患者需要帮助患者来进行半卧位,特别是术后每隔一到两小
时左右,要及时的观察引流液的变化情况,其中引流液的颜色和引流量的多少也
是重点观察的内容,在观察完成后还要及时的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
1.3.2在术后护理中健康护理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
健康护理相对于
其他护理也有着一定的区别,在手术完成后,要根据可进食时间的不同来对患者
的饮食制定相应合理的计划,保证患者饮食能够按照规范的标准来进行。
如果患
者在手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还要及时的向医生进行报告,并且采
取有效的措施来对其进行处理,同时做好观察记录,以便能够让医生掌握患者的
病症信息。
护理人员在护理时还要对护理的情况向患者和家属解释清楚,让患者
和患者的家属不要产生不必要的担心,这样对于提高患者手术的恢复几率也有着
很大的帮助,而提高患者对手术的信心也可以让患者注重的配合医生的治疗,患
者在保证积极良好的治疗心态的同时,恢复健康的速度也会相应加快。
1.4术后护理还要采用统计学来对术后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来进行分析,其中数据的要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系统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
用X2检验。
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有意义。
2调查结果
本次研究调查的700例患者在术后发生感染的患者有29例,感染率为4.14%,其中男性患者363例,感染15例,感染率4.13%;女性患者337例,感染14例,
感染率4.15%;男性同女性患者的感染率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统计合并呼吸道感染方面有10例,泌尿道感染方面有8例,消化道方面有9例,其他系统方面2例。
详见表1、表2。
3讨论
术后并发感染多同术后所使用的抗生素时间有以及种类有关,一般来说,术
后并发切口感染,其使用抗生素的时限以及种类会有有所变化[5]。
因此,在本研
究中术前以及术中的抗生素使用情况,可反映出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的时间,在今
后的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外科术后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况的监管,特别是术前的预
防性抗生素使用情况控制以及监测。
抗生素若滥用会显著提高院内治病微生物的
治病率,会使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风险,伴随着应用抗生素的种类增加,
其发生感染的情况也明显增加[6]。
术后的护理同院内感染发生的关系:术后护理
技术对外科疾病的院内感染情况发生有显著影响。
其中包括患者术后的护理技术
有导尿管情况、胃管情况、术后吸氧情况、呼吸机以及引流管的应用情况。
其中
导尿管的留置时间方面,随着导尿管的使用时间的增加,并发感染的总体情况呈
明显升高的趋势[7]。
行导尿术时不但能够引起尿路黏膜的自然防御机制屏障损伤,会使细菌更加容易入侵机体,并且会明显影响尿液对机体的保护作用。
此外,长
期留置导尿管,管腔会较重的压迫以及刺激尿道黏膜引起黏膜的水肿以及渗出等
情况都会对细菌的生长繁殖有力。
根据临床经验,最好的预防措施就是减少导尿
管的使用情况,有特殊要求时才应使用,使用时需要有规范严格的密闭式引流方法。
胃管的使用时间:患者在应用胃管所引起的感染情况比未使用胃管的感染情
况明显增加。
这是因鼻饲胃管的使用会导致患者的呼吸道防御屏障受损,咽部以
及气管的分泌物很难立刻排除体外,气道的理化因素如湿度降低、干燥,气道内
分泌物堵塞气管引起管腔狭窄,导致正常的呼吸功能受影响,引起细菌侵入,易
导致继发性肺部感染症状。
在手术中,手术操作人员不严格按程序洗刷手、手术
室内的空气消毒情况不达标也是导致术后并发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8]。
所以对加
强待此方面的管理情况是防止院内感染发生的重要措施。
综上,护理技术同院内
感染的发生关系密切,统一规范各项护理操作的技术能够最大程度的防止并减少
术后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
参考文献
[1] 王璇.外科护理技术与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医学信息,2013,26(4):294-295.
[2] 赵志红,张素萍.护理技术与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9):32.
[3] 钟梅花.外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的探讨[J].中外医学研
究,2013,(22):97-98.
[4] 冯晓玲,尤黎明,赵婉文,等.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与院内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临床护理,2006,5(5):6-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