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化学同步鲁科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煤的干馏 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煤的干馏苯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的干馏、气化、石油的分馏都是物理变化
B.由于煤中含有苯,所以从煤干馏的产品中分离得到苯
C.石油没有固定的熔、沸点,但分馏产物有固定的熔沸点
D.石油的裂解气、煤干馏得到的焦炉气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解析:选D煤的干馏、气化都是化学变化,而分馏是液体的沸点不同而分离的方法是物理变化,A项错误;煤中不含苯,而是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而生成苯等,B项错误;石油及分馏产物都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熔、沸点,C项错误;裂解气、焦炉气中含有烯烃,能使KMnO4(H+)溶液退色。

2.苯中加入溴水后溴水层颜色变浅,这是由于()
A.溴挥发了B.发生了取代反应
C.苯萃取溴水中的溴D.发生了加成反应
解析:选C苯萃取溴水中的Br2而使溴水层退色。

3.以苯为原料,不能一步制得的物质是()
A.环己烷B.三硝基甲苯
C.溴苯D.硝基苯
解析:选B苯与浓HNO3反应生成硝基苯,三硝基甲苯不能一步完成,故B项错误。

4.下列有关苯与乙烯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两者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B.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C.都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退色
D.等物质的量苯和乙烯完全燃烧时,乙烯耗氧多
解析:选A苯、乙烯均为平面型结构,A正确;苯一般情况下不能与酸性KMnO4溶液、溴水发生反应,B、C错误;苯的分子式为C6H6,乙烯分子式为C2H4,故等物质的量完全燃烧时,苯耗氧多。

5.下列有机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解析:选B由乙烯、苯分子均为平面结构,可知A、C、D三项物质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可共面;B项,—CH3中4个原子不共面。

6.下列物质中,既能发生化学反应使溴水退色,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的是()
①SO2②CH2===CH2③④CH3CH3
A.①②③④B.③④
C.①②④D.①②
解析:选D SO2具有还原性,能被强氧化剂Br2及酸性KMnO4溶液氧化而使其退色;CH2===CH2中有双键,遇溴水能发生加成反应,遇酸性KMnO4能被氧化,从而使溴水及酸性KMnO4溶液退色;苯结构稳定,不能被酸性KMnO4氧化,但可萃取溴水中的Br2,使溴水退色,此过程属物理变化过程;CH3CH3既不能使溴水退色,也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

7.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光照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
C.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反应生成油状液体;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
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退色;乙烯与溴水反应
解析:选C A项,前者为取代反应,后者为氧化反应;B项,二者均为加成反应;D 项,前者为物理变化,后者为加成反应。

8.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
A.3种B.4种
C.5种D.6种
解析:选C推断有机物一氯代物的种数需要找中心对称线,四联苯是具有两条对称
轴的分子,即在其中的一部分上有几种不同的氢原子(包括对称轴上的氢原子),就有几种一氯代物,四联苯分子中有5种不同的氢原子,故有5种一氯代物。

9.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一种重要的溶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是某些有机物的填充模型,其中表示苯的是______。

(2)把苯加入到盛有溴水的试管中,液体会出现分层现象,充分振荡、静置,出现橙红色液体的一层在______层(填“上”或“下”);把苯加入到盛有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振荡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退色,说明苯分子中______(填“有”或“没有”)碳碳
双键;在浓硫酸作用下,苯在55~60 ℃可以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反应类型为________。

(3)曾有人提出两种立体结构(如图):
就上述两种立体结构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若苯的结构为(Ⅰ),则一氯代物有______种,若苯的结构为(Ⅱ),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B.燃烧时产生浓烟
C.能使溴水退色
解析:(1)苯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的平面分子。

(2)苯的密度比水小,橙红色在上层,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3)结构(Ⅰ)只有一种氢原子,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结构(Ⅱ)中含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退色,含碳量高,燃烧有浓烟。

答案:(1)D(2)上没有取代反应(3)1A、B、C
10.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为。

(1)有机物M的一氯代物有______种。

(2)1 mol M和足量溴水混合,消耗Br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 mol。

(3)1 mol M和足量H2发生加成反应,需消耗H2______ mol。

(4)下列有关M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M可发生加成、取代、氧化等反应
B.M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C.M使溴水退色的原理与乙烯使溴水退色的原理相同
D.M能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发生的是加成反应
解析:(1)M分子有10个等效氢,则其一氯代物应有10种。

答案:(1)10(2)2(3)5(4)B、D
1.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和苯都存在碳碳双键
B.甲烷和乙烯都可以与氯气反应
C.高锰酸钾可以氧化苯和甲烷
D.乙烯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苯不能与氢气加成
解析:选B乙烯和苯中只有乙烯存在碳碳双键;甲烷可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乙烯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高锰酸钾不能氧化苯和甲烷;乙烯和苯都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2.现有①甲烷②苯③乙烯④裂解气⑤石油气
⑥SO2六种物质,既能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又能使溴水因发生反应而退色的是()
A.②③④⑥B.②③④⑤
C.③④⑥D.③④⑤
解析:选C裂解气中含有乙烯、丙烯等,烯烃能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又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退色;石油气中含有烷烃,不含烯烃,不能使KMnO4(H+)溶液退色;SO2具有强的还原性能被KMnO4(H+)、溴水氧化。

3.危险品的运输存在巨大的危险性,稍不注意可能会造成物资损失或者人员伤亡,新闻媒体曾经作过有关装运苯的槽罐车泄漏的报道,以下报道中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A.由于大量苯溶入水中渗入土壤,会对周边农田、水源造成严重污染
B.由于苯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的物质,周围地区如果有一个火星就可能引起爆炸
C.可以采取抽吸水渠中上层液体的办法,达到部分清除泄漏物的目的
D.处理事故时,由于事故发生地周围比较空旷,有人提出用点火焚烧的办法来清除泄漏物,但由于苯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黑烟扩大污染,所以该办法未被采纳
解析:选A苯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会浮在水的上层,故A项错误。

4.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A.乙烷B.甲苯
C.乙苯( ) D.四氯乙烯
解析:选D A项,烷烃中的碳是四面体构型,错误;B项,甲苯可看作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甲基(—CH3)取代的产物,甲基中的3个氢原子不可能都与苯环共面,错误;C项,
乙苯的结构简式为,可看作中的1个氢原子被—C2H5取代的产物,
—CH2CH3中所有原子不共面,错误;D项,四氯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l2C===CCl2,可看作4个氯原子取代乙烯分子中的4个氢原子的产物,乙烯是平面结构,所以Cl2C===CCl2中所有原子共面,正确。

5.苯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和水:
该反应属于()
A.加成反应B.中和反应
C.取代反应D.复分解反应
解析:选C此反应中—NO2取代了苯环上的氢原子,属于取代反应。

6.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取代反应,但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的是()
A.甲烷B.苯
C.乙烯D.乙烷
解析:选B能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中须含不饱和键,故排除A、D两项;乙烯能使KMnO4溶液退色,排除C项。

7.(全国丙卷)已知异丙苯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异丙苯的分子式为C9H12
B.异丙苯的沸点比苯高
C.异丙苯中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
D.异丙苯和苯为同系物
解析:选C A项,异丙苯的分子式为C9H12;B项,异丙苯比苯的碳原子数多,所以异丙苯的沸点比苯高;C项,异丙苯中与苯环相连的C原子上有四个单键,所有C原子不可能共面;D项,异丙苯和苯的结构相似,相差3个“CH2”原子团,是苯的同系物。

8.分子式为C8H10且含一个苯环结构的同分异构体有()
A.2种B.3种
C.4种D.5种
9.某烃A与溴水不反应但能使溴水退色,0.5 mol A完全燃烧时,得到1.5 mol水和67.2 L二氧化碳(标准状况)。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列条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在催化剂FeCl3的作用下,A与Cl2反应生成B: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催化剂作用下A与H2反应生成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烃A的二溴代物同分异构体有______种。

其结构简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4)烃D的分子量比烃A多14,它与浓H2SO4、浓HNO3反应生成TNT炸药,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如图瓷管内有烃类样品,经加热分解或汽化后用纯氧气流驱赶经过灼热的CuO,在这里烃类物质转化为CO2和H2O,经两个吸收管吸收,已知经过实验测定的数据如下表,根据上述信息、如图所示装置及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烃类样品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所用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

(2)装置中CuO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吸收管Ⅰ中装的吸收剂是________,吸收管Ⅱ中装的吸收剂是________。

(3)为减少误差,使测定结果更精确,可在吸收管Ⅱ后再连接U形吸收管,内装吸收剂为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计算确定该烃类物质的最简式是________,若该烃的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39,写出其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解析:(1)瓷管内的样品先被O2氧化,没有氧化完全的样品经过红热的CuO再进一步氧化。

(2)应先吸收H2O,再吸收CO2。

因此先用酸性干燥剂或中性干燥剂吸收H2O,再用碱性物质如碱石灰吸收CO2。

(3)如吸收管Ⅱ直接与空气相通,空气中的H2O及CO2也可被吸收管Ⅱ吸收,造成实验误差,因此可再加一个装有碱石灰的U形管。

(4)样品的质量为53.9 g-50 g=3.9 g,样品中含H的物质的量为n(H)=102.7 g-100 g 18 g·mol-1
×2=0.3 mol,含C的物质的量为n(C)=111.2 g-98 g
44 g·mol-1
=0.3 mol且C和H的质量总和恰好
等于烃的质量,因此该烃的最简式为CH,可设分子式为(CH)m,13m=39×2得m=6,分子式为C6H6,可为苯。

答案:(1)O2、CuO
(2)使碳元素完全转化为CO2无水CaCl2碱石灰
(3)碱石灰吸收空气中的CO2和H2O,防止实验出现过大的误差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