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收藏汉籍的图书馆和汉籍书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一、藏有汉籍图册的日本文库、图书馆
1、内阁文库与德川幕府藏书
内阁文库为日本国立公文书馆下属。
馆内所藏汉籍,基本上由幕府时代的“红叶山文库”、昌平黉和江户医学所旧藏这三部分组成。
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丰臣秀吉时代和其后的德川幕府时代的“红叶山文库”。
十六世纪末,关白丰臣秀吉的养子丰臣秀次随丰臣军征服关东时,将利足学校连同藏书一起运往京都。
又将原藏于金泽文库的包括宋元版的全部藏书,称名寺的宋版经卷,镰仓古寺院的大量墨宝也一并带回京都。
丰臣的家将们也协助秀次蒐集,将万
公文书馆行政法人化,在正式场合,“内阁文库”这一名称已经消亡。
内阁文库之汉籍目录,1889年录有《内阁文库图书假名目录汉书门》二册,《《内阁文库图书图书类别目录汉书门》二册。
1900年,日本民俗学创始人柳田国男任记录课长时,将库内汉籍重新登陆,改称《内阁文库图书第二部汉书目录》,在原来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外,又收录字书、韵书、目录、类书、丛书,别立第五门。
现行目录是1956年由福井保编纂的,名为《内阁文库汉籍分类目录》。
编纂过程中,始终得到目录学专家长泽规矩的指导。
此目
录与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汉籍分类目录》一起,成为日本汉籍目录编纂的样本。
2、宫内厅书陵部
现在称作宫内厅书陵部图书馆,二战前称为宫内省图书寮。
建立于明治十七年(1884),其藏书由献纳和接受两种来源。
如昭和二十四年三月,一次接受的书籍仅汉籍就有18384册10568帖,以红叶山文库的藏书为主献纳较多者如古贺家之藏书(古贺精里、古贺侗庵、古贺茶溪)于明治二十二年献纳于宫内厅书陵部德山藩主毛利元次亦于明治二十九年将其中
片,龙门、云冈石窟资料5600多件。
该馆出版有《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汉籍分类目录》(1964、1965)《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汉籍目录》(1979、1980)。
它与内阁文库之汉籍目录《内阁文库图书第二部汉书目录》一起,成为日本汉籍目录编纂的样本。
除人文科学研究所外,其附属图书馆以及京都大学各部图书馆内也存有汉籍。
如文学部,其《铃木文库》、《狩野文库》、《今西文库》等个人文库内的汉籍都相当丰富。
但遗憾的
是:自1959年编成的《京都大学文学部汉籍分类目录第一》以来,反映新增汉籍的新书目一直没有公开刊行。
5、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
东洋文化研究所的汉籍,是以大木贯一、长泽规矩也、仁井田陞等藏书的受赠和购入开始,再加上一九四八年东方文化学院并入东洋文化研究所时移交的图书为基础。
东方文化学院在一九二九年曾购得中国藏书家徐则恂“东海藏书楼”的藏书四万余册,在移交时图书有103,587册。
至于各方捐书及购得的私人藏书以下列几个“文库”最为重要:“大木文库”,
日本最大(也是全球第五大)的亚洲研究图书馆,也是日本三大汉学研究重镇之一,位于东京都文京区。
是一个专门把中国与中国文化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图书馆兼研究所,1948年起成为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的分馆。
东洋文库的前身是英国人莫里逊(Geoge Ernest Morrison)创立的莫里逊文库。
莫里逊于1897年以伦敦《泰晤士报》通讯员身份来华,后任北洋军阀政府的英国顾问。
此人从1897年到1917年的二十年间,在中国收集图书文献二万四千余册,地图画卷一千余份。
这些文献主要是以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俄文、日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瑞典文、波兰文、匈牙利文、希腊文和芬兰文等十几种语撰写的有关部门中国、西伯利亚及南洋各国的论着。
这些论着涉及政治、外交、法制、经济、军事、历史、考古、艺术、地理、地质、动物等许多的领域,有许多的珍版善本,如马可·波罗的《东方闻见录》,莫里逊文库保存有十五世纪的十四种刊本。
这些文献中还有大量的极为重要的中国近代史资料,如中国海关自建立以来的“季报”、“年报”、“十年报”,美国政府的“远东外事汇报”,英国政府关于中国问题的“蓝皮书”,欧洲各国政府驻华大馆的“报告”等等。
另外有五百余册中国语辞书,大都是在华的传教士们在十七—十九世纪时代编纂的中国地方方言与欧洲语言
相当于晚唐和五代时期,至为可贵。
在日本汉籍史上,它们属于“准汉籍”。
另外两种,即《毛诗》残卷与《古文尚书》残卷,皆为传入日本的中国唐人写本。
日本现今保存的《毛诗》唐人写本有三种,皆为残卷。
一种是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本,此卷系《毛诗正义》单疏本之残卷,今存卷第十八大雅“荡之什诂训传第二十五”中“韩奕”末尾二句及“江汉”一首。
已被确定为“日本重要文化财”。
另一种是京都市藏本,此卷系《毛诗正义》单疏本之残卷,今存卷第六,凡四残叶。
内容乃秦风“秦车邻诂训传第十一”之中,从“小戎”末尾的“言念君子,载寝载兴,厌厌良人,秩秩德音”之疏至“蒹葭”首部之疏,并“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疏的一部分及其后片断的疏文。
四纸内容并不完全连续,然接近《毛诗正义》原本
的面貌。
也已经被确定为“日本重要文化财”。
第三种即今东洋文库的藏本。
此为日本现今保存的《毛诗》唐写本中惟一的郑玄笺本。
东洋文库藏《毛诗诂训传》今存卷第六(唐风)“唐蟋蟀诂训传第十”卷中有朱笔“乎古止点”及反切,偶有假名批点,此系日本平安时代(794—1185年)博士家所为。
此卷于1952年3月被确定为“日本国宝”。
东洋文库的藏书,在语种上主要分为八类:一,汉文文献,其中收藏的史类书,尤其是地方志、族谱,在国外图书馆中是仅见的。
二,藏文文献;三,蒙文文献;四,满文文献;五,欧美语文文献;六,朝鲜文文献;七,越南文文献;八,日文文献。
从创建到现在,文
其中,敦煌文献研究委员会编印《西域出土汉文文献分类目录初稿》4册、《敦煌吐鲁番社会经济文书集》,西藏研究委员会编有《斯坦因蒐集藏语文献解题目录》12册。
1961年该文库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附设了东亚文化研究中心。
这是它与日本其它文库最大的不同之点,也是以后东洋文库在日本学术界享有盛名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网址:
7、静嘉堂文库
由同属于岩崎家族的岩崎弥之助(弥太郎之弟)创立。
岩崎弥之助从明治二十五年(1892)前后开始搜集中国和日本的古籍。
中国清末藏书家陆心源去世后,岩崎弥之助于明治四十年(1907年)购得其皕宋楼所藏宋元版刻本和名人手抄本4146部43218册,成为静嘉堂文库的基本藏书。
静嘉堂在收购陆氏藏书之前,其库藏只有三万余卷,皕宋楼宋元旧刻220多种的入库,使静嘉堂一夜崛起,成为举世皆知的大藏书楼。
后来出版的日本《静嘉堂文库宋元版图录》载明,该楼收藏的宋元旧刻总量中,皕宋楼宋版占88%,元版占81%。
1992年,静嘉堂正式公布的20万册库藏中,陆心源遗书占其中汉刻本总量的36%,是其全部藏书量的20%。
前往湖州陆家购书的岛田翰回日本后,写有《宋楼藏书源
由财团法人前田育德会运营。
自16世纪中,前田氏即为日本加贺藩主。
第三代藩主前田利常喜好收集图书文物,第四代藩主前田光高亦然。
而第五代藩主前田纲纪(1643-1724)则格外注重搜集图书、搜求文献,对中国的和日本的古本、抄本、珍本典籍的收罗不遗余力。
早在16世纪末,日本入侵朝鲜时曾掠夺大量书籍,后流转于日本国内,成为商品,前田氏是这些书籍的积极购求者之一,这样,前田氏家藏图书就形成兼具和(旧本)、汉(中国)、韩(朝鲜)三国文献的特色。
前田纲纪具备一定的学者眼光,他曾立一屏风,对其收存的图书、文献、文物分门别类、各自立项记录,如图书有“古笔书”、“古书”、“金箧异书”等名目;古文书有“古迹文征”、“事林明证”等名目;工艺品则总称《百工比照》,下分
“族旗”、“甲宵”、“羽织”、“马”、“金具”等20余种类别,这就是有名的“燕间总目屏风”。
前田纲纪还编写了《桑华书志》(“桑”即扶桑,指日本,“华”即中华),登录家藏图书,这是日本的一种较早的私家目录学着述。
在《桑华书志》中,前田纲纪本人收罗的图书称为“尊经阁藏书”,是当时藏书中的骨干,后世在此基础上扩充、发展,至日本明治时期,前田氏藏书之所即定称为“尊经阁文库”。
1926年,前田氏设立育德财团,进行所藏珍稀图书的影印复制工作。
1949年前后,改称“前田育德会”,前田育德会作为尊经阁文库的法人,经营和掌管文库,实际上二名一体,至今门牌上并列写明“前田育德会、尊经阁文库”字样。
9、早稻田大学图书馆
早稻田大学是本部设在日本东京都新宿区的私立大学,与庆应义塾大学并称为“日本私学双雄”。
其前身是1882年大隈重信设立的东京专门学校。
1901年改称早稻田大学,当时同时设置了专科部和大学部。
1949年的学制改革,该校随之成为新制大学。
是亚洲最为国际化的大学之一,拥有日本最先进的图书馆,留学生数也位居日本大学第一(2008年),早稻田大学图书馆以中央图书馆为核心,共有30座,藏书总数约427万册,利用者达180万人次。
早稻田大学不但拥有巨大的藏书量,同时也拥有庞大而先进的图书管理系统,所有
领域的学术信息都实现了在线搜索。
并且早稻田大学的图书目录数据库被世界最大的图书目录利用机关OCLC(Online Library Center:本部在美国)所采用,供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所利用。
早稻田大学收藏的汉籍如四库系列丛书、敦煌系列丛书、地方志系列等,以及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还收藏了大量从韩国以及中国大陆、台湾地区购买的汉文古籍珍本,如《礼记义疏》和被视为日本国宝级的《玉篇》。
其汉籍目录有1991出版的《早稻田大学图书馆所藏汉籍分类目录》和1996出版的索引。
10、庆应义塾大学图书馆
其中的特殊文库里收藏着古今名家的私人藏书,每位名家捐献的藏书自成一库,以捐献者名字命名。
如夏目漱石捐献的藏书命名为漱石文库。
狩野亨吉捐献的藏书命名为狩野文库等。
各专业特殊文库共有32个,收藏图书约27万册。
涉及日本文化、宗教、考古学、农业经济学、西洋美术史、医学以及汉籍等多学科领域。
东北大学图书馆收藏的汉籍,以狩野文库为代表。
狩野亨吉(1865—1942)历任第一高等学校校长、京都大学文科大学长。
其藏书中有大量和、汉、西洋古写本和古刊本。
经东北大学初代总长泽柳正太郎之斡旋,其藏书于大正元年(1912)一并购入东北大学,记
14798册。
其中有日本国宝级的平安钞本《史记》孝文本纪第十。
由该学图书馆编的《东北大学所藏和汉书古典分类目录? 汉籍? 经部·史部》和《东北大学所藏和汉书古典分类目录·汉籍·子部·集部·丛书部》已分别于1974和1975出版。
12、天理大学图书馆
天理大学附属图书馆起源于大正八年(1919)设置的天理教青年会图书室。
由于该教会的第二代教主中山正善(1905—1971)的热心蒐集,此图书馆在短短数十年内即成为日本国内有数的大图书馆之一。
中山正善曾在东京大学修宗教学,他的蒐集主要着眼于与宗教
15、爱知大学图书馆
爱知大学图书馆的中文藏书也很丰富,以霞山(东亚同文会创始人近卫文磨,号霞山)文库为代表,涉及古典、近现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学、历史、哲学等各个领域,总数达10万册,古籍36000余册、中国杂志219种,其中有些珍贵文献堪称世界文化遗产。
另外,在筹建现代中国系时,还购入了大量文革时期的宝贵资料及战后主要在美国从事研究的德国汉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魏特夫(Karl August Wittfogel)的珍贵个人藏书。
日本收藏汉籍比较着名的公立图书馆还有:大阪府立中之岛图书馆,九州大学图书馆,东方文化研究所图书馆,利足学校图书馆,米泽图书馆,北海道大学图书馆,大阪大学图书馆怀德堂文库,大阪府立图书馆(建于明治36年(1903)。
以收藏中文图书着称,尤其是汉文古籍),东京市立日比谷图书馆(建于明治41年,1908),广岛大学图书馆,大东文化大学图书馆,二松学社图书馆,大谷大学图书馆,龙谷大学图书馆等私人图书馆还有:三宅少太郎的“真轩文库”,织田小觉的“织田文库”。
加藤虎之亮的“天渊文库”,武田药品的“杏雨书屋”。
其中“杏雨书屋”的十万册藏书中就包括着名藏书家和汉学家内藤湖南旧藏的唐写本《说文解字》等善本。
日本还有一些寺庙也收藏大量中国传来的汉籍,如伊
13.《东洋文库汉籍丛书分类目录》,东洋文库编,1945年;增补版,1966年
14.《东洋文库所藏汉籍分类目录·集部》,东洋学文献联络协议会编,1967年
15.《东洋文库所藏汉籍分类目录·经部》,东洋文库编,1978年
16.《东洋文库所藏汉籍分类目录·史部》,东洋文库编,1986年
17.《东洋文库所藏汉籍分类目录·子部》,东洋文库编,1993年
18.《名古屋市蓬左为文库汉籍分类目录》,名古屋市蓬左为文库编,名古屋市教育委
员会,1975年
19.《神宫文库汉籍善本解题》,长泽规矩也编,伊势,神宫司厅,1973年
20.《米泽善本の研究と解题》,ハ-パ-ド燕京同志社东方文化讲座委员会编,1958年
21.《三康文化研究所附属三康图书馆藏书目录·汉籍篇》,东京:三康文化研究所,
1970年
22.《大东急纪念文库贵重书解题第一卷·总说·汉籍》长泽规矩也编,东京:大东急
纪念文库,1956年
23.《八户市立图书馆汉籍分类目录》,八户市立图书馆编,1977年
24.《新泻县立新泻图书馆所藏汉籍目录》,新泻县立新泻图书馆编,1970年
25.《松平文库目录》,福井县立图书馆编,1968年
8.《早稻田大学图书馆所藏汉籍分类目录》,早稻田大学图书馆编,1991年;索引,
1996年
9.《爱知大学图书馆汉籍分类目录》,爱知大学图书馆编,1960年
10.《爱知学艺大学附属图书馆名古屋分馆汉籍目录》,同馆编,1965年
11.《金城大学图书馆汉籍分类目录》,杉浦丰治编,名古屋,1978年
12.《大谷大学汉籍目录·经部》,大谷大学文学部东洋史学支那学研究室编,1953年
13.《大谷大学汉籍目录·史部上》大谷大学文学部东洋史学支那学研究室编,1948年
14.《大谷大学汉籍目录·史部下》,大谷大学文学部东洋史学支那学研究室编,1950
年
15.《大谷大学汉籍目录·集部上》,大谷大学文学部东洋史学支那学研究室编,1951
年
16.《大谷大学汉籍目录·集部下》,大谷大学文学部东洋史学支那学研究室编,1952
年
17.《大谷大学汉籍目录·丛书部》,大谷大学文学部东洋史学支那学研究室编,1945
年
龙谷大学大宫图书馆编,2001年;同索引,2003年
34.《怀德堂文库图书目录》,大阪大学文学部编,1976年
35.《关西大学泊园文库藏书书目》,壶井义正编,关西大学出版部,1958年;同索引
之部,1960年
36.《神户市外国语大学图书馆所藏汉籍分类目录·四部之部》,神户市外国语大学图
书馆编,1973年
37.《神户市外国语大学图书馆所藏汉籍分类目录·丛书之部》,神户市外国语大学图
书馆编,1976年
38.《神户大学附属图书馆汉籍分类目录》,神户大学附属图书馆编,1975年
39.《九州大学附属图书馆汉籍目录》,九州大学附属图书馆编,1994—1995年
40.《九州大学附属图书馆教养部分馆汉籍目录》,九州大学附属图书馆教养部分馆编,
1971年
41.《长崎大学附属图书馆经济学部分馆汉籍分类目录》,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附
属东洋学文献ヤンダ一编,1980年
42.《鹿儿岛大学附属图书馆藏玉里文库目录》,鹿儿岛大学附属图书馆作成委员会编,
1966年
中国哲学史·中国语学·中国文学研究室编,1964年(田中庆太郎)
14.《铃木文库目录》(京都大学文学部图书月报别卷),京都大学文学部图书室编,
1956年;续编,(京都大学文学部图书月报别卷第3),1958年(铃木虎雄)
15.《今西文库目录》(京都大学文学部图书月报别卷),京都大学文学部图书室编,
1959年(今西龙)
16.《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大木文库分类目录》,大木干一编,东京大学东洋文化
研究所,1959年
17.《东京都立日比谷图书馆藏诸桥文库目录》,东京都立日比谷图书馆编,1962年(诸
桥瞰次)
18.《中江文库目录》,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图书室编,1964年(中江丑吉)
19.《狩野文库目录》(京都大学文学部图书月报别卷第5),京都大学文学部图书室,
1964年(狩野直喜)
20.《东京都立日比谷图书馆藏青渊论语文库目录》,东京都立日比谷图书馆编,1965
年(涩泽荣一)
21.《岩元文库目录》(汉籍之部),鹿儿岛大学附属图书馆编,1968年(岩元祯)
富苏峰)
36.《词学文库分类目录》,芳村弘道等编,1996年(中田勇次郎)
37.《广岛大学斯波文库汉籍目录》,广岛大学附属图书馆,1999年(斯波六郎)
38.《立命馆大学所藏高木正一先生旧藏汉籍古书分类目录》,芳村弘道等编,2000年
(高木正一)
39.《京都产业大学图书馆所藏小川环树汉籍目录》,京都产业大学图书馆编,2002年
(小川环树)
40.《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夕岚草堂文库目录》,山之内正彦编,东京大学东洋文
化研究所,附属东洋学研究情报ヤンダ一,2003年(前野直彬)
资料来源:王芳雪《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见《网络汉学》;高田时雄《近代日本汉籍收藏与编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外事局;《世界中国学家名录》,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