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则.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不悱不发(口中想说却不能恰当地表达出来的样子)
11、20举19/11一/4 隅不以三隅反(类推)
8
“子曰”是什么意思?
子: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 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
在这里指孔子。
曰 : (yuē )
2019/11/4
9
理解体会
2019/11/4
10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八则
2019/11/4
1
预习提示:
1:搜集有关古人谈学习的成语, 名言警句,上课时交流。
2:找出“学而不厌”“温故知 新”“不耻下问”“举一反三” 等成语的出处。
3: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019/11/4
2
孔子(前551~前479), 名丘,字仲尼,春秋 时期鲁国陬邑(今山 东曲阜东南)人, 我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 知 也.”
是
代词,这 真知
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 态度
固定句式:“……也”译作“……是……”
2019/11/4
17
下一则 返回
第四则译文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 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路,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 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 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2019/11/4
6
<<论语>>简介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若干弟子言行的书,是 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从宋朝以来,它和 《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成为封建 时代读书人的必读书。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共 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 话体、叙事体。文字都很简短,但是精炼质朴,含义 很深。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 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 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 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孔子的言论,主要记载在 《论语》中。这部书是他的弟子和孔门后学辑录的。
2019/11/4
28
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2019/11/4
返回 29
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 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 人从远处来(一起探讨问题),不也快 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 怨恨,不也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吗?
2019/11/4
12
2、 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 可 旧的(知识)领悟 可以
以 (之) 为 师 矣。”
凭 (这一点)做 了
2019/11/4
22
7、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虚数,几个人 走
=于之 在里面
择其 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他们的优点 顺从
好的方面 学习
2019/11/4
23
下一则 返回
第七则译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 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个人一同走路,必定有我能取 法的的人在里面;我选取他们的 优点来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 自己也有,就改正。
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 虚心求教,取长补短,改正不足
2019/11/4
24
8、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想弄明白却不能 启发 想说而不能表达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提出 方角
类推 就 教
2019/11/4
返回
25
第八则译文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 想弄明白却不能时,不去开导他; 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 时候,不去启发他。举出一个方角 却不能由此类推出其他三个方角。 我就不教他了。”
不倦,何有于我哉!”
疲倦
=于我有何哉
对我来说有哪一样呢
2019/11/4
21
下一则
返回
第六则译文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 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默默地记在心里,学习从不满足, 教导别人从不厌倦,这些事情我做 到了哪些呢?
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默记成诵,积累知识,
好学不止,热情教导。
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
2019/11/4
要老实谦虚,不要不懂装懂.
18
5、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 谓之 以何,为什么 叫做
‘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 聪明 以……为耻
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以是,因此
2019/11/4
19
下一则
返回
第五则译文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 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5
下一则
返回
第三则译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 则殆。”
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 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 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方能有所得。
2019/11/4
16
huì rǔ
4 、子曰:“由, 诲 女 知之乎? 教导 通“汝”对待知或不知 教诲 你 的正确态度
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 创始人,被誉为“万 世师表”、“千古圣 人”,世界十大思想
家之首。
2019/11/4
3
相传孔子出生地----山东曲阜尼山全貌
2019/11/4
4
山东曲阜“三孔”
孔林:孔子墓地
孔府 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
2019/11/4
孔庙 祭祀孔子的地方
5 返回
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 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作出了 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 大名人之一。
2019/11/4
7
自由朗读并体会下列加粗字的含义
1、不亦说乎(同“悦”,愉快,高兴)
2、人不知而不愠(yùn)(恼恨,怨恨)
3、可以为师矣(凭借)
4、学而不思则罔(迷惑而无所得)
5 、思而不学则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6、诲女知之乎(同“汝”,你)
7、不耻下(以……为羞耻) 8、默而识之(记)
9、必有我师焉(于之,在里面)
2019/11/4
下一则
13 返回
第二则译文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复习旧的知识时,又领悟到新的东西,
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 常复旧课,领悟新知。
2019/11/4
14
wǎng 3、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迷惑
dài 思而不学则殆。”
疲倦
2019/11/4
是以谓之‘文’也。”shì
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被赐给‘文’ 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努 力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 耻,因此赐给他‘文’的谥号。”
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
勤奋好学,谦虚好问
2019/11/4
20
6、 zhì
huì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
记
厌倦,满足
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
2019/11/4
亲身实践胜于呆坐空想. 26
本课中出现的成语: 举一反三 不亦乐乎 温故知新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不耻下问 择善而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019/11/4
27
学习态度: 人不知而不愠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孔子对我国古代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他开创的私人学堂,弟子达三千人。各阶层的人 都可以到他那里学习。改变了过去教育被官府垄 断,只有贵族子弟可以受教育的情况。这在我国 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教学方面也有很 多重要的经验。注意“因材施教”,主张学习知 识要“温故而知新”。学习态度要“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学 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孔子的思想, 从汉朝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按时
yuè通“悦”
愉快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志同道合的人
了解
而 不 愠,yùn 不亦君子乎?” 但 怨恨,恼恨 有道德修养的人
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
2019/11/4
11
理解
返回
第一则译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 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