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尚师德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尚师德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
发表时间:2014-11-13T10:26:59.310Z 来源:《素质教育》2014年8月总第159期供稿作者:李桂樱[导读] 高尚的师德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
李桂樱河北省邢台市第六中学054000
高尚的师德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学生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心灵的沟通,是师生相互关爱的结果,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是真善美的统一体。
高尚的师德引领师生关系得以融洽,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身心健康,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下面笔者就此略谈浅见:
一、用扎实的学识赢得学生的信任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作为教师,要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时代不落伍、有自己的一席立足之地,就必须加强学习,勤于反思,善于研究,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我们知道,学习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次行动,要从方方面面去学习,从书本中学,从生活中学,从他人身上学,从错误中学,在合作中学,在探究中学,还有从学生身上学等等。
同时,作为教师一定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要静下心来,学习新课标,钻研新教材,研究新学情,用负责任的态度、发展的思路对自己的教学现状经常进行反思,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用自己的学识赢得学生的尊重。
二、用高尚的师德赢得学生的尊重
首先,作为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应具有高尚的人格,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具有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是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具有积极、健康、向上的追求,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具体到日常工作中就是:能用社会道德观念来规范自己行为的人,具有符合时代要求的善恶观、美丑观,具有正义感、公正、忠诚、谦虚、谨慎、勇敢、正直、勤劳、俭朴等品质;能立足岗位爱岗敬业,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诲人不倦,对学生具有无私奉献和自我牺牲的精神;能不搞庸俗关系,不随波逐流,不随声附和,珍惜教师的尊严和荣誉;能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抵御不良社会风气侵蚀的积极性和能力;同时能积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为师生关系的纯洁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
其次,日常工作中教师不要将个人的情绪带入工作中,要充满激情、洋溢着坚毅、保持着乐观的心态。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从而形成坚强的意志和自制力,使学生更富有理性,善于思考,发奋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有许许多多的教师,他们在自己本职岗位上默默无闻、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他们用心血和汗水赢得了学生的尊重。
三、用真挚的师爱赢得学生的信赖
首先,要了解学生、引导学生,作学生的引路人。
尤其是当学生认识出现偏差时,教师要尽园丁的责任进行帮助、教育和疏导,绝对不能对他们另眼相看、打入另册,甚至把他们轰出教室、赶出校门,这只能加深他们对教师的不满和对社会的不满,最终走向歧途;另外,对学习有困难成绩不好的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品位不高的学生、心理障碍甚至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病残有心理缺陷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给予厚爱。
除此之外,还要有正确的学生观。
要相信每个学生身上都有积极的因素,都有可爱闪光的地方,教师只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中去发现他们这些可爱的闪光点,由爱生情,由爱生怜,才能想方设法去呵护和帮助他们。
相信教师真情的付出,必将得到真情的回报。
其次,要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
比如:在互相信任方面,要把学生当大人看待,尤其对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不要动不动就侮辱、讽刺、挖苦、指责甚至训斥学生家长,努力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要和学生多沟通、多交流,经常进行家访,以征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把关爱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四、用精湛的育人艺术赢得学生的敬佩
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精湛的育人艺术是根本。
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没有育人的本领和艺术,就不成其为教师。
教师的威信是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威信的形成虽然取决于多种因素,但教师渊博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是获得学生敬佩、形成教师威信的基本条件。
首先,精湛的教育教学艺术体现在教育目标制定的针对性上。
高水平的教师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因人而异,制定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因材施教,能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通过努力取得最大进步。
其次,体现在教师本人善于通过发挥教师主导的外因作用,调动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兴趣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内因作用。
第三,体现在教师敢于打破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的保守思想。
飞速发展的社会形势,竞争日益激烈的教育现实,要求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及时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教学设计,改革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另外,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四,体现在他们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不但要通顺流畅、清晰准确、精练亲切、生动幽默,还要善譬善问善答,特别是善于运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生动用语,从学生日常生活熟知的材料中寻找类似事物,善于根据认识逐步深入,采取先易后难的原则提问学生;善于回答各类学生的提问,满足他们的要求;善于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能抓住学生欲问又问不清楚、欲答又答不明白的问题,一针见血,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
第五,体现在他们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妥善处理问题的能力,能使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学习及各种活动中井井有条,能恰当、顺利地处理好教育教学中各种偶发事件,能有效地把各种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这就需要教师自觉提高自身修养,增强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努力使自己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从而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