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5.6单元基础知识和语段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五六单元字词、语法与常识积累
一、给加点字注音或据注音书写汉字。
渺茫搽粉kè()守根深dì()固中伤懦夫虞候札付chēn()怒朴刀恁地........
xūn黑干biě()疲bèi()淤滩隧洞纤绳蜗行笑涡绯红迷wǎng()丛莽
.......
jīng()旗舵手掠起zīzī()不倦豢养kuāng()骗带挈怨怅拙病星宿
.......
Jiǎo()幸贵胄拜谒撮弄报帖聒噪绾发鹤chǎng()愧赧筵席勾当桑梓
..........
漱盂丫huan()麈尾存恤纶巾锭子作揖面面相qù()窥望忒认真
..........日历的最后几页,总会因为zhàn()满回忆而尤显沉重。
2018年的这本尤其如此。
饶宗颐、李敖、常宝华、单田芳、金庸、二月河⋯⋯一个个曾在时代舞台聚光灯下领一时风骚的鲜活人物相继谢mù(),空留惋惜、不舍、 chàng ()然于台下。
然而我知道,他们并未远去。
把民族的情愫()化作音符,旋律自然隽()永;把人民的的悲欢
..
诉诸笔端,笔力必定无穷;把时代的精神注入画卷,翰墨自会飘香⋯⋯看,春风吹到的地方,永远野草青青。
傍晚时分,到达昆明。
天正下着蒙蒙细雨,整个春城犹如披上了轻纱,显得格外妩媚()。
我们到达宾馆时,热情
的主人早已在那里等候。
寒xuān()了一阵,主人便情不自禁()地谈起了西山,激起了我们强烈的向往之情。
待主人告别后,我pò()不及待地推开了临街的窗子,只见远处的街灯发出柔和的光,重峦叠嶂的西山隐约可见,
四周笼罩在一片温xīn()之中。
啊,多么令人陶醉的春城之夜!
上海世博会 lóng()重写入了中国历史,她饱蘸()底yùn深厚的“中国红”,演yì()了一个绚()丽多
..
姿的中国传奇。
二、文学常识与名著导读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中的一个回目,其中“豹子头”指的是。
古典小说《水浒传》里有众多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例如在第十六回中,以“青面兽”杨志为首的一方乔装成客商、脚
夫伺机出行,以“________”(填绰号)晁盖为首的一方乔装成________和________妙施巧计;一方勾心斗角,最终失
了生辰纲,一方________,最终智取生辰纲。
情节扣人心弦,令人拍案叫绝。
3、郑屠当不过,讨饶。
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
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鲁达看时,只见
郑屠挺
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
这段故事选自小说《》,鲁达绰号
“”,请再写出两个有关他的故事、。
4、他与宋江交情最好,可是反对宋江接受招安最坚决。
他性情急躁,刚直勇猛而又鲁莽。
该语段中的“他”指《水浒》中的(人名),绰号。
5、武松在胡梯口听,只听得蒋门神口里称赞不了。
只说:“亏了相公与小人报了冤仇,再当重重地答报恩相。
”这张
都监道:“不是看我兄弟张团练面上,谁肯干这等的事!你虽费用了些钱财,却也安排得那厮好。
这早晚多是
在那里下手,那厮敢是死了。
只教在飞云浦结果他。
待那四人明早回来,便见分晓。
”
张都监要为蒋门神报的冤仇是。
武松听到他们这些话后,接下来发生的情节是。
6、《水浒传》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表现了“___________”的主题,其中最具有代
表性的人物是 ______________,他被高衙内设计误入白虎堂,最终被逼上了梁山。
7、《水浒传》中有三位女将,她们分别是一丈青_____________(填人名)、母夜叉孙二娘及____________(填绰号)顾大嫂。
8、《儒林外史》里残忍狠毒,脸厚心黑,蛮不讲理,成为高要县一霸的是_______,他有一个吝啬的弟弟_________,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吝啬鬼形象。
第1页,共18页
9、《儒林外史》中的“市井奇人”塑造了四个自食其力,置身于功名富贵之外的人物:卖火纸筒的_ ,开茶馆___ ,写字的___ ,裁缝。
他们不受名教礼法约束,不受功名富贵羁绊,追求自由生活,表现出正常人的尊严和
独立人格。
10、临终之际,他伸着两个指头就是不肯断气,大侄子、二侄子以及奶妈等人都上前猜度解劝,但都没有说中,最后还
是赵氏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
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
”直
到赵氏挑掉一根灯草,他方才点点头,咽了气。
这段文字选自清代小说家 _______的《》,文中的“他”就是_______,从这段节选可以看出他
是一个____________的人。
11、《儒林外史》的作者是清代小说家__________(填人名),该书不仅具深邃的主旨,在小说艺术上也达到了很高的
境界。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之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_______小说。
12、《儒林外史》展现了姿态各异的群儒形象。
全书三十多万字,共塑造了三百多个人物,其主要人物即有五六十个。
如暮年飞黄腾达,因自己有过辛酸屈辱的经历,对穷困不堪的老童生范进格外垂恩的__________(填人名);临死时因灯盏里多点了一茎灯草,迟迟不肯断气的____________(填人名);醉心举业,游西湖全无会心,对眼花缭乱的各种吃
食却直咽唾沫的____________(填人名);年年科举不中,却刻守纲常,支持女儿为夫殉节的老秀才_____________(填人名)等,“戚而能谐,婉而多讽”,确如鲁迅言。
13、《儒林外史》中,有较多作者本人影子的人物形象是A.杜少卿B.杜慎卿C.匡超人D.牛布衣
14、《水浒传》把英雄好汉聚居的八百里水泊梁山描绘成了一个“八方共域,__________”的理想社会,鲜明地表达了
作者对平等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正因为如此,美国女作家________(填写人名)将书名翻译为“All MenAreBrothers”( ) 。
15、《水浒传》中从最初占据水泊梁山到梁山好汉聚齐一百零八位直至被朝廷招安,梁山寨主先后共有三位,他们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水浒传》中坚决反对招安的将领:__________、_________;主张招安的将领: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法及其他
1.下列各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复习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需要在温故中知新。
”是并列复句。
B.“小亮这样恐高的人尚且走上了高空玻璃栈桥,我还怕吗?”是递进复句。
C.“尽管昨晚下了大雪,老师们还是一大早就到了学校。
”是假设复句。
D.“我宁可一直流汗追求梦想,也不让日子过得浑浑噩噩。
”是选择复句。
2.下列语句中不是选择复句的一项()
......
A.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B.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C.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着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
D.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按照某种逻辑联系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比较复杂的句子,称为复句。
B.“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是一个因果复句。
C.缩写,就是在保持中心意思不变的前提下,压缩文章篇幅,把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遍。
D.论证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还有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他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
解说:这是一个选择关系的复句。
B.我们的院子里种了一些菊花啦、月季啦、山竹啦、美人蕉等好多花。
解说:这一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C.扬州将不断发挥、挖掘、整理扬州旅游的文化内涵,整治旅游环境,展示旅游品牌。
解说: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D.对于汉民族乃至中华民族而言,服饰文化如同历史一样历经沧桑巨变。
解说:这句话的主干是:服饰文化历经巨变。
5.下列有关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其形体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六个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行书、草书、楷书。
其造
字法一直沿袭许慎“六书”的说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B.《与朱元思书》《岳阳楼记》《爱莲说》《送东阳马生序》四篇文言诗文标题中的“书”“记”“说”“序”都属
于古代文体。
第2页,共18页
C.《关睢》《兼葭》《式微》《梁甫行》都选自《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
“风”“雅”“颂”三大类。
D.“他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
”这是一个表示转折关系的复句。
6.下列语句的复句关系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他思考了一会儿,然后又低下头继续看书。
(承接复句)
B.想要成功的人,一定会珍惜一分一秒,因为每一瞬间的奋斗都关系着目标的实现。
(因果复句)
C.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
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
(并列复句)
D.虽然明知道前面粮食缺乏,我们还是把这袋子米送给了她。
(转折复句)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有“连中三元”的说法,“三元”分别指的是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即“解
元”“会元”“状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第一名,称为“连中三元”。
B.古人对自己的谦称有“愚、鄙、敝、子”等,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等,对尊长者的称
谓有“足下、先生、大人”等。
C.《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D.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之的是文学才华。
其中“风”原指我国最早
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骚”原指《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是出自
这部作品。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孩子“败家打赏”事件一再多次发生,直播平台作为受益者当然不能无动于衷。
B.《中华文明之美》节目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C.“低头族”是指在社交场合不关注身边的人,跟人聊天时老忍不住看手机。
D.中国结不仅造型完美、应用广泛,而且形态、颜色都蕴含着强烈的传统文化气息。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这部小说中的“边缘人”是一个玩世不恭、富有破坏性却真实坦白的群体,人们面对这类形象时会引起深深的思索。
B.具有自动化生产,智能识别和系统操控等功能的工业机器人,正成为国内不少装备制造提高生产闹效率,解决人力
成本上涨的利器。
C.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D.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影响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变革浪潮。
10、(2017届中考黑龙江齐齐哈尔卷)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晚饭后,几个我家的亲戚一起收看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
B.恐龙灭绝的原因,是地壳运动造成的。
C.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
D.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只有理解了作品内容,走进了诗人心灵才能读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
婵娟”。
1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年来在教育部门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书写水平大幅提高。
B.《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C.《朗读者》开播后,许多广电名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读爱好者,纷纷加入文化
经典诵读的行列。
D.一家研究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以上的人有“手机依赖症”,总期待自己收到最新的信
息1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朗诵者应注意表情、语气、动作等,评委应把握评分标准,做到客观、公平,观众应集中注意力,认真倾
听,适时给予掌声鼓励。
B.例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诗人对土地和祖国的爱,就是借助“鸟”这一形象,通过对土地、河流、风、黎明等
的具体描写来抒发的。
C.通读全文,看看这封书信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文中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D.泰戈尔的《飞鸟集》中也有大量哲理诗,如:“麻雀看见孔雀负担着它的翎尾,替它担忧”。
第3页,共18页
13、选出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A .为了迎接体育中考,老师决定把三、四节课都让给体育课。
B .桃花开了,灼灼其华;梨花开了,皑皑胜雪;茶花开了,艳艳似火,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C .中华文化是 “尚群”文化,小到家庭、大到国家、民族,都是群,而群就是公。
《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已 经成为至理名言。
D .“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倒”。
1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天刚蒙蒙亮,薄雾还未散去,田家的烧饼、潘家的包子、李家的肠子面等⋯⋯热腾腾的蒸汽搅合在一起,唤醒了整 座老城。
B .中国政府再次发出:“钓鱼岛自古以来是我国神圣的领土,不容任何人侵犯”的警告。
C .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D .《辞海》已形成一个“家族”,《辞海(彩图版)》便是这个家族的新成员。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今天小学同学相聚,我看到了张明,真想不到当年拿起英语书就头疼的他,竟然能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真得
刮目
..
相看了。
..
B 半山腰的松柏根深蒂固,才显得枝繁叶茂。
. ....
C.到上海参观世博园的游客,虽然来自世界各地,萍水相逢
,但在进馆排队的漫长等待中,他们互相攀谈,一下子
成了 ...
.
朋友。
D.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地的昆虫也都销声
.. 匿迹了。
..
16.下面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
和 表示赞成。
. ...
.
B 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 ,留下了辛酸的眼泪。
.
...
. C.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
D.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
生 。
...
. 1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他看完电影《狼图腾》,受到了震撼,感觉开卷有益 。
.....
B. 新春佳节,我们一家人津津乐道 地谈论着春晚的精彩节目,共享天伦。
...
.
C.在当地人心目中,王大夫是一位医德高尚、妙手回春 的好医生。
...
.
D.清晨的公园里,一些老人在指手画脚 地打着太极拳,姿势优美,如行云流水。
...
. 18.下列加点字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小狗丢失后,他心急如焚,到处张贴“寻狗启示 ..
A ”。
B.今年五一假期,前来长沙县金井镇“茶文化基地”游玩的人络绎不
绝 。
..... C.为了纪念唐代书法大家欧阳询,“当代文人书法周”活动在望城区书堂山举行,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了一场叹为
观止
....
的文化盛宴。
D.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长沙磁浮快线的建设者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努力,终于按时完成了建设任务。
..........
19.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错误 的一项是( )
..
.
A.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小伙伴们对冰淇淋的渴望也与日俱
增
. ...
.
B.泰州城区的内环水系和外环水系已融会贯通 ,营造出了“双水绕城”的城市景观.
....
C.面对成绩,有的人忘乎所以 ,停滞不前,有的人再接再厉,继续前进. ...
.
D.在京剧《霸王别姬》中,梅兰芳以惟妙惟肖 的表演,成功塑造了重情重义的虞姬形象.
....
第4页,共18页
议论文阅读
四、坚定是生命的黄金
①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在随声附和,走着别人的路,重复着别人的生活,一言以蔽之,他们缺少自己的
思考,更缺少人之为人的那份坚定。
没有坚定,人就会随便更改方向,而一个随便更改方向的人,随时可能走
上一条错误的道路甚至不归路。
②坚定,就是我们心灵的长城,有了它,我们就不怕外来的一切干扰。
《五灯会元》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法常和尚是大师马祖道一的徒弟,学成后就在大梅山长住了下来,并在那里开始了传法生涯。
马祖道一听说后,
就叫自己的一位学僧前去问法常:“你在马祖那里学习,都悟到了些什么啊?”他回答道:“‘即心是佛’,
所以,我就来这里讲解佛法了。
”学僧说:“可是,最近大师讲‘非心非佛’。
”他听了,微微一笑,说:
“这老汉还在迷惑扰乱人。
他说他
的,我讲我的就是了。
”学僧回去一一报告给大师,大师听了,拊掌大声称赞说:“大梅山的梅子熟了啊。
”意思是说,法常已经真正悟道了。
正是坚定,使他赢得了成长、声誉,否则,他就会沦落为一个没有主见的人。
③坚定,要依据事实,要在对事实正确理解、科学分析、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做出判断。
《容斋随笔》中就
提到这样一件事。
当年,隋文帝进攻陈朝,大军已经来到江边,而陈朝的都官尚书孔范对陈后主说:“长江是
天然屏障,自古以来分隔南北方,今天敌军难道能够飞渡吗?”陈后主认为他说得正确,也就没有严加防范,
结果兵败亡国,孔范也流落到偏远地方。
孔范的错误,就在于脱离事实,自以为是,盲目坚定。
可见,对没有
把提的事情,不要随意判断,轻易下结论。
盲目的坚定,只能害人害已。
④坚定,需要独立的人格,在该坚定的事情上,必须坚定。
当年,林肯竞选总统时,几个朋友从某个会场
给他发来电报,告诉他当总统还差两票,但只要他在当选总统后能给他们两个人在国会中谋个位置,那么票数
即可领满。
他回答道:“这不是交易,我绝不许可。
”如果没有这样的坚定,他也不会成为一个受人敬仰的总
统,他的名字也不会在美国历史上熠熠生辉。
⑤如果在该坚定的事上,不能做到坚定,那么这样的人就会变得不再完整。
也许有人会说,管他完整不完
整,只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就行了。
这种利益至上的人,十有八九是一些名利之徒,在他们的世界里,根本
没有什么真理,如果有,那也是关乎利益的东西。
说实话,这样随意改变自己做人的原则、底线的人,他们早
已游离在真、善、美的世界之外,甚至已经游离在人的意义之外,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人,这样的人,自然没
有什么境界了。
⑥著名作家张炜说:“写作是一种心灵之业,要始终听从内心的指引,更是追求真理的一种方式。
”坚定也是这样,源于心灵,听从心灵,更是对真理和世间美好的捍卫。
有了这样的坚定,不管是怎样的私心杂念还是五彩缤纷的诱惑,
都不能改变它,因为有它当关,万夫莫开。
⑦由此可见,坚定就是生命的黄金,有了它,我们的生命会变得更美好,更高贵,也更有价值和意义。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梅山梅子熟了”这句话含意丰富,表面上是说梅子成熟了,实际上是说法常已经悟道并有了独立的见解。
B.第③段引用孔范的事例,论证了要多做有把握的事情,对没有把握的事情要正确理解、科学分析和综合评估的观点。
C.第④段举出林肯竞选总统的事例,旨在阐明在应该坚定的事情上,一定要坚持原则,坚守底线,保持独立的人格。
D.利益至上的人大多是名利之徒,为了利益,可以随意改变做人的原则和底线,是游离在真善美之外的没有境界的人。
2、下列与文中“坚定是生命的黄金”这个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
A.战国时期屈原,能够在浑浊的世道中不随波逐流,“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其人格和行为的真实
写照。
B.《我最好的老师》中的怀特森老师曾说:“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
具有怀疑的能力。
的”
C.文天祥被俘后,抵制各种诱惑,在《正气歌》中写下“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的句子,以表明心志。
D.“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坚持刻苦研习,正如他自己所说:“务斯道,废寝忘
餐。
”最终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3、文章第⑦段,作者为什么说“坚定就是生命黄金”?请结合全文回答。
五、从小学生“读书等身”说开去
①只要每天坚持读书,就能做到“读书等身”。
第5页,共18页
②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改进教育方式,十几年来,开展每日午读、亲子读书会、阅读节等活动,让孩子
们爱上
了阅读。
小学6年的时间,一个孩子竟能读 1700本课外书。
阅读不仅让孩子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成绩,还锻炼了口
才 和思维,跟爸爸妈妈在家里相处也变得更加融洽。
③有感于读书给孩子带来的变化,玉峰实验学校的一位家长突发奇想,让孩子与读过的书合一张影,结果
发现书
堆起来,跟孩子身高一样高。
如果要解码该校一些小学生“ 6年读1700本书”的奧秘,或许正源于学校通过改进教育
方式,让这里有了更多“读书等身”的孩子,其实现路径就是挤时间读书——“只要每天
坚持花
20分钟时间,就能在 小学6年读完1700本书。
”
④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 2018 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
为
4.67本,与2017 年基本持 平;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阅读,纸质阅读比例下降 :在对个人阅读数量评价中,只
有 2.1%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
阅读数量很多,6.3%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比较多,
37.8% 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一般, 41.5%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少 或比较少。
成年国民阅读数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工作忙没时间”。
相比小学生“读书等身”,我们是否有点汗
颜
? ⑤古人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抗战名将彭雪枫常
告诚 自己:“如果不抓紧时间学习, 我会输给工作的。
”在戎马倥偬的岁月里,他不论行军作战多么艰苦,都坚持每日读书,
常常手不释卷、挑灯夜战。
他的名言是“知识之在于我,向来是如饥似渴的”,座右铭是“苦读苦读一百个苦
读”,约
法三章是“每日决学两小时”。
今天我们各方面条件都比过去优越得多,即使工作再忙,其实也不难发现有一些
碎片时
间。
比如在公交、地铁等车时,在银行排队时,或者睡前 20分钟,都能成为自己专享的读书时间。
⑥鲁迅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写作上了。
”对读书人而
言 ,就是应该合理地利用自己
的时间碎片。
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是拿手机刷屏,还是读电子书或者手不释卷,是对我们读书习惯与学习定力的
考验。
如果在碎片化时间看碎片化信息,那么浅表、庸俗就会无形放大;如果在这期间读有价值的东西,那么我们的修
养和才
干就会不断累积。
所以,我们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其价值和意义就在这里,同时读纸质书和读电子书也并不相悖。
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古人早已为我们指出了读与写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新时代,人人都想“下笔如有神”,取得像大文豪们那样“著作等身”的成就。
然而,梦想不会从天而降,还需先静下心来,多挤点时间,“读书破万卷”,才能厚积薄发,梦想成真。
作为普通人,纵然我们做不到“著作等身”,但只要每天坚持读书,也能做到“读书等身”。
1、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2、第②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3. 仔细阅读第⑤段,分析本段的论证思路。
4.根据本文观点,说一说在今天这个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可以怎样读书。
(答三点即可)
5. 下面对原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通过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爱上了阅读,也让更多孩子“读书等身”。
B. 第④段引用了大量的调查数据,意在告诉我们:成年人纸质阅读量明显不足,原因是工作忙没有时间。
C. 选文第⑦段论述了读与写的关系:读是写的前提,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厚积薄发。
D. 全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既摆事实又讲道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六、要善于“折叠”自己
①把51张白纸重叠在一起,厚度最多不过几厘米。
但把一张足够大的白纸折叠51次,厚度竟然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
人生从来不是平铺直叙,好比白纸一般,如何“折叠”自己,决定着人生的厚度、事业的成败。
②“折叠”是智慧的迂回。
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四渡赤水,最初的作战计划并非如此。
红军因为急于一口吃掉敌人,结果遇挫,被迫开始一渡赤水。
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声东击西,穿插迂回,与敌人巧妙周旋,以三万劣势兵力牵着数十万敌人的鼻子走,成就了四渡赤水这一红军长征史上的光辉战例。
这次行动,周恩来称之为走“之”字路。
实践证明,最近的距离不一定是直线,而看似“折叠”弯曲的“之”字路线,往往是达到最终目的的最佳路径。
成事的最高境界在于,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
那些不讲科学的蛮干、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