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制作过程的主要工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艺制作过程的主要工序
1 坯料制配工艺
A、搅拌工艺:单一陶瓷原料按配方过磅投放——搅拌池搅拌均匀——抽浆高位池——过筛2次——除铁2次——沉浆池——抽浆榨泥——粗练——陈腐15天——精练2次——送成形配用。
B、球磨工艺:单一陶瓷原料按配方过磅投放——球磨机中——按比例加水——球麻
定时抽浆检测细度——放浆沉浆池——过筛2次——除铁2次——沉浆池——抽浆榨泥——粗练2次——陈腐15天——精练2次——送成形配用。
2 釉料制配工艺
A、釉用单一原料按配方过磅投放——球磨机中——按比例加水——球磨定时抽浆检
测细度——放浆——过筛2次——除铁3次——存浆池陈腐备用。
3 日用陶瓷成形工艺流程
A、机压成形工艺流程
泥料——切泥片——压坯——带模干燥——脱模——坯体干燥——磨坯——捺水施内釉——捺外水沾外釉——取釉——扫灰检验——装匣——烧成。
B、注浆成开工艺流程
泥料化浆——高位浆桶——注浆——添浆——倒出余浆——带模干燥——起坯——利
假口——坯体干燥——汤釉——接把嘴——补外水——沾釉——扫灰检验——装匣——烧成。
陶艺家只有熟练地掌握了相关技艺,在陶艺创作过程中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熟
练的技艺是将思想、个性和情感“物化”在陶艺作品中的首要前提。
同时,作为一个陶艺家,他应该是一个多面手,他应该了解和掌握陶瓷制造的全过程,无论是生产工艺方面,还是制作技艺方面,他都必须是一个专家。
在日本,一件陶艺作品的完成都是由陶
艺家从头到尾亲身参与的,从泥料的配制,到拉坯、利坯,到装饰、施釉,直到最后的烧成。
这种全过程的参与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作品的个性和品格,以及陶艺家情感的自然流露。
技艺是陶艺家进行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
造型、装饰、釉色和烧成,是陶艺作品的构成要素,也是陶艺家进行个性和情感表达的重要途径。
陶艺家通过釉色、肌理和装饰,以及泥
或火的痕迹等,表现微晶石瓷砖的自然品格和朴实美感,并以此演绎作品的魅力和陶艺家
的个性。
陶艺家与匠人的不同,突出地表现在制作的动机方面。
陶艺家在进行陶艺创作时,
主要表现为以陶瓷为媒介进行艺术的探求与情感表达。
其创作目的表现为对材料潜能的挖
掘与艺术理想的追求上。
“当陶艺家不于表面的形式感和由这种形式趣味导致的相似性时,
陶瓷材料本身成了新的关注点。
陶艺家开始意识到,对材料的感觉来自于材料物质性的认识;在陶土的素朴和原始意味中,艺术家看到了陶与瓷的‘本质’或‘本性’,力图在作
品中表现质地效果,有意识地保留陶土的自然性质。
这种追求的背后是对现代工业文明的
理性批判与情感疏离,陶艺家们点化出了陶瓷材质的美学品格和文化内涵。
"
在创作过程中,陶艺家将对生活的感受融于作品中,并通过一定的形式表达出来。
“陶艺家的艺术创造传达了艺术家本人对于当前生活现实的个性化精抻体验,并且给这种
精神体验赋予一种独特的表现方式。
艺术家的精抻体验来源于艺术家本人的生活境遇、文化、社会背景,因此,具有的是独特的个性,陶艺作品表达的是陶艺家个人的情感体验,
因而也具有个人的风格特点。
此外,为了实现这种独特的合理恰当的传达,与之相符合的
传达方式也是必不可少的,也具有了与他人不同的独特之处。
所以,陶艺家的创作,应尽
其所能张扬自我个性,抒发自己的独特见解、理念、表达方式。
因此,微晶石瓷砖情感丰富、个性鲜明、风格独持。
金牌天纬陶瓷:wjs.tw100
匠人所从事的陶瓷生产主要是以生存为前提,每天重复着相同的劳动,有时一辈子都做
着同一款产品中的同一道工序。
产品的生产主要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市场需要什么,
就生产什么。
由于分工协作的制约,使创新能力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通过分工协作
而完成的产品缺乏个性魅力。
一尼条盘筑成型法
1.取一块适量的泥料,用双手自然捏紧、转动,使其成圆棒状。
2.将圆泥棒横放在工作台上,用手指均匀地搓动,边滚边搓,左右手指走动,从粗到细.
3.自然、平和地搓泥条,根据需要搓成粗细一致、大小均匀的泥条。
4.将泥条放在转盘上做一底部,然后将泥条边转边接边压紧,边转动转盘,依次加高,最后做成自己需要的造型。
5.每增加了一层需要内外压平、压密、压匀以免干燥时开裂。
6.可用泥拍、手拍和手拉转动调整造型,可用保留泥条盘筑的原始手迹效果。
二手捏雕塑成型法
手捏、雕塑成型法是制作陶艺最原始、最基本、最简单的方法之一,也是初学陶艺者
体验泥性一泥的厚薄、软硬、干湿程度最基本的练习,可以不用工具,光用手捏,有较大
的自由度,只需要用手把泥团捏成你自己想要造型的形状即可,这也是最古老的制陶方法
之一。
还可用雕塑刀等工具做成雕像,在泥半干时将雕像挖空。
三泥板成型法
泥板成型就是将泥块通过人工或压泥机滚压成泥板,然后用这些泥板来进行塑造。
滚
泥板时,应把泥块放在两块布中间进行,从泥块的中心向四周扩散转动布块,注意泥的厚度,要符合所做陶艺作品的需要。
制作时要利用泥的柔软性,可以像用布一样成型,而利
用泥板的坚硬特点时又可把它当成木板一样来成型。
泥板成型应用范围很广,从平面到立体,都可以进行造型变化,可利用泥板湿软时进行弯曲、卷合,制作成自然、优美的造型,也可利用泥板半干时制作挺直的器物。
四印模印坯成型法
印模印坯成型法是利用石膏模具来进行成型的一种方法。
自古以来。
此法就广泛地运
用在陶瓷生产中,通常我们使用的是石膏模具,母模可以用石膏或陶泥制作成型,然后根
据造型翻成若干块模具,待模具干燥后,即可印制坯体,印模成型。
印模时要用力均匀,
压紧,才能把造型完整的印制出来对造型复杂的作品,要分模印制,然后再合成,在接口
处要用泥浆粘接好,坯体脱模后有残缺的要修补,多余的要刮掉。
这种方法可以大批量地
复制产品,在陶瓷生产中带来很多便利,根据个人需要可在模具上制作出不同的肌理和其
他装饰效果。
五拉坯成型法
拉坯是利用旋转的力量配合双手的动作,再拉坯机上将泥团拉成各种形状的成型方法。
也是陶瓷制作中一种常见的和传统的成型方法。
但技术性非常强,要求很高,有些师傅一
辈子从事拉坯工作。
这种方法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掌握,坯体可以先从简单的碗、杯、
盘开始,熟练后再拉瓶、罐等复杂的造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掌握拉坯技术,非
得下苦功夫不可。
六泥浆铸件成型法
泥浆铸件成型法在日用陶瓷批量生产中应用广泛,也是陶艺成型的技法之一。
先用泥
或石膏做母模翻成石膏模分块,石膏模留有注浆口,模具干燥后,把配制好的泥浆注入石
膏模内,随着石膏模的吸水速度,及时注满泥浆,当石膏模吸浆达到一定厚度时,将模内
多余的泥浆倒出,控干待泥坯脱离模壁后,再从石膏模内取出坯体即可,另外还要保持掌
握一定的干湿度进行保湿,以便进行下一步修坯、粘接、装饰等。
七综合成型法
综合以上几种方式,灵活运用即可。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