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运输班组长反“三违”讲座内容提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运输班组长反“三违”讲座内容提要
第一篇:煤矿运输班组长反“三违”讲座内容提要
煤矿运输班组长反“三违”讲座
内容提要
一.“三违”的含义及危害二.“三违”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心里因素
1.从业人员的素质
2.员工行为方面
3.“三违”心理的表现
二、环境因素
1.作业条件恶劣
2.社会环境影响
3.装备设施方面
三、管理因素
1.管理不科学
2.规程、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
3、落实规程、规章制度“重形式、走过场”
4.“四个关系”处理不好
三、“三违”人员分析四.“三违”时间分析
五.煤矿“三违”界定标准
(轻微、一般、严重)
一、共性部分(严重、一般)
二、运输专业(严重、一般)六.机电运输班“三违”事故案例分析七.煤矿“三违”防范对策
一、运用安全心理学,控制人的违章行为
1.正确运用激励机制
2.正确运用自我调节机制
3.运用相互调节、制约机制
4.调整安全心理状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增强职工安全意识
1.依靠相信矿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坚持从实际出发,进行疏导
3.树立安全生产典型,形成正确舆论
4.坚持从实际出发,多渠道改进安全工作
三、开展“三不伤害”活动
增强自主保安
1.“三不伤害”活动内涵极为丰富、外延非常广泛
2.“三不伤害”活动是实现安全目标管理的基础
3.“三不伤害”活动有利于提高职工安全道德修养
4.“三不伤害”活动有利于推行安全自主管理
四、学习宣传安全法规
为员工遵章守法打好思想基础
五、运用经济手段
促进安全生产
六、坚持安监制度
严格管理及时指导
七、建立“三违”档案煤矿“三违”现象剖析及其预防对策
目录
前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三违”的含义及其危害.......................................................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三违”产生的原因剖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三违”人员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三违”时间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煤矿企业“三违”表现.................................................................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煤矿职工常见违章行为.........................................................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采煤系统违章行为.................................................................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
掘进系统违章行为.................................................................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
机电系统违章行为.................................................................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提升运输系统违章行为...........................................................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节“一通三防”系统违章行为...................................................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节
爆破作业违章行为.................................................................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煤矿“三违”导致的典型事故案例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瓦斯爆炸事故.........................................................................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顶板事故.................................................................................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
火灾事故.................................................................................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
水害事故.................................................................................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
煤尘爆炸事故.........................................................................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节中毒窒息事故...........................................................................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节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节
爆破事故.................................................................................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节
机电事故.................................................................................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节
运输事故.................................................................................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煤矿“三违”预防对策.................................................................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运用安全心理学控制人的违章行为...................................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增强职工安全意识...............................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
开展“三不伤害”活动
增强自主保安.............................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
学习宣传安全法规
为员工遵章守法打好思想基础.........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
运用经济手段
促进安全生产.............................................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节
坚持安监制度
严格管理及时指导.....................................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节
建立“三违”档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三违漫画.........................................................................................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篇:煤矿反三违
煤矿反“三违”必须动真格
□ 陈宣琼
“三违”是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俗称,即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这里所谓的“章”就是指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和
作业规程。
安全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广大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防止伤亡事故和职工危害,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不受损失,保证生产和建设的正常进行。
在煤矿95%以上的事故都是由“三违”造成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安全管理中分析“三违”的原因,造成“三违”的主要因素和对象是人,思想是行动的向导。
分析和掌握造成人们“三违”的不同思想,对有效预防和减少“三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笔者结合中心桥煤业公司多年来反“三违”的经验,针对煤矿如何反事故,分析煤矿职工在“三违”中的心理状态,大致有以下几种:(1)侥幸型。
这类人员往往受传统的封建观念影响较深,干起活来有章不循,有规不守,随自己的意愿行事;(2)马虎型。
这类人员往往知道违章的后果,但因工作马虎,粗心大意,致使事故发生;(3)凑合型。
这类人员自持有经验处理问题凑合行事;(4)逞能型。
这类人员往往工作能力很强,但总爱头脑发热,逞能违章;(5)盲目型。
这类人员往往对工作环境或操作设备的情况不了,技术不过关,盲目上岗操作;(6)好奇型。
这类人员往往被好奇心驱使,不该摸的偏摸,不该动的骗动;
(7)模仿型。
这类人员对违章行为不加制止反而刻意模仿;(8)疲劳型。
这类人由于睡眠不足,上夜班不适应或其他原因,感觉、听觉和视觉敏锐度变低,致使操作出现错误;(9)意向型。
人的心理是不稳定的,容易受喜怒哀乐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操作错误性;(10)逆反型。
这类人员一般熟悉设备的规程的工作原理,但对安全管理的方法,安全教育的形式或安全管理人员的态度以及违章惩处不能正确地认识,产生了逆反心理。
俗话说:“条条规程血写成,莫让鲜血再染红”,十次事故九次以上是由于违章作业造成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并不是每次违章都会造成事故,所以人们就存有侥幸的心理,反“三违”的工作目标就是杜绝一万,防止万一,根除事故苗头,排查事故隐患。
无数事例都能说明“三违”的危害。
针对以上是10种“三违”人员常见的心态。
要针对性地做好以下几项教育转化工作:一是对侥幸型、马虎型、凑合型的人员,帮助他们分析“三违”后果的严重性,打破他们的侥幸
心理,并通过耐心的说服教育,清除“三违”人员的不正确判断,灌输以正确的思想,使他们逐渐得到改变;二是对逞能型、盲目型、好奇型的人员,要加强引导,把他们那种良好的工作作风,求知欲,掌握新事物欲的竞争心理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克服那种头脑一发热,安全全忘掉的思想,同时要针对他们对安全技术知识缺乏的实际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方法,多为这类人员传授一些井下岗位使用的安全技术知识,减少这类人员在工作中的盲目性;三是对模仿心理较重的人员,要重视发挥教育者和安全骨干的表率身教作用,使“三违”人员经过对正确行动的模仿,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四是建立合理的有利于调动职工安全积极性的奖惩制度,严格把握安全奖惩的尺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增强“三违”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切不可以罚代管,使“三违”人员产生逆反心理;五是掌握人员的心理状况,合理分配工作,对疲劳型和意向型的人员,发现苗头,坚决制止下井作业,并做好他们的一人一事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他们解决现实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六是要发动群众搞好安全互保和安全监督,形成一切为了安全的良好氛围,互相协作,搞好安全生产。
总之,煤矿反“三违”必须动真格。
“三违”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大敌,治理“三违”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各级煤矿管理者,应当及时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用安全发展观指导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的手段,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把“三违”彻底驱除企业,为职工创造和谐的人机工作环境。
第三篇:煤矿运输习惯性三违种类
习惯性三违种类和可能造成的后果
皮带运输类:
1、皮带运行中更换托辊。
可能造成的后果:皮带卷伤人员。
2、皮带运行中清理滚筒和皮带上的浮煤杂物。
可能造成的后果:皮带卷伤人员。
3、皮带运行中检修相关设备设施。
可能造成的后果:皮带卷伤人员或者机械伤人。
4、设备运行中进行检修和清理杂物。
可能造成的后果:机械伤人。
5、从正在运行中皮带上跨越或者从皮带下钻过。
可能造成的后果:皮带卷伤人员。
6、开机前不查看设备设施前是否有人员。
可能造成的后果:机械突然启动伤人。
7、不发信号开机或者发出错误信号。
可能造成的后果:皮带或者机械伤人。
8、司机没有听清信号随意开机。
可能造成的后果:皮带或者机械伤人。
9、双向没有发出开机信号,不经确认无误后随意开机。
可能造成的后果:皮带或者机械伤人。
10、不按开机顺序开机。
可能造成的后果:皮带或者机械伤人。
11、皮带保护不全或者失灵的情况下开机。
可能造成的后果:皮带、机械伤人或者损坏皮带设备设施。
12、人员靠着皮带或者坐在相关设备设施上休息。
可能造成的后果:皮带或者机械伤人。
13、用锚杆、铁管、勾木等别皮带。
可能造成的后果:损坏皮带。
14、更换大件时在原支护上起吊。
可能造成的后果:损坏顶板后起吊物或者顶板掉下伤住人员。
15、在检修、安装、更换、拆卸设备设施时不使用专用工具。
可能造成的后果:损坏设备设施或者伤住人员。
16、在检修、安装、更换、拆卸设备设施时不执行安全技术措施。
可能造成的后果:因违章作业引发各种事故。
17、在检修、安装、更换、拆卸设备设施时不在作业地点悬挂警示牌。
可能造成的后果:会因人员不注意引发安全事故。
18、处理堵塞时身体部位钻入溜煤嘴里。
可能造成的后果:炭块杂物或者机械伤住人员。
19.皮带运转中摘开护栏护罩清理浮煤或者检修设备。
可能造成的后果:皮带滚筒卷住人员。
大巷轨道运输类:
1、启动或者顶车时不鸣笛。
可能造成的后果:顶伤人员。
2、机车停车后关闭车灯。
可能造成的后果:别的机车撞上去引发事故。
3、违章开黑灯车。
可能造成的后果:机车相撞引发事故或者撞住人员。
4、机车无照明喇叭或者照明喇叭不齐全开车。
可能造成的后果:机车相撞引发事故或者撞住顶住人员。
5、机车无红尾灯开车。
可能造成的后果:机车相撞引发事故。
6、机车不完好开车。
可能造成的后果:引发机车事故。
7、不按规定开车程序开车。
可能造成的后果:引发机车事故。
8、开车时不做开车前的检查。
可能造成的后果:引发机车事故。
9、过岔子、通过弯道或者巷道口时不减速。
可能造成的后果:机车相撞或者掉道引发事故,也可能撞住人员。
10、机车行驶速度过快。
可能造成的后果:机车相撞或者掉道引发事故,也可能撞住人员。
11、机车错车时不减速,物料车不停下。
可能造成的后果:机车相错时挤碰住人员。
12、同向行驶时机车的距离不按规定执行。
可能造成的后果:机车相撞引发事故。
13、机车启动或者停车时过于突然猛烈。
可能造成的后果:伤害住乘车人员或者司机。
14、机车行驶中注意力不集中不注意前方。
可能造成的后果:机车相撞引发事故或者撞住顶住人员。
15、不按规定停车点停车。
可能造成的后果:引发机车相撞或者斜巷物料车相撞。
16、没有特殊情况下人车不按规定时间发车。
可能造成的后果:影响工作秩序或者因为误点机车司机赶时间加速行驶影响安全。
17、拉运超长超宽超高超重的物料。
可能造成的后果:运输中会引起碰撞或者掉到影响安全。
18、拉运捆绑不牢靠的物料。
可能造成的后果:运输中引起物料掉落影响安全。
19、超挂拉车。
可能造成的后果:引起车辆掉道跑车等问题。
20、使用不合格的连接装置。
可能造成的后果:引起车辆跑车。
21、车辆掉道时违章上道。
可能造成的后果:伤住上道人员或者行人。
小巷运输类:
1、斜巷运输不放警戒拉运车。
可能造成的后果:跑车伤人。
2、斜巷运输违反“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规定。
可能造成的后果:跑车伤人。
3、司机无证或者持过期的证上岗。
可能造成的后果:不具备操作条件影响安全。
4、开车时司机离开绞车岗位。
可能造成的后果:影响拉运车辆安全。
5、不按规定野蛮违章操作绞车。
可能造成的后果:损坏绞车等设备设施或者会伤住司机和周围人员。
6、错误启动按钮或者错误操作绞车。
可能造成的后果:伤害住人员或者损坏绞车等设备设施。
7、违章用勾木等别运行中的钢丝绳。
可能造成的后果:勾木断裂或者弹起伤人。
8、违章用脚蹬运行中的钢丝绳。
可能造成的后果:钢丝绳把脚缠住。
9、开车时不做开车前的检查。
可能造成的后果:绞车等设备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引发事故。
10、开车前不检查运输线路。
可能造成的后果:线路有问题会引起跑车掉到或者碰撞住障碍物。
11、地锚松动开车。
可能造成的后果:拉翻绞车伤住司机。
12、压柱不全或者松动开车。
可能造成的后果:拉翻绞车伤住司机。
13、绞车盘绳乱不处理开车。
可能造成的后果:钢丝绳伤住司机或者钢丝绳断开跑车。
14、绞车钢丝绳断股断丝或者压扁曲折超过规定开车。
可能造成的后果:钢丝绳断开跑车。
15、绞车信号不完好开车。
可能造成的后果:失误操作引发事故。
16、不用规定信号摆灯开车。
可能造成的后果:失误操作引发事故。
17、护绳板、绞车把子坏或者有其他问题不处理开车。
可能造成的后果:伤住绞车司机或者造成跑车。
18、斜巷放车时不带电。
可能造成的后果:跑车伤人或者跑车损坏设备设施。
19、斜巷运输超挂超拉车辆。
可能造成的后果:跑车伤人或者跑车损坏设备设施。
20、开车时不发信号或者发出错误信号。
可能造成的后果:失误操作伤人。
21、司机没有听清信号随意开车。
可能造成的后果:失误操作伤人。
22、双向没有发出开车信号,不经确认无误后随意开车。
可能造成的后果:失误操作伤人。
23、拉运超长超宽超高超重的物料。
可能造成的后果:碰住撞住人员或者设备设施。
24、拉运捆绑不牢靠的物料。
可能造成的后果:物料掉落伤人或者引起车辆掉道。
25、车辆掉道时违章上道。
可能造成的后果:伤住上道人员。
26、在斜巷上用绞车拉住车辆尾部摘前绳。
可能造成的后果:绞车刹不住或者误操作伤住摘绳人员。
27、从正在运行中的钢丝绳上跨越。
可能造成的后果:钢丝绳弹起或者断裂伤住跨越人员。
28、绞车运行时靠近钢丝绳或者站在钢丝绳的对面。
可能造成的后果:钢丝绳弹起或者断裂伤住站位不合适的人员。
29、轨道或者挡车设施不完好的情况下拉运车辆。
可能造成的后果:引起跑车伤人或者跑车损坏设备设施。
30、不按规定使用挡车器,挡车器不闭合或者不及时闭合。
可能造成的后果:引起跑车伤人或者跑车损坏设备设施。
31、绞车开关有问题处理时不执行规定违章打开或者处理。
可能造成的后果:电伤人。
32、斜巷停放车辆不打堰或者用木楔掖车。
可能造成的后果:引起跑车伤人或者跑车损坏设备设施。
33、斜巷不打堰用绞车拉住车辆装物料。
可能造成的后果:绞车刹不住或者误操作跑车伤人。
34、使用不合格的连接装置。
可能造成的后果:连接装置断裂引起跑车伤人或者跑车损坏设备设施。
35、检修绞车等设备设施不闭锁开关。
可能造成的后果:电伤人或者绞车突然动作伤人。
36、带电检修绞车等设备设施。
可能造成的后果:电伤人或者绞车突然动作伤人。
37.无极绳运输不打尾车。
可能造成的后果:发生跑车伤人。
38、马背平台上不关闭挡车器推车倒车。
可能造成的后果:马背上跑车伤人。
39、车辆未停稳摘钩头,蹬车摘挂钩。
可能造成的后果:伤住摘钩人员。
40、交子里轨道巷和其它马背下运输联巷行人。
可能造成的后果:发生跑车伤人。
通用类:
1、在工作岗位上睡觉。
可能造成的后果:因为不负责任引发各种事故。
2、迟到、早退或者脱岗。
可能造成的后果:因为不负责任引发各种事故。
3、司机无证或者持过期的证上岗。
可能造成的后果:不具备操作条件影响安全。
4、工作服穿戴不整齐有撕裂或者不扎紧衣袖上岗。
可能造成的后果:机械卷住衣服带伤人。
5、不戴防护用品上岗。
可能造成的后果:搬运物料时伤手砸脚或者周围环境与机械伤人。
6、岗位上脱安全帽。
可能造成的后果:工作场所中不安全环境碰伤砸伤头部。
7、岗位上长发不卷起露出在外。
可能造成的后果:机械卷住头发伤人。
8、不执行交接班制度。
可能造成的后果:工作留下空挡或者留下隐患和问题引发事故。
9、喝酒后上班。
可能造成的后果:神智不清楚会在工作中造成自己和他人伤害。
10、带情绪上班。
可能造成的后果:精力不集中造成自己和他人伤害。
11、疲劳后上班。
可能造成的后果:因体力不支工作中动作不到位或者精神疲倦失误操作引发事故。
12、贪玩休息不好上班。
可能造成的后果:因精神疲倦会引发各类事故。
13、班上精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
可能造成的后果:精力不集中造成自己和他人伤害。
14、工作不按标准干。
可能造成的后果:留下安全隐患或者违章操作引发事故。
15、开机前不查看设备设施前是否有人员就开机。
可能造成的后果:伤住机械跟前的人员。
16、走路或者休息时不考虑周围安全环境。
可能造成的后果:周围不安全环境造成伤害。
17、抬运设备设施或者物料时口令不
一、步调不一。
可能造成的后果:物料碰住或者掉落伤住自己和他人。
18、肩上扛长工具或者长物料不注意前后人员。
可能造成的后果:碰伤前后人员。
19、行路不注意地下或者头顶是否有障碍物。
可能造成的后果:跌倒或者碰住障碍物伤住自己。
20、爬走斜梯时手不抓护栏脚不踩稳。
可能造成的后果:人员从斜梯上滑落造成伤害。
21、堆放设备物料时不考虑行人行车和工作检修安全。
可能造成的后果:引起车辆掉到或者挤伤人员。
22、堆放设备物料不稳固。
可能造成的后果:物料倒落砸伤人员。
23、不停电或者不停机检修设备设施。
可能造成的后果:机械或者电伤人。
24、检修设备设施不闭锁开关。
可能造成的后果:机械突然启动伤人或者电伤人。
25、带电检修设备设施。
可能造成的后果:电伤人员。
26、带电搬迁设备设施。
可能造成的后果:电伤人员。
27、出现失爆。
可能造成的后果:引发火灾或者瓦斯煤尘爆炸。
28、停电检修时不挂“有人工作,禁止送电”牌。
可能造成的后果:误送电伤人。
29、随意甩掉保护。
可能造成的后果:因保护失效而引发事故。
30、设备带病运转。
可能造成的后果:损坏设备设施或者伤住人员。
31、人员在大巷中行走或者违章爬车。
可能造成的后果:车辆碰住伤人。
32、随意行走大巷盘区车场。
可能造成的后果:斜巷跑车伤人。
33、坐人车时不挂防护链。
可能造成的后果:车辆碰撞或者掉道时人员容易从车中掉出来伤住。
34、在人车上躺着睡觉或者打闹。
可能造成的后果:人员容易从车上掉出来伤住。
35、人行车未停稳跳车或者上车。
可能造成的后果:车辆伤住人员。
36、乘人车时把身体部位露出车外。
可能造成的后果:机车相错时碰住、挂住或者碰住别的物料造成伤人。
37、斜巷运输违反“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规定。
可能造成的后果:跑车伤人。
38、对岗位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不及时汇报和处理。
可能造成的后果:安全隐患引发事故。
39、不是自己工作范围的隐患和问题不处理不汇报。
可能造成的后果:安全隐患引发事故。
40、班前、班中、班后不进行岗位上的安全检查。
可能造成的后果:安全隐患引发事故。
41、工作快结束时,为赶人行车违章作业。
可能造成的后果:违章作业出事故。
42、女同志上班穿高跟鞋。
可能造成的后果:扭伤脚或者踩不稳、绊住而从高处掉下造成伤害。
第四篇:如何反三违
如何反三违
1、建立判别标准,查“三违”根源
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90%是由于违章操作等“三违”行为造成
的。
但是对“三违”现象只是一味的简单处罚中能是光治标,不治本。
解决“三违”,首先要消除产生“三违”的土壤。
隐患排查自查阶段,要动员全体职工全面细致地识别本部门、本岗位存在的“三违”现象和行为,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对这些现象和行为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对策措施,再经过分类、汇总、整理,找到“三违”深层原因:是作业场所环境及设施不具备正常操作的条件,还是由于教育培训不到位或相关规章制度和规程不完善;是存在侥幸心理,或对自己控制危险的能力估计过高,还是由于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无主观意识的情况下,判断失误、疏忽、遗漏等造成的“三违”等等。
有针对性采取措施,分析“三违”根源、提出安全依据、解决不安全问题,有步骤开展反“三违”活动。
2、追究不作为责任,抓层层监管
“三违”现象的屡禁不止,终其原因是部分员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侥幸心理严重,对“违章”行为习以为常,但相关领导尤其是队长、班组长存在漠视违章、不作为甚至违章指挥的现象无形中对违章作业起到了默认、纵容的作用。
各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对发现的“三违”现象进行责任倒推,对安全监管不履职、安全管理“不作为”的查处作为监督检查工作的重点,发现一次,教育一次,查处一次,并记录在案。
对不能严格执行制度和规程的管理者要加大打击力度,一要处罚、二要撤职。
隐患排查过程中要将“三违”行为作为安全隐患和险肇事故来对待,要认真落实“四不放过”--违章原因不查清不放过、相关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职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未采取有效措施不放过的原则,彻底扭转查而不管、查而不纠的被动局面。
3、完善教育和惩处机制,杜绝“三违”现象
要根据具体的“三违”行为的性质、内容、后果程度等建立“三违”教育和惩处机制,对性质较轻“三违”现象,坚持先尊重后批评、先教育后惩处的人性化监管原则,对屡纠屡犯和部分危险岗位、关键岗位可能或造成重大事故的“三违”现象,要发现一起,严厉查处一起,并通过离岗培训、调离岗位直至解除合同等形式,建立违章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