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黄金屋顶散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nsider things from every angle.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
2021年黄金屋顶散文
夏天,我在朋友空间见到一组图片。
里面大部分是绘画作品以及少量的摄影照片。
当这些具有浓郁乡村特色的生活场景活灵活现的展现于眼前的时候,我立刻被来自农村的淳朴的乡土气息所震撼。
我是在农村长大,与亲人们朝夕相处的劳动场面和生活场景根本就刻在骨子里的。
因此我极为喜爱这组图片。
于是我就怀着一种极其兴奋的心情把它们转载过来,像宝贝样的保存于我的空间。
每当闲暇的时候,我就翻出这些画儿看上半天,浮躁的心灵便会立刻安宁下来。
这时的我会很快沉浸于那种乡村特有的熟悉的、丰富的、土的掉渣儿、具有生机活力的氛围中去……
图片的内容涉及农村的方方面面。
男女老少人物齐全,形态逼真。
所处的劳动、家居、孩子们嬉戏的场所无不显示着强烈的乡野地方特色。
这里面关于丰收主题的画儿不少。
场院里稻谷堆垛如山,晾晒的五谷杂粮,如黄金铺地。
再瞅农家小院内外到处都是累累的果实,甚是喜人。
其中的一幅画引起了我格外的关注。
屋顶,那平缓的屋顶,晾晒粮食的绝好地盘!只见那粮囤威严地矗立于房顶中央,那黄灿灿的玉米,摊开来,占领了每个屋顶。
好熟悉!看见这屋顶,心里竟有一种暖流涌上心头:难忘那屋顶上晾晒的场景……
屋顶晾晒,是有房子的特征所决定的。
现在房子大都是红砖青瓦,多是隆起的屋脊,镶着琉璃瓦,美观大气,富丽堂皇。
外观漂亮却不实用。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房子是用土坯搭建垒砌而成。
屋顶平缓。
等到八十年代,生活条件好一点了,修造房屋的材料逐渐被烧制的砖代替,而屋顶全是用水泥灌注而成,变得更加得平坦结实。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屋顶晾晒粮食是最适宜的。
等到秋风送爽的时候,各家的屋顶就开始热闹起来。
那些绿豆秧、红红的高粱穗、碧绿的芝麻秸、黄灿灿的玉米粒,白生生的花生、红通通的枣儿、颗粒饱满的葵花……像赶集似的全部聚拢来,令农民们欣喜万分。
这时的屋顶,显得格外繁忙。
人们每天不断的上下往返于房顶,那些粮食需要有人不停地翻晒。
这样的忙碌持续二三十天后,季节已近深秋。
地里的红薯刨回家了。
挑拣一些条顺个儿大的,入了自家地窖。
挑拣小一些的就切成地瓜干儿,上房晾晒。
等地瓜干儿蔫了的时候,那成捆的葱,红绿鲜明的胡萝卜赶了来跟地瓜干作伴。
寒风渐起雪花飘舞的时候,房顶就只剩下孤零零的几个玉米囤了。
因而屋顶也彻底完成它的使命,静静的等待来年的收获!
小时候,我们眼里的屋顶是极有诱惑力的。
那么多好吃的在那里,谁不想一饱口福?上房找吃的就成了我们这些孩子的一大乐趣。
上得房来,展现于眼前那白生生的花生、红彤彤的枣儿、饱满的葵花子,多让我们垂延欲滴呀!要得到美食,得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
首先,那房可不是轻易能上的。
本来很容易搬个梯子就能上房,但那是大人们的特权。
孩子上房目的单纯就为那口吃。
这种行为,是不能得到家长同意的,生活条件不允许。
大人们越不让的事,孩子们就格外好奇,更重要的是还有那么多好吃的在那里诱惑着。
上房要尽量避开大人的`眼目,偷偷上,悄悄退下。
走到屋顶要经过一段不短的院墙。
那院墙很窄,窄到只能容一只脚的空隙。
每当爬到院墙中央的时候,就胆怯起来。
脚下颤颤巍巍,内心敲着小鼓,掌握好了身体平衡,小心翼翼,生怕一脚踩空掉下去。
直到自己真过了,才长出一口气:谢天谢地,总算过来了。
爬上房顶,眼睛顿时放出光来。
哇!这么些好吃的东西!不由三下五除二,嘴里迅疾地吃着同时,两手忙活着往小口袋里装。
估计吃得差不多了,装得差不多了,便心满意足的悄悄按原路返回。
在那晾晒的过程里,往返好几次的过吃瘾。
于是,那一个个收获的季节就成了孩子们欢欣鼓舞的节日。
后来长大了,物质也丰富了。
业已长大的自己上房再不是为单纯的那口吃,而是一种纯粹观景了。
因为每家房顶上都是如此的热闹,花生晒干了,需要把杂碎草屑扬出去。
人们用簸箕盛满花生,高高举起轻微的颠动,且发出沙沙的声响。
花生自动滚落
在簸罗里,那草屑自然落在了一边。
红薯干经过些日子的暴晒,很自然的翘起,成了白亮亮的颜色,芝麻秸已成了深褐色,那芝麻粒早被抖落干净,成捆儿的葱再不是雄赳赳的模样,而是一副蔫头耷耳。
红枣皱皱巴巴,一副饱经风霜的样子。
人们兴高采烈地盛装果实,从房顶上卸下,装仓入库。
丰收了,总要庆祝一下。
父母亲会包一顿饺子,郑重其事的敬奉老天爷。
感谢老天爷,今年风调雨顺,颗粒归仓。
希望老天爷明年再来个好收成!
时至今日,生活条件一年比一年好,人们的居住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房子造价越来越高。
高高的屋脊,威严的耸立着。
那一座座平顶房子的繁华逐渐移出人们的视线。
社会进步了,那些简单粗糙的劳作,渐渐被机械化所代替。
物质丰富的人们学会了享受。
住得舒服吃得丰盛的同时,再不用把粮食搬到屋顶去晾晒,再不用胆战心惊的爬屋顶去满足孩子想吃的愿望。
可那儿时顽皮的记忆却永久的留下来,想起来倒有几分无邪的天真。
时过境迁,到如今,那曾经的黄金屋顶,那孩子们眼里的丰富世界,再难见到。
儿时的快乐时光也只能在画里欣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