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核与辐射安全保障及医学应急救援的组织实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急救援·
上海世博会核与辐射安全保障及
医学应急救援的组织实施
杨龙1,王忠灿1,叶亚林2,王长军1,曹勇平1,朱乐明1,汪学智3,杨文峰4
1.南京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京210002;
2.南京军区防化学兵第十六团,南京211100;
3.解放军第85 医院,上海200052;
4.军事医学科学院,北京100071
摘要:目的总结“三防”医学救援队执行上海世博会核与辐射安全保障及医学应急救援任务的工作经验,为今后开展核与
辐射事故应急救援任务提供借鉴。

方法结合上海世博会核与辐射安全保障及医学应急救援任务工作实际,进行回顾总结。

结果精心筹划、严密组织、强化管理是完成任务的根本保证,同时对重大活动期间放射性同位素安全管控、核与辐射危害
及其应急救援科学普及、兵力科学投入使用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结论在完成核应急医学救援备勤等重大任务后及时
总结经验,对未来执行应急救援任务有重要参考意义。

关键词:核与辐射事故;安全保障;应急救援;上海世界博览会
中图分类号:TL73;X59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1326(2011)04-0171-03
2010 年初,中央军委批示命令由南京军区担负上海世界博览会安全保障任务。

按照任务分工,我部作为牵头单位,奉命组建由军事医学科学院、第二军医大学、解放军85 医院等单位参与的“三防”医学救援队,担负上海世博会期间核辐射、化学、生物突发事件的医学应急救援任务;军区防化部队负责世博园区“核化生”相关危害的安全检查,并协助我部施行“核化生”突发事件的医学应急处置。

根据任务分工,我部主要担负核与辐射事故医学应急救援。

我部对此次任务高度重视,及时抽组人员、装备,不断完善备勤方案,认真组织专业技能训练,及时完成备勤任务。

务分工、兵力部署、携行装备、训练科目等内容,形成了完整的工作程序和针对复杂情况的应对处置方案。

根据核应急医学救援侦、检、消、防、治、送等各环节、各要素的需求,进行装备器材准备、相关专业技术基础训练和单项备勤课目的在营针对性训练。

“凡事预则立”,世博安保任务筹备工作有序推进,专业人员技术素养、队伍的应急保障能力快速提升,为下阶段执行任务奠定了良好基础。

1.2 强强联合,保障有力
我部于2010 年3 月9 日进驻上海,按照军区、总部要求,由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组建军事医学科学院、第二军医大学、解放军85 医院等单位联合的世博安保“三防”医学救援队,包括组织指挥、现场侦检、机动救援、鉴定实验室、后方救治、后勤保障等任务分队。

拥有军队野战医疗方舱、电子伤票系统、远程医疗会诊系统、洗消平台等先进装备,配备有表面沾染监测仪、放射性气溶胶采样器、γ频谱仪、多功能辐射监测仪、直读式剂量报警器等专业侦测设备,具备对α、β、γ等射线以及碘-131、铯-137、锶-90等核素的侦检能力,能够完成放射源侦查识别、放射性落下灰对食品、水源、地表、人员的放射性沾染检测,还配有军队专用核事故应急处理药箱。

这支专家型队伍,作为国家应急救援力量骨干成员,拥有核医学防护等专业人才,大多经过北京奥运会安保、四川汶川地震应急救援任务的实战检验。

单位主官主动协调物资、器材,开辟后勤保障绿色通道。

第二军医大学、85医院中止了部分医疗
1 基本情况和成功经验
1.1 先期筹划,稳步推进
南京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国家防疫救援队、全军和省级“三防”医学救援队,常年担负战区应急作战值班任务,是战区范围内处置“核化生”突发事件的重要技术力量。

在完成北京奥运会上海赛区安保任务后不久,我部即得到上级预先号令,参加2010 年上海世博安保任务。

2009年6 月,按照国家、总部要求,以《国家核应急联合备勤方案》为依据,我部制定了《“三防”医学救援队备勤课目及实施计划》,明确了任
基金项目:南京军区卫生专业人才培养“122”工程资助项目课题(No.
0812205)
作者简介:杨龙(1967-),男,博士后,研究员,从事核与辐射事故医学应急救援、放射卫生监督管理、放射损伤防护研究。

业务,专门开设“三防”病区。

各级首长亲自过问备勤训练进度,严格执行训练情况日报告制度,需要的物资、装备及时筹措到位。

1.3 科学统筹,按纲施训
进入备勤点后及时建立健全各级党组织,进行思想发动,突出“军”字当先,不断增强队员使命意识和责任感。

加强备勤期间任务部队安全管理,严格部队管控。

严格按照条令条例,落实野外驻训一日生活制度,制定了指挥组值班、训练值班制度。

对训练场管理、车辆管理、装备管理都做出明确要求,营造严谨和谐的训练环境。

在转进和归建途中,建立车长制度,确保了执勤期间人员、装备、车辆安全。

同时,在第一时间组织部队进行园区现场勘查,明确任务分工和岗位职责。

军事医学科学院同志发挥技术专家作用,组织技术骨干编写、修订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现场备勤方案。

按最小功能单元对人员、装备进行了模块精细划分,对各组人员、装备编配进行了调整。

按照理论培训、单装训练、模块训练和综合演练4个阶段展开。

组织自身核应急医学救援、卫生勤务等方面专家进行授课。

结合岗位职能、任务,使每个岗位人员固定,任务明确。

规范了队员之间的配合协调,进一步提升了队伍侦、检、消、防、救、治整体能力。

1.4 克服困难,严格执勤
我部自2010 年3 月9 日入点到11 月17 日撤离,在外执行任务历时252 天,其中,一级备勤25 天,二级备勤48 天,其余时间为三级备勤。

下达一、二级备勤号令,机动救援分队全体队员,从7:30 进入备勤点,到24:00 撤离,除了就餐、如厕时间以外,其余时间都必须在有限的专业车辆空间范围内待命,精神高度紧张。

各级首长亲自到达执勤一线,以人为本,排忧解难,增强了队员们战胜困难、完成任务的勇气和信心。

充分发扬我军军事民主的优良传统,集思广益,使全体队员始终保持了昂扬斗志,经受住了寒冷冰雪、高温酷暑等极端气候不良因素的考验,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任务。

1.5 军民一心,共创辉煌
上海市人民以主人翁的姿态迎接世博盛会。

我部刚到上海就与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街道、徐汇区斜土路街道作为军民共建单位,在世博安保期间相互结下深厚的友谊。

街道居委会帮助我部进行营区绿化,为驻军营房提供数字电视、空调、热水器、淋浴房等生活设施,联系解决了图书室、台球室、乒乓球室、羽毛球场、篮球场等文体活动场所,为战士们在紧张忙碌的执勤之余,找到释放身心的空间,让战士们在上海找到了“家的感觉”。

每逢“五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大节日,上海市轻音乐团、街道文艺团体多次到驻地进行文艺汇演。

周末组织篮球赛、羽毛球赛等联谊、联欢活动,军
营业余生活多姿多彩。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世博园自2010 年4 月23 日试运行,到10 月31日闭馆,正式运行184 天,接待游客7 308 万人次,创造了创办世博会以来历史纪录。

此次安保任务圆满完成,实现了胡锦涛主席提出的“一点小事都不能出”的总
目标。

在执行任务时有几点不成熟的思考与体会,谨供
大家参考。

2.1 重大活动期间放射性同位素安全管控问题
为了确保世博会期间的安全稳定,国家对放射源、放射性物质施行特殊管制,严格限制放射性同位素的流通[1]。

在此期间,发现来自非洲等国家地区的孔雀石、天然玛瑙等个别展品放射性超标,采取了禁止参展、原地封存处理;世博园安检口共检出游客放射性超标162人,随即进行隔离、确认身份,开展放射性物质源项、来源排查。

上述人员来自全国各地,以上海市居多,几乎都是在医疗机构刚刚做完氟-18、碘-131等放射性同位素检查或治疗后,未按规定进行隔离休息,直接就到世博园参观的。

虽然个别放射性超标人员对公众健康不会造成大的危害,但从一定层面暴露了医疗机构在医疗辐射管理上的缺陷,给公共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对未来江苏南京举办青年奥运会等大型活动的安全保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2 核与辐射危害及应急救援科普问题
核与辐射事故无论危害大小,造成的社会影响都十分深远。

在现场救援过程中,人员有序的紧急疏散、撤离至关重要,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基本公民素养。


博会除展览外,园区每天都有超过100 场的文化演出活动,平均每天游客都在40 万~ 50 万人,10 月16日更是创造了103 万人参观的单日纪录。

如果发生事故,几十万人都在同一时间涌向出口,必然造成场所混乱,引发拥挤、踩踏的灭顶之灾。

2006年1 月12 日沙特麦加、2011年1 月15 日印度喀拉拉邦等踩踏惨剧还历历在目;2009 年7 月河南杞县放射源卡源,由“放射源爆炸”谣言引发当地百万民众外逃事件,再写“现代版”杞人忧天。

筹办大型集会,如何加强核辐射应急知识的科普教育,消除“核恐慌”,发生事态后,让数十万乃至上百万人群能够自觉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有序疏散、安全撤离是政府部门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2.3 兵力科学投入使用问题
2.3.1 应急救援兵力如何部署、投入
“时间就是生命”,这是应急救援的基本法则。

世博
园展区面积5.28 km2,分为浦东、浦西两块,共有246个国家和组织参展(包括190 个国家,56 个国际组织),场面壮观程度可想而知,同时也给安检、安全保障提出了新的挑战。

园区有13 个出入口(浦东5 个,浦西3 个,黄浦江沿岸水上入口 4 个,还有一个轨道交通出入口),90 多条公交线路可到达世博会园区;地铁、轻轨与园区相连;上海各大旅游集散中心、上海赛车场等都有旅游包车及省际旅游包车前往园区,光园区指定的停车场就多达20 余个,任何区域都可能成为事故突发地点,事故突发时必须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实施救援。

其间执行一二级备勤任务时,我部奉命前出配置在17 号停车场备勤。

如果浦东园区发生事态,从当前配置区域到达事故现场所需时间是难以预料的。

2.3.2 身体疲劳和心理压力
世博会园区开放时间是9:00 ~ 24:00,共15 个小时。

而作为应急救援队伍,现场备勤必须7:30 到达备勤点,24:00 方才收队。

除了吃喝拉撒有限的时间外,队员主要都在狭小空间内备勤。

每天面对着数十万观众的来来往往,心理高度紧张。

这样的状况下如果实施救援,队员需要全身着一级防护,体力消耗大,战斗力很快下降甚至散失,极不利于现场快速救援。

因此,有必要对“三防”医学救援队伍兵力配置、使用等问题进一步探讨。

必须突出救援力量的应急行动能力,突出信息化条件下的技术救援,突出军地联合救援的组织协同。

通信指挥是一切应急救援的灵魂、中枢。

必须建立多套通讯保障手段,确保指挥员与应急队伍的实时沟通,一旦遇到情况,能够实现快速反应、科学处置。

3.2 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处置的群防群救体系
当发生核与放射事故等小概率事件时,极易造成现场暂时的混乱、拥堵,导致一个区域交通、通讯中断,再强大的救援队伍,如果无法及时到达,就无从开展基本的应急救援。

若不消除民众对核的恐怖,改变核损伤防护知识缺乏现状,加之信息传播的不对称,必然以讹传讹,产生群体心理应激过度,甚至引发社会危机[2]。

因此在大型集会筹备阶段,舆论宣传就要把公民的应急救援能力教育作为基础工程来抓,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影视资料片、核安全文化宣传周等形式,广泛做好核损伤的自我防护、自救互救、疏散撤离等常识的普及教育工作。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处置过程中,日本政府的国民教育以及普通民众面对灾难时的表现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 王恒德. 针对核与辐射恐怖袭击的应急准备和响应[J].辐射防护通讯,
2006,21(3):6-8,24.
[2] 刘立业,曾志,李君利. 对“脏弹”恐怖袭击初始响应人员防护干预行
动的一些讨论[J]. 辐射防护,2009,29(2):10-17,23.
3 对策与措施
3.1 加强应急队伍信息化能力建设(收稿日期:2011-04-06;修回日期:2011-06-11)
·
如何远离“冰箱病”·安全健康小常识
夏季来临,不少人习惯在冰箱中长期储存大量首先,生食和熟食不能混放,最好用塑料袋或食物,又不定期清洁冰箱。

若食物在冰箱中保存时有盖容器分开封装,避免交叉感染。

水果蔬菜等应间过久,各类细菌尤其大肠杆菌就会滋生,引发形用清水冲洗干净,沥干水分后再放入冰箱。

其次,腐形色色的“冰箱病”,如冰箱性头痛,冰箱性肺炎,冰败变质的食物不要储存在冰箱内。

食品存放时间也箱性胃炎与肠炎等。

不宜过久,蔬菜存放数日后再食用是相当危险的,若快速食用刚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食品,可刺即使储存也不要超过3天。

激口腔黏膜,引起头部血管痉挛,导致冰箱性头痛,定期对冰箱进行清洗消毒,夏季每周一次,可产生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

水果、蔬菜、鱼类等食用0.5%漂白粉水擦洗,特别要注意擦洗箱缝、拐角、品极易被耶尔森氏菌污染,而黄曲霉菌等有害真隔架,再用干净湿布擦干净。

菌,也极易污染冰箱环境,导致食物受污染。

这些真冰箱内存放食物不宜过满过紧,要留有空隙,菌耐寒不耐热,在0 ~ 4 ℃环境中生长繁殖极快,且以利于冷空气对流,并尽量减少开门次数,缩短开毒性强。

冰箱如不经常清洗,在冷冰机排气口和蒸箱时间。

发器中就易滋生真菌,并随尘埃散到空气中;过敏鱼肉类生制品应保存在冷冻室内。

需保存在低体质者吸入带菌空气后,可导致冰箱肺炎,出现咳温下但又不需冻结的食品如熟鱼、熟肉类,应放在嗽、胸痛、发热、胸闷和气喘等症状。

冷藏室上层,蔬菜和水果放在箱内下层,其他熟制那么该如何预防“冰箱病”呢?品放于冰箱冷藏室中层。

(整编:会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