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五官科病证PPT课件-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疗效评价 针灸治疗本病疗效显著,常在 治疗1~2次后,红肿疼痛即可明显减轻。有些 病例在针治后半小时即能睁眼,异物感消失。
2.预防与护理 本病在流行期,应注意接触 传染,洗脸用具要隔离,宜勤洗手,不用手或 衣袖拭眼。治疗期间忌食辛辣刺激之食物。
本病是以急性目赤肿痛,羞明多泪为主要特 征,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病因主要是外感风热或时行疫气。亦有因内 伤而致肝胆火盛,病机为经脉痹阻,气血壅滞为 病。病理性质属实。治拟清热消肿,散郁止痛。 其主方中以“四关”穴,清泄风热,局部用穴以 祛邪通络,再随证加减,针用泻法,或用三棱针 点刺出血以祛邪散郁。
临床分类: 本病因发病部位不同,而有内、 外麦粒肿之分。其中生于皮脂腺、变态汗腺者 为外睑腺炎,即外麦粒肿;生于睑板腺的为急 性化脓性睑板腺炎,即内麦粒肿。本病发病急, 多生于一眼,也有两眼同时发生,常表现为复 发或多发。
配穴:肝胆火盛者,加太冲、丘墟;外感风邪者, 加外关、合谷。
操作:毫针泻法。
(2)虚证 治法:益肾养窍。以足少阴、手太阳经穴为主。 主穴:太溪 照海பைடு நூலகம்听宫 配穴:肾气不足者,加肾俞、气海;肝肾亏虚者, 加肾俞、肝俞。 操作:毫针补法。肾气虚可用小艾炷灸患处。
其他治疗:
【经验介绍】
【附注】 【小结】
本病多因因脾胃蕴热,或心火上炎,又复外感 风热,积热与外风相搏,气血瘀阻,火热结聚, 以致眼睑红肿,熟腐化为脓液。
病理性质属实。
外感—风热毒邪,客于眼睑 内伤—脾胃蕴热,心火上炎
火热结聚 熟腐化脓
气血凝滞
临床主症表现 本病初期,睑缘部痛痒,或局部皮 肤红肿,触之有硬结,推之不移,压之疼痛。继则红 肿热痛加剧,拒按,数日后轻者未成脓可自行消散; 重者睑缘处出现黄色脓点,形如麦粒,破溃排出脓液 后肿消而愈。
【治疗】
基本治疗 (1)实热证 治法:清热利咽,消肿止痛。以手太阴、手足阳 明经穴为主。 主穴:少商 合谷 尺泽 内庭 关冲
配穴:外感风热者,加风池、外关;肺胃实热者, 加厉兑、鱼际。
(2) 阴虚证
治法:滋阴降火,养阴清热。以足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太溪 照海 鱼际
操作:针灸治疗咽喉肿痛,常可配用近部取穴, 临床常随证选用天突、廉泉、扶突等穴,以利咽消 肿,操作时应严格遵照操作要求针刺,注意针刺方 向、角度、深度,避免伤及脏器。
【治疗】
基本治疗: 治法:清泻风热,消肿定痛。以手阳明、足厥阴、 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合谷 太冲 风池 睛明 太阳 配穴及操作:
其他治疗:
【经验介绍】 【附注】 【小结】
麦粒肿
本病是指胞睑生小疖肿,形似麦粒,易于溃脓的 眼病。临床以眼睑缘硬结、充血水肿、压痛为主要 特征,因其形似麦粒故名。中医文献中将本病的轻 症称为“针眼”,重症称为“眼丹”。
2.周世杰等用爆灯火治疗咽喉肿痛83例。治疗 方法:寻找皮肤异点或选穴:常可在项背部找到皮 肤异点。如在双侧肩胛骨内侧缘,脊柱两旁寻找皮 肤上的斑丘疹、结节或压痛点等,或选用大椎、曲 池、合谷、少商、角孙,必要时可配涌泉。操作: 寻找到皮肤异点或定准诸穴后,取灯芯草一段,蘸 植物油(香油、麻油或菜油),拿出后空干浮油, 以不滴下为度。每次可爆灸1~3个穴位,间隔2~3 天可灸第二次,勿在原穴位或皮肤异点上施灸,一 般以爆灸6次为宜,结果:83例患者中,施灸6次痊 愈者54例,占65%;有效16例,占19.3%;无效13 例,占15 7%,总有效率为84.3%。其中施灸1次 治愈31例,占37.3%;有效23例,占27.7%。
【附注】
1.疗效评价 针灸治疗咽喉肿痛之实证效 果较好,常1~2次即可见效;虚证亦有一定效 果,但疗程较长。
2.预防与护理 平素应忌食辛辣煎炸之物, 注意口腔卫生。急性喉炎出现喉水肿,呼吸困 难,应作专科处理。
【小结】
咽喉肿痛是指以咽喉红肿疼痛为主症的一类 病症。
该类病症多由风热、肺胃郁热和虚火引起, 以致火热上炎,蕴结或灼于咽喉,脉络阻滞为 病。
牙痛
1.病名含义:牙齿疼痛简称牙痛,有些文献中 亦称“齿痛”,是口腔疾病中常见的一个症状, 每因遇冷、热、酸、甜刺激发作或加剧。牙体本 身或牙齿周围的病变均可引起本症。如龋齿、牙 痛、牙宣、牙齩(yao)痈、骨槽风等都有不同程 度的牙痛。
2.与现代医学相应的病症:现代医学的龋齿、 牙髓炎、根尖炎、牙周炎和牙本质过敏等均见有 本症。
【病因病机】
【辨证】
【治疗】
基本治疗: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散结。以局部穴及足少 阳经穴为主。 主穴:太阳 鱼腰 风池 配穴:
其他治疗:
【经验介绍】
1.贺舜歧用放血疗法治疗麦粒肿,方法:取患 眼同侧耳尖穴,患眼对侧肝俞穴,用三棱针刺入2毫 米,放血6~7滴。每天一次。结果:1次治愈147例, 占79%;放血两次治愈33例,占18%;其余5例,放 血3次以上治愈,占3%。
2.陈国卫等用针刺牙痛62例。取穴:主穴 为督脉身柱至筋缩间的阿是穴,最疼痛者为主 穴。配穴,上5~8牙痛取下关,下5~8牙痛取 颊车,上1~4牙痛取颧髎,下l~4牙痛取大迎。 方法:先针主穴,捻转进针,直达椎骨,用泻 法捻转至得气后出针,不留针,配穴针刺用泻 法,得气不留针。每穴行针时间均在8秒之内完 成,每日1次或隔日1次。结果:62例全部治愈, 其中1次治愈18例,2次治愈37例,3次治愈7例。 (陈国卫,等.针刺牙痛62例。中国针灸1996; 16(8):54)
其他治疗
耳针法:选咽喉、心、下屏尖、扁桃体、轮1-6。 毫针刺,实证者强刺激,每次留针1小时。
【经验介绍】
l.赵蒲光用单刺扁桃穴治疗急性扁桃腺炎, 方法:单取患侧扁桃穴(下颌角下缘,颈动脉前 方,天容穴前下方0.5寸处),用2.5寸毫针向 扁桃腺方向直刺1.5~2寸(可刺入扁桃腺内)。 患者有胀重感向咽喉部放散,不留针,每日一次, 一般治疗三次即愈。针刺时注意颈动脉。结果: 87例中,痊愈61例,显效18例,好转6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为97.7%。(赵蒲光.单刺扁桃 穴治疗急性扁桃腺炎87例。针灸临床杂志1994; 10(6):24)
2.预防与护理 患处切忌挤压,以免炎症向 眶内甚至颅内扩散,引起蜂窝组织炎,甚至海 绵窦栓塞及败血症等。注意眼部卫生,屈光不 正者,应合理纠正。
【小结】
麦粒肿乃是一种常见的睑腺病之一,证属实 热者为多。
针灸以疏风清热,解毒散结为原则,处方以 近部足太阳、阳明经穴为主,配合对症取穴, 针灸多用泻法。
涩痛、白睛混赤肿胀
热,舌红苔黄、脉弦
合谷、太冲—名曰“开四关”,调阳明经气以疏 散风热,通导厥
阴经气以泄火疏肝,四穴相配疏散一身热邪;
风池—属足少阳经胆经,导肝胆之火下行;
睛明——足太阳、阳明交会穴,宣散眼部之邪热, 有通络明目的作用;
太阳——点刺出血,以泄热消肿止痛。
配穴:风热者,加少商、上星;肝胆火盛者, 加行间、侠溪。
外感
外感风热 时行疠气
内伤——肝胆火盛循经上扰
经脉闭阻,气血 壅滞,交攻于 目
病理性质属实,久病可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
风热证与肝胆火盛鉴别表
证型
主证
兼证
风热证 起病急、患眼红赤灼热、 伴见表证:头痛、鼻塞、
多泪、眵多黄粘、眼脸 或有发热、苔薄白或薄黄、
肿胀、 痒痛皆作
脉浮数
肝胆火盛 起病稍缓、眼有异物感、 伴见:口苦、咽干、烦
操作:毫针刺,用泻法。太阳、少商点刺出 血,或太阳刺络拔罐,睛明应严格注意操作规 程,轻刺。根据病情每日1~2次,每次留针 30min。
(1)挑刺法:可在肩胛间按压过敏点,或大椎 两旁0.5寸处选点挑治。本法适用于急性结膜 炎。
(2)耳针法:选眼、目1、目2、肝。毫针刺, 留针20分钟,间歇运针;亦可在耳尖或耳后静 脉点刺出血。
临床辨证应分清实火、虚火,实火有风火、 胃火之别,虚火为肾虚火旺。
治疗拟疏风清热,通络止痛为原则。针灸 治疗以局部取穴与循经远道取穴相结合。针 刺实证用泻法,虚证用平补平泻和补法。
咽喉肿痛
咽喉肿痛是口咽和喉咽部病变的主要症状,以咽 喉部红肿疼痛、吞咽不适为特征,又称“喉痹”。
【病因病机】
【辨证分型】
1.刘炳权用穴位注射治疗流行性结膜炎352例。 将352例分为太阳穴组206例,耳穴组146例。太阳穴 注射组,取双侧太阳穴常规消毒后,每次注入低浓度 维生素B12 0.5ml,每天一次;耳穴注射,在耳针眼 穴,耳垂中点,按皮肤常规消毒后,在双侧耳穴注入 低浓度维生素B12 0.2~0.3ml,每天1次。连续治 疗3天,统计疗效。同时两组均配合0.25%氯霉素眼 药水点眼,每天4~6次。结果:太阳穴组基本治愈率 66%,耳穴组基本治愈率78%,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 性。(刘炳权.穴位注射治疗流行性急性结膜炎352 例。中国针灸1992;12(3):32)
耳聋、耳鸣
耳鸣是指听觉器官并未受到外界声响刺激,而自 觉耳内鸣响,可由听觉器官本身和神经传导径路的 病损以及全身其他系统疾病引起。耳聋是指不同程 度的听觉减退,甚至消失。耳聋往往由耳鸣发展而 来。两者在病因病机及针灸治疗方面大致相同,故 合并论述。
【病因病机】
【辨证分型】
【治疗】
基本治疗 (1)实证 治法:清肝泻火,疏通耳窍。以足少阳、手少阳经 穴为主。 主穴:翳风 听会 侠溪 中渚
2.孙法轩用刺血法治疗急性结膜炎,治疗组203 例,主穴取印堂,配穴取瞳子髎(双),皮肤常规 消毒后,三棱针点刺放血1~2滴,每日1次,3次后 观察疗效。对照组144例,用五官科超短波治疗, 功率40W,波长50兆赫,圆形电极中号 7cm× 2× 2 眼部并置法,温热量,时间20min,每日l次,7次 后观察疗效。两组同时配合病毒灵眼药水,金霉素 眼膏点眼,l日3次。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8.5%, 对照组有效率80.5%,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 。 (孙法轩.刺血法治疗急性结膜炎203例疗效观察。 中国针灸 1992; 12(5):25)
2.刘玲玲用针挑法治疗麦粒肿42例。治疗部位: 背部第l~12胸椎至腋后线范围内寻找反应点,多为 粉红色或暗红色充血性疹点。治疗方法:皮肤常规 消毒后,用三棱针挑破疹点放血2~3滴,1次未愈可 隔二日再挑治1次。结果:治疗二次后总有效率为 100%。
【附注】
1.疗效评价 麦粒肿初期,针灸可使其消肿 散结,已成脓者亦有止痛和促进早期排脓的效 果,但疗效不如初期,建议转眼科处理。
其他治疗 耳针法:选上颌、下颌、神门、上屏 尖、牙痛点。
【经验介绍】
1.傅蕴英用针刺治疗慢性牙周炎。方法:单侧或 双侧前3齿炎症,主穴取唇侧龈阿是穴,配单侧或双 侧四白穴。单侧或双侧后4齿炎症,主穴取唇颊侧龈 阿是穴,配单侧四白、下关。双侧全齿炎症,主穴 取唇颊侧龈阿是穴,配双颊车及手阳明大肠经穴。 予洗必泰漱口剂漱口3次后,阿是穴用三棱针放血, 血量多效果显著,配穴斜刺进针0.5寸,得气后提 插捻转5次,留针5min,每日2次,6次为1疗程,治 疗2疗程。结果;痊愈35例,占28.9%;显效67例 占57%,进步12例,占9.9%,无效5例,占4.2%。 (傅蕴英.针刺治疗慢性牙周炎121例。中国针灸 1993;13(2):9)
【附注】
1.疗效评价:针刺对急性牙病发作,疗效 较好,往往可立即奏效。针刺时宜反复提插捻 转,长时间留针,针后可在耳穴用王不留行籽 贴压,或埋针,以巩固疗效,防止疼痛再作。
2.对龋齿感染、智齿难生、坏死性齿髓炎 等,应同时进行病因治疗。
【小结】
牙痛,是多种口腔疾病的常见症状。其发 病总因火热所致。
辨证当分清虚火、实火。实火以清泄之,取 太阴、阳明经穴为主,虚火当养阴降火,取少 阴、太阴经穴为主。实证用泻法,虚证用平补 平泻法。
本篇所讨论的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结膜 炎,由细菌、病毒感染所引起或过敏而导致 , 多发于春夏之季,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有 急性传染性结膜炎、流行性角膜结膜炎、假 性结膜炎之分。本病预后多数良好,少数可 迁延日久,若反复或剧烈的结膜炎,可后遗 结膜干燥症;若炎症延及角膜,可引起不同 程度的视力障碍 。
【病因病机】
1.病因由外感风热和内伤而致胃火、虚火上 炎,总因火热为患。
2.齿为骨余,为肾所主;手阳明入下齿中; 足阳明入上齿中。病位在齿,脏腑经脉涉及肾、 胃、大肠。
3.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实证由风热、胃 火引起;虚证由肾虚火旺所致。
【辨证分型】
【治疗】
基本治疗: 治法:祛风泻火,通络止痛。以手足阳明经穴为 主。 主穴:合谷 颊车 下关 配穴及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