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第2框 青春有格(第1课时)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第2框 青春有格(第1课
时)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1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第2框 青春有格(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第2框 青春有格(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第2框 青春有格(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2
青春有格(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行己有耻”.
2、掌握“行己有耻”的要求。
3、知道什么是“止于至善”?
4、青春期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重点、难点:掌握“行己有耻"的要求;青春期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利用10钟仔细阅读课本P27—32页,并在课本中完成以下问题的勾画内容。
将预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写在“我的疑问区”。
1、“行己有耻”的内涵。
2、怎样做到“行己有耻”.3、“止于至善”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在上面的田字格中工整的写下“青春有格“四个字。
2、解读“格”的意思
⑴“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⑵“言之有物,而行之有格也” ⑶“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二、出示课题、解读学习目标 三、导学流程 活动一:行己有耻 1、“行己有耻”的内涵:
2、P28阅读感悟回答一下问题: (1)卢梭做的对么?
(2)内心隐隐作痛说明卢梭是个怎样的人?
(3)请判断下列情况是否属于知耻
a马路上闯红灯() b吃完零食随手扔掉包装袋()c公共场所大声说话( )d中国游客大闹曼谷机场()3、P28探究与分享
(1)你认为还有哪些规则需要遵守?
(2)有人认为,只要不被发现,说谎、欺骗是可以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为什么?
4、现在学校里有一部分中学生觉得吸烟很酷,于是尝试着吸烟。
面对好朋友递过来的名牌香烟,我们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
A、试着吸一次,因为他递过来的是名牌香烟。
B、坚决拒绝,同时劝阻朋友也不要吸烟.
C、马上跟朋友翻脸,因为吸烟有害健康。
D、立即把他扭送到公安机关.活动二:止于至善|
1、“止于至善”的内涵:
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构建这节课的知识框架
五:我的疑问区
【课堂测试】:
1、中国古话说:人无耻,无自立。
这句话是说()
A。
因为有羞耻心,人才会节制自己的行为,不做庸俗卑贱的事情,有尊严的生活。
B。
自尊心和羞耻心没有联系C。
人要没有任何廉耻心,才能自立D。
没有了羞耻心,就不能独立
2、巴尔扎克说:“只有那些晓得控制他们缺点,不让这些缺点控制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这句话告诉我们()A.强者是没有缺点的 B.普通人无法控制自己的缺点
3
C.当你有缺点时就不能成为强者 D.要磨砺意志,不断增强自控力
3、“点燃蜡烛照亮他人者,也不会给自己带来黑暗。
"美国思想家杰弗逊的这句话表明()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给予会比接受更快乐
C.助人不仅是付出,也会有收获 D.善良要见诸行动
4、“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言有物而行有格也。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对于这些语句中“格”的解读不符的是()
A.标准
B.改正
C.局势D。
法式
5、“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但世界又是纷繁复杂的、美丑、善恶交织,这就要求我们“行己有耻"。
引导我们辨别是非,作出正确选择的主要因素是()A。
个人的情感好恶 B。
自身的愿望 C。
羞恶之心 D。
他人的评价
6、明德华兴中学吴晓芳老师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对初一8个班共370个学生作了自控力检测,统计结果显示:自控能力很强的有38人,约占总人数的10%;自制力较差和很差的为55人,约占总人数的15%。
增强自控力,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尝试不做某些事情,纠正自己的行为 B。
每天坚持做一些自己未能做到的事情
C。
对任何事情都不闻不问,视而不见 D。
认真记录一些自己平时不关注的事情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