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压开关新型操动机构的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高压开关新型操动机构的设计
摘要:现阶段国内使用的高压隔离开关大多都是加速或减速开关,不仅零件较多,成本较高,并且发生故障的概率较大。
因此,为了提升隔离开关的安全性、
可控性以及实用性,经过相关学者多年的探索和研究,设计出一种高压开关新型
操动机构。
本文主要对高压开关新型操动机构的设计原理、设计要求,以及定、
转子结构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为高压开关新型操动机构的设计、
研究以及生产应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关键词:高压开关;新型操动机构;设计
前言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各种新型的仪器设备被广泛的使用于各行各业。
电机机构作为开关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电机机构质量和相关性能的好坏直接关
系到开关设备的使用期限和性能。
现阶段传统的高压开关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很
多电机构问题,例如,传动机构灵动性不足、输出力矩较小、合闸不到位以及自
动化程度较低等,不能够更好的适应电力企业的运行要求。
下面对高压开关新型
操动机构的设计进行分析研究。
1.高压开关新型操动机构的设计
本文主要针对三柱式隔离开关的操动机机构的设计进行分析研究,如下图所示,图1为新型高压开关电机机构的原理图,图2为新型高压开关的总体图。
这
种新型的机构是利用电子器原件直接控制驱动隔离器的操作杆,当控制单元发出
分合闸信号时,得到信号的电动机构就会实现分合闸操作。
隔离开关的触头运动
到分闸或者合闸位置时,相关信号就会传输到检测器上,控制系统就会发出停止
信号,电动机机构发生停电停转,机构就完成了分闸、合闸操作。
图2 电机总体结构图
现阶段,使用的隔离开关的转速为4-10r/min,输出的力矩为1000N?m,目前,国内研究较多就是低转速的电动机50-90r/min,由于转速较低导致无法满足
企业的使用要求。
本文设计的高压开关新型操动机构是建立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
的背景下,从而提出了低转速大力矩的电动机构。
目前,国内使用的高压隔离开
关工作时间较短,从电动机机构起始到停止只运转几秒钟,导致不能够把起动机
的性能发挥到最大。
因此,为了满足电力企业的运行要求,本文提供了电机的主
要参数,例如,电磁负荷、总导体数以及长细避等参数的选取方法,从而使电动
机的主要性能发挥到最大。
1.1新型操动机结构的设计
1.1.1新型操动机结构定子的设计
永磁无刷电机主要分为两相和三相导通两种工作方式,两相导通工作方式在
运行过程中,其中只有一相绕组没有电流;三相导通工作方式在运行过程中,其
中只有一相是接通电流的,另外两相接通的电流只有规定的一半;此外,绕组中
通有的是正弦电流。
通过这样改变绕组电流的形式,能够使绕组电流的电磁力矩
达到最大。
当同一电极下绕组电流方向相同时,此时电机的输出力矩最大。
但是随着电
机转子的运转,当同一电极下有两股相同绕组电流时,电磁力矩就会相互抵消,
电磁力矩就会逐渐减小。
因此,为了避免电磁力矩减小,导致电动机性能降低的
情况出现,采用相应的措施使部分绕组转换方向,使每一个电极下绕组方向尽可
能保持一致。
其中电磁绕组分为几个换相单元,如果在运行过程中,一个绕组会经过另外
一个绕组,然后再转到下一个绕组,这时可以通过改变电路绕组的方向从而产生
方向电流,使电动机机构在稳定状态下输出。
1.1.2新型操动机结构转子的设计
转子励磁一般使用永磁体励磁,而不使用电励磁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1)永磁体在运转过程中可以产生较大的磁通密度;(2)使用永磁体励磁结构,当没有励磁电流时,不仅可以减少无励磁损耗,还可以减少做无用功的情况出现,使转子的结构的维护保养更加简单有效。
永磁体励磁结构转子主要分为瓦性永磁体径向转子、矩形永磁体切向转子、
环形永磁体径向转子以及矩形永磁体混合式磁化转子。
(1)瓦性永磁体径向转
子具有漏磁现象较少、极弧系数容易控制、电枢反应电感小以及机械性能较强等
特点;(2)矩形永磁体切向转子具有漏磁现象较多、设计成本高以及机械特性
较软,但是产生的磁通化较大;(3)环形永磁体径向转子和瓦性永磁体径向转
子特点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极间有一些永磁体使用没有具体作用,但是精确度较高,且加工使用较为方便;(4)矩形永磁体混合式磁化转子具有径向磁化和切
向磁化共同的特点,不仅机构复杂,而且生产成本较高。
本文讲授的新型操动机
结构转子设计为瓦性永磁体径向转子。
1.2新型操动机结构主要参数的选取
1.2.1电磁负荷参数的选取
对于两个相同功率的操动机,功率密度越高,输出功率的速度越快,电动机
的体积越小。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提升电负荷、磁负荷以及提高极数等方法,达
到提升电磁密度,减小电动机体积的目的。
但是,同时要考虑随着电负荷的增加,电机的铜材料消耗就会增加;磁负荷的增加,电机的铁材料消耗就会增加,从而
影响电动机的工作效率。
因此,为了减小电机体积,电负荷可以选取2500-
4000A/cm,并且可以使用高剩磁稀土永磁体,通过增加永磁体的厚度,从而提高
气隙密度,那么磁负荷可以选取1-1.5T,大概是普通电磁设计的1.5倍。
当增加
永磁体厚度时,电枢电感就会随着降低,电枢电感的较小能够避免磁体的畸变,
能够提升电机伺服性能和机械性能。
增加电磁负荷和电机极数,能够增加电机的
功率密度,减小电机的体积。
1.2.2总导线的数和绕组直径的选择
当电动机的体积相同时,能够确定铁心的长度,并且可以结合电磁负荷和输
出力矩确定电机绕组的总匝数,新型操动机的电机总匝数可以选择为400-600之间,就能够满足隔离开关的转矩需求。
此外,还可以根据电机的额定电流和外加
电压,确定绕线圈的总电阻,并且能够根据电动机的结构和相关的实验数据得出,如果要想电动机的电流达到100A以上,绕线圈的电阻不能够大于1Ω。
此时,能
够根据电阻数和线圈长度,得到电阻的直径大于在1-1.3mm。
1.2.3气隙和极弧系数的选取
气隙作为电动机中电能的转换场地,当气隙磁导率较低时,气隙就会增大,
同时气隙中的磁密度就会减小。
此外,气隙越大,电枢反应对于磁场的影响就会
越小,电枢磁势对于永磁体的影响就会越小,气隙就会越小,对于生产和安装的
要求就越高。
本文设计的新型操动机的气隙为1mm以内,极弧系数越大,电机
的功率就越大,转矩的脉动就越小,本文设计高压开关操动机构的极弧系数为
0.8。
1.2.4永磁厚度和电机体积的确定
电机所使用的磁体都是由永磁体产生的,因为,为了使电机中有足够的磁通
和磁密度,永磁体的厚度就需要达到相应要求。
对于磁路和电机结构的计算和分析,能够分析出气隙密度的大小。
然后根据相应的计算结果,确定相应的永磁体
厚度,使气密度达到设计要求,本文的电机设计永磁体的度控制在6-10mm之间。
可以根据定子内径和气隙的大小,从而确定转子的内径。
此外,为了避免齿部磁
密度饱和情况的出现,通过磁路的计算结果能够确定齿部的厚度,最后根据齿部
的厚度还可以确定定子和转子内径。
1.3操动机基槽配合的分析
根据电机的体积和磁路的计算结果,永磁体的极数可以选择2、4、6极。
为
了避免电机转子转动时间过长不出现转相,或者转矩输出较低的情况出现,可以
将转子分成多相,达到及时更换的目的。
但是,要主要绕组的数量不能太多,避
免出现系统故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制定出4个不同的方案,从下表中可
以看出四级三相和四级四项的性能较好。
2.操动机的仿真分析
通过上文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结合电机运行磁场的分析计算结果,能确定相关电磁设
计是否合理,既不发生饱和现象,也不出现饱和过低的现象,从而使相关材料能够充分使用,确保电机的各方面性能达到最佳。
使用相关的模拟软件建立电机机构,根据相关的数据和条
件对于磁场进行确定。
在进行电机磁路设计时,使永磁体、气隙、定子和转子等形成一个闭
合的磁路,避免漏磁现象的出现。
3.结束语
本文主要以高压隔离开关的操作要求为依据,提出了新型操动机构的设计原理、相关参
数的选取要求以及注意事项,希望能够为智能电网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参考文献:
[1] 马少华,王季梅.72.5 kV高压真空断路器永磁操动机构的研究与设计[J].中国电机工程
学报,2001,(12):125-126.
[2] 林莘,马跃乾,徐建源,王德顺.高压断路器新型操动机构驱动电机设计分析[J].沈阳
工业大学学报,2008,(02):144-145.
[3] 乔春雨,李永祥,林莘,徐建源.高压隔离开关新型电机机构的设计与分析[D].沈阳工
业大学,2010.
[4] 田阳.高压断路器永磁操动机构优化设计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
[5] 杨川,李永祥,徐建源,林莘.高压断路器永磁直线电机操动机构的设计及仿真分析
[D].沈阳工业大学,2009.
[6] 崔彦,芮晓明,柳亦兵.高压开关新型操动机构的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2004.
[7] 许海超,时彦文.高压开关一种通用电动机构的设计与分析[J].电气制造,2010,(08):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