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
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在光滑绝缘的水平地面上放置着四个相同的金属小球,小球A、B、C位于等边三角形的
三个顶点上,小球D位于三角形的中心,如图所示。
现让小球A、B、C带等量的正电荷Q,让小球D带负电荷q,使四个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Q与q的比值为()
A. B. C. 3 D.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以A、B、C三个中的一个为研究对象,如以B为研究对象有:受到A、C的斥力作用,同时受到D点点电荷的引力作用,设三角形边长为L,根据受力平衡得:
,
其中,所以解得:,故ABC错误,D正确。
考点:库仑定律;物体的平衡.
2. 如图中虚线所示为静电场中的等势面1、2、3、4,相邻的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其中等势面3的电势为O。
一带正电的点电荷在静电力的作用下运动,经过点时的动能分别为26eV和5eV。
当这一点电荷运动到某一位置,其电势能变为-8eV时,它的动能应为()
A. 8eV
B. 13eV
C. 20eV
D. 34eV
【答案】C
【解析】由于正电荷由A到B动能减少了21 eV,而电场中机械能和电势能总和不变,故
在3等势面时动能应为12 eV,总能量E="12" eV+0 eV="12" eV,当在某一位置,电势能E p=-8 eV时,E k="12" eV-(-8 eV)="20" eV,故应选C。
3. 有甲、乙两导体,甲的横截面积是乙的两倍,而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乙是甲的2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通过甲、乙两导体的电流相同
B. 通过乙导体的电流是甲导体的2倍
C. 乙导体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是甲导体的2倍
D. 甲、乙两导体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大小相同
【答案】B
【解析】AB、单位时间内通过横截面的电荷量,乙是甲的2倍,所以乙的电流是甲电流的
两倍,故A错误,B正确;
CD、由于(n是单位体积中的自由电荷数,q是自由电荷的电量,S是横截面积,v 是定向移动速率),所以,由于不知道甲、乙两导体的性质(n、q不知道),所以无法判断,故CD错误。
故选B。
【点睛】知道单位时间内通过横截面的电荷量表示电流,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nqvs,反映出电流I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
4. 一个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g =1 mA,内阻为500Ω,要把它改装成一个量程为10 V的电压表,则应在电流表上()
A. 串联一个10 kΩ的电阻
B. 并联一个10 kΩ的电阻
C. 串联一个9.5 kΩ的电阻
D. 并联一个9.5 kΩ的电阻
【答案】C
5. 如图所示,A和B为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在两极板间用绝缘线悬挂一带电小球。
开
始时开关S闭合且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P在a处,此时绝缘线向右偏离竖直方向。
(电源的
内阻不能忽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小球带负电
B. 当滑动头从a向b滑动时,绝缘线的偏角θ变大
C. 当滑动头从a向b滑动时,电流表中有电流,方向从上向下
D. 当滑动头停在b处时,电源的输出功率一定大于滑动头在a处时电源的输出功率
【答案】C
【解析】由图,A板带正电,B带负电,电容器内电场方向水平向右.细线向右偏,电场力
向右,则小球带正电.故A错误.滑动头向右移动时,R变小,外电路总电阻变小,总电
流变大,路端电压U=E-Ir变小,电容器电压变小,细线偏角变小,故B错误.滑动头向右移动时,电容器电压变小,电容器放电,因A板带正电,则流过电流表的电流方向向下.故C正确.根据电源的输出功率与外电阻的关系:当外电阻等于内阻时,输出功率最大.外电
阻大于内阻,外电阻减小输出功率增大;当外电阻小于内阻时,外电阻减小,输出功率减小.本题,不知道外电阻与内阻大小关系,故无法判断电源输出功率的大小.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含容电路的问题,是高考热点问题.对于电容器,关键是分析和计算其电压,及
充电情况.电源的输出功率与外电阻的关系可根据数学知识进行严格推导.
6. 如图所示,低电位报警器由两个基本门电路与蜂鸣器组成,该报警器只有当输入电压过
低时蜂鸣器才会发出警报。
其中()
A. 甲是“与门”,乙是“非门”
B. 甲是“或门”,乙是“非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