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宁晨印度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印度(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地形特点、邻国。
2、读图分析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
3、通过地图分析印度的气候,归纳气候特征及其成因,并解释印度旱涝灾害频发。
过程与方法:
依据地图和资料分析印度的自然情况,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印度人口的学习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口观。
2、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形成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印度气候成因及影响难点:印度气候的成因及影响。
三·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讲诉法等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导入:《西游记》大家都看过,唐僧西天取经,西天在哪里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西天就是古代的天竺,现在的印度,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印度。
1、印度的位置
推进:那印度在哪里呢?读世界地图,找出印度的位置。
(学生读图归纳,教师总结)印度在印度半岛,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推进:那印度的海陆位置又是怎样的呢?读图-----归纳
(学生读图归纳,教师总结)东临孟加拉湾,西临近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
推进:印度和我国一样,有很多邻国,在图上找出印度的邻国
(学生读图回答,教师总结)中国、尼泊尔、缅甸、孟加拉国、不丹、巴基斯坦。
2、印度的地形
过渡:从图----上还可以读出什么信息呢?这是印度地形图,认真读图找出印度的主要地形区,归纳印度的地形地势特点。
(学生读图分析回答,教师总结)北部:喜马拉雅山,中部: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地势:北高南低。
3、印度人口
过渡:印度和中国是邻居,它们很多地方很相似,我们来看两幅图,(展示两国火车站图)从这两幅图中可以看出两国人口有什么特点?学生答人口众多,我们接下来就来学习印度的人口。
推进:看世界人口前五位图,印度人口排世界第几位?
(学生看图回答,教师总结)第二位仅次于中国。
推进:专家预言印度人口在未来将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为什么这样预言呢?有什么样的依据。
展示印度和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
(学生读图分析回答,教师总结)印度人口增长速度快,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减缓。
推进:印度人口众多,有什么样的有利、不利影响呢?同学们结合活动题,回去思考讨论,下节课来课堂上讨论。
4、印度气候
过渡:印度人口众多,每个人都有一张要吃饭的嘴,粮食问题很紧张,雪上加霜的是印度天公不作美,多水旱灾害。
为什么多水旱灾害呢?我们接下来学习印度的气候。
推进:展示亚洲气候图和孟买气候图,印度主要是什么气候呢?又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读图分析回答,教师总结)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推进:旱、雨两季分别是哪些月份呢?
(学生读图分析回答,教师总结)旱季:10月到次年5月,雨季:6-9月。
推进:为什么分旱、雨两季呢?读图---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与季风有关,旱季吹东北季风,降水少。
雨季吹西南季风,降水多。
推进:刚刚我们讲了印度多水旱灾害,为什么多水旱灾害,与个哪个季风有关。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西南季风不稳定。
推进:什么时候发生旱灾?什么时候发生水灾呢?
(学生分析回答,教师总结)当西南季风来得早,去得晚势力强发生洪涝灾害。
当西南季风来得晚,去得早,势力弱发生干旱灾害。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结合板书,梳理知识脉络,强调重难点。
布置作业:优化设计。
板书设计:7·3印度
1、印度位置
2、印度地形地势
3、印度人口
4、印度气候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