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诗词曲五首 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内容:第23课诗词曲五首
学习目标:了解文学常识,掌握文本内容。
重难点:结合具体内容,体会文本情感。
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就一定行!)
(一)自学指导(学习一些语文基础知识,受益终生哦!)
作者及作品(见导学方案)
(二)自学检测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松柏.(bǎi) 春.谷( chūn) 狐裘.(qiú) 饮.归客( yǐng)
B.兜鍪.( móu) 都护.(hù) 潼.关( tóng) 踌躇.(zhù)
C.干戈.(gē) 雉.鸡(zhu) 瀚.海(hàn) 浮.沉( fú)
D.寥.落(liáo) 神.州(shén) 惶.恐(huáng) 宫阙.(què)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山回.路转回: (2)峰峦如聚.聚:
(3)兴.,百姓苦兴: (4)留取丹心
..照汗青丹心:
(5)八十始.得归始: (6)泪落沾.我衣沾:
(三)自学小结:
二、小组学习(各抒己见,达成共识,有你课堂才会更精彩)
1、赏析千古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两句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表达感情方面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三、展示反馈
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1、《十五从军征》
更加深刻的表现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子是
揭露(表现)汉代极端不合理的封建兵役制度的句子是
表达凄凉破败的景色的句子是。
(远景描
写)。
(近景描写)
描写主人公征战回家看到的景象的句子
是表现作者家破人亡、孤独悲伤的句子
是。
诗中和贺之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从别人口中得知亲故凋零的句子是
描写家国破败,控诉当时繁重的兵役给人民带来的痛苦的句子是暗示老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是
描写归乡老兵现在的境况(老人孤独处境和心情)
2、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风见雪,造成别开生面的开阔雄奇氛围的诗句是
“”。
“”以花
喻雪,描写了早晨起来看到的奇丽景象。
“”视线从
帐外逐渐转入帐内,写飞雪飘进珠帘,打湿了军帐,让人感到异常寒冷。
“”写将士却毫无怨言,依然拉弓练兵,更表现出将士们乐观的战斗
情绪。
“”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绘出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突出了
雪景的雄伟壮“”写饯别宴会的盛况,表现了送别的热烈与隆重:摆开
筵席,搬来各种乐器,且歌且舞,开怀畅饮。
“”写归客在暮色中迎着纷飞的大雪步出帐幕,冻结在空中的鲜
艳旗帜,在白雪中显得绚丽。
“”写虽然雪越下越大,但送行的
人千叮万嘱,不肯回去,抒发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
用平淡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也表现了边塞将士的豪迈精神。
3、《南乡子》中抒发词人千古兴亡之感,不尽愁绪和感慨的句子是:“”
4、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以“”回顾自己的仕途和征战的经历。
“”用两个比喻句浓缩了国家的灾难和个人的坎坷,感慨国家和
个人的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
写诗人为自己的命运忧虑,感叹自己的孤苦伶仃,无力挽救国家的句
子是“”。
”两句,表现出作
者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安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
5、张养浩的《山坡羊·骊山怀古》中与“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相呼应的句子是:
”点明主旨的句子是“”,描写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
四、拓展延伸(学有所用,提升自己)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B.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D.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教学个案(收获)
雪
孤舟蓑笠翁,独钓
寒江雪。
—《江雪》柳宗元
欲度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别董大》高适
教学反思(疑惑)
A.《十五从军行》选自《乐府诗集》。
汉乐府民歌内容丰富,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
B.《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作者是唐代边塞诗人岑参。
他与高适并称“高岑”。
C.词始于南宋,是一.种抒情诗体,是隋唐时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到唐代达到顶峰。
“南乡子”是词牌名。
D.《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曲作家张养浩的散曲作品,是他赴陕西救灾途经潼关所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