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课《黄生借书说》同步练习(冀教版初三上)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7课《黄生借书说》同步练习(冀教版初三
上)1
1.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惴惴〔〕庋藏〔〕俟异日〔〕形诸梦〔〕辄〔〕素蟫〔〕
2. 讲明加点的词。

〔1〕授以书而告之〔〕
〔2〕非独书为然〔〕
〔3〕假设业为吾所有〔〕
〔4〕姑俊异日观云尔〔〕〔〕
〔5〕归而形诸梦〔〕
〔6〕然那么予固不幸而遇张乎〔〕〔〕
[课内阅读,整体感悟]
3. 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没有变化的一项为哪一项〔〕
A. 而少时之岁月为惋惜也
B. 然那么予固不幸而遇张乎
C. 子孙弃者不管焉
D. 假设业为吾所有
4. 以下句子中加点的〝为〞与例句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例:假设业为吾所有
A. 非独书为然
B. 而少时之岁月为惋惜也
C. 为一讲,使与书俱
D. 而身为宋国笑
5. 按要求填空。

〔1〕«黄生借书讲»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朝代〕的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又号_________。

〔2〕〝讲〞是古代的一种_____________的文体,课题的〝讲〞是________意思。

〔3〕课文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有________,写出3个自己所学过的第二人称代词。

〔4〕课文为了论证〝__________〞这一观点,作者从三个方面作了对比。

这三个方面的对比是〔1〕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拓展提高]
〔甲〕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惋惜也。

〔乙〕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假设不相类。

然那么
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那么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讲,使与书俱。

6. 作者幼时借书有过如何样的遭遇,黄生借书受到如何样的优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乙段中,作者向黄生提出如何样的期望?〔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甲段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

正面是______________,反面是______________。

9. 最后一段起什么作用?
[发觉创新]
10. 翻译以下句子。

〔1〕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少时之岁月为惋惜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姑俊异日观云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生借书讲»
1. zhuìguǐsìzhūzhéyín
2. 略〔参见课文注释〕
3. D
4. D
5. 〔1〕〔参见课文注解①〕
〔2〕叙事兼议论;讲讲。

〔3〕吾,余,予;尔,汝,子。

〔4〕〝书非借不能读〞①藏书者和借书者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②藏书者和借书者不同心理的对比;③作者过去和现在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

6. 作者的遭遇是〝张氏之吝书〞,〝予固不幸而遇张〞。

黄生那么是〝予之公书〞,〝生固幸而遇予〞。

7. 〝知幸与不幸,那么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8. 正面是幼年在借书不得后求书愈切的心理支配下,读书效率专门高。

反面是做官后藏书许多反而不读书。

9. 照管开头〝授以书而告之〞,终止全文,进一步表示对黄生的殷切期望。

10. 略〔参见译文〕
课后习题
第一题:
作者的遭遇是〝张氏之吝书〞,〝予固不幸而遇张〞。

黄生遇到的那么是〝予之公书〞,〝生固幸而遇予〞。

第二题:
〝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

从三方面进行论述的:第一泛举历史上的例证,天子、官宦豪门和富有之家差不多上以书为装饰品,实际上并不读书。

再以读自家所有的书和读借自不人的书,两种不同心理的对比来论讲只有借来的书才能认真读的道理,并以自己切身的经历和体会加以印证。

最后以自己当年的贫寒境遇和黄生相对比,使黄生感知能借到书读的幸运,以鼓舞其勤奋读书的上进心。

第三题:略
第四题:
1. 独:只是。

然:如此。

2. 与:给。

形:显现。

3. 故:因此。

辄:就。

4. 公:公用。

吝:吝惜。

类:一样。

第五题: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