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光章末巩固(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光章末巩固
一、选择题
1.要使冰块能会聚太阳光取火,冰块必须磨成()
A.冰凸透镜B.冰凹透镜C.冰砖D.冰三棱镜
2.人看到水池里的月亮和鱼的像,它们的形成分别是哪种现象()
A.都是折射现象
B.都是反射现象
C.前者是折射现象,后者是反射现象
D.前者是反射现象,后者是折射现象
3、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比平面镜大的物体不能在平面镜中成完整的像
B.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一定是等大的实像
C.平面镜能使房间看起来更宽敞,是因为像比物体离平面镜更远
D.物体静止不动,把竖直放置的平面镜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像不动
4. 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B.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C.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D.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凸透镜,目镜也相当于凸透镜
5.一蜡烛放在离透镜18厘米处,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8厘米的光屏上找到了蜡烛的等大的像,现将蜡烛放在离透镜15厘米处,那么在透镜另一侧成实像的位置可能离透镜()
A.11厘米B.14厘米C.18厘米D.22厘米
6.当人远离平面镜时,将会出现的现象是()
A.像变小,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C.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D.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
7、下列选项图中,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8.一束激光自左边与水平面成40∘角的方向射来,现要利用平面镜把这束激光沿水平方向向右反射出去,则平面镜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应为()
A.10∘
B.20∘
C.40∘
D.80∘
9.如图是服装店的试衣镜(平面镜),一般都是和地面成一定的角度摆放,给人一种“拉伸”的视觉效果。
图中能正确反映物体AB在倾斜放置的平面镜中的像是()
10.夏天的早晨,树叶上常常会有一些露珠,透过露珠看树叶,叶脉会变大,而且更清晰,这是因为露珠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这种情形下,叶脉应位于“放大镜”的()
A.一倍焦距以内
B.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C.二倍焦距处
D.二倍焦距以外
11.如图所示,一束激光AO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射后从另一侧面射出,其出射点可能是图中的()
A.M点B.N点C.P点D.Q点
12.如图所示是人眼看近处和远处物体时的光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眼睛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矫正
B.甲图中的眼睛是远视眼,应戴凹透镜矫正
C.乙图中的眼睛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矫正
D.乙图中的眼睛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矫正
13.如图所示是用投影仪放影投影片的示意图。
若使屏幕上的字大一些,并且还是清楚的,可行的办法是()
A.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镜头向下移动
B.只需将投影仪远离屏幕
C.使投影仪靠近屏幕,同时将镜头向上移动
D.只需将投影仪靠近屏幕
8.小京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 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如图所示。
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A.若蜡烛放置在10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正立的像
B.若蜡烛放置在30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缩小的像
C.若蜡烛放置在45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的实像
D.若要说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可以把蜡烛放置在15 cm刻度线处
14、粗细均匀的物体AB横放在焦点之外的凸透镜L的主轴上(如图),关于AB通过L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在主轴上,且A端在左边,B端在右边
B.像在主轴上,且B端在左边,A端在右边
C.像的A端粗、B端细
D.像的A、B端粗细相同
15.如图所示,凸透镜竖直放置,焦距为f,现有一点光源S在凸透镜左侧以凸透镜2倍焦距处为圆心,在经过主光轴的竖直平面内做顺时针圆周运动,直径为D,且f<D<2f,则在下列关于点光源所成的像的运动轨迹的各图中,正确的是()
二、填空题
16、要使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20°,入射光线与镜面之间的夹角应为,若使入射角增大10°,此时反射角为。
17. 我们在教室的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光的现象;而学习或工作用的台灯上有一个灯罩(如图所示),其作用是利用光的定律将光线尽量集中地照到需要照射的地方,因此灯罩内表面应尽量。
18、某水池中水深为1.5m,池边的路灯高出水面5m,路灯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形成的,倒影到水面的距离是m.
19、如图所示,是一种显示微小形变的装置。
在桌子上放两个平面镜M和N,让一束光依次被这两个平面镜反射,最后光束射到刻度尺L上。
现用力F压桌面,若两个平面镜均转过θ角,则最后射向刻度尺L的光束将向(填“上”或“下”)转过角。
20. 凸透镜对光有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凸透镜的焦点为F,当蜡烛如图所示放置时,在透镜另一侧可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选填“倒立”或“正立”)
21.在如图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其矫正做法是图。
22.如图是小伟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cm;当物距为15 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三、作图题
23.如图甲所示,AB 通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请利用所学在图中画出凸透镜及其焦点F 的位置.
24、如图所示,AO 是入射光线,OB 是出射光线,请作出光学元件,使OB 为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
25.如图甲所示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
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________(选填“M”或“N”)侧观察蜡烛M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4)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M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___;
(5)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A′、B′、C′与物A、B、C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6)在实验过程中,小芳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26、小军和小民班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开始时,小军和小民商议,先用眼睛来观察一下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
于是,他们先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0 cm处,小军负责将蜡烛从透镜一侧50 cm处逐渐向透镜靠近,小民从另一侧透过透镜观察烛焰,并按照观察到的像的大小进行编号,然后整理记录观察到的几个像的情况如图乙所示。
小军想知道观察到的各个像的先后顺序,小民有些已记不清楚。
请你帮他排列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小组依次选取了不同的物距分别进行实验,同时记录下相关实验数据和观察到的成像情况,如下表。
通过实验发现:凸透镜既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
请分析表格中的“成像特点”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军和小民使用同一套器材进行实验,在交流实验数据时,发现凸透镜焦距都是10 cm,物距都是25 cm时,他们所测的像距明显不同,分别为14.5 cm和16.7 cm。
若他们的数据差别是因为测量像距时的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实验操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时他们发现,在观察光屏上清晰的烛焰像的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的像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光章末巩固
一、选择题
1-5、ADDBD 6-10、CCBCA 11-15、BCAAC
二、填空题
16、30°70°
17、漫反射反射光滑
18、反射5
19、下4θ
20、会聚倒立
21、乙丁
22、10 投影仪
三、作图题
略
四、实验探究题
25、(1)观察像的位置(2)平面镜呈的像与物等大(3)M (4)玻璃板太厚(5)测量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6)A
26、(1)1、2、3、5、6、4
(2)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3)光屏上没有成清晰的像就进行了测量(4)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