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钟祥弊案处理结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高考钟祥弊案处理
结果
篇一:高考典型案例
高考舞弊典型案例
案例一:
考生携带手机进入考场被取消所有考试科目成绩新修订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33号令)实施以来,我省查获多起考生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进入高考考场的案例,其中部分考生带有作弊动机,案发时手机上有答案信息,也有部分考生是属于无意携带的,但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六条第四款,只要考生“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的”,都将认定为考试作弊行为而受到“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的处理,并被记录、保留于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

某年高考结束后,省考试院收到宁波考生叶某某在考试中受到违规处理的申诉材料,考生在材料中陈述“在参加英语科考试时,因为赶到考场较为急迫,手机放于衣袋中忘记取出。

考试时,我的任课老师有事找我,导致我衣袋中的手机振动。

发现后立即主动上交监考老师。

”“我在手机发生
振动时并未接听,也没有遮遮掩掩,而是立即主动向老师报告,承认错误,接受监考老师的处理。

”“我对此次收到的《浙江省高校招生统一考试违规处理决定书》表示不服,申请复议,希望有关教育部门更改处理决定,将‘考试作弊’变更为‘考试违纪’,将我的作弊相关信息从《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中删除”。

收到申诉材料后,省考试院仔细核查了考生的违规情况记录表和有关的资料,虽然考生属于无意携带手机进入考场,也没有实施作弊的主观故意,但“携带手机进入考场”是不争的事实。

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六条第四款,认定该考生考试作弊,对叶某某的违规处理决定正确无误。

2013年、2014年美术类专业省统考和2014年艺术类工艺美术专业高职单考单招中,全省分别有19名、11名和3名考生因为有意或无意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进入考场,违反了《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六条第四款,被认定为考试作弊。

这些考生不仅被取消了当次美术类考试的各科成绩,还被取消了当年高考文化课考试的各科成绩。

2014年浙江大学普通高校招生某专业校考结束后,考试工作人员事后调用考场监控视频录像进行抽查回放。

在视频抽查中,考试工作人员发现某考场一考生在考试临近结束交卷时拿出随身携带的手机查看。

经核查,认定该考生违反了《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六条第四款,属于考试作
弊。

该考生最后被取消了当次校考的各科成绩,同时还将被取消当年高考文化课考试的各科成绩。

警示:考试期间,考生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进入考场,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六条第四款,以考试作弊处理,考生所报名参加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处理决定记录、保存于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

考生由他人代替参加考试被取消所有考试科目成绩2004年山东省高考期间,招生考试机构接到群众举报,菏泽市东明县一考生李世坤找人替考。

接到举报后,菏泽市教育局与市监察局立即派出6名同志连夜赴东明,与东明县教育局、监察局联合调查,很快查清了事件真相。

考生李世坤因考试作弊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六条第五款而受到当年高考各科成绩无效的处理。

与该作弊事件相关的其他多名负责人也相应受到处分。

2014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体育专业术科测试中,经事先商量,2名考生由另一名考生冒名代替参加考试,被考评人员当场发现并查处。

3名考生均违反了《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六条和第七条有关条款,被认定为考试作弊。

这些考生不仅被取消了当次体育专业术科测试的各科成绩,还将被取消当年高考文化课考试的各科成绩。

2014年我省省外艺术类专业校考上午某科目考试期间,
考场监考员发现一女生和附近一男生交换了试卷条形码,存在交换试卷嫌疑。

经调查,发现事情远没想像的那么简单。

原来,该女生平时艺术类成绩较一般,为了获取好成绩,考前说服她某艺术培训班的一男同学借其身份证和高考报考证,办理了省外艺术类专业校考的准考证。

之后,该女生又请了某高校在校大学生作为“枪手”用培训班男生的准考证冒名代替参加考试,并在考试期间乘机交换了试卷条形码,以达到交换试卷的目的。

三人事后都追悔莫及,但规章制度是无情的,执行制度没有例外。

培训班的男生明知女生借其身份证件用来实施考试作弊,不仅未加劝戒,而且答应了女生的要求,客观上参与了整个考试作弊行为。

因此,三人均违反了《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六条和第十二条有关条款,被认定为考试作弊。

其中两名高三应届毕业生不仅被取消了当次省外艺术类专业校考的各科成绩,还将被取消当年的艺术类专业省统考和高考文化课考试的各科成绩。

替考的在校大学生则由教育考试机构通报其所在学校,由学校进行严肃处理。

警示: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六条第五款和第八款,由他人冒名代替参加考试的;传、接物品或者交换试卷、答卷、草稿纸的,应认定为考试作弊,考生所报名参加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处理决定记录、保存于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

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
法》第十二条,在校学生代替考生参加考试的,应通报其所在学校,由学校根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直至开除学籍或者予以解聘。

2007年我省某县高考群体舞弊案
2007年高考前夕,为了让孩子高考考出好成绩,我省某县几名考生父母望子成龙,精心谋划,明确分工,聘请“枪手“、采购先进通讯设备及高考试题和答案,密谋作弊。

该县某乡镇干部王某与同事方某都在为自己孩子高考的事情头疼,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子女成绩不是很理想。

6月1日晚,王某、方某分别约上今年孩子也参加高考的施某、任某和同事谢某某等,聚在一起商量作弊办法。

经过商量,王某等人决定先购买一批手机、无线耳塞、线圈等作弊工具,相关费用由各考生家长按份承担。

按照预定的计划,王某先后购买了一批手机、无线耳塞、线圈等作弊工具;谢某某在浙江某大学物色到支某等6名在校大学生,在高考前两天亲自把他们接到县城,把他们安置在县城一宾馆内;这宾馆不但是“枪手”们住宿的地方,同时也被作为作弊场所,王某等人给这些房间配置了两台复印机、传真机;当时负责购买试题的施某则经过多方联系找到卖家林某。

6月7日上午开考后,施某向林某购得语文高考试题及部分答案,通过“枪手”解答后,将答案复印给几位考生家长,再由考生家长通过手机将答案传给考场内的考生,考生
则通过事先携带进考场的无线耳塞、线圈等作弊工具获取答案。

与此同时,该县商人黄某、章某、施某等也购置了一批作弊工具,专门物色了数名老师进行答题,并以同样方式进行作弊。

正当作弊三方自以为神不知鬼不晓紧密分工合作时,6月8日下午3时许,参加安全保卫的公安民警通过无线电检测车检测到考场周围一些不明信号。

民警顺着信号源头,找到了施某等人作弊地点,一举查获相关作弊人员12人和大量的手机、无线耳塞、复印机等作弊工具。

公安机关顺藤摸瓜,仔细排查摸底,一个组织严密、分工精细、作弊工具多样、作弊手段先进的高考作弊团伙由此浮上水面。

案发后,作弊各方都懊悔不已,纷纷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了应有的责任。

作为考生家长的王某曾在法庭上这样说:“孩子是家长全部的希望,高考又是孩子一生中最关键的一步,为了孩子家长甘冒风险,以侥幸的心理、不法的手段,企图在关键时刻‘帮’孩子一把,没想到这一‘帮’不但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


警示:1、参与违规舞弊的15名考生违反了《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六条、
第七条和第九条等有关条款,以考试作弊处理,取消该次考试的各科成绩,处理决定记录、保留于国家教育考试考
生诚信档案;2、有多名已被录取的学生被取消录取资格;3、2008年3月31日,该县人民法院以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分别判处谢某、王某、方某等帮助作弊的考生家长和老师8人有期徒刑6个月至3年不等。

2008年我省某县级市高考群体舞弊案
2008年浙江某县级市共有6741名学生参加高考,设了5个考点和1个备用考点。

高考期间通过无线电监控截获作弊信号,现场抓获了9名涉嫌作弊的考生和他们的21名涉案亲属,抓到3名涉嫌提供“试卷答案”的犯罪嫌疑人。

被查获的案发考点均是该市一中和二中。

6月7日至8日高考期间,无线电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乘坐无线电监控车在所辖的各个县市巡查。

7日上午10点55分,语文考试时,检测车在考点之一该市第一中学附近发现可疑的无线电频率,警方随后在学校附近的一家咖啡馆里抓获了一伙嫌疑人;当天下午,以及第二天下午,警方又分别在该市第二中学附近,分别抓获了两批嫌疑人。

当场依法传唤了21名场外涉案人员,并扣押了手机21只、对讲机6台、电脑6台。

经查,这21人分别是两考点9名考生的亲属。

根据他们的供述,之前这些考生已在耳内放入无线电信号接收器,他们发送信号是为了向考生提供作弊信息。

事发后,该市公安局成立专案组立案侦查。

设区市政府、省教育厅、公安局和省教育考试院相关专家组成的联合调查
组来到该市,指导案件调查工作。

6月14日,涉嫌提供“答案”的3名犯罪嫌疑人,在公安部门的全力侦查下被刑事拘留,查实这3名犯罪嫌疑人在网络上通过QQ买到了所谓的“高考试题答案”,然后在该市进行转卖。

对于此次的高考作弊者,考生由省教育考试院处罚。

对其他的涉案人员,由公安机关根据相关法律和规定进行制裁。

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还进行党纪和行政处罚。

在这次高考舞弊案中,涉嫌泄密的高考科目分别为语文、数学和英语。

省考试院专家对这些“答案”进行了鉴定,结果是,考生购买的“语文答案”为今年全国统考答案,而“数学和英语答案”,既非全国统考答案,也非浙江省单独命题的高考答案,根本就不知道这些是哪里的答案。

警示:1、涉嫌购买答案的18名考生违反了《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六条、
第七条和第九条等有关条款,以考试作弊处理,取消该次考试的各科成绩,处理决定记录、保留于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2、有多名已被录取的学生被取消录取资格;3、涉嫌提供“高考试题答案”的吕某等3名犯罪嫌疑人于考后第六天即6月14日被刑事拘留。

湖南耒阳高考舞弊4人被刑拘2人被记大过2008年6月8日16时40分,湖南省教育考试院高考巡视暗访组利用电子监测车,在耒阳市一中考点附近静园宾馆725、727房
现场抓获了涉嫌作弊的伍桥、唐晓明等人。

该事件引起了耒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即成立了由耒阳市纪委监察局、公安局、教育局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事件展开深入调查,调查查明伍桥、唐晓明等利用反屏蔽无线通信作弊。

目前犯罪嫌疑人廖衡英、唐晓明等四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另有人6正在查处当中。

据了解,耒阳市今年共有高考考生5730人,设耒阳一中、耒阳二中、职业中专3个考点,192个考室,其中耒阳一中考点安排考生2250人。

耒阳市为抓好今年高考工作,除严格按照《考务工作手册》规定外,还特别加强了防电子作弊硬件设施建设,在各考点安装了手机屏蔽系统,考前还安排专人对所有屏蔽器进行了测试,省暗访组在暗访时试用过手机,屏蔽是有效的。

耒阳市教育局对违纪舞弊现象严格按照依法、依规、依条例及时处理,在省巡视暗访组到达耒阳之前,已查处9起擅自带手机的考生,收缴手机9部,并对违纪情况如实记录上报省教育考试院处理。

经调查,作案的系耒阳两名中学生、一名在校大学生和一无业人员,他们分别给正在参加高考的3名考生发送答案。

据初步查明,参与舞弊的7名人员首先花数千元从网上购买了无线对讲机和反屏蔽工具等,并以5000元每科的价格联系好了网上售卖高考试题“答案”的买家,约定高考期间将答案传送给3名考生。

为查清作弊设备和高考“答案”的来
源,以及“答案”是否属实,当地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

由于这起作弊事件涉及的范围较小,被及时发现并制止,对该省高考和其他考生没有造成影响。

警示:湖南省耒阳市高考舞弊案4人刑拘,对监考不力的考试工作人员王亚东、朱新武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十三条有关条款,停止其参加当年及下一年度的国家教育考试工作,并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

篇二:钟祥高考围堵监考教师——讳疾忌医
钟祥高考围堵监考教师——讳疾忌医
钟祥高考学生和家长围堵监考教师事情发生了这么多日子,到现在我们没有看到地方政府有什么说法?没有看到教育主管部门为此事有什么担当,当官的照样当官,开会的照样开会,给草民提要求照样提要求,为什么回这样呢?照说围堵监考老师事件,应该是有科考制度来发生的最为严重的暴力事件了,但是就是没有人为此负责,星期天荆门市今年特别招开了中考工作会,我看还是那么几个市局领导坐在主席台上,像么像样的讲话,要严格中考纪律等等官样话,钟祥高考围堵监考老师的事情在他们心中好像根本就没有发生一样,没有一个人啃气,真是谈定得不得了,“为什么两级市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集体失声、装着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吗?这毕竟是一件丑事,还是尽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为好,再继续查下去,拔出萝卜带出泥,说不定查出更大的问
题,中国的官员谁经得起仔细地查呢?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从上到下都是,真查起来恐怕要翻船了,所以还是稳定压倒一切”。

钟祥高考围堵教师事情后,我从新闻中看到地方政府和教育局领导做了这么几件事情:
一是“丧事喜办”,把本来是一件暴力的事件当作表功的功勋事情来表扬,这不这是6月9日出自于荆门一个记者的报道:“记者6月8日从钟祥市委宣传部获悉,下午5时,钟祥市第三中学艺体考点按照全国统一高考时间结束最后一门科目考试。

极少数考生感觉自己没考好,情绪波动较大,在学校大门口围堵监考老师,阻止监考老师离开。

事情发生后钟祥市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沟通疏导,妥善控制事态,下午6点20,考生相继离开考点,监考教师被安全送回京山、荆门。

”看看这篇报道,我们几个朋友在一起都认为钟祥教育局领导真的了不起,那么严重的事情在他们眼中就变成了“极少数考生感觉自己没考好,情绪波动较大,在学校大门口围堵监考老师,阻止监考老师离开。

”然后就是什么“启动了应急预案,妥善控制事情”,很快就把监考老师送回家了,真实情况如何,大家都看到了网上发的事情真相。

二发布会顾左右而言他,看看这篇报道:6月13日上午,湖北省钟祥市召开政府新闻发布会,通报了“钟祥三中艺体高考考点围堵监考老师事件”的有关情况。

钟祥市公安局已经依法对两名殴打威胁监考老师的考生家长处以行政拘留5日
的处罚。

考场工作人员为考生家长递钱贿赂监考老师的行为已构成违纪,给予其降低岗位等级处分。

这就是新闻发布会,我看了新闻发布会的食品,几个领导讲话,自己就觉得很难为情的样子,不想多说,不想揭露问题的实质,而是总把事情扯到别处去,我想大家看看视频就知道了。

三是“控制教师言论主要是为避免作弊产业链的丑闻被意外抖搂出去”,事件发生后,钟祥当地老师陆续收到短信,除介绍事件经过外,短信内容还提到钟祥市纪委已介入,“就可能存在的高考舞弊情况展开调查。

”这条短信的实质就是“控制教师言论主要是为避免作弊产业链的丑闻被意外抖搂出去”,而此前一直愿意接触媒体的两名被打老师自11日起开始保持沉默。

据知情人士透露,两名老师目前只得在有官方人员陪同的情况下接受指定媒体采访,且所述内容亦经过多方反复酝酿,内容要求“就事论事”,切忌延伸。

钟祥高考围堵监考教师事件发生后,各级各部门的态度让我想到了讳疾忌医这个成语,明明大家都知道这个地方高考舞弊很严重了,大家为了自己的帽子,都装着不知道,都不想去捅穿这层窗户纸,只有让时间来淡化。

6月15日的《焦点访谈》披露:湖北钟祥高考考生作弊被抓,数百人在高考结束后,围堵着钟祥市第三中学门口,围攻监考老师长达一小时之多。

后经监考教师向警方呼救,才由警车护送离开考点。

此前,还有两名监考老师遭遇家长
殴打。

事件的发生,令人无比震惊,事态的严重,真是骇人听闻。

从古至今,考场舞弊,惩治都相当严酷。

近年来,高考舞弊事件频频发生,一经查出,也都进行了严肃处理。

但有些考生和家长,就是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以身试法,去触及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事发之后,荆门市副市长柯昌军,在政府媒体发布会上声称:监考老师遭围堵、被打,系“监考太严,少数考生没有考好,学生及家长发泄不满情绪”所致。

好个“监考太严”所致,偌大个荆门市副市长,水平竟然低得如此可怜,真是令人无比震怒和汗颜!难道高考监考不该严格吗?老师严格监考做错了吗?学生考不好能怪罪监考老师吗?家长为何不扇自己的耳光?要怪,只能怪自己平日教子无方!
高考是国家级考试,涉及到祖国大江南北的千家万户,这是我国目前唯一的相对公平、清洁的一片净土。

监考教师,责任重大,严格考纪,义不容辞,天经地义!可副市长大人一席话,将事发的原因,一股脑
儿推卸到异地监考教师身上,以此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终达以息事宁人。

难道考生作弊不成,就以殴打和围攻监考老师来发泄?真是一派强盗逻辑!这与盗贼偷窃不成,便杀人越货以此泄愤有什么区别?
湖北钟祥高考舞弊,由来已久,之所以愈演愈烈,发展到今天难以收拾的局面,背后隐藏着一个有预谋的高考作弊集团。

据知情人士透露,包括钟祥在内的多个县市,已形成高考作弊的产业链。

其组织之严密,设备之齐全,规模之庞大,耸人听闻,触目惊心!作弊集团的招揽客源、购买设备、窃取试题、组织答题、选取传送点、传送答案、收取费用等等,已形成一条龙式的产业链。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高考作弊集团发展成今天如此惊人的规模,绝非一日之功。

请问,这些年钟祥市的市长,以及有关负责教育工作的官员,你们的工作都做到哪里去了?是不是渎职?是不是不作为?事发之后,轻描淡写,避重就轻,转移视线,也难以逃脱社会舆论对你们的谴责。

访谈节目中提供了一段考生录音,爆料出考生考前曾花钱向班主任订购答案。

但因今年考场上马了手机屏蔽仪、金属探测器、无线电监测车等设备,考生中途专门跑进厕所,都没有收到答案的手机信号,声称要找班主任索回货款。

高考考生疯狂作弊,绝非个体的孤立事件。

教师队伍中的个别人,充当了作弊集团的枪手或眼线,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助长了考生作弊风气的猖獗和蔓延。

由访谈节目公开的视频可以看出,事发过程中,个别考生家长气焰十分嚣张,公然叫嚣:“我们花钱了。

”请问,花钱就可以视考纪于不
顾?花钱就可以畅通无阻?花钱就可以理直气壮?再问:你花钱干了什么勾当?用几万元高价购买试卷答案,企图通过手机接收信号达到作弊目的,本身就是违法,再围攻殴打监考教师更是错上加错,情理不容。

因异地监考老师监考太严,手机带不进考场,作弊泡了汤,几万元打了水漂。

企图作弊的考生和家长,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因此恼羞成怒,大打出手,将私愤发泄在异地监考教师身上。

这才真正是钟祥三中考场,高考恶性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和内幕。

考生、家长台前寻衅滋事,台后隐藏着险恶的作弊集团,阴谋集团多年活动猖獗,背后拥有腐败、不作为的政府官员。

纠正高考考风考纪,还原高考考试的权威性、严肃性、公平性,就要从惩治官员腐败、治理社会乱象、转变政府工作作风开始。

彻底捣毁高考作弊集团的社会链条,坚决清除教师队伍中的败类,严肃处理高考违纪的考生和家长,真正还给监考教师一个公道,还给高考考场一个公平,还给社会公众一片蓝天。

篇三:2007年我省某县高考群体舞弊案
高考舞弊典型案例
案例一:
2007年我省某县高考群体舞弊案
2007年高考前夕,为了让孩子高考考出好成绩,我省某县几名考生父母望子成龙,精心谋划,明确分工,聘请“枪
手”、采购先进通讯设备及高考试题和答案,密谋作弊。

该县某乡镇干部王某与同事方某都在为自己孩子高考的事情头疼,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子女成绩不是很理想。

6月1日晚,王某、方某分别约上今年孩子也参加高考的施某、任某和同事谢某某等,聚在一起商量作弊办法。

经过3个多小时的商量,王某等人决定先购买一批手机、无线耳塞、线圈等作弊工具,相关费用由各考生家长按份承担。

按照预定的计划,王某先后购买了一批手机、无线耳塞、线圈等作弊工具;谢某某在浙江某大学物色到支某等6名在校大学生,在高考前两天亲自把他们接到县城,把他们安置在县城一宾馆内;这宾馆不但是枪手们住宿的地方,同时也被作为作弊场所,王某等人给这些房间配置了两台复印机、传真机;当时负责购买试题的施某则经过多方联系找到卖家林某。

6月7日上午开考后,施某向林某购得语文高考试题及部分答案,通过“枪手”解答后,将答案复印给几位考生家长,再由考生家长通过手机将答案传给考场内的考生,考生则通过事先携带进考场的无线耳塞、线圈等作弊工具获取答案。

与此同时,该县商人黄某、章某、施某等也购置了一批作弊工具,专门物色了数名老师进行答题,并以同样方式进行作弊。

正当作弊三方自以为神不知鬼不晓紧密分工合作时,6月8日下午3时许,参加安全保卫的公安民警通过无线电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