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回家路上(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时回家路上
教学过程备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森林学校放学啦!小动物们三五成群,有序的走出学习,说说笑笑的朝家走去。
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吧!(课件出示第34页情境图)(板书:回家路上)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学习绿点1。
(1)课件出示绿点1。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
教师:观察小动物们回家的情境图,能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呢?
课堂预设:
学生1:树上有3组小鸟,每组有5只。
学生2:桥上小狐狸分成2组,每组有6只。
学生3:小猴分成6组,每组有2只。
学生4:地上有2组花,每组有5朵。
学生5:船上有4排小猫,每排4只。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课题巩固2~5的乘法口诀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0页例题内容
教学目标1.结合小动物回家的具体情境,发展提取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2~5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进行计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2~5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取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6:桥旁边还有2堆松果,每堆7个。
……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非常棒!
2.学习绿点2。
(1)课件出示绿点2。
(2)引导学生分析题意。
教师:刚刚从图中读信息的时候,同学们非常细心,已经发现了小猫的位置。
请同学再来描述一下船上小猫的数量吧!
课堂预设:
学生1:船上有4排小猫,每排坐了4只。
教师引导:说得很好。
求一共有多少只小猫,可以怎样算呢?请同学们列式计算。
课堂预设:
学生2:4+4+4+4=20(只)。
学生3:4×4=16(只)。
教师引导学生列相同数连加算式和乘法算式,沟通加法和乘法之间内在联系,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
3.学习绿点3。
(1)课件出示绿点3。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
(课件出示课间情境图)
教师:要想知道2×6=12可以解决什么问题,首先要知道2×6表示什么意义?有哪位同学知道呢?
课堂预设:
学生1:表示6个2相加。
学生2:还可以表示2个6相加。
教师引导:同学们看看图中的那些数量可以用2×6=12解决呢?和小组同伴一起讨论,说一说。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派小组代表说出讨论结果。
课堂预设:
学生1:每组有2只小猴子,有6组,可以求有多少只小猴子。
学生2:桥上每队有6只小狐狸,有2队,可以求有多少只小狐狸。
……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给予引导和肯定。
教师先引导学生理解算式的意义,找出能解决的问题。
通过在情境图中找出“2个6”和“6个2”,让学生进一步理解“2个6”和“6个2”之间的关系
4.学习智慧老人问题。
(1)课件出示智慧老人问题。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
教师:乘法算式可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呢?
课堂预设:
学生1:解决几个几相加的问题可以用乘法计算。
教师引导:放学图中,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用几个几相加解决的呢?
学生2:树上有3组小鸟,每组有5只,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教师引导:可以怎样列式呢?计算时用到的是哪句乘法口诀呢?
学生3:3×5=15(只)或5×3=15(只),计算时用的乘法口诀是“三五十五”。
……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解答进行点评,给予引导和肯定。
课堂小结:
教师:结合情境图提问题时,先要收集、选择相关的数学信息,对数学信息进行分类整理,然后观察图中出现几组数量相等的事物,求这种事物的总数就可以用乘法解决。
三、当堂训练
课件出示教科书P41“练一练”第1题。
(1)学生小组讨论,说出从图中得到的信息。
(2)指派小组代表说一说讨论结果。
(3)学生尝试列式解决(2),再集体订正。
(4)指名学生回答(3)中算式的意义,及可以解决的问题。
(5)学生小组讨论解决(4),并指派代表展示讨论结果。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研究了,用2~5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是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41页练一练2题、3题、4题。
教师再引导学生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练习用乘法口诀求积
板书设计
回家路上
结合情境图提出问题:收集、选择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后反思
本课时是用2~5的乘法口诀列式解决相关的解决实际问题。
情境图较复杂,信息内容较多。
引导学生有序的读图,图中信息较多,耐心引导从中选取相关的信息,再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
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算式的问题,学生能否灵活运用乘法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