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过程控制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ID 控制参数整定方便,结构灵活,在众多工业过 程控制中取得了满意的应用效果。
1.2 控制规律的选择
PID控制器(包括:单回路PID、串级、前馈、均 匀、比值、分程、选择或超驰控制等) 特点:主要适用于SISO系统、基本上不需要对象 的动态模型、结构简单、在线调整方便。 APC控制器(先进控制方法,包括:解耦控制、 内模控制、预测控制、自适应控制等),
1.2 控制规律的选择-PID控制
直线1:是比例调节器的静 特性, 即调节阀开度随水温 变化的情况. δ↑,斜率↑ 曲线2和3:分别代表加热 器在不同的热水流量下的 静特性,他们表示加热器在 没有调节器控制时,在不同 流量下的稳态出口水温与 调节阀开度之间的关系
Qcp ( 0 ) K H s
特点:主要适用于MIMO或大纯滞后SISO系统、 需要动态模型、结构复杂、在线计算量大。
1.2 控制规律的选择-PID控制
PID: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
比例 积分 微分
PID控制:对偏差信号e=ysp-ym进行比例、积分和 微分运算变换后形成的一种控制规律。
控制目标:通过加热水箱中的 水使其达到期望的温度。 系统的主要组成: TT(Temperature Transmitter)
TC(Temperature Controller)
加热器(执行器) 水箱(Process)
重要参数:
Reference signal Measurement
R _ 热电偶和传感器 图1.2 加热器控制系统方框图 E 控制器 P 加热器 M
0
t
只有原系统稳定裕量充分大时 才采用纯比例控制。
1.2 控制规律的选择-PID控制
1.2.2 积分作用(I)
积分控制是控制器的输出变化率与误差成 正比,即:
du S0e dt
或
u S0 edt
0
t
式中S0称为积分速度,可视情况取正值或 负值.此时,调节器的输出与偏差信号的 积分成正比. 特点: (1)当且仅当e=0时, 积分调节器的输出是恒定的,没 有稳态余差。 (2)对于相同的对象,积分控制作用总是慢于比例控 制,难以对干扰进行及时而且有效的抑制,从而降低系 统的稳定性。 (3)S0↑稳定性↓,最终出现发散的振荡过程
过程控制系统
邬晶 上海交通大学电信学院自动化系
联系方式:
Email: jingwu@
Tel: 3420-7216 Office: 电信群楼2号楼543室 考试成绩记分方式
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30%)
作业 实验 课堂 表现 平时 成绩
主要的教学内容
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复杂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过程控制系统的模型辨识与设计 多变量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控制器设计 过程控制系统的性能评估
1.2 控制规律的选择-PID控制
直线1与直线2的交点O:代 表在热水流量为Q0,在P调 节下的稳态运行点。此时出 口水温为θ 0,调节阀开度 为u0 .
若热水流量减小为Q1,则调 节过程结束后,新的稳态点 将是直线1与3的交点A。
P调节下残差为: θ A-θ 无调节下: θ B-θ 结论:P调节是有差调节
1.2 控制规律的选择-PID控制
例1.3 换热器的温度控制系统 原理: 热水温度θ是由传感器θT获 取信号并送到调节器θC的, 调节器 控制加热蒸汽的调节阀开度以保 持出口水温恒定, 加热器的热负 荷既决定于热水流量Q也决定于 热水温度θ。 假定现在采用比例调节器,并将 调节阀开度μ直接视为调节器的 输出。水温愈高,调节器应把调 节阀开得愈小。 图1.5 换热器系统
控制器输出信号u(t)与误差信号e(t)成比 例关系,即:
其中δ称为比例带/比例度。
比例度δ 定义为
u (t ) K c et
1
et
e Z Z min 1 max 100% 100% u Kc umax umin
δ ↓Kc↑,比例控制作用就越强;δ ↑Kc↓,比例控制作用就越弱。
过程控制系统的目标:
在扰动存在的情况下,通过调节操纵变量使被控变量保 持在其设定值。
1.1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
为什么要采用过程控制?
• 安全性:确保生产过程中人身与设备的安全,保护或 减少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 稳定性:确保产品质量与产量的长期稳定,以抑制各 种外部干扰; • 经济性:实现效益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
过程控制系统 控制目标 被控对象,被控变量,操纵变量,…
控制器方案设计
1.2 控制规律的选择
PID控制器(包括:单回路PID、串级、前馈、均 匀、比值、分程、选择或超驰控制等) 特点:主要适用于SISO系统、基本上不需要对象 的动态模型、结构简单、在线调整方便。 APC控制器(先进控制方法,包括:解耦控制、 内模控制、预测控制、自适应控制等),
L GL 过程 C
Controlled Variable
1.1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
例1.2 换热器的温度控制(见图1.3)
SP
TC
Controller Final control element
控制目标:使工艺流体的 温度从Ti(t)T(t)。 系统的主要组成: TT/Sensor TC Final control element Process
被控对象 扰动 D 干扰通道 GD (s) 偏差 e 控制器 Gc (s) 控制变量 u 操纵变量 q 执行器 Gv (s) 控制通道 Gp (s)
设定值 ysp+源自+被控变量 y
+
_ 测量值 ym
测量变送 Gm (s)
1.1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的特点
• 被控对象的多样性 • 对象动态特性存在滞后和非线性 • 控制方案丰富多样 • 有多个过程检测控制仪表
1.2 控制规律的选择-PID控制
比例积分作用(PI)
式中TI是积分时间常数。 TI的定义:在阶跃偏差作用下,控制器的输 出达到比例输出的两倍所经历的时间。 特点:既能及时控制,又能消除余差,但也 降低了系统的稳定性。 在Kc和A确定的情况下,直线的斜率将取决 于积分时间TI的大小: TI越大,积分作用越弱,消除余差的能力弱; TI越小,积分作用越强,消除余差的能力强, 但是,系统振荡加剧,稳定性越差。
1.1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
• 按调节器的控制规律分:P、PI、PD、PID等 • 按被控量的多少分:单变量和多变量控制系统 • 按系统的复杂程度来分:单回路和多回路系统
• 按系统的结构特点来分:反馈控制,前馈控制,复合
控制(前馈-反馈控制)
• …
1.1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流程图
过程控制系统(Process Control System)的定义
• 以表征生产过程的参量为被控制量使之接近给定值或 保持在给定范围内的自动控制系统。 物质和能量有相互作用和转换
被控对象: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生产装置和设备,如加热 炉,锅炉,分馏塔,反应器等 被控变量: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或料位、成分与物性等 六大参数
式中S2是微分时间常数。 注: 微分调节只能起辅助作用,不能单独使用 可以与其它调节动 作结合成PD或PID控制。
1.2 控制规律的选择-PID控制
比例微分作用(PD)
式中TD—微分时间 特点: (1)在稳态下,de/dt=0, PD调节器的微分部分输出为零, 因此PD调节也是有差调节.与P调节相同. (2)微分调节动作总是力图抑制被调量的振荡, 能提高系 统的稳定性。 (3)能增加开环增益,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4)对干扰较为敏感。
第一章 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
1.1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领域
• 石油化工:输油,炼油,乙烯,合成橡
胶,合成氨
• 电力:火电厂 • 冶金:冶金加热炉,热处理炉
• 生化:啤酒,制药
• 轻工:食品,漂染 • 环境:水处理,大气监测 • 其它:农业,养殖业,…
1.1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
例1.1 加热器的温度控制(见图1.1)
1.2 控制规律的选择-PID控制
例1.4: 热水加热器 热水流量阶跃减小 后的调节情况, 它显 示了各个量之间的 关系.
热水流量Q: 出口水 流量,发生阶跃扰动
出口水温θ: 被调量, 最初稳定在θ0 比例调节μp:它与θ曲 线成镜面对称, 只是 幅值不一样 27
1.2 控制规律的选择-PID控制
课程要求及参考书目
教学目标
• • • • •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和原则 过程控制系统的建模与辨识 过程控制系统的控制器设计与稳定性分析 了解过程控制系统的性能评估方法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 《工业系统辨识与控制》,李少远等,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 •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科学出版社,2001年及以后新版本 • 《现代控制工程》(第二版),绪方胜彦著,卢伯英等译,科学出版社, 1984
1.2 控制规律的选择-PID控制
注: (1)微分作用的强弱要适当 TD太小,作用不明显,控制质量改善不大 TD太大,作用过强,引起被调量幅度振荡,稳定性下降 (2) 微分调节动作对于纯迟延过程是无效的。 (3) PD调节器的抗干扰能力很差, 只能应用于被调量的变 化非常平稳的过程, 一般不用于流量和液位控制系统.
1.1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 被控对象 • 传感器和变送器 • 控制器 • 执行器
被控对象 扰动 D 干扰通道 GD (s) 偏差 e 控制器 Gc (s) 控制变量 u 操纵变量 q 执行器 Gv (s) 控制通道 Gp (s) 设定值 ysp 被控变量 y
+
+
+
_ 测量值 ym
测量变送 Gm (s)
图1.4 简单过程控制的系统框图
1.1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
常用术语
• 被控对象(Process/Object):被控制的设备或装置
• 被控变量(Controlled Variable):需要对其进行控制的工艺变量
• 扰动(Disturbance):影响被控变量的各种扰动作用 • 操纵变量(Manipulated Variable):受执行机构操纵用于克服扰动 影响的变量 • 测量值(Measurement ):被控变量经检测变送后即是测量值 • 给定值(Set Point):即被控变量的设定值 • 偏差值(Error):被控量的给定值与测量值之差
被控对象 扰动 D 干扰通道 GD (s) 偏差 e 控制器 Gc (s) 控制变量 u 操纵变量 q 执行器 Gv (s) 控制通道 Gp (s)
设定值 ysp
+
+
被控变量 y
+
_ 测量值 ym
测量变送 Gm (s)
图1.4 简单过程控制的系统框图
1.2 控制规律的选择-PID控制
1.2.1 比例作用(P)
0 0
1.2 控制规律的选择-PID控制
残差的计算:
r e - ym Km 测量变送器 调节器 Kc u 调节阀 Kv μ 被控过程 Kp y
e r ym
1 1 r r 1 1 Kc Kv K m K p 1 Kv K m K p
y(t)
Kc增大
特点:反应速度快,在时间上没有延滞 Kc ↑δ ↓ 残差 e↓但有稳态余差 , 不 能消除 Kc↑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降低。 (与自控理论的分析一致。)
Steam
Transmitter Process fluid Ti(t) T Condensate return
TT
T(t)
Sensor
图1.3 换热器的控制框图
重要术语: Set Point 设定值 Process 被控对象 Controlled Variable 被 控变量
1.1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
残差的消除是PI调节器积分动作的结果.比例部分的阀位输出μp在调节过程 的初始阶段起较大作用,调节过程结束后返回到扰动发生前的数值. μp=Kce, 当调节过程结束后,e=0,则μp=0,回到原来的位置.
1.2 控制规律的选择-PID控制
1.2.3 微分作用(D)
微分控制是指调节器的输出与被调量或其偏差对时间的导 数成正比,即:
特点:主要适用于MIMO或大纯滞后SISO系统、 需要动态模型、结构复杂、在线计算量大。
1.2 控制规律的选择
PID控制是控制工程中技术成熟、理论完善、应用最 为广泛的一种控制策略,经过长期的工程实践,已 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控制方法和典型结构。 在很多情形下,PID 控制可以方便灵活地改变控制 策略,实施P、PI、PD 或PID 控制。 PID 不仅适用于数学模型已知的控制系统,而且对 大多数数学模型难以确定的工业过程也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