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计量管理在清洁生产审核中的问题及建议——以汕头市造纸企业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源计量管理在清洁生产审核中的问题及建议——以汕头市
造纸企业为例
郑婕
【摘要】Cleaner production aud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ns to imple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enterprises. The effectiveness of cleaner production audit is based on accurate and scientific energy measurement data, but at present many enterprises lack understanding and management of energy measurement management. This paper mainly takes Shantou Paper Mill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of energy measurement management in cleaner production audit. It is suggested
that enterprises should do a good job in energy measurement management, provide accurate data for cleaner production audit, improve audit performance, and achieve the ultimate goal of \"energy saving, consumption reduction, pollution reduction and efficiency enhancement\".%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清洁生产审核的成效是建立在准确性和科学性的能源计量数据上, 但目前不少企业在能源计量管理上缺乏认识和管理.本文主要以汕头造纸企业为例分析能源计量管理在清洁生产审核存在
的问题, 建议企业做好能源计量管理, 为清洁生产审核提供准确的数据, 切实提审核绩效, 实现企业\"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最终目的.
【期刊名称】《节能与环保》
【年(卷),期】2019(000)003
【总页数】2页(P82-83)
【关键词】清洁生产;能源计量;造纸企业
【作者】郑婕
【作者单位】汕头市节能监察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清洁生产审核过程中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如何提高物质利用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而完成这个任务的重点在于准确地判断审核重点的物料、能源流失部位和数量,定量地确定废弃物的数量、成分以及去向,从而发现过去无组织排放或未被注意的物料流失,即开展深入、细致的物质流分析工作,为产生和研制清洁生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这是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环节。

1 能源计量管理在清洁生产审核中的作用
在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中物质流分析具体包括物料平衡、水平衡、特征污染因子和能量平衡分析。

其中物料平衡分析是清洁生产审核阶段核心工作内容之一。

基本方法是对生产过程中的物料输入、输出进行实测以及通过企业自身的能源计量数据作为依据,再根据质量守恒开展物质流平衡关系分析,进而通过平衡结果开展物料平衡及废弃物产生原因的分析,并依据原因和问题产生途径有针对性地提出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

这一切必须建立在大量的实际生产数据的基础上,而大部分的数据都需来自于企业的计量管理数据。

国家在企业能源计量方面也制定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进行明确的规定要求,不同行业也单独根据工序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标准要求,例如造纸企业就有《制浆造纸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GB/T 29454-2012),其中对能源计量器具的精准度,不同能源的进出用能单位、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的配备率,以及能源计量器具和数据的管理都做了明确的要求。

综上所诉,能源计量是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工作的基础,企业应逐步建立完善的能源计量体系,方可实现生产的全过程控制。

2 能源计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通过多次参与汕头市清洁生产企业的审核评估验收,以及2018年政府对汕头市重点高耗能行业能耗专项监察的节能监察工作。

通过对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企业进行考察,发现大部分企业对计量管理认识不足,且或多或少存在着能源计量配备等级达不到标准要求的情况,以汕头的造纸企业为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企业管理者对能源计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大部分企业的管理者认为能源计量管理工作会泄漏企业的资料,从而不愿意去开展这项工作,因此未建立计量体系或只是采用了简单的计量管理。

2.2 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和检测率不高
现有企业的计量器具配备率相对于《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和《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JJF1356-2012)等技术规范的要求,远远达不到规范的要求,以2018年节能监察的35家造纸企业为例,能源计量配备情况如表1。

表1 汕头市35家造纸企业能源计量配备情况计量范围进出用能单位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企业数量(家) 25 10 0所占比例(%) 71.43 28.57 0 从表1可以看出,35家企业对于主要用能设备几乎都没有进行计量,大部分企业只停留在进出用能单位的计量,计量的数据无法反映出企业用能的具体位置,只有一个大范围的数据;此外,即使企业配备了计量器具,也没有对器具进行及时的检测和更新,器具的检测率不高,导致所测出的数据不够准确,远远不能满足科学计
量的需要。

由于企业计量器具配备的不完善,企业在清洁生产审核过程中的各项物料平衡分析中,无法细化到各个生产线以及主要用能设备上,往往导致无法明确能源消耗的源头和污染物产生的始端,使得审核的过程中无法明确审核的重点,找不到真正适合企业的审核方案,以至于所实施的审核方案没有真正起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2.3 能源计量管理的工作人员少且素质低
目前在企业管理中,能源计量管理人员十分少,以2018年节能监察的35家造纸企业为例,仅有10家配置了能源计量管理人员,其余企业均无专人管理。

管理人员缺乏系统的能源计量知识和专业化的管理经验,综合素质能力均满足不了现代化能源计量管理的要求。

2.4 缺乏对能源计量数据管理的认识
不论是大中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均缺乏对能源计量数据管理的认识,没有建立企业的源管理体系和能源管理中心,只对计量数据进行简单的记录,没有对数据进行详细的统计和分析。

许多企业没有建立基于能源计量数据的统计、汇总、分析、应用,缺少健全的信息化手段管理系统,对资源能源计量管理只是简单地作进厂的计量,对于产品、污染物的排放只作出厂计量,获得的数据不足以反映企业整体生产情况,没有真正的节能降耗的分析能力。

3 做好能源计量管理的建议
清洁生产审核依赖于能源消耗基础数据的获得,企业拥有完善的能源计量管理系统,才能为清洁生产审核提供可靠的数据来源。

3.1 政府方面
政府管理人员要根据法律法规对企业的计量器具配备情况的监督管理和执法检查工作力度,指导企业完善计量系统,督促各企业认真落实《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等规范的内容,使能源计量能够得到企业的
充分理解与重视,同时政府应当加大对企业的服务力度,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加强企业能源计量的信息平台架设、管理,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

3.2 企业方面
通过政策宣传、培训,让企业的管理者提高对能源计量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建立企
业能源计量体系,合理设置计量器具。

制定企业计量管理制度,包括能源计量管理机构职责及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计量器具的管理制度及周期检定(校准)制度,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处理、使用、保管及监督制度等规章制度。

聘用专业人员对计量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定期对计量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能源计量,进行量化跟踪和量化考核,完善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发现生产工艺中的缺陷、技术潜力和管理漏洞,并及时加以改进提高,制定节能计划和节能绩效分析制度,把节能减排落到实处。

企业要积极探索或者委托第三方建立自主的能源管理体系或中心,采用先进的软件开发平台和在线监测设备,通过信息化手段和完备的数据存储功能,实现能源数据采集、监控、储存、分析、指导,通过实时的在线监控和分析管理,实现对设备能耗情况进行监控,找出低效率和能耗异常的设备,分析生产线存在的能耗问题,作为清洁生产审核的重点,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清洁化改造方案,从而对企业的生产流程进行改善和调整,起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4 结语
清洁生产审核基础是做好物质流分析,而物质流分析是基于能源计量的基础数据,只有企业配备完善的能源计量管理系统,掌握企业物料资源的消耗情况和污染物产生情况,才能在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时向审核小组提供准确且及时的数据支持,通过计算单位产品的物料能源消耗量和单位产品的污染物产生量,反映生产的变化,才能使审核小组筛选出企业最需要且能产生最大绩效的清洁化改造方案,并对方案的
绩效进行准确的评估。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张新华,田珺,陈婷,等.物料平衡分析在形成清洁生产审核方案中的应用[J].污染防治技术,2012,(3):34-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