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原创】2019最新六年级竞赛下学期小学语文期末真题模拟试卷卷(③)-8K直接打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芙蓉楼送辛渐》中表明作者不会同流合污、随波逐流的意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11. 《匆匆》的作者是______,《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______。
二、阅读理解(30分)
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正在这时,铃声响了。
铃声从院子里传来,穿过走廊,闯进每个教室。
马蒂尼里________起来,拥抱我,________我的脸颊,在我脸上留下了唾沫印儿,他们________住我的手,________着我的上衣。
达尼埃里把那几张瑞士邮票________在我衣袋里,斯巴多尼把他的笔帽也________给了我。
铃声还是不停地响着,别的班级都已经离开教室了。
“到时候啦,孩子们,咱们得走了。
”
我本应该让他们排好队,但现在是不可能的了。
全体学生簇拥着我,实际上是跑着出去的。
但是一到街上,孩子们像是烟消云散,转眼就不见了,他们的爸爸、妈妈、奶奶、姐姐早把他们带走了。
只剩下我一个,孤零零地站在门口,一副衣冠不整的样子,上衣还掉了一颗纽扣。
谁会拿走我的纽扣呢?我脸上还有粘呼呼的唾沫印哩。
再见吧,学校。
很久以后我再回来时,会遇到陌生的老师。
那时候,我能找个什么借口才能回到那间老教室,才能拉开那个马蒂尼里放过蜥蜴的抽屉呢?
不管怎么样___我还有聊以自慰的东西___达尼埃里的瑞士邮票和斯巴多尼的笔帽___还有___马蒂尼里也可以保存一点东西___因为只有他___才会把我的上衣纽扣扯去的___
等我回到家里,如果我做了什么后悔的事,那就是不得不洗去脸上的唾沫印儿。
1.(1)本文选自课文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的
____________。
()
A .《学校的最后一天》意大利乔万尼·莫斯卡
B .《在学校的最后一天》美国乔万尼·莫斯卡
C .《学校的最后一天》意大利大卫·欧文
D .《在学校的最后一天》意大利乔万尼·莫斯卡
2.(2)文中横线上依次要填写的字词是()
A .站吻拉抓塞放
B .跳吻抓拉塞塞
C .站吻抓啦放塞
D .跳吻拉抓塞塞
3.(3)文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应该加的标点是()
A .,:。
,,,。
B .,,。
,。
,。
C .,:,,,,。
D .,。
,,,,。
4.(4)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①“铃声从院子里传来,穿过走廊,闯进每个教室。
”这句话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师生之间要分别之前的难分难舍。
______②“孩子们像是烟消云散,转眼就不见了……”这句话是说孩子们对老师的爱是一时冲动,见了自己的爸爸妈妈就忘了老师,是孩子的天性。
______
③“只剩下我一个,孤零零地站在门口”是说老师和孩子们分开以后感到很失落,很孤单。
______
④“一副衣冠不整的样子,上衣还掉了一颗纽扣”是说这些孩子太调皮,把老师的纽扣都扯掉了。
______
⑤“如果我做了什么后悔的事,那就是不得不洗去脸上的唾沫印儿”这句话是说“我”极想留下一些什么学生的东西作为永久的纪念,所有没收上来的东西都已经还给了学生,只有这“唾沫印
儿”是学生主动给予的,“我”极为珍惜,不忍洗去,也就是含蓄地表达了老师对学生的不舍,对学生的爱。
______
5.(5)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烟消云散:______。
②聊以自慰:______。
6.(6)第二自然段中孩子们和老师分别时做了哪几件事?
请按顺序写下来,这样写表现了孩子们对老师怎样的感
情?
7.(7)你也即将离开母校,和你的老师分别,有什么话想
对你的老师讲吗?请写出自己的心里话。
1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他从小就喜欢钻研问题,做那些需要动脑筋、花气力才能做好的事情。
爱因斯坦5岁的时候,有一天,爸爸从兜里掏出个指南针给他玩。
他拿着摇来摇去,发现里面的小针总是指着一个方向。
他想看看是什么东西吸着小针,打开一看,什么也没有发现。
难道是小针在作怪吗?他开始对科学产生了(兴趣爱好)。
爱因斯坦上了小学,因为他很少说话,有的同学笑他笨,老师也不大喜欢他。
有一天上手工课,大家都把自己的作业交给了老师,老师在一大堆泥鸭子、布娃娃、蜡水果等作业中,拿出一个很不像样的小板凳,生气地问:“你们谁见过这么糟糕的板凳?”孩子们都笑了起来,爱因斯坦却低下了头,后来他站起来小声地说:“有的。
”
同学们(惊奇奇怪)地看着爱因斯坦,只见他从书桌里拿出两个更不像样的小板凳,摆在桌子上,说□老师□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做的□交给您的是我第三次做的□老师看他这样认真,从此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1.(1)选择括号中合适的词语。
产生了______ (兴趣爱好) (惊奇奇怪) ______地看着
2.(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讨厌——______ 渺小——______
3.(3)开始老师不大喜欢爱因斯坦,因为______,后来老
师改变了对他的态度,因为______。
4.(4)“孩子们都笑了起来,爱因斯坦却低下了头”你知
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5.(5)在文中最后一段中没有标点的加上标点。
同学们(惊奇奇怪)地看着爱因斯坦,只见他从书桌里拿出两个更不像样的小板凳,摆在桌子上,说______老师______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做的______交给您的是我第三次做的______老师看他这样认真,从此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1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跨越百年的美丽<节选>
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
在她之前,1896年1月,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光,这是人工放射性;1896年5月,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
尽管这都还是偶然的发现,居里夫人却对此提出了新的思考: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里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
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是她提出了放射性这个词。
两年后,她发现了钋,接着发现了镭。
为了(提炼冶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
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提炼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
化验室只是一个(抛弃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
矿渣。
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一天,疲劳之极的玛丽揉着酸痛的后腰,隔着满桌的试管、量杯问皮埃尔:“你说这镭会是什么样子?”皮埃尔说:“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
”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冶炼)出了0.1克镭。
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楚光。
1.(1)选择文中括号里使用正确的词语。
(提炼冶炼)______纯净的镭进行______(提炼冶炼)
(抛弃废弃)______的破棚子(提炼冶炼)______出了0.1克镭
2.(2)为什么说“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
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
3.(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说明了
______。
4.(4)从文中划线的“终日”和“终于”两个词中,你体
会到了什么?
5.(5)玛丽和皮埃尔的对话说明他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
进行如此艰难的实验,不是为了______,而只是为了
______他们追求的目标是高远的。
三、写作(30分)
15. 生活中时时有欢乐,一场温暖的亲人聚会,一次欢快的课外活动,一个快乐的童年游戏,甚至一次助人为乐之举……这些都可能成为我们心中最快乐的元素。
本次习作就请以“快乐”为主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内容具体,语意新颖,语句通顺,条理清晰,富有真情实感。
题目自拟,4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