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土资源文化走进美术课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乡土资源文化走进美术课堂
发布时间:2022-07-25T03:01:02.18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第37卷5期作者:方小玲
[导读] 小学美术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帮助他们更好的认识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

方小玲
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英济学校
摘要:小学美术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帮助他们更好的认识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

将乡土资源文化与美术教学结合在一起,能够极大的丰富原有的教学资源,开拓学生的见识和眼界,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有着极大帮助。

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乡土资源文化与美术教学相结合的策略,以期为学生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乡土资源;文化气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美术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对乡土美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让美术能够突破自身原有的限制,将社会、文化、自然等要素带入到美术课堂当中,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更加贴近了解人们的现实生活,扩展美术教学材料的同时也让美术教学的可操作性得到提升,让学生在乡土气息的感知和理解过程中形成独特的美学理解和感受,丰富了美术教学活动的历史文化内涵,为传统美术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打下良好基础。

1美术课堂走进自然环境,感受自然风光
美术教学与自然环境相结合,让学生暂时的放下书本,到自然环境当中感受一草一木、一花一树之间的景色之美,让学生拥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鼓励他们将感受到美的一切记录到画纸之上,让其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灵感,用自己的真实的笔触将所看所想的内容描绘出来。

教师作为引导者,在学生与自然亲近的过程中起着示范的作用,例如带领学生用不同形状的石头拼接图案,或是收集各种颜色的花朵和枝条制作成小巧的头冠,在丰富多样的美术活动当中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1]。

以岭南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十四课时《别致的灯饰》为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提出要求,让学生设计一款属于自己的形状特别的灯,并搭配上美丽的灯饰。

为了帮助学生寻找灵感,教师可以带领他们来到自然环境当中,从自然中的一起选择符合自己审美的美丽的事物和形状来充当灯饰,学生在不断挑选的过程中感受自然风光的美丽,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美术课堂融合民间艺术,丰富人文素养
乡土资源文化的表现涵盖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许多老一代人传承下来的手工技艺其实就是民间艺术的形式,例如纸质的窗花、古老的陶瓷器物、同时具有装饰性和实用性的流变和竹制摇椅、过年时挂在门楼上的红灯笼都是民间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富含独特的艺术气息,将乡土资源文化与这些民间艺术结合在一起,可以有效深化学生对民族艺术的记忆印象,引导他们主动去了解这些民间艺术的发展历程和背后的文化故事,实现了知识的传承。

为此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不同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了解各种民间艺术形式,在参与和体验的过程中深化他们对民间艺术的理解和感受,在回到学校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艺术创作[2]。

以岭南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五课时《剪出五彩的生活》为例,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美术剪纸活动的过程中,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师在开始剪纸活动之前可以先行介绍中国古老的剪窗花艺术,将窗花的来源以及窗花的制作方式以视频的方式展示出来,激发学生对剪纸活动的兴趣,鼓励他们跟随视频教程一起动手完成剪窗花这一传统艺术活动,让学生在制作长话的过程中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魅力,使乡土文化资源融入到美术教学当中。

3美术课堂走进传统建筑,感受艺术价值
不同地区的民间建筑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受当地环境和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形式,例如北京的四合院、内蒙的蒙古包、福建地区的吊脚楼等,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带领学生到民间环境当中,在欣赏和感受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建筑当中承载的过去一个时期中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文化内涵,使其在描摹和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乡土环境当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用自己的画笔以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将自己心目中的图画展示出来[3]。

以岭南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十三课《开平碉楼》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行展示开平碉楼的建筑形状,引导学生思考这种建筑风格与日常民居建筑之间存在哪些差异,并配套展示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建筑图片,结合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的差异和共同点说明广东地区的社会历史环境,引导他们想象开平碉楼的发展和演变过程,让学生体会到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深刻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含义,并与其他地区的特色建筑形式进行横向对比,深化学生的艺术感受能力,使其体会到民居建筑当中的艺术价值。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美术课堂与乡土资源文化结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传承乡土文化的载体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使其在欣赏和体验的过程中感受到其中特有的质朴的文化内涵,为学生营造一种独特的富有鲜明历史气息的情感体验,使其能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生活当中的美学价值,实现乡土资源与美术教学之间的有机融合,增强学生对故乡文化的热爱和对故土的怀恋。

参考文献
[1]魏莎莎.挖掘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教学[J].华夏教师,2020(17):48-49.DOI:10.16704/ki.hxjs.2020.17.032.
[2]葛文健.基于乡土特色的小学美术造型与表现教学分析与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268.
[3]王文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J].华夏教师,2018(10):88-89.DOI:10.16704/ki.hxjs.2018.10.061.
本文系2020年度云霄县小学教学研究课题“用“乡情乡景乡土文化”拓展美术课教学的探索和研究”(课题编号:Yxxxkt202001)的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