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扫
描版)
2016-2017学年下期期中联考
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D 解题思路:偷换概念。

原文“近万年未曾出现断裂的玉器发展历史”,意即“未曾断裂”的是“玉器发展历史”,而非中国文化的“发展历史”。

2.C 解题思路:扩大范围。

原文是“多是与美好、尊贵、典雅、美妙、高尚、气度不凡、气节崇高等含义有关”,状语是“多是”,这里说成“全部”。

3.B 解题思路:无中生有。

“人玉和谐的传统”,原文中没有。

4.B 解题思路:解答断句题时,要注意句意及句子结构。

“当垂于世”句意完整,其后应断开,排除C、D项。

“数世之后”结构完整,中间不能断开。

排除A项。

5.B 文中的“迁”为升迁。

含有贬谪之意的词应是“左迁”。

6.D为皇甫晏洗冤不是在梁、益州中正任上,而是在为母守丧之时。

7.(1)当时廷尉卿诸葛冲因何攀是蜀地的人,轻视他,等到共同审理疑难案件,诸葛冲才赞叹佩服他(得分点:“以”,因为;“轻”,轻视;“狱”,案件。

每译对一处给1分。

大意给2分。


(2)何攀坚决推辞了所封赏的一半食邑和一半丝绢,剩余所接受的(封赏)就分给内外亲戚,一点儿也没留给自己。

(得分点:“固让”,坚决推辞。

2分;“略”,副词,丝毫,一点儿。

与否定词连用,表示“丝毫没有,一点儿没有”。

1分。

句子大意给2分。


(注意:①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②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③关键词翻译从严,大意翻译从宽。


参考译文:
何攀,字惠兴,是蜀郡郫县人。

在州任主簿。

刺史皇甫晏被牙门张弘杀害,诬陷他谋反。

当时适逢何攀正在为母亲守丧,于是(毅然)到梁州上奏章,证明皇甫晏没有谋反。

所以皇甫晏的冤情得以申雪。

王濬为益州刺史,征召他担任别驾之职。

王濬谋划讨伐吴国,派遣何攀带着奏章到中央,口述计谋,诏令第二次接见,于是命令张华与他筹划讨伐事宜。

王濬还派何攀拜访羊祜,当面陈述讨伐吴国的策略。

何攀善于传命,皇帝爱惜他,让他参与王濬军事。

等到孙皓向王濬投降,王浑却因为晚到一步而生气,想要攻打王濬。

何攀劝王濬把孙皓送给王浑,由此矛盾化解。

(何攀)被任命为廷尉,当时廷尉卿诸葛冲因他是蜀地的人,轻视他,等到共同审理疑难案件,诸葛冲才赞叹佩服他。

升任散骑侍郎,杨骏执掌政事,大量培植亲族,丰厚地封爵赏赐,想用这种恩惠来保卫自己。

何攀以为不妥,便与石崇共同弹劾他,奏章上说:“现在陛下继承宏业,是天意所授。

而赏赐封爵厚于武帝泰始革命初期,这是第一个令人不安的;今日施加恩泽的封赏,高于对灭吴功臣的封赏,这是第二个令人不安的;今日封赏的爵位和制度,应当传之于后世,如尊卑之位没有差别,有爵者都要晋升,那么数世之后都成了公侯,这是第三个令人不安的。

臣等敢冒死向陛下提出建议,认为泰始初及平吴时的封赏制度和封赏名单,都保存完好,即使不能遵循远古的典制,也应当依照我朝旧制。

”皇帝不采纳。

后来杨骏谋反,因参与杀掉杨骏有功劳,皇帝封他为西城侯,封赏他食邑一万户,赏赐丝绢一万匹。

何攀坚决推辞了所封赏的一半食邑和一半丝绢,剩余所接受的(封赏)就分给内外亲戚,一点儿也没留给自己。

征用为扬州刺史,在任三年,升任大司农。

改任兖州刺史,加封鹰扬将军,何攀坚决推辞不就职。

太常成粲、左将军卞粹劝他就职,皇帝手诏又催得紧急严厉,他竟然声称自己有病而不赴任。

等到赵王司马伦篡位,派人召见何攀,他却越发说自己病重。

司马伦发怒,将要杀他,他不得已,带病应诏。

在洛阳去世,年仅五十八岁。

何攀心地公平适当,担任官职严肃,喜欢鉴赏人物,尊儒爱才。

任梁州、益州中正,引
荐了被埋没的人才。

巴西陈寿、阎义等都是西州的名士,被乡里诽谤,评议了十多年。

何攀辩明曲直,洗清冤枉。

何攀虽然担任显要的官职,家里却非常贫穷朴素,只把周济穷人当作重要的事情。

儿子何璋继嗣,也有父亲的遗风。

8.答案示例:
①以数字入曲,连用四个相同的数词“一”,夜雨一声声打在窗外的梧桐树叶上、芭蕉上,音调和谐却单调,而羁旅之愁便在这如同打在游子心头一般的无休无止的雨点声中一点点积聚。

②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用“梧桐”、“芭蕉”、“夜雨”这些秋季的典型意象描绘秋夜萧瑟落寞的环境,渲染了伤感的情绪。

9.答案示例:
①羁旅客思之愁。

秋夜,听一声声雨打“梧桐”、“芭蕉”,午夜梦回,再难入眠,只见得床头几上一盏残灯,一局残棋,残棋未收,灯花已落。

而这一切都是在“孤馆”,表达出作者浓浓的羁旅客思之愁。

(3分)
②思乡怀亲之意。

十年羁旅的孤苦,故乡二老十年的牵挂担忧,一齐涌上心头!作者不写自己如何思念故乡,思念亲人,而以年迈双亲的忧思烘托出更加浓烈的思乡怀亲之情。

(或从“枕上十年事”揣测作者十年在外奔波,潦倒他乡却万事无成的失意惆怅)(3分)10.(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每空1分,共6分)
11.(1)答D给3分,答B给两分,答E给1分,A、C不给分。

解析:A项,“成为国学大师”错误,这只是饶宗颐踏入学术界的第一步。

C项,“以学术为中心”错误,本文在对饶宗颐的学术和艺术介绍中,没有主次之分。

E项,“完全”表述过于绝对。

(2)①结构方面:承上启下。

上承对饶宗颐的学术成果的介绍,下启对饶宗颐在艺术上的主要成就的介绍。

②内容方面:交代了饶宗颐是学者兼艺术家这样的突出人物,赞扬了他对艺术的探索永不停止的品质。

(每点3分)
(3)①通过探讨古代的“地中”观念,确定了“西北宗”论的艺术地理区域,即陇坻(今陕甘宁交界地区)以西的大西北地区;
②提出旷远、鸾远、荒远的“新三远”的艺术气魄,指出传统“三远”的平远、高远、深远的不足;
③提出了新皴法。

(每点2分)
(4)①受家庭熏陶:饶宗颐的父亲一直执着于对学问的追求,影响了饶宗颐,使他后来走上做学问的道路。

②研究视野开阔:饶宗颐把中外文化放到一起对比研究,主张把史学研究的视野扩展到整个人类所创造的文化上来。

③持之以恒、不停地探索:90多岁的高龄,对书画艺术探索的脚步从没有停止过。

④在继承中有所创新:在继承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皴法。

⑤全身心投入,甚至入迷:饶宗颐对古琴艺术入迷,并对琴谱、琴史产生研究兴趣。

(每点2分,答出4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12. A 解析:用排除法。

①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后颈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一般用于否定句。

望文生义。

②以邻为壑:拿邻国当作大水坑,把本国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把困难或灾祸推给别人。

符合“中国绝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情”的语境。

③无以复加:不可能再增加,指程度达到了极点(含贬义),此处是指作家的散文写作水平很高,应用“炉火纯青”。

④贻笑大方:指让内行人笑话,符合语境。

⑤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
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符合语境。

⑥江河日下: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

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用在此处望文生义。

13.C 解析:A.搭配不当,“维护”不能和“要求”搭配,应是“满足……合理要求”。

B.成分赘余,“超过”和“以上”重复,去掉其中一个词语。

D.关联词语序不当,“不仅”应放在“他的小说”之后。

14.B
15. 答案示例:
①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②摄入过多③应该注意锰元素的合理摄入(答出一点给1分,两点给3分,三点给5分。

意对即可。


16. 答案示例:
本次雁荡一日考察活动要求大家事先温习“地质”相关内容,备好所需行装,小组讨论确定考察内容;考察期间主要活动有参观、听讲座和知识抢答;考察结束后以组为单位上交考察日记。

(6分)
(评分标准:内容完整1分;归属得当1分;表述准确2分;语言有条理、清楚、连贯2分。

字数超出要求,酌情扣分)
17.作文。

(60分)
立意参考:
1.标准因人而异;
2爱己更要度人;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要懂得改变自己,悦纳别人;
5.学会旁观与倾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