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生习惯养成教育的思考-4页文档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中职生习惯养成教育的思考
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十分重视,而忽略了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中小学阶段尤其如此,导致很多中职生日常的行为习惯上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因此,加强中职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是中职学校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一、中职生在行为习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责任意识不强,纪律观念淡薄。
部分中职生文化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同时在责任意识、纪律观念等方面存在着突出问题。
主要表现为:自私自利,缺乏集体荣誉感、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没有团队精神与组织纪律观念,过于依赖父母却又具有很强的反叛心理,对父母以及教师的教育引导存在抵触情绪。
2.学习目标不明确,过于放纵自我。
部分中职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过分的自信,部分中职生又消极悲观地情绪化,生活和学习都始终处于散漫的状态。
主要表现为: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对学习没有兴趣,时常出现旷课或者在课堂上看小说、玩手机等;生活习惯严重不良,比如不按时就寝、浪费金钱等。
3.对前途感到迷茫,自暴自弃。
中职学校的学生主要是辍学和中考失利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前途感到十分迷茫,对自己的人生没有完整的规划。
主要表现为:不知道自己将来干什么;反正自己将来会是社会最低层,干什么也没用;父母只要求我混个毕业证,跟他们做事就行,等等。
二、中职生不良习惯成因分析
1.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对中职生不良习惯形成的影响。
进入中职学校后,学生的成人意识、独立意识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加强。
他们会经常觉得家长、教师不理解他们,当受到批评后,就会对家长、教师的教育刻意回避,有的甚至形成逆反、疑惧心理。
这些因素导致行为不良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薄弱,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使自我价值同社会价值尖锐地对立起来,从而形成各种不良习惯。
2.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风气对中职生不良习惯形成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学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父母的出言不逊、行为粗暴等不良习惯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烙印。
学校教育、校园风气也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
部分学校教育过程中只在意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就业率,而忽视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中职生缺乏社会经验,社会阅历浅,容易出现交友不慎的情况,出现“落后群体”积聚交友的现象,各自的不良习气相互感染,最后使得他们被所谓的“义气”蒙蔽双眼,使自己的行为习惯偏离正确的发展轨道。
三、对中职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建议
1.促成养成教育的经常化。
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有耐心,要对学生不良行为习惯表现的反复性进行关注教育,善于发现他们好的变化,抓住教育时机进行表扬、鼓励,对于坏的习惯则纠正要及时。
要从学生本身的实际出发,让学生知道应该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该怎么去做。
这些教育内容不可能让学生短时间就能够明白,因此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习惯养成教育经常化。
2.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并不是仅仅通过
日常的课堂教学就能够达到目的的。
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教师的行为习惯会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
学校应该建立起以校领导为核心,校学生科、团委、班主任为骨干的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小组。
对当前中职生不良行为习惯形成特点进行研究,并制定出具体的制度对学校教职员工的行为习惯进行规范。
学校的教职员工应该人人是榜样、个个做表率,激励并感染学生进行模仿。
学校还应该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
3.把情感教育贯穿养成教育始终。
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授给学生知识,还包括热爱学生、关心学生,这是师德的重要表现之一。
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大部分受批评多,责骂多,在心灵上不同程度受到了伤害,关怀上得不到满足,他们不容易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因此习惯养成教育要遵循情感性原则,让师生之间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交流,来弥补学生的心理创伤,使他们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师对学生的真爱,能够唤醒学生的爱心,让学生具备高尚的情操,让他们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时师生间情感的交流有助于使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行动,便于将教师的教育内容与学校的行为规范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
总之,对中职生而言,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他们今后的工作、生活将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职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从细处着手,从小事出发,关爱学生、走近学生的心灵深处,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毕业之后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要接受自己行动所带来的责任而非自己成就所带来的荣耀。
2、每个人都必须发展两种重要的能力适应改变与动荡的能力以及为长期目标延缓享乐的能力。
3、将一付好牌打好没有什么了不起能将一付坏牌打好的人才值得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