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年校园年终工作总结_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校园年终工作总结
★为大家整理的2019年校园年终工作总结,供大家阅读参考。

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工作总结频道。

2019年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喜迎团的十七大召开的喜庆之年。

我校团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传承、创新、跨越”为主线,坚持“育人为本,善待学生”的工作理念,把“国际化”、“开放联手”作为团的工作新的增长点,创新体制机制,树立国际化视野,加强引领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切实维护学生安全稳定,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多科性大学而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国梦”、“纺大梦”贡献力量。

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如下:
一、着力创新载体、贴近青年,思想引导工作全面深化。

1.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

组织参与全省“百万青年追寻中国梦”主题实践教育活
动,组织开展“青春从这里出发、我的青春我的团”等主题团日活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广大青年学生,以优异成绩深化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迎接团的十七大召开。

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学生思想调研,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认真做好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水平,做好大学生舆论引导,积极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2.深入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举办2019年武汉纺织大学成长导航工程之第四届青年英才学校暨党的十八大精神专题学习班,组建十八大精神宣讲团,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喻学林教授做专题辅导,培养学生骨干近300余人,实施大学生骨干锻炼计划,组织大学生骨干到农村、社区和红色革命根据地等基层单位锻炼。

做好从高校中选派团干部(青年教师)到县级团委挂职工作。

继续做好“推优入党”工作,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3.运用新媒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运用“青春纺大”微博、“阳光青年”手机报等新媒体,对“阳光青年网”进行全面改版升级,建立“青春织梦”网。

探索建立青年微信平台,各学院共青团微博圈、团支部微博圈,及时发布信息,增强团学工作的知晓面、参与度和影响力,提高团学工作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有效引导校园舆论,构建课堂内外、网络上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

4.弘扬雷锋精神,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者活动。

开展续写雷锋日记,雷锋精神与时代同行暨第三届“缤纷四季志愿纺大”志愿服务活动。

广泛开展“学雷锋”活动,组织动员各级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组织阳光责任田之绿色校园活动,探索“学雷锋”长效机制,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规范化。

5.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导向作用。

开展优秀毕业生访谈、大学生年度人物讲坛等系列活动。

进一步抓好学生典型的学习宣传工作,不断拓展典型教育的广度、深度;建立学生典型人才库,加强对学生典型的跟踪培养。

二、注重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工作扎实推进。

6.稳步推进阳光素质学分计划。

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理念和模式的研究,总结探讨阳光素质学分实施经验,成立讲坛办公室,推动阳光素质学分学院特色项目申报工作,实行“一院一项目、一亮点、一示范”的工作机制,全面推进阳光素质学分超市项目的特色化、品牌化和规范化。

开发建立阳光素质学分网络评
分系统并试点运行。

7.积极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

完善科技创新工作机制,整合资源,搭建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成果交流平台。

组织学生参加湖北省“挑战杯”等各类竞赛。

推进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园,吸纳学生项目入驻,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举办第十三届“三湖之光”科技创新节等活动,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聘请了20名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编撰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画册。

开设了“挑战杯”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

“电信之光”科技文化艺术及等各学院科技创新活动蓬勃开展。

在湖北省第九届“挑战杯〃青春在沃”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2项。

武汉纺织大学和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同获优秀组织单位奖。

各二级学院凝练科技特色活动,着力提升我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8.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筹备组织19支重点团队,千名大学生深入基层、深入农村开展了理论及政策宣讲、科技支农、企业调研、文艺汇演、环境保护、贫困帮扶等活动。

总结往年经验,落实20个左右校级大学生社会实践、思想教育、创业基地,形成长效对接,开展“一市一项目”工作,促使社会实践常
态化,长效化,项目化、基地化。

9.开展丰富多彩的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