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伤椎单节段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6•临床骨科杂志2〇17 Aug;2〇(4)
doi:10. 3969/j. issn. 1008-0287. 2017. 04.007•临床论著•
经伤椎单节段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
疗效比较
田学涛,黄吉利
摘要:目的比较经伤椎单节段固定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

方法对46例
DenmS B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别采用经伤椎单节段固定(观察组,23例)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对照组,23
例)治疗。

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术后定期摄X片复查,测量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

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 ~36个月。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 < 〇. 〇1)。

术后及末次随访两组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经伤椎单节段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均可有效恢复脊柱序列,但经伤椎单节段固定术具有廉
价、微创的优点,可作为Denms B型胸腰段骨折首选术式。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单节段固定;短节段固定
中图分类号:R 683. 2; R 687. 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 0287 (2017) 04 - 0406 - 04
The effects comparison of vertebra single segment and across the injured vertebra short seg­
ment fix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TIAN Xue-tao, HUANG Ji-li
( Dept of Orthopaedic Surgery y the Sixth Hospital of Wuhan City 7Affiliated to Jianghan University, Hubei,Wuhan 430015,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s between the injured vertebra single segment and across the in­
jured vertebra short segment fix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Dennis type B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Methods The 46
patients with Dennis type B thoracolumbar fracture were treated with the injured vertebra single segment fixation ( ob­servation group, 23 patients) and across the injured vertebra fixation of short segment (control group, 23 patients), bleeding volume, operation time and the cost of hospitalization were compared,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ere observed
Cobb angles and injuried verterbral anterior height by radiologic outcomes. Results The followed-up time ranged
from 6 months to 36 months. The volume of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operatio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 01 ) . The postoperation and last follow-up of Cobb angles and injuried verterbral anterior height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two groups ( P > 0. 05 ) . Conclusions The vertebral single segment and across the injured vertebra short seg­
ment fixation can effectively restore the spinal column sequence, but the advantages of the injured vertebra fixation is cheap, minimally invasive, and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adjacent segment disc degeneration, Dennis type B thoraco­
lumbar fractures can be used as the preferred type of operation.
Key words:thoracolumbar fractures;single segment fixation;short segment fixation
脊柱胸腰段是应力集中部位,常易发生骨折。

Derm is B型脊柱骨折常累及中后柱,很大一部分为 爆裂性骨折,需急诊手术治疗[1]。

目前手术方法多 用伤椎邻近节段固定,采用6钉两棒或4钉两棒,该 术式创伤大,且常导致椎体高度丢失、悬挂效应、相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附属武汉市第六医院骨外科,湖北武汉430015
作者简介:田学涛,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胸腰段骨折研究,E-mail: tianxuetaowaike@ 126. c o m 邻节段退变等问题。

因此,在不影响脊柱稳定性的 基础上减少手术创伤是脊柱外科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之一。

经伤椎单节段固定和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是近 年来研究较多的两种术式,与传统手术相比,其固定 节段较少,对脊柱力学稳定性干扰较小,但目前研究 中对于这两种术式的具体效果尚无定论[2]。

本研 究对我院2012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46例B 型胸腰段骨折患者分别采用经伤椎单节段与跨伤椎 短节段固定治疗,并对两种方法的疗效进行分析,报 道如下。

临床骨科杂志2〇17 Aug;2〇(4)•407•
i材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纳入标准:①经X线和CT检查证 实为胸腰段骨折;②单节段骨折;③椎弓根完好,骨折不累及椎管。

排除标准:①多节段骨折;②骨 折累及椎管,伴神经症状;③由于各种原因不能纳 入研究者。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病例资料本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年 龄45 ~76(60.8 ±1.4)岁。

按Dermis分类法均属于 B型骨折,X线片显示椎弓根完整。

伤椎部位:T12 15例,17例,L2 14例。

致伤原因:高处跌落伤13 例,交通事故伤23例,其他10例。

临床表现以腰背 部疼痛为主,不伴神经损伤。

按手术入路不同分为 观察组(采用经伤椎单节段固定)和对照组(采用跨 伤椎短节段固定),每组23例。

两组术前一般资料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〇.05)。

1.3手术方法全身麻醉,患者仰卧位。

手术均由 同一团队医师进行。

在胸腰椎后凸顶点放置充气腰 桥进行闭合复位,15 ~ 20 min后行侧位C臂机透视 确定骨折椎体位置,见骨折椎体形状及前、中柱高度 均有所恢复。

然后患者俯卧位,胸骨柄及骨盆处垫 枕,腹部悬空,取后正中切口。

观察组显露伤椎及邻 近上下正常椎体的小关节突和横突根部,检查棘上 韧带、伤椎椎板和关节突的损伤,在C臂机引导下 完成椎弓根置钉、上棒、复位及固定。

对照组只需显 露伤椎及终板完整侧的邻近正常椎体。

伤椎置钉 时,应注意首先确定椎根的完整性,椎弓根螺钉进针 点都稍微偏向终板完整侧,使之避开骨折的受伤终 板,尽量选择较正常稍短的非万向螺钉,置入螺钉后 根据受伤节段的生理弧度弯棒,将棒的一端先固定 于上位椎弓根钉内,拧紧螺钉但不锁死,用压棒器将 棒压入伤椎及下位椎体的椎弓根钉内,撑开固定,一
般能得到良好的复位。

1.4观察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手术前后的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 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 ±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矫正x2检验。

2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36个月。

2.1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费用见表1。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 低于对照组(p< 0.01)。

表1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0= 23,* ±s)组别术中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住院费用(万元)观察187.35 ±12.6451.55 ±4.90 1.02±0.13
对照432.15 ±27.4678.32 ±5.79 1.84 ±0.22
i值 3.120 2.950 2.833
P值0.0010.0010.002
2.2手术前后伤椎高度及Cobb角见表2。

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的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均较术前 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 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两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义(P>0.05)。

2.3典型病例见图1、2。

3讨论
3.1胸腰段骨折固定方式的选择胸腰段骨折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复位并固定伤椎,恢复脊柱稳定 性,同时行椎管减压,减少脊髓及神经损伤,恢复椎 管容积[3]。

并且手术要获得牢固的固定,使患者在 支具保护下可早期活动,避免因长期卧床而导致的 相关并发症。

手术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骨折类 型、神经损伤的程度等。

Tezer et al(2005年)统计 表明椎体高度>50%或脊柱后凸角<25°时行非手 术治疗效果较好。

但随着人们对脊柱康复的要求提 高,即使轻微的压缩性骨折,较多患者也采用经皮椎 体成形术治疗。

但经皮椎体成形术并不对所有患者 适用,对不稳定型骨折均应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表2两组手术前后伤椎高度及Cobb角比较〇=23 ±s)
组别
伤椎前缘高度(%)C o b b角(。


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术前术后末次随访
观察59.4 ±12.595. 2 ±12.9*94.9 ±11.2*38.7 ±4.9 6.9±1.4*7.2±1.(T 对照60.1 ±11.994.7 ±11.3 *95.1 ±12.8*39.2 ±5.2 6.5 ±1.6*7.0 ±2.3 * i值 1.122 1.237 1.980 1.549 1.275 1.491
P值0.8650.7760.7840.8370.7210.596与术前比较:<〇.〇5
*408 *临床骨科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rthopaedics2017 Aug;20(4)
图1观察组患者,男,54岁,因跌伤致L2压缩性骨折,无脊髓神经症状,行经伤椎内固定术A.术前侧位X线片,显示L2压缩性骨 折,椎弓根完整;B.术后侧位X线片,显示^椎弓根内固定,位置 佳,C o b b角基本正常;C.术后M R I,显示内固定稳定,椎管无狭窄,脊 髓形态、信号正常图2对照组患者,男,56岁,因跌伤致压
缩性骨折,无脊髓神经症状,行跨伤椎内固定术A.术前侧位X线 片,显示M骨折,椎弓根完整;B.术后侧位X线片,显示T12、L2椎弓 根内固定,C o b b角基本正常;C.术后M R I,显示内固定稳定,椎管无 狭窄,脊髓形态、信号正常
治疗。

刘理迪[4]指出,传统长节段固定可导致术后 内固定失败和矫正角度的丢失,因此近年来短节段 融合逐渐流行。

经伤椎固定是近年来提倡的术式。

Maliar et al[5]在尸体上对伤椎置钉的短节段椎弓根 钉固定进行了生物力学研究,认为伤椎置钉的短节 段内固定方法可有效改善脊柱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骨折提供额外的固定点,使骨折更好地复位并矫 正后凸畸形。

本研究中观察组行经伤椎固定,术后 随访发现椎体高度和Cobb角得到了良好的纠正。

跨伤椎固定常易导致“四边形效应”,降低侧向不稳 及抗旋转性,不利于骨组织韧带纤维环及椎间盘的 修复,而经伤椎固定避免了这方面的影响W。

经伤 椎固定也可以避免复位后引起的“空壳效应”[7]。

有学者[8]对经伤椎固定和跨伤椎固定两种手术方 式进行生物力学实验,结果发现经伤椎固定较跨节 段固定可增加脊柱生物力学稳定性,有助于椎体高 度保持和复位。

3.2经伤椎固定的适应证经伤椎固定虽然适用范围较广,但仍不能替代传统前路或后路切开复位 内固定术,而与跨伤椎的4钉2椎体固定方式相比,也有一定的区别。

手术前对适应证的掌握应非常准 确,A0分型及载荷评分法在适应证的选择中十分重要。

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①载荷评分<7分;
②伤椎椎弓根完整的胸腰段骨折可行经伤椎固定。

由于下腰椎前凸较大,即使出现爆裂性骨折,大部分 病例仍表现为前凸或后凸不明显,但载荷评分常常 不能准确地反映其损伤程度,加之由于下腰椎活动 度较大,前凸较大,畸形不明显,而正由于活动度大,往往导致骨折不稳定,因此用常规手术更为稳妥。

而对于合并有矢状面劈裂的严重骨折,如A3.2型 骨折,必要时可考虑行前路椎体重建术[9]。

庄林波 等[1°]证实微创经皮短节段固定并伤椎置钉治疗胸 腰椎骨折较单纯微创经皮短节段固定增加了少量创 伤,但有更好的远期疗效。

何翔等[11]研究证实后 路经伤椎单节段与双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均能 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单节段固定手术时间及出血 量较少,双节段固定能够有效恢复并维持椎体高度、减少术后后凸畸形矫正丢失。

刘新民等[12]经伤椎 双节段固定术及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术都能较好地恢 复胸腰椎骨折的椎体高度和Cobb角。

经伤椎双节 段固定术对术后矫正度的保持优于跨伤椎短节段固 定术,但手术时间相对较长、出血量相对较多。

本研究中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 费用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此我们认为,无论从生 物力学角度还是经济角度,经伤椎单节段固定术可 作为治疗Dennis B型胸腰段骨折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Bernstein M.Easily missed thoracolumbar spine fractures[J].Eur
J Radiol, 2010, 74(1) : 6 -15.
[2] Martiniani M,Vanacore F,Meco L,et al.Is posterior fixation
alone effective to prevent the late kyphosis after T-L fracture[J].
Eur Spine J,2013, 22(Suppl 6) : 951 -956.
[3] Pizones J,Izquierdo E,Alvarez P,et al.Impact of magnetic reso­
nance imaging on decision making for thoracolumbar traumatic
fractur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J].Eur Spine J, 2011,20( Suppl
3) : 390 -396.
[4]刘理迪.短节段连续性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临床疗
效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9.
[5] Mahar A,Kim C,Wedemeyer M,et al.Short-segment fixation of
lumbar burst fractures using pedicle fixation at the level of the frac-
ture[J].Spine, 2007, 32(5) : 1503 -1507.
[6] Chen H,Wu D,Yang H,et al.Clinical use of3D printing guide
plate in posterior lumbar pedicle screw fixation [J].Med Sci
Monit,2015, 21: 3948 -3954.
[7] Zhang S,Thakur J D,Khan I S,et al.Anterior stabilization for
unstable traumatic thoracolumbar spine burst fractures[J].Clin
Neurol Neurosurg,2015, 130(1) : 86 -90.
[8] Sharma S,Singh D,Singh M,et al.Single screw-rod anterior in
-
临床骨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Orthopaedics 2017 Aug ;20(4)* 409 *
doi : 10. 3969/j . issn . 1008-0287. 2017.04.008
•病例报道•
以胭窝囊肿为表现的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例
Pigmented villonodular synovitis presenting as a popliteal cyst


,赵

,江昭林
FANG Cheng,ZHAO Wen,JIANG Zhao-Un
关键词:胭窝囊肿;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Key words : popliteal cyst; pigmented villonodulai' synovitis
中图分类号:R 686. 7 ;R 68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 - 0287 (2017 )04 - 0409 - 01
图1右膝关节MRI ,提示胭窝内可见囊性长T 2信号,
关节腔可见结节状等A 、短T 2信号 图2术后病理(
HExlOO ):见滑膜肥厚呈绒毛状增生,滑膜细胞增值明显,间质内毛细血管
扩张,
含铁血黄素沉积,单核巨噬细胞浸润;病理诊断: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女,51岁,无意中发现右膝后 方包块3年余,一直未予以重视,包块渐 增大至鸡蛋大小,行走时轻度肿胀感,于
2016年4月来我院就诊。

查体:右膝关
节无肿胀,皮温不高,右膝关节后内侧可 触及一约4. 0 cm X 4. 0 cm 包块,边缘欠 清晰,质韧,压痛(+/-),浮髌实验 (_),右膝关节屈伸活动尚可。

右膝关 节
X 线片:骨质未见明显异常,关节间隙
正常。

右膝关节MRI (见图1):胭窝内 可见多个囊性长T :信号,其间可见分
割;内外侧副韧带、半月板及前后交叉韧 带未见异常信号;膝关节后方可见囊状 长T :液体信号;关节腔可见结节状等 、短T 2信号,边缘欠清晰。

术前诊断:
右胭窝囊肿。

在硬膜外麻醉下手术,取 右膝关节后方弧形切口,见包块位于腓 肠肌内侧头与半膜肌之间,有完整包膜, 沿包块周围钝性分离直至根部,见其底 部与股骨内髁相连,与关节腔相通,作者单位:海军安庆医院骨外科.安徽安庆
246003
作者简介:方成.男.硕士.医师.主要从事 骨与软组织肿瘤研究.E -mail : fangchengl 218@ 163. com
予以完整切除,
见包膜内黄褐色液体。

稀碘水冲洗创腔,查无活动性出血,逐层 缝合切口。

切除的标本送病理组织检 查,
术后病理诊断为色素沉着绒毛结节 性滑膜炎(
见图2)。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属于临 床少见病,由于缺乏特异性诊断标准,早 期诊断困难,M RI 具有一定的影像学诊 断价值。

见术后病理报告后,分析本例 阅读MRI
忽视了潜在的信息,即关节腔
可见结节状等1、短T :信号,符合色素 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典型M RI 表 现,由于继发形成的胭窝囊肿掩盖其原 发病,导致漏诊及误诊。

其后果也是严 重的,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呈弥 漫性增生,
单纯切除囊肿囊壁的滑膜是 不够的,术后极易复发。

因此,临床上滑 膜弥漫或结节样增生应考虑到色素沉着
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可能。

(接收日期:2017 -05 -24)
strumentation for thoracolumbar burst fractures with incomplete neurological deficit [ J ]. J Orthop Surg ( Hong Kong ) ,2013 , 21
(1) : 71 -76.
[9] Liu X , Li G , Wang J , et al . Minimally invasive unilateral vs bilat ­
eral pedicle screw fixation and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in treatment of multi-segment lumbar degenerative disorders [ J ] - Med Sci Monit ,2015, 21(25): 3652 -3657.
[l 〇]庄林波,王立胜,王志勇,等.伤椎置钉与否对经皮短节段固
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的影响[J ].临床骨科杂志,2016, 19(1) : 19-23.
[11] 何翔,来津,邢顺民,等.后路经伤椎单节段与双节段固
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疗效比较[J ].临床骨科杂志,2016, 19(2) : 147 -150.
[12] 刘新民,李悦,管波清,等.经伤椎双节段与跨伤椎短节段
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3年以上随访结果[J ].临床骨科杂志, 2016, 19(3) : 274 -278.
(接收日期:2017 -06
-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