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刍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阳工学院学报
Journal of Anyang Institute of T echnology
2008年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刍议
崔云波
(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洛阳471003)

要: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为外语教学提供了崭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具有独特优势。

但其本身也有局限性,在我
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并存在很多问题,其潜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同时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引入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的削弱,而是更重要,更具挑战性。

教师要认清形式,实现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多元化和复合化的角色转换。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外语教学;教师角色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28(2008)03-0118-03
*
收稿日期:2008-03-12
作者简介:崔云波(1978-),男,河南安阳人,河南科技大学外语学院教师,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大学
英语教学。

一、序言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computer -assisted lang uage learning 或CALL)是外语教学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它作为一个具有前沿性的交叉学科是随着信息技术及社会信息化过程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起来的。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将二语习得、社会学、语言学、心理学、认知学等研究成果应用到语言教学之中,并使之融入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领域。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从20世纪60年代兴起到现在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行为主义阶段、交际性阶段和综合性阶段。

(一)行为主义阶段
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是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萌芽和初步发展阶段,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其理论基础。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刺激、反应和强化,通过反应后的强化建立反应与刺激间的正确联系。

这一时期的计算机技术的使用,突出表现在“人-机交互方式上,主要
是通过文字和简单的图形教学软件进行操练”[1]
,计算机成为向学生呈现材料的工具。

(二)交际性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是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发展阶段,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是其理论基础。

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注意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并着重研究、强调学习者的心理特征与认知规律。

人们不再把学习看作是对外部刺激被动地做出的适应性反应,而是把学
习看作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兴趣、爱好,利用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对当前外部刺激所提供的信息主动做出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

(三)综合性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进入了成熟阶段,建构主义是其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因而学生应该处于中心地位,而教师则是学习的帮助者。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知识建构”。

这个阶段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特别是Internet 网络的普及,为开发能够体现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环境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优势与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相比,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优势:
(一)缓解教育资源和教育规模特别是师资紧缺矛盾
近年来随着教学规模的扩大,教学资源特别是师资极为紧缺。

教师工作量成倍增加,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大量操练和辅导,教学质量因此受到一定影响。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个问题。

它可以减少教师的部分授课
118
第三期
时间,同时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有效地缓解了师资紧缺矛盾,而且教学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让更多学生从消极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积极主动的语言构建者。

(二)信息量大,学习手段非常丰富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生动、直观、科学、准确地传递大量信息,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课堂容量。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将看、听、说等多种学习手段相结合进行教学,以图、文、声、像并茂的语言材料充分调动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参与学习过程,符合学生的感知规律,能较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据调查,成人大脑通过听觉大概能记忆语言材料内容的25%,通过视觉能记忆45%,而同时通过听觉、视觉与自我实践则可以记忆70%的内容[2]。

(三)突出个性化教学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教学模式更有利于突出教学个性化。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情况,而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此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外国历史、民族风俗、人物传记及课文背景资料等语言文化知识进行学习和阅读。

这种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既满足了学生学习要求,也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

(四)突出英语语言的文化性,培养跨文化意识
传统外语教学中教师的讲授是学生获得语言知识的主要途径,但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不可能过多地涉及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即使讲到,也只能是轻描淡写,而学生要想真正掌握英语,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促进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可以随时提供大量相关背景知识,使学生置身于尽可能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自然而然地接受英语的熏陶,直接接触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让语言和文化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3],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三、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有许多独特的优势,然而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也有它的局限性,而且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自引入我国外语教学实践40年来,其巨大潜能尚未完全实现,现实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人际双向自然语言的交流更多地被人“机”单向交流代替
尽管计算机能够提供人机交流,或者通过计算机的人人实时交流(如chatro om),但人与人之间的自然语言才是最有亲和力、最灵活的语言。

外语教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课程,“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外语交流本身就是语言学习的过程,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相对于人与机器之间的互动更具感染力。

”[4]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大量的交流,才能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计算机多媒体尽管是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工具,但由于缺乏自然语言,它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起到为教学服务的作用,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

(二)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相对于多媒体课堂,传统课堂人数较少,学生与教师的空间距离较近,眼神交流比较方便和直接,师生互动也比较便利,课堂气氛较为活跃,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和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直接的适当的评价,学生主动性较高,成就感较强。

而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一般都采用大班授课的形式。

在这种情况下,师生之间的交互性活动较难进行,每个学生课堂参与机会也较少,教学又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满堂灌,教师无形中把学生的思路限制在课件设定的固定框架内,长期下来,学生的主动性必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

(三)外语教师计算机操作水平不高直接影响了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教学效果
一些外语教师对计算机本身比较陌生,在课堂上即使遇到一些简单的操作问题也束手无策,对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和相关教学软件知之甚少,更不用说对现有多媒体课件的应用环境提出改进方案。

例如笔者所在的外语学院提倡多媒体教学,但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对一些基本的操作不熟练,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教学效果。

(四)教师在课堂上过多依赖多媒体教学课件
在传统外语教学中,教师要把一节课上好,需要投入很多精力去备课、找材料,需要去导入、讲解和复习等等。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会有意无意地结合个人经验和教学实际,声情并茂,灵
崔云波: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刍议119
安阳工学院学报
Journal of Anyang Institute of T echnology2008年
活多样地进行教学,充分展示教师的个人风采和教学这门艺术的魅力。

但在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教学中,课件由于内容完备、形式多样、讲解详细、图文并茂、操作性强,而大大节省了教师备课时间和精力。

因而,有的教师就此简化甚至省去了备课过程。

于是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这种情况并不鲜见:教师手握鼠标,逐一“演示”课件内容。

教师从以前的知识传播者演变成了计算机操作员,甚至有的老师发展到了没有课件无法进行正常教学活动的地步。

(五)教师自主开发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课件能力不足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所采用的教学软件和课件工作基本上都是研究单位与教育企业或者商业机构在研究与开发,而语言教师参与很少,这就必然出现一个问题,即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课件开发与其教学应用相脱节。

企业开发的课件有些地方与教学实际不太吻合,语言教师却不懂课件开发的技术,无法把自己的教学理念融入到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课件中去。

如果教师能够自己开发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课件,他们应用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积极性会增强,也会更符合教学的需要。

所以,“语言教师应该运用自己掌握的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开发出高质量的适应实际教学的课件。

”[5]
四、结语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外语教学相结合,给外语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已成为教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工具。

运用该工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也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但是计算机并不是“独立的导师”,“计算机并不能自由发挥作用”[6]。

计算机辅助外语学习有效性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

因此,外语教师必须转变自身角色,要充分地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促进教学的更新和发展。

教师的角色要“从单纯的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7],逐步走向多元化和复合化。

参考文献:
[1]邓刚.外语教与学若干理论问题探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2]姚力之.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中教师角色探讨[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3]张肖莹,李天贤.建构主义理论与多媒体辅助大学英语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2(4).
[4]张红玲.现代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机辅外语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0(3).
[5]冯辉.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中教师角色之探讨[J].外语电化教学,2006(12).
[6]Jones J F.CALL and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Teachers and A dministrators[J].ELT Journal,2001,3(1).
[7]崔岭.多媒体投影式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角色探析[J].外语界,2004(2).
CALL'roles in Teaching
CUI Yunbo
(Foreig n Languages College,Henan University of S cience and T echnology,Luoyang471003,China)
Abstra ct:CALL prov ides new methods and appro a ches f or foreig n lang uage teaching,and it has so me unique advantages.CAL L,ho wev er,also has some limitations in itself,and is still in the dev elo ping stage and has so me pro blems in China,and the po tential of it is not fully dev elo ped.M eanwhile,the intro duction o f CALL do se not means the teachers become less important,instead,the teachers become more important and challeng eable.Therefore,the teachers sho uld be aw are of the new circumstance and transform f rom the traditio nal roles of know ledge pro vider to new and synthetic ro les.
Ke y words:CAL L;foreign languag e teaching;teachers’roles
1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