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成本管理与质量成本控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ch互联网开展的历史,就是一部“拷贝史〞,其实全球互联网除美国一直在创新外,其他国家大多数都是“拷贝〞,我们也不要觉得羞耻,没有方法,落后了,就学习赶上。

所以,中国互联网的风险投资也根本上是“拷贝投资〞。

也就是
看到美国有什么成功的案例后,就照猫画虎地在国内找一个类似的企业投资。

也正是这样的投资形态,导致中国风险投资家们在判断是否投资某个工程时,偏离了风险投资的根本规那么,这种偏离是导致风险基金陷入“投资陷阱〞而不能自拔的主
要原因。

问题是,既然在美国都成功了,那为什么在中国就成“投资陷阱〞了我们可
以找几个例子来分析一下。

中国互联网第一个“投资陷阱〞就是isp(互联网接入效劳商),美国的aol模式
成功后,立即引起了中国一批有眼光,有社会资源,也已经在中国小有成就的创业者的关注。

瀛海威、世纪互联、263、东方网景,包括后来打着“宽带接入效劳〞
旗号的“小网通〞,这些企业的创业者几乎是在中国最有能力的一批企业家,他们
眼光远大,有清晰的商业头脑,并且事业都小有所成,他们最清楚“接入效劳〞是
互联网效劳的关键,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修路〞。

遗憾的是,正是这些人给投资
者们挖了中国互联网早期最大的“投资陷阱〞,投资者们在这个领域几乎全军覆没,血本无归。

原因其实很简单,中国的电信效劳是国有垄断的!这点国情差异,让一
个成功的模式在中国变成了“投资陷阱〞。

这个陷阱至少吞噬了10亿美元级别的
风险投资。

无独有偶,xx年过去了,当无线互联网蓬勃兴起的时候,一个新的、相似的“投资陷阱〞正在形成。

apple公司的巨大成功,连带让移动互联网成为了中国风
险投资者们的关注焦点,“移动门户〞和“lbs〞成为了投资热点。

互联网早就过了“门户阶段〞了,aol雅虎相继陨落,中国互联网门户在转型中谋求开展,居然还有人炒作“移动互联网门户〞再者,移动领域已经是巨人的战场:运营商、终端商
和移动操作系统商,个个都是巨人,有些资源同样是“事实垄断〞的。

“移动门户〞
和“lbs〞领域不会给新玩家巨大的成功时机,任何这样的期望就是一个“投资陷阱〞。

现阶段最大的'“投资陷阱〞恐怕就是电子商务了,甚至可以说是“投资黑洞〞。

这个“投资陷阱〞从互联网诞生的第一天就存在,而电子商务也是最危险的“投资陷阱〞,之所以危险,是因为市场很大,时机很多,而且不断涌现成功的故事。

但事实是,这个领域在中国至今没有特别成功的模式。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恐怕在“电子商务〞这个词上,这不是一个单词,而是一
个复合词,“电子〞是定语,“商务〞是主语。

到底是做“电子〞还是做“商务〞甚
至将“商务信息的电子化效劳〞都叫做“b2b〞,物流效劳也叫做“电子商务〞,投资
者被“忽悠〞的程度可见一斑。

还有一个眼下温度正在上升的“投资陷阱〞,就是“互联网广告〞。

这个xx年
前在美国就风生水起的模式,虽然没有大红大紫,但也成就了好几个数十亿美元的公司:doubleclick、avenue a、valueclick、等。

“互联网广告〞本身是个好模式,
但是给小公司的时机不多了。

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广告〞运营商是google,搜索引
擎是“互联网广告〞的最正确运营商。

而中国“广告网络〞应该是百度和淘宝的战场,其他玩家不具备进入这个战场的资格。

为什么投资者们依然不顾一切地勇敢跳入“投资陷阱〞呢“贪婪〞也许可以答
复这个问题吧。

“贪婪〞会蒙蔽我们的眼睛,迷惑我们的理智,诱导我们一步一步
地走向“陷阱〞。

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