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三年级这一阶段的学生在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方面掌握了一些基本方法,形成了一些基本能力。

随着识字量、阅读量的增加,学生的视野变得更为开阔,思维也略见深度、广度,对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

基于学生已有知识,已具备的能力,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特点,本册教科书继承了前五册的教材特色,在容与形式上又发生了变化,注重了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的进一步拓展。

本册教材共有32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32篇,略读课文9篇。

全书共分8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三个部分。

课文由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第八单元两篇课文)组成。

其中,精读课文后面有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学会的字,还有课后练习题和词语花篮。

略读课文后面有要求认识的字,有思考练习和词语花篮。

在部分课文的练习题后还安排有“学习”,分别编排了衡,陶行知,阿兰。

图灵、宋庆龄几个人物的简介,还介绍了清明节、雪顿节的来历及民俗等。

在第一、七单元各安排了:“指南针”,分别讲了“在观察中展开想象,使说话写文章更生动精彩”和“结合课文容阅读、搜集资料”。

本册教科书继前五册仍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单元。

他们依次是:多彩的世界、人与动物、科学精神、人与自然、亲情关爱,意志品质、爱国精神、中外文化。

每个单题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与爱美情趣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激发学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学,为实现理想而努力。

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要完成以下教学任务:
1.识字与写字
(1)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2)认识211个生字,会写299个生字。

(3)继续练习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整洁。

2.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

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

(5)继续学习略读课文,粗知文章大意。

(6)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7)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3.习作
(1)留心观察,展开想像,乐于书面表达。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学写感谢信。

(3)能够在习作中合理地运用收集的资料。

(4)能够有顺序地安排文章容,并把印象深刻的部分写具体。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继续培养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5.综合性学习
(1)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表达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2)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三、教学重点:
1、在观察中展开想像;
2、读懂一段话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3、初步了解文章是从几方面把一个意思写具体的;
4、初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5、了解课文的主要容;
6、学习查找、收集资料等。

教学难点:
1、了解课文的主要容;
2、读懂一段话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写具体的。

四、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了第一学期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掌握了识字方法,进行了一定量的阅读、口语交际、写话的学习与训练。

三年级学生进入了一心理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知识量的增多,他们的求知欲更强了,思维更活跃了。

为了完成课标此学段的教学目标,同时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本册教科书在继承了第一学期教材特色的基础上,又有所变化与拓展。

五、教学策略:
整体感知-----分步学习-------归纳提升-----综合运用
1.以各单元前“导语”为切入点,在教师的引领启发下,学生通过听录音、看录像、自己所读、同桌互读互听或自读互议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对各单元的所有学习容有一个大致了解,初步感知各单元专题的情感意识,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并相机指导学生搜集相关的信息资料为下步学习作准备。

2.根据教材特点指导学生顺课次学习;或可依据学生的学习意愿,从多数学生感兴趣的一课开始进行分课或分块精读训练,而其余容可根据深浅难易程度酌情采用不同学习方式进行学法迁移性学习;还可根据学生学习需要和学力基础对学习容进行重组,并注重课外学习资源的补充利用,做到课外积累为课学习服务。

3.学生在分步学完各单元容后,引领启发学生进行回顾交流:如我在本主题单元的学习中学会了哪些知识、增强了哪些素质(识字写字,词、句、段、篇的积累,课文容的理解,审美、情趣、理性思维等方面的教育与感染等)?我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掌握了哪些学习本领(包括识字写字的本领、背诵积累的本领、听说读写的本领等)?教师要指导学生自查(或互查)并交流“主题单元学习计划”的落实情况,养成查漏补缺、扬优纠错的好习惯,还要注重向课外拓展,引导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积累的感受与收获
4.将“口语交际”和“习作”这两个版块的容进行整合训练,为学生提供由“读”到“说”到“写”的一体化训练。

“读”是指前面两个版块的课文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学习,做好“说”(口语交际)和“写”的“原始积累”,“说”和“写”是将“原始积累”(字、词、句、篇方面的知识)转化为语言运用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

纵观整个学习过程,学生经历了一个一个由浅入深、由知识积累到能力形成、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主题:多彩的世界
学习本单元课文,让我们仔细观察,展开想象,感受春天带给我们的乐趣。

二、单元教学容介绍
本单元由四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一”组成。

四篇课文中《春天的小雨滴滴滴》、《瀑布》、《古诗两首》是精读课文,《柳笛和榆钱》是略读课文,这组课文的主题是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对大自然的赞美。

《春天的小雨滴滴滴》,作者通过对春雨的声音、春雨唤醒春天、春雨催发种子的描写,说明无私的春雨给人们带来了美好、和谐、生机和希望,表现了自己对春雨、对大自然的无比喜爱和赞美之情。

《瀑布》描绘了瀑布壮丽的景象,表达了作者赞美瀑布、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古诗两首》中的惠崇〈春江晚景>》描写的是画中的景物,《游园不止》描写的是现实中的景物,诗人抓住了春天景色的特点,写出了一片盎然春意,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

《柳笛和榆钱》一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调描写了童年做柳笛、吹柳笛和吃榆钱的快乐,表现了作者对故乡无比热爱和眷恋的思想感情以及对童年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篇课文中编排了7幅精美的插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本单元的“语文百花园一”,“语海畅游”栏目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积少成多”栏目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名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阅读平台”栏目目的是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大课堂”栏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研究、合作的能力、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

三、单元学习目标:
1、识字写字:能够认识汉字24个,会写30个。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古诗及篇章,积累有关的词语、名句或段落并与同学交流。

3、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容、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理解课文的容,感受春雨的美好、无私;瀑布的雄伟壮丽;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及春带来的童年的欢乐。

体会春天的美好,增强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4、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通过品味重点语句,品读优美段落,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进一步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受到情感的感染和熏陶。

5、结合课文插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容。

6、引导学生通过读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感受语言的魅力,学会学习语言的具体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语言实践中获得审美愉悦,提高审美情趣。

7、指导学生观察春季的花卉,收集自己喜欢的一种花的资料写一段话赞美或介绍自己喜欢的花,并通过办展览或交流写话的方式向同学展示。

四、单元训练重难点
在观察中展开想象,引导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本组课文,了解大自然的美好神奇,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及健康的审美情趣。

五、单元教学课时安排:共计14--16课时
1.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2课时
2.瀑布…………………………………………………… 2课时
3.古诗两首……………………………………………… 2课时
4*.柳笛和榆钱………………………………………… 2课时
语文百花园一……………………………………………… 4课时
单元测试………………………………………………… 2课时
试卷讲评………………………………………………… 2课时
六、学习者状况分析:
本单元容是学生进入三年级下学期学习时初次接触到的学习材料。

这些课文给学生带来新鲜感。

但也要看到这比上册课文的难度要加深了,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教学时要注意做好与上册的衔接工作。

对于识字写字教学,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供语言环境,以“旧”带“新”,有重点地指导学生识字、写字。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

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选择字义,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针对本单元课文语言的特点及体裁不同的特点,教师要注意在品味语言、品读课文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加深理解,在读中增强语感。

如《春天的小雨滴滴滴》是一篇散文,文中许多含义深刻的语句让学生难以理解,尤其是学生对于小雨奉献精神的抽象美理解上难度更大。

因此,在教学本课时,可采取多种读的形式,把学生带入作者所描绘的情境之中,让学生抓住主要容,把握住春雨声之美、形之美、神之美这一条主线,加以想象,加以品味,加以体会。

《瀑布》是一首现代诗,要在读中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体会瀑布形态变化的动态美,通过对声音、形态的描写感受瀑布的壮观、奇异。

在教学本文时,一定要引导学生理清作者观瀑布的地点是由远而近,是由于观察地点在变化,看到的瀑布才会出现三种不同的景象。

我来考考你(学生编题互相参考并练习)
1.按课文容填空。

站在楼顶上()。

雨丝(),(),(),随风飘散,如同轻轻地把种子()大地上。

2.成语大考验:请写出有关「风」、「雨」的成语。

( )风( )雨 ( )风( )雨 ( )风( )雨( )风( )雨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小路()的花伞
()的大地()的雨滴
4.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淅淅沥沥打在篷顶的波浪板上。

滴滴嗒嗒打在树林的叶子上。

叮叮咚咚打在铁皮的屋顶上。

于是,屋子前面的小水沟里的水流动起来了,像一股从地底下涌出来的清泉,高兴得哗啦哗啦,哗啦哗啦,你推我挤。

(1)短文一共有()句话。

(2)在描写雨声的词语下面画“——”线。

(3)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5.有感情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6.摘录描写声音的词语,写在积累本上。

我来考考你(学生编题互相参考并练习)
1.选词填空
一道一道道一阵一阵阵一朵一朵朵
一()闪电一()一()风
一()歌声一()浪花一()浪花
2.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词语。

()的瀑布()的松林()的青山
()的海浪()的凉风()的声音3.比一比,再组词。

瀑()涌()滩()喻()暴()勇()难()榆()4.用“好像……又像”说一句话,再写下来。

5.背诵全诗,整理《我的采集本》,继续丰富容。

6.写一种物品的声音或样子。

我来考考你(学生编题互相参考并练习)2.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3.读读背背其它描写春天的古诗。

我来考考你(学生编题互相参考并练习)
1、积累好词佳句。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