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路面结构及路基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政道路路面结构及路基设计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市政工程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特别是
在市政道路路面结构及路基设计方面,国家不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与人力,还颁
布了一些政策。

使市政道路路基的安全性得到提高,从而了保证人们的正常出行。

本文对市政道路路面结构及路基设计原则进行分析,并找到相应的设计方法,供
相关行业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面结构;路基设计
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市政基础建设水平也应得到相
应提升。

为使我国交通更加便利,就必须对城市道路进行完善。

市政道路与路基
的整体设计水平能够对施工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多种因素,最大程度的使设计的功能性得到提升,完成设计目标。

1.市政道路路面结构及路基设计原则
1.1满足生态环境需求原则
对市政道路工程进行设计时要考虑多方面原则,首先要保证市政道路的安全
使用,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其次要符合现代美学的设计原则,但在这一方面要
注意,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必须将工程设计与生态环境结合在一起,满
足生态环境的各项需求。

1.2保证设计科学合理原则
设计工作开展时应对市政道路路面及路基进行整体分析,充分考虑设计方案
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保证设计方案与现场情况相符[1]。

当市政道路路面工程要穿
过高山以及河流时,要根据现场地形的变化采取不同措施,设计隧道和桥梁等,
使设计方案能够更加合理的实行。

1.3 优选设计方案原则
一些地区的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因此在进行市政道路路面及路基设计时,要对当地地质环境进行勘察与分析,并确定相应的影响因素。

与施工进度相结合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

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多种问题,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应将这些问题进行事先考虑,例如道路工程设计时应尽量避开断裂带与容易出现滑坡等问题的区域,遵循优选设计方案原则。

2.市政道路路面结构设计
2.1市政道路路面设计理念
市政道路路面进行设计时应对路面整体结构进行分析,使道路的耐用性、稳定性得到提升。

通常来说路面结构不同,其功能也是不一样的,应对城市内部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

我国市政道路路面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即混凝土路面、砌块路面以及沥青路面,其中混凝土路面又分为普通混凝土、纤维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

沥青路面又包括贯入式沥青与混合沥青两种,每种道路路面结构都有其具体的用途。

砌块道路会使用一些天然石材与混凝土砌块,这类道路常用于人员较为密集的地区,例如广场、步行街等。

市政道路路面的设计过程中,要事先对路面类型进行确认。

设计人员应对施工区域的地质环境、气候条件以及人文等因素进行勘察,并根据自身经验对路面材料进行合理选择。

另外还要对市政道路路面的功能性进行确定,最后再进行详细的设计工作[2]。

市政道路路面结构设计工作有严格的规范与标准,设计人员要按照设计标准进行作业,另外还应对设计方案进行统筹规划,从施工中的各个角度着手,分析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在设计过程中对这些问题多加防范,保证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

2.2市政道路路面设计科学取值
我国对于市政道路路面有明确的要求与规范,通常混凝土的耐用性与沥青相比较强,因此在进行设计计算时,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年限通常设定为二十至三十年,沥青路面则按照十至十五年计算。

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超过十年道路路面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较多,其中包括汽车数量过多、超载引起路面受到压力过大等。

除此之外,市政道路路面结构及路基设计不合理也会造成道路使用年限缩短,因此在道路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必须将所有的数据
进行规范化的统计。

另外还要对道路交通量进行分析,但这项工作的开展并不简单,不仅会受到一些人为因素影响,还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其中包括自然因素、人口增长因素等。

因此需要交通局对道路车辆的数量进行观察,并将此项数
据作为依据开展相应预算工作,这样才能实现市政道路路面结构设计的科学取值。

2.3加强结构层的均匀性把控
道路路面结构的均匀性,能够对其设计与施工效果进行最真实的反映,对道
路的整体稳定性有着较强影响。

因此必须加强结构层的均匀性把控,保证道路路
面与路基的压实度,同时使隔水效果得到提升。

当市政道路路面局部强度不符合
相应要求时,对道路的整体质量也会造成影响,设计人员应引起注意。

3.市政道路路基设计
3.1市政道路路基科学设计理念
为承受大量汽车行驶而产生的负荷,市政道路路基需要具备很强的承重能力,在对路基进行设计时,要以当地地质条件作为依据。

路基设计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普通路基设计,第二种类型是特殊路基设计。

当出现土质较软
或雨水浸泡等特殊情况时,就需要采用特殊路基设计方法。

这种情况通常采用其
他材料填充以及加强排水设计的方法,使路基符合相应施工要求。

相关设计人员
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

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有许多地区道路的两
侧并没有开发利用,这时就可以在道路边坡地区设计一些绿化带,以解决储水问题。

一些地区的地基较为软弱,在路基设计过程中,若不能找到软弱部分,也无
法了解该区域软弱地基的分布情况与深度,会对路基加固设计工作带来一定阻碍。

因此设计人员必须对地质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并找到相应的处理措施。

除此之外,一些人为因素也会导致路基出现问题,设计人员也要考虑这方面情况,制定应急
预案,避免意外事故的出现。

3.2加强路基防护设计
路基工程的稳定性与附近环境的优化以及生态平衡都有着一定联系,因此路
基边坡要加强防护设计,防止其受到雨水的侵蚀。

除此之外,还要对周围植物进
行保护,可以进行一定的绿化设计,并使用砌块进行网格保护[3]。

路基防护工作
的主要目的就是对道路进行保护,当道路一直处于干燥情况下,就能够保证其稳
定性。

因此在进行市政道路路基设计时,要进行排水系统的设定。

并将路基的排
水功能与其他防护工作结合在一起,例如设计防护网、防护墙等,以达到整体防
护效果。

3.3完善路基排水设计
市政道路路基在进行排水设计时,要保证设计的实用性,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对排水系统进行设定,使其耐久性与稳定性达到相关要求。

在进行路基排水设计时,还应充分考虑气候条件与地下水储存量,并以这些数据作为排水系统设计的
依据。

例如,一些较容易被水浸泡的区域尽量选择渗透性较好的材料,但要保证
该区域的地下水位较高,能对积水进行储存。

使路面上的积水渗透到地下的指定
位置,从而达到预计的排水效果。

并设置流水沟,使积水排入到城市的排水系统中。

结束语∶
可见,市政道路路面结构与路基设计工作十分重要,设计水平的提高能够有
效提升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

相关设计人员应明确市政道路路面结构与路基
设计原则,并灵活选用施工材料,对当地气候、地形等条件进行考察,借鉴先进
的设计经验,提升市政道路路面结构与路基整体设计水平,使人们出行更加便利。

参考文献:
[1] 顾云龙. 市政道路路面结构设计研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
计,2017(12):3757-3757.
[2] 蔡小乎. 略论市政道路路面结构及路基设计思路[J]. 建材与装
饰,2021,17(23):281-282.
[3] 王廷忠. 市政道路路面结构设计及病害防治措施解析[J]. 城市建
筑,2020,17(9):170-1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