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全部城市人教版高考专题历史高考真卷习题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湖北全部城市人教版高考专题历史高考真卷
1.选择题
第1题.
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清朝于1884年在新疆设行省。
此举加强了国家统一,巩固了边防,发展了当地经济,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
构成这段文字的是()A: 历史叙述和史料实证
B: 历史解释和历史观点
C: 历史叙述与历史解释
D: 历史结论与历史解释
【答案】C
【解答】材料不光涉及到历史史实的叙述,还有对历史事实的评价和解释。
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清朝于1884年在新疆设行省属于历史叙述,此举加强了国家统一,巩固了边防,发展了当地经济,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属于历史解释,故C正确,ABD 排除。
故选C。
第2题.
《旧唐书·舆服志》记载,天宝初,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太常乐尚胡曲,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士女皆竞衣胡服。
这反映了()
A: 民族交融助推文化趋同
B: 民族交融推动社会变迁
C: 唐人善于学习西洋文化
D: 三教合一促进文化繁荣
【答案】B
【解答】根据材料天宝初,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太常乐尚胡曲,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士女皆竞衣胡服可知,天宝年间的时候,贵族和士民都已经流行穿胡服、戴胡
帽,饮食上也受胡人的影响,这反映了民族交融推动社会变迁,B项正确;
文化趋同表述有误,A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西洋文化,故C项错误;
材料不能体现三教合一,D项错误。
故选B。
第3题.
下表为北宋都城夜市的记载。
由此可知,北宋()
A: 社会崇尚奢靡之风
B: 商业管理制度较为混乱
C: 专业化市场已出现
D: 商业经营方式灵活多样
【答案】D
【解答】依据表格信息可知,北宋夜市类型多元,商品服务丰富,私营为主,说明北宋商业经营方式灵活多样,故D项正确。
材料没有反映社会非理性和过度消费等信息,故A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商业管理制度混乱的信息,故B项错误。
周秦至唐代坊市制下早已出现专业市场,并且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按类型或行业分类的交易市场,故C项错误。
第4题.
宋太祖曾颁布诏书,特奏贡士中的科考落第者106人各赐进士出身。
由此,屡考不中者也可得到功名、享受国家俸禄的特奏制成了宋朝的国策,进士入官十倍旧数,多至二十倍。
宋代的特奏制()
①边成国家冗官
②加重财政负担
③扼杀重学风气
④提升官员素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A
【解答】根据题干材料进士入官十倍旧数,多至二十倍,而且这些官员都享受国家俸禄,故一面造成了国家冗官的局面,一面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故①②两项正确;
③④两项表述错误,不合题意。
第5题.
洋务运动时期的官办,与传统官办有本质上的不同。
第一,它采用了机器大生产的方式;第二,采用了雇佣劳动方式,也就是按工人技术程度高低和劳动量大小付给报酬;第三,部分地实行成本核算。
这种转变()
A: 对中国的近代化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B: 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C: 是中国在甲午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
D: 维护了近代中国的经济主权
【答案】A
【解答】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的官办企业的近代化特点,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故选A;
材料信息均未体现B、C、D项。
故选A。
第6题.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领导层贪图享乐安逸,进取心逐渐减退,生活上逐渐腐化。
在建设洪秀全住的天王府和杨秀清住的东王府时,大兴土木,宫殿金碧辉煌,林苑雕琢精巧。
由此可见,太平天国运动()
A: 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
B: 兼具保守性与进步性
C: 未摆脱旧式农民起义的窠臼
D: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答案】C
【解答】从材料中的领导层贪图享乐安逸,进取心逐渐减退,生活上逐渐腐化等信息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并未摆脱旧式农民起义的窠臼,农民政权建立后很快出现封建化趋势,故答案为C项;
材料不是反映太平天国运动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排除A项;
材料没有反映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排除B项;
太平天国运动没有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排除D项。
故选C。
第7题.
辛亥革命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战后的数年是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的时期,号称近世商人的黄金时代。
随着黄金时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开始在经济上同政府分庭抗礼。
1916年,上海银行业抵制袁世凯的停兑令便是一例。
材料表明,黄金时代的经济发展()
A: 抵制了袁世凯复辟帝制图谋
B: 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
C: 促进了传统权力结构的松解
D: 确立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答案】C
【解答】
第8题.
电影《一九四二》再现了民国三十一年河南的一场导致300万人(注:死亡确切人数有待考证)死亡的大灾荒。
导致这起严重死亡事件的原因不可能包括()A: 中国共产党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
B: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消极抗日
C: 汪伪政权清乡反共
D: 日寇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
【答案】A
【解答】大生产运动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是根据地军民在中共领导下开展的大规模生产自救运动,它使根据地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因此大生产运动不是可能导致严重死亡事件的原因,故A项符合题意。
BCD项均可能导致严重死亡事件,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故选A。
第9题.
如图是《1978-2008年间我国进出口情况统计表》,其中2001年后对外贸易加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直接推动
B: 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的推动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方位的展开
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
【答案】D
【解答】A.材料反映的是我国进出口也就是对外贸易的情况,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70年代末的事情,材料要求是2001年以后对外贸易发展的原因,所以二者不相符.
B.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是90年代,而不是21世纪,亚太经合组织是一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不能从整体上促进中国外贸发展.
C.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全方位开展开,应该是在92年以后,而且材料反映的时间是2001年以后.
D.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加强了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大大促进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
故选D.
古代罗马重视公民的令名(名誉),社会根据个人道德水平赋予公民适当的地位。
法律规定令名的好坏影响公民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资格以及是否享有全部的公权和私权。
这一举措()
A: 体现了道德是法律的基础
B: 遵循了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则
C: 有利于良好社会风尚形成
D: 推动了罗马民主政治的发展
【答案】C
【解答】
由社会根据个人道德水平赋予公民适当的地位可知,这有利于鼓励公民提升自我道德水平;由法律规定令名的好坏影响公民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资格以及是否享有全部的公权和私权可知,古罗马将令名与公民个人享有的权利相结合,这有利于激发公民重视自我名誉的意识。
由此可知, C项符合题意。
故选 C。
第11题.
西欧城市兴起后,为抵制封建贵族与教会的掠夺,市民选择了支持封建王权,封建王权则赐给市民以自由贸易乃至自治的特权。
市民与封建王权的这一关系最明显体现在双方曾()
A: 共同镇压无产阶级
B: 合作复兴古典文化
C: 互相支持反对教会
D: 共同反对君主专制
【答案】C
【解答】西欧城市兴起后,为抵制封建贵族与教会的掠夺,市民选择了支持封建王权,封建王权则赐给市民以自由贸易乃至自治的特权表明双方曾互相支持反对教会,故C正确;
ABD材料未体现,排除。
1831年,英国人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根据这一发现,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19世纪70年代,电动机也出现了,电力成为新能源。
这说明
()
A: 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推动力
B: 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
C: 实现了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
D: 技术革新呈现连锁反应
【答案】A
【解答】由材料电磁感应现象。
根据这一发现,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可见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推动力,故A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产业结构问题,排除B;
早在工业革命时期,已经实现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排除C;
材料主旨主不是技术革新呈现连锁反应,排除D。
故选A。
第13题.
两次世界大战最大的区别在于()
A: 规模与影响
B: 破坏性与后果
C: 爆发的原因
D: 大战的性质
【答案】D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非正义战争,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二者的性质有根本区别,故D正确。
二者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虽然规模不同,但影响、破坏性与后果相似,故排除A、B、C。
1997年,韩国爆发了金融危机,韩元贬值一半以上,整个国家的外汇储备只剩下39亿美元。
请问韩国政府应该向哪个机构申请紧急贷款,以稳定汇率()
A: 世界贸易组织
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 世界银行
D: 关贸总协定
【答案】B
【解答】
2.材料分析题
第15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三:九品访人,唯问中正。
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二者苛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材料四:《唐摭言》载:唐太宗见新科进士自端门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1)依次写出四段材料所述选官制度的名称,并说明各自的选拔标准。
(2)简要评价材料四所涉及的制度。
【答案】
(1)名称:世卿世禄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选拔标准:血缘关系、孝廉、门第、才能。
(2)评价:这一制度是科举制,其为国家笼络了人才;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
【解答】
(1)根据材料公门有公,卿门有卿得出世卿世禄制,选拔标准是血缘关系;根据材料汉代察举制得出察举制,选拔标准是孝廉,根据材料九品访人,唯问中正得出九品中正制,选拔标准是门第;根据材料新科进士得出科举制,选拔标准是才能。
(2)根据材料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制度是科举制,其影响是:为国家笼络了人才;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
第16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金本位制崩溃。
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国际货币关系陷入日益动荡和混乱的状态。
二战后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美元实际上等同于黄金,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
材料二进入7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实力地位进一步下降,美元购买力也日益下降。
一些西方国家要求美元贬值并向美国兑换黄金,美国不予理睬,于是日本、德、意、比、荷等国先后实行浮动汇率制。
在此情况下,美国政府于1971年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此后,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姜春明、佟家栋《世界经济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背景以及该体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背景,以及影响世界货币制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
(1)背景:金本位制崩溃;吸取大危机和二战的教训;战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或西欧和日本普遍衰落,美国经济实力膨胀);恢复战后经济的需要。
特点:实行固定汇率制;以美元为中心。
(2)背景:7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实力地位进一步下降;日本、西欧的崛起。
因素:主要经济力量对比变化;经济全球化。
【解答】
(1)根据材料一金本位制崩溃。
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国际货币关系陷入日益动荡和混乱的状态美元实际上等同于黄金,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背景有金本位制崩
溃;吸取大危机和二战的教训;战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或西欧和日本普遍衰落,美国经济实力膨胀);恢复战后经济的需要。
特点:实行固定汇率制;以美元为中心。
(2)根据材料二进入7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实力地位进一步下降,美元购买力也日益下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背景有7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实力地位进一步下降;日本、西欧的崛起。
因素是主要经济力量对比变化,经济全球化。
3.论述题
第17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一般而言,古代欧洲给予现代欧洲的主要历史遗产是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而中世纪则为欧洲铸就了基督教文明。
现代欧洲各国,无论西欧、东欧、南欧或北欧,皆是在此两大文明的融汇中创造自已的近现代文明的。
——引自王红生《20世纪世界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结合材料并运用欧洲相关国家的知识,围绕近现代欧洲文明是希腊罗马文明和基督教文明的融汇中创造的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证(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答案】论题:近现代英国和两个文明的关系。
论证: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
他的作品,热爱现实生活,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要求个性解放、歌颂真挚爱情等人文主义思想;对各种各样阻挠社会发展的封建保守势力,给以无情的讽刺。
为鼓舞人们追求光明和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克伦威尔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袖,也是一个清教徒。
清教反对国教中的天主教残余,反对封建政治和君主专制,主张发展资本主义,为资产阶级革命制造舆论,在推翻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的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
结论:由此可见,在近现代英国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文主义和宗教改革的巨大影响,而其源头,正是希腊罗马文明和基督教文明。
【解答】本题属于观点评论型试题,以材料近现代欧洲文明是希腊罗马文明和基督教文明的融汇中创造的为依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述问题的能力,也考查了学生史论结合、多角度分析问题的学科综合能力。
根据材料古代欧洲给予现代欧洲的主要历史遗产是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而中世纪则为欧洲铸就了基督教文明和结合所学知识可明确欧洲各国主要是指英法德意俄等国,主要是思考这些国家历史和两个文明交融的关系;以此为依据可就某个国家确立论题,比如确立的论题是近现代英国和两个文明的关系。
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文艺复兴中的莎士比亚汲取古希腊的人文精神方面阐述英国与古希腊文明的关系;可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涉及宗
教改革的内容方面阐述英国和古罗马文明之间的关系。
总之,解答此类主观题,需据题意解读材料,把握材料的主题,以明确解题方向,注意观点与所述史实必须一致,史论结合,逻辑严谨,条理清晰即可。
另外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以从法国与两个文明的关系方面确立论题等,其他论题言之有理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