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学概论 宗教观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
名词:宗教,宗教学
简答:
1、宗教的四要素及其逻辑结构? 2、宗教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内容? 论述: 如何理解学术需理性,信仰要宽容?
第二章 宗教的观念与思想
第一节:灵魂观
第二节:神灵观
第三节:神性观
第一节
灵魂观
什么是灵魂观念?
人们赋予灵魂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①它是赋予个体以生气的生命和思想之源; ②它能独立地支配着肉体所有过去和现在的个人 意识和意志; ③它能离开肉体并从一个地方迅速转移到另一个 地方; ④尽管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是看不见摸索不着的, 但它同样也显示着物质力量——幽灵;
马林诺夫斯基:宗教是对于较高势力的祈求
2、以信仰主体的个人体验为核心
威廉· 詹姆士:宗教就是各个人在他孤单的时候由 于觉得他与任何种他所认为神圣的对象保持关系 所发生的感情、行为和经验 鲁道夫· 奥托;一切宗教的本质是对神既敬畏又向 往的感情交织 弗洛伊德:宗教是人感到畏怖时的一种需要

3、以宗教的社会功能为基础 杜尔凯姆:一切宗教的祭祀、礼仪、道 德诫命、神学信条、宗教团体和宗教制 度,都是由社会需要决定的。 岸本英夫:宗教就是一种使人们生活的 最终目的明了化、象信人的问题得到最 终解决,并以这种运动为中心的文化现 象。
接受家人的请求与服侍。死去的酋长仍旧监护着它自己的部落, 仍旧有权帮助朋友、伤害敌人、奖赏好事、严惩邪恶。”
礼记: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
表现形式:家有近祖,族有宗祖,慎终追远,直至始祖。
氏族神崇拜的主要类型:图腾崇拜、祖先神崇拜(血缘祖先崇 拜和英雄崇拜)
图腾崇拜:图腾崇拜最初源于鄂吉布瓦(Ojibwa) 印第安人的方言Totem,意为“他的亲属”和“他的 标记”。所谓图腾崇拜,就是把某一种动物、植物或 其他自然物作为一个氏族的共同祖先的信仰体系,相 信图腾物与人有着血缘关系,并对图腾物顶礼膜拜。 图腾崇拜是表示某一氏族全体与某一特种动植物全 体在血缘上的集团性关系。 图腾崇拜产生的宗教根源在于万物有灵论和祖先崇 拜。
小结(二):
灵魂观念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样处在不断的发展过程 之中的。 人类发之于求生本能的人性要求,形成了人类最早的宗 教信念、宗教感情和宗教行为。此即宗教学上所谓的“灵魂 崇拜”。 对于灵魂崇拜活动的全部表现形式基本上都是围绕生、 老、病、死等生命过程进行的。 对来世生活的想象使人们构想出来世生活的场所—冥府和 天国。 “继续存在论” 把未来的生活描写为当前生活的继续; “报应论”则认为未来生活是对当前生活的报偿,即对地 上生活的奖赏和惩罚。
(恩格斯:《反杜林论》)
恩格斯对宗教的规定,包含以下几点内容
一、说明了宗教作为意识形式的特征:“一切宗教 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 脑中的幻想的反映” 二、揭示了宗教幻想的内容和对象乃是:“支配着 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 三、说明了宗教观念采取了“超人间化”的特殊表 现形式
四、它说明了人间力量超人间化的原因,揭示了宗 教观念的世俗基础和客观根源。
(二)氏族神
指氏族的祖先神或氏族集团的保护神。氏族神灵观念的核 心是深信祖先的灵魂仍然存在,并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对其后 代,特别是整个氏族的生活产生影响。
神人关系:是血缘上的同族同类关系 泰勒:“他们明确地保持着有生命的世界的那种社会关系。已
死的祖先现在成了神,直接保佑着自己的家族,并象从前一样,
二、宗教的神是社会和人的投影
1、人为什么要把人自己的人性神格化为神呢? 神的本性就是人性,神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
2、 人性是如何被神格化的?
一是把人的本性附加到一个本来不具人性的对象之 上,使之变成人格化的神。在自然宗教和古代宗教中表现得 非常明显。 一是把人的本性抽象出来,变成为独立的实体。这 种神灵具有全知、全能的绝对唯一性。以基督教最为典型。 无论哪种方式,都是人性的对象化或“异化”。 异化:主要指人作为与客体相分离的主体,被动地、
返回
马克思主义的宗教本质论是什么?
宗教是还没获得自己或已经再度丧失自 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马克思: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宗教是一种精神上 的劣质酒
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 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 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 的力量的形式。
以上情况使原始人假定了某种“幽灵” 或“鬼灵”的存在,它们在人睡眠或 出神时暂时离开身体,在死亡之后则 永远离开身体。在上述两种情况下, 灵魂可以到处游荡。
这反映了人在面临支配自身的异己力量时,对自然 存在之有限性的体认和寻求超越的努力。表现了强烈的主 体意识,表现了人对其自我主体以及对这一主体与外在客 体关系的沉思。
对灵魂观念的规定: 宗教所信的灵魂是寓于个体之中、赋予个体 以生命力,可以独立于形体、并主宰其活动的超 自然存在。
持灵魂观念的 人们不仅赋予 了人死后灵魂 继续存在的性 质,还赋予灵 魂可以出离肉 体而单独活动 的特性。
二、灵魂观念产生的原因
1、产生的时间和标志 人类最早的灵魂观念产生于远古时代原始人的头脑之中。 根据史前考古学的发现,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原始人己经 产生了关于灵魂不随人死而灭的死后生活的观念。 2、产生的原因 对现象观察的思考。 第一,是什么构成生和死的肉体之间的差别,是什么引 起清醒、梦、失神、疾病和死亡? 第二,出现在梦幻中的人的形象究竟是怎么回事?
① 人性论 宗教人性论的前提是“灵肉二分”论。 ② 得救论 主张从宗教信仰中追求灵魂得救。
③ 真理观 在宗教中,真理是指对得救之道的把握。
小结(一):
灵魂观念是一切宗教观念中最基本的观念之一。 人类最早的灵魂观念产生于远古时代原始人的头脑之 中。 据推断,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原始人己经产生了关于灵 魂不随人死而灭的死后生活的观念。 按照泰勒的分析,灵魂观念产生于原始人是从对两类 生物学问题的观察与回答:第一,是什么构成生和死的肉 体之间的差别,是什么引起清醒、梦、失神、疾病和死亡? 第二,出现在梦幻中的人的形象究竟是怎么回事? 原始人把生命观念和幽灵观念结合为一体,就形成了 灵魂观念,并认为灵魂可以脱离身体而独立活动,灵魂在 人睡眠或出神时暂时离开身体,在死亡之后则永远离开身 体。
的石刻画像中,伏羲、女娲都是人首蛇身。
中 华 民 族 的 龙 凤 图 腾 及 其 形 成
⑤它可以继续存在和生活在死后的人的肉体上;
⑥它能进入另一个人的肉体中去,能够进入动物 内甚至物体内,支配它们,影响它们。
世界各民族历史上的各种宗教中的灵魂观念大体上有 两个共同点: 第一,它们都认为灵魂是其所在之个体(人或物)的一 切活动的生命力、原动力和操纵者,是个体之一切行为 的主宰。第二,它们都认为灵魂可以离开形体而独立活 动,甚至会更进一步认为灵魂不会随形体的死亡而随即 死亡。
四、围绕灵魂观念的宗教行为
丧葬仪式:生者的灵魂与死者灵魂在居住场所上有了明确的空间划分。
危险区
墓地
危 险 区
居住区
危 险 区 墓地
危险区
秦 皇 陵 兵 马 俑
唐 代 永 泰 公 主 墓
人 形 棺
人 形 棺
阴雕文棺木
木 乃 伊 和 木 乃 伊 外 的 石 盖
石棺棺盖
衡量灵魂:死者王国主神安努毕斯正在用羽毛衡量死者的心。
2006年,在连 云港墓葬中发 掘出了不朽的 千年女尸。这 一现象在一些 持灵魂观念的 人看来,更增 加了其神秘色 彩。千年女尸 何以能够不朽? 用现在的科学 能解释这一现 象吗?
马王堆墓葬及其女尸
无独有偶,马王 堆墓葬中也发现 了不朽女尸。那 么,连云港的女 尸和马王堆的女 尸有什么相似的 特点吗,竟能够 历经千年而不朽, 这其中又有哪些 不为人知的秘密 呢?
三种最具代表性的宗教本质论
1、以信仰对象为中心
麦克斯· 缪勒:宗教就是对某种无限物的信仰 泰勒:宗教是对于精灵实体的信仰 弗雷泽:宗教是对超人力量讨好并祈求和解的一种手段 威廉· 施密特:宗教从主观看是对超世而具有人格之力的 知觉,从客观上看是对这种力量的崇拜。
杜尔凯姆、马雷特;宗教是对神圣事务的信奉
如不崇奉祭祀,它们将带来自然灾害。
2、认为人们之所以崇拜它们,是因为它们与人们的生活 密切相关,有功于人、有益于民。 社稷崇拜:社——土神;稷——谷神; 《孝经伟》注:“社,土地之主也;土地阔不可尽敬,故 封土为社,以报功也;稷,五谷之长也,谷众不可遍祭, 故立稷以神祭之。” 这两种说法都反映了古代人与自然力量和自然事物的关系。 一方面无知,一方面又依赖。
三、灵魂观念的演变
灵魂观念形成后,在内容上有三个方面的发展:
一、物质性的灵魂观念—非物质性的灵魂观念—灵魂不 朽的观念。
二、灵魂由人推及动物、植物、河流高山、风雨雷电等, 形成“万物有灵论”; 1、个体都有灵魂,灵魂在肉体死亡或解体之后仍然存在; 2、还存在着其他精灵,他们可以成为强有力的神灵。 三、“从人自身的灵魂观念通过对象化,发展为超自然、 超人间的神灵观念”,进而又将不同的神灵的地位变得有序 和阶梯化,逐渐形成神阶体系。
图腾崇拜体系的基本特征: ①图腾是一个原始集团的标志和徽号。这标志或徽号在该 集团人们的居住、服饰和器物等方面,往往各有表现。 ②许多初民把作为集团标志或徽号的图腾物视为本身赖以 产生的根子,因为认为同图腾的人们彼此有血缘关系,一般 不得婚嫁,死后也必须葬在一起。 ③图腾是初民信仰的旗帜、安全的保护神、行为的预言者, 同时,又是社会秩序的基石、物质资料的赐予者。初民对图 腾始终怀有敬仰的心理,且有一套特殊的祭祀仪式。 ④对作为图腾的动植物或其他东西,一律不得随意亵渎、 毁伤。违者受罚。 ⑤每个图腾集团都有有关图腾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 是图腾信仰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从灵魂不朽的信仰到宗教的来世生活
1、生者世界与死者王国;
阴曹地府只不过是人间衙门的投影
2、人生意向与人生观:它产生了古 代各民族的各种人格化神灵和各种宗 教关于来世报偿的信仰。
人生不再是一种递进方式的发展,即有始有终的直线运动, 而是一个循环圆。


六、宗教的人性论、得救论和真理观 是以灵魂观念为基础的
宗教是什么?
宗教是关于超人间、超自然力量的 一种社会意识,以及因此而对之表示信 仰和崇拜的行为,是综合这种意识和行 为并使之规范化、体制化的社会文化体 系。
返回
宗教的基本要素及其逻辑结构是什么?
宗 教 组 织
祈 祷 巫 术
惊异感 神 宗教观念 敬 秘 畏 神灵灵魂神性 感 感 依赖感
禁 忌
献祭
宗教制度
根据古史传说,我国从三皇、五帝开始,各个氏族部
落都有自己的图腾,且有相应的象征徽志。传说中的伏羲族 是龙图腾,其族的支裔很多,有飞龙氏、潜龙氏、居龙氏、 降龙氏、土龙氏、水龙氏、青龙氏、赤龙氏、白龙氏、黑龙 氏等称号(据《竹书纪年》、《竹书笺注》)。这种图腾神
的信仰一直流传到后代,并见于兄弟民族之中。在后汉制作
第二节 神灵观念

人们所信仰的神灵到底是什么?
神灵有哪些种类?
神灵世界的结构如何?
一、神灵观念的性质和涵义 神是什么? 可以把宗教崇拜的神灵理解为人格化的超自然存在。
这种“人格化”,可能与人同形,也可能与人不同形,
但无论如何与人同性。人格化的神,实际上是人性的神格化
注:人格——每个人所特有的心理-生理性状(或特 征)的有机结合。包括遗传的和后天获得的成分
接受性地体验世界和他自身。
三、神灵的种类
(一)自然神 在宗教学研究中一般认为,自然物或某种控制自然力的
精灵化、神灵化,是人类早期的宗教崇拜对象。
麦克斯· 缪勒:三类自然事物 1、能把握的物体如石头、甲壳等; 2、部分能把握的物体,如树木、山河等; 3、完全不能把握的物体,如天空、太阳、星辰等。
崇拜和祭祀这些自然物和自然力的原因 1、这些自然神是与人民生活密切关联的自然现象的主宰,
美国宗教学者约翰· 古德在其《原始宗教》中 J· 对神灵的性质作了探讨: 1、神总是注意着人的行为; 2、神的行为目的在于不断满足人类的要求, 这种要求与社会需求联系紧密; 3、神渴望赢得人们的关注和尊重,人们对神 的忽视也会使之不快; 4、神经常惩罚现世那些违背社会准则的人; 5、神并不总是大发慈悲,有时也会滥施神威 6、神与人、神与神的关系具有社会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