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针灸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疗效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针灸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疗效评价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针灸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0 名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患者各40 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模式, 观察组采用中药针灸联合西药治疗, 对两组患
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观察组治愈最短时间为7 天, 最长为30 天,平
均治愈时间为18.5 天, 其中显效30 例, 占总数的75.0%, 有效8 例, 占总数的20.0%, 无效2 例, 占总数的5.0%, 总有效率为95.0%, 有38 名患者视力恢复5.0以上, 另外
2 名患者视力恢复超过4.9;对照组治愈最短时间为1
3 天, 最长为50 天, 平均治愈
时间为29.6 天, 其中显效22 例, 占总数的55.0%, 有效10 例,占总数的25.0% , 无效
8 例, 占总数的20.0% , 总有效率为80.0% , 有29 名患者视力恢复5.0 以上, 另外11 名患者视力恢复超过4.9。
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中药
针灸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关键词】中药针灸西药急性虹膜睫状体炎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6-0057-02急性虹膜睫状体炎
在临床上被称作前葡萄膜炎, 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突发眼痛、眼红、畏光、流
泪等症状, 检查时可见睫状充血、尘状KP、明显的前房闪辉、大量的前房细胞、
伴有纤维蛋白渗出、前房积脓、瞳孔缩小、虹膜后粘连等改变。
如果没有得到及
时正规的治疗, 就会出现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低眼压及眼球萎缩, 最终
可能引发失明等严重后果, 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
目
前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治疗,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
提高, 对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治疗药物也不断增多, 而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
的普及, 中西医综合治疗在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治疗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
了进一步探索中西医综合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临床疗效, 本文选取我院收治
的80 名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进行分组实验, 最终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
2 年1 月1 日-2012 年12 月31
日间收治的80 名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 患者的临床表现为:54 例睫状充血;33 例角膜表面光泽良好, 角膜后面偶有灰白色沉着物, 房水混浊;28 例虹膜没有光泽,颜色为暗黑赤色, 瞳孔有不同程度的缩小, 纹理不清, 患者普遍对光反射比较迟钝,
观察瞳孔中央以及边缘渐见白色点状、块状渗出物以及絮状, 所有患者均存在不
同程度的视力下降。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40 名, 观察组中有
27 名为男性,13 名为女性, 最大年龄为54 岁, 最小年龄为14 岁, 平均年龄
(33.83±5.24)岁;对照组中有30 名为男性,10 名为女性, 最大年龄为55 岁, 最小
年龄为14 岁, 平均年龄(34.89±5.74)岁。
2 组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各项
基本资料基本相同,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模式, 主要包括睫状肌麻痹剂:1%的阿托
品眼膏每日两次, 治疗数天待炎症有所减轻时, 改用2%的后马托品眼膏每日两次。
新鲜的虹膜后粘连不易拉开时, 可结膜下注射散瞳合剂,对炎症恢复期给予1%的
托吡卡按滴眼液点眼每日一次。
其次是应用激素治疗, 采用0.5%醋酸泼尼松龙眼
水每日四次。
再次给予非甾体消炎药普拉洛芬发挥其抗炎作用。
由感染因素引起
的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治疗。
口服消炎痛, 每次剂量为25mg, 每天三次, 持续服用一周至两周。
对于出现反
应性黄斑水肿、视盘水肿给予泼尼松口服, 开始剂量给予40 毫克,晨起顿服, 使用
一周后减量, 治疗四周。
使用中药清开灵注射液, 每次剂量为30 ~ 40m l 与250m l 生理盐水混合静脉滴注, 持续治疗一周至两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采
用中药针灸联合西药治疗, 主要包括内治、外敷、针灸治疗。
其中外敷是采用生
地黄、红花、地榆等各等分水煎, 将药渣去掉, 用药汁进行湿热敷, 每天三次, 每次
二十分钟。
内治主要采用辩证治疗, 比如发病比较急、纹理不清、瞳神紧小、黄仁晦暗、眼珠坠痛、神水混浊、视物模糊、胞轮红赤、羞明流泪, 全身症可见头痛发热、
舌红、口干、薄黄、苔薄的患者则为肝经内热, 对于这类型的患者则根据祛风清
热的原则治疗, 治疗药物为:柴胡、防风、川黄连、荆芥、黄芩、甘草、赤芍、
木通、蔓荆子、龙胆草、山栀子[3];如果患者眼睛肿痛较严重可加用丹参、生地、茺蔚子、丹皮;另外是对于肝肾阴虚的患者, 这部分患者眼部症状往往比较轻, 或
者是患者长期处于病患中没有愈合, 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五心烦热、细数、口
干咽燥、脉细、腰膝酸困、苔薄、舌红。
对于患者的治疗则根据滋阴降火的原则,
所用处方为滋阴地黄丸或知柏地黄丸( 汤) 加减;最后是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 选
择风池、四缝、肝俞、丝竹空、攒竹、内关、曲池、睛明、足三里、太阳、大椎、合谷、列缺、三阴交、外关为进针穴位, 选择数枚1.5 ~ 2 寸毫针进行常规的消毒
然后进针, 进针方法选择单手快速迸针法[4]。
每天针1 次, 轮流取主穴两个, 每次
选择一个配穴, 如果穴位位于眼区则调整为弱刺激, 如果穴位与眼端距离较远则采
用强刺激, 以患者最大耐受强度为准。
持续治疗十次为一个疗程, 对于内热的患者
每天治疗三天每次二十分钟。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
1.3 效果判定标准显效:患者的眼部充血、房水浑浊等临床症状消失, 视力恢
复正常;有效:患者的眼部充血、房水浑浊等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 视力提
高三行以上;显效:无以上改善者[5]。
1.4 数据处理将本次统计调查的实验数据均录入S P S S17.0 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 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观察组治愈最短时间为7 天, 最长为30 天, 平均治愈时间为18.5天, 其
中显效30 例, 占总数的75.0%, 有效8 例, 占总数的20.0%, 无效2 例, 占总数的
5.0% , 总有效率为95.0% , 有38 名患者视力恢复5.0以上, 另外2 名患者视力恢复
超过4.9;对照组治愈最短时间为13 天,最长为50 天, 平均治愈时间为29.6 天, 其
中显效22 例, 占总数的55.0%, 有效10 例, 占总数的25.0%, 无效8 例, 占总数的20.0%, 总有效率为80.0% , 有29 名患者视力恢复5.0 以上, 另外11 名患者视力恢
复超过4.9。
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 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情况
3 讨论从中医角度上讲,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属“瞳神紧小”的范畴, 最早记录该病的书籍为《证治准绳? 七窍门》[6]。
中医认为,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主要是由于郁久化火或者外感风湿热
邪引起, 另外是由于久病伤阴以及劳伤肝肾引起。
该病本身不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影响, 但是
容易引起并发症, 常见的比如青光眼或者白内障, 如果没有积极的治疗就可能引发失明, 对患者
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对于该病,我国的医学名著《眼科统秘》[7] 早有记录:“瞳人锁扣不开, 后渐成障膜,如金花之样, 端然失明, 惟见三光”。
由这段话也可以看出急
性虹膜睫状体炎的危害之重。
从西医角度上讲, 该病发病原因不明, 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
同时,大部分临床医师普遍认
为该病与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有一定的联系。
西医对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治疗主要依靠激
素抗炎, 以及散瞳治疗。
通过阿托品眼膏、后马托品眼膏、地塞米松、消炎痛、清开灵注射液、氟美松等药物达到镇痛、保护肝细胞促使损伤的肝细胞修复和再生功能、改善血液流动状况
从而改善眼睛微循环障碍等作用。
在使用的药物中最主要的是皮质激素, 但激素药物使用时间
过长或者用药过多往往会产生毒副作用, 而停止使用激素后疾病往往又会复发, 治愈率比较低。
随着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在临床上的快速发展, 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因此也逐渐被引入急性
虹膜睫状体炎的治疗之中。
在具体治疗方法上, 中医对这一疾病有不同的治疗观点, 比如祖国
医学认为患者的发病部位主要是瞳神或者黄仁, 而与瞳神和黄仁相关的器脏是肾和肝, 根据中
医辩证治疗的原则, 对患者治疗的应选择祛风清热、清肝泄热, 同时对患者的免疫功能进行调节, 降低炎症复发率, 达到治疗效果。
针灸在我国传统医学的发展上已具有悠久的历史, 它是祖国医学的一朵奇葩, 针灸最大的
作用是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气血, 它可以对患者的非特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进行调节, 另一方面, 它对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有着双向调节作用。
因此针灸被广泛应用于抗感染、防治免疫性疾病等方面。
在穴位的选择上, 风池穴为胆经头部穴位, 因此常常作为眼部疾病针
灸的穴位, 通过针灸该穴位可以有效的改善眼部血管的功能, 另外它还能够对支配眼的神经功
能起到改善作用。
我国的医学著作《灵枢? 脉度》[8] 便有“肝气通于目”的记载, 认为取肝俞滋
肝阴濡润神珠;足三里也是一个重要的穴位, 针灸该穴位可以有效的提高T 细胞、N K 细胞、
白细胞的活性和数量, 能够有效的调节免疫球蛋白和多种细胞因子;针刺大椎穴的作用是促进淋巴细胞转化率提高, 从而使E 一花环形成率及单核细胞吞噬功能得到提高, 另外是对神经一
内分泌一免疫调节网络发挥调节的效果, 最终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针灸合谷、太阳、三阴交、曲池等穴能够有效的调控炎性递质, 从而使得致炎细胞因子IL-6、IL-1 水平降低, 同时使II 广4、IL-2 水平得到恢复和提高, 另外是调节自由基代谢, 对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发挥抑制作用,使得
患者局部炎症以及疼痛反应得到缓解。
在治疗过程中采用西医治疗的同时, 针药并用, 综合治疗, 可以有效的调和阴阳, 疏通肝经
气血, 使三焦通利、热邪得清、湿邪得化, 因此其治疗效果自然就得到提高。
本文采用分组对
照的形式, 对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进行研究分析, 结果表明, 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由此说明, 中药针灸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值得
在临床应用上推广[9-10]。
参考文献[1] 王永德. 中药针灸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88 例[ J ] . 陕西中
医,2011,02:177.[2] 张丽颖. 中药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D]. 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3] 王海燕. 中西药结合针刺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临床效果观察[J]. 中外医疗,2013,28:140-141.[4] 范顺心, 张雪娟, 李亚丛. 龙胆泻肝软胶囊为主治疗急性虹膜睫状
体炎66 例[J]. 陕西中医,2009,05:541-542.[5] 李巧凤. 以龙丹明目止痛汤为主治疗急性虹膜睫状
体炎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9,07:683-684.[6] 熊春雷.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应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疗效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04:61-62.[7] 殷朝东. 地塞米松不同给药途径用于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治疗的疗效分析[J]. 中外医疗,2013,05:114-115.[8] 曹淑华. 用中西医结合疗
法治疗虹膜睫状体炎的疗效观察[J]. 求医问药( 下半月),2013,07:325.[9] 赵福增, 赵瑞芝. 中西医
结合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122 例临床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2009, 18(9): 125-126.[10] 钱国宏, 陈志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36 例的I 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中
医药咨讯, 2011, 3(8): 365.。